生命关怀与思想风骨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obi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于漪老师经常喜欢引用柏拉图“洞穴里的囚徒”①作为隐喻来回答这一问题,而这一切实际上就是对于生命的发展、灵魂的提升的关注。但是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勇气,教育的这种本质诉求就会迷失在世俗功利的茫茫苍苍的丛林里。环顾周围,由于思想的缺位,有多少人不是对育“分”兢兢业业,对育人置若罔闻?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教育不过是为稻粱谋或邀取名利的工具,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和精神期许在这些人身上已经荡然无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于漪老师之所以60年来一直矢志不移地坚守生命关怀的教育思想,首先因为她是一个知识分子,在她身上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那种迢递千年的“士林正气”。正是因为具有这种知识分子的思想风骨和浩然正气,于老师才会为祖国语言文字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对某些只育“分”不育人的毁人行为拍案而起。她不唯上,不媚俗,秉持一颗社会良心,“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于老师,是知识分子中的“侠之大者”。
  于漪老师有很多为人称道的名言,如“让生命与使命同行”“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等等。她60年的从教生涯,就是用生命诠释这些话语全部内涵的历程。她的这些言行,固然如人们所说,是一种使命意识和道德情怀,但是我更愿意理解为这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高度觉解。因为她认识到教师培育学生的生命对于民族振兴与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她才会说“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这或许便是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对人生意义的觉解”吧。了解于老师的人都知道,她奖掖后进常常不遗余力,我想她所期望的就是这种对于生命的觉解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作为一名从外地来到上海工作的教师,正是在于老师这种精神的指引下,诚学躬行,不断努力,成为了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为了上海市优秀园丁,成为了上海市特级教师。我喜欢听于老师笑眯眯地和我们谈天,但有时面对她慈祥的笑容,我也会惶恐,深怕自己努力不够,对不起于老师那充满鼓励又充满期待的笑颜。
  于漪老师对于语文教学本质的思考,是以对学生的生命关怀为最终旨归的;她的教师发展思想,同样建基于对教师生命关怀这一上位思考。在于老师看来,语言不是简单的语修逻文的累积,而是一座借助具体的言语通向世界,通向生命底层的桥梁。所有的语言形式都是一种生命意识、民族精神历史选择的结果。这种形式向上联系着一个民族的信仰与生命方式,向下又直接影响着人们通过言说向世界敞开自己的生命过程。我还在无锡读高中的时候,就很有幸受过于漪老师的教诲。那时我参加一次作文比赛得了奖,举办方从上海请于漪老师专程来评点获奖作文,而于老师正好点评了我的文章。当时的我就为于老师那种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充沛的激情所感染。现在想来,于老师对于祖国语言文字的这种炽热的感情,实际上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如果要概括的话,我想洪堡特所说“语言是民族的语言,每一种语言包含一个独立的世界观”最能够体现于老师对于语言文字的情感。有人也提到过我上语文课的风格,往往喜欢带领学生沉潜在文本之中,仔细地咀嚼语言。如果说这是我上课的特点,我想其目的还是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够通过那些鲜活的语言真正去触摸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并借此建构、丰富他们那活泼泼的生命,而这与于老师当年的教诲以及这些年在于老师身边耳濡目染是分不开的。
  如果我们将于老师的人格风尚连贯起来思考,就可以发现,以士林正气为文化底蕴,以生命关怀为终极旨归,以思想风骨为精神支柱,才成就了于老师作为一个教育家的眼界与境界。在于老师身上,既有循循蔼蔼的温柔敦厚,又有舍我其谁的勇敢担当,既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高标的道德主义的人格要求,也有着现代西方知识分子捍卫生命尊严的人文情怀;这种东西方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融合,既是于老师精神世界的写照,也应该是当代师魂思想层面的本质表征。记得我在台湾的中潭禅寺参观的时候,一位慈祥的老尼对我说:“只要心灯不灭,光明就在身边”。我一直在寻寻觅觅那盏心灯。今天,我想说,这盏心灯就是于老师身上所闪耀着的当代师魂之光,愿这点光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摇曳,让光明永远伴随在我们的身边。
  注释:
  ①“洞穴的囚徒”是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的一个著名的比喻。在柏拉图这个比喻中,有三种类型的人:洞内囚徒、擎掌木偶的人、走出洞穴的人。一般人就像被锁的洞内囚徒,只能看见前方洞壁上的影子并视影子为最真实的,而不知影子之外尚有比影子更为真实的构影之光和成影之物;擎掌木偶的人清楚地知道墙上阴影不过是自己手中的木偶在火光下的投影,认为与被锁囚徒的认识相比,自己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然而,仍困在洞内的他们不知木偶不过是洞外万物的摹本。他们的认识,只是一种对事物的片面认识:木偶是墙上阴影的成因,但不是最终原因。这第二种认识状态被柏拉图称之为“信念”;走出洞外的人发现了世间万物,知道了比阴影和木偶更为真实的存在,从而获得了理性认识。(引自《影像·信念·理性——从柏拉图的“洞喻”看〈死者〉中的众生相》,作者秦丹丹、孙胜忠,原载于《安微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作者单位:上海市建平中学)
  (责任编辑:孙彦川)
其他文献
1891年10月18日(农历九月十六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钟灵毓秀皖南黄潭源村诞生。对现实生活中贫病与痛苦的切身体验使他产生行医济世思想,参与辛亥革命地方议会与武装暴动的经历以及金陵大学的学习生活,使他开始思考更深层的社会问题,终成为医治人心而非人身的教育巨匠。  一、止于人民幸福选择终生从教  陶行知在人生中选择教育,是由于他主张民主共和,反对专制横威,认为“自由、平等、民胞,共和之三大信条也
根据教育部实施“教师网联计划”的部署,广州在2003年正式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远程培训工作。2007年教育部在广州召开现场会之后,广州的教师远程培训又实现了新的突破,形成“全员培训以远程培训为主,骨干培训以面授培训为主,个性化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的三头并举的培训模式,积极开展大规模、广覆盖的教师培训。五年来,广州市本级共投入超过8 000万元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已经实现全过程信息化
在西方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园丁”被引入教育领域是近现代以来的事情。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著名的“种子说”,即“学问、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自然存在我们身上的”[1]。在种子隐喻中,“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2]由此引申出来的教师与园丁之间的类比成为后世“园丁说”的缘起。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的发现在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反映就是儿童的发现,儿童的独特性和主体性得
小学品德学科内涵丰富,包括许多社会常识、道德规范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认知。假如光靠书本所提供的内容和素材,缺少一定质量的资源建设和素材拓展,尤其是生动形象的教学素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就会使教学对话不能畅快自由,课堂气氛不能融洽和谐,学生参与也自然无法热情投入。  其实,品德课的教学素材无处不在,社会、学校、家庭、班级,甚至是在课堂上,只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会,都能从中寻
周作人本是中国现代史上响当当的大人物,五四新文学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很难设想,若没了周氏兄弟,中国的新文学将会是何等模样。也许是泄露了天机,以“作人”为名的他,偏偏在做人上不那么成功。且不说他落水成了汉奸一节,单单是既“谢师”又“破门”一事,就足以叫后人精神痉挛、咋舌不已了。  秦牧先生在《谢本师》一文中这样说:“以我们百年来的思想史上,那几回可怕的‘谢本师’的事件为例罢!清末俞曲园曾以‘治小学不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其协作意识和自主能力。那么,怎么样才能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在教学设计中呢?笔者结合“有丝分裂”教学案例进行一些深入的实践和反思。    一、“课伊始,趣亦生”——创设问题
山西省教育厅:  “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对我省教师培训工作无疑起到了示范引领、雪中送炭的巨大作用,但实施过程中新老问题也得到集中暴露。如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问题,中小学校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支持问题,大面积培训的后勤保障、专家团队、实训基地等问题,顶岗大学生的生活与实习指导问题等。今后工作应力争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1.对教师参加培训及其作用发挥有更明确的奖惩政策规定;  2.对中小学校长安排教
驻鄂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  “建议仿照‘经济特区’的做法,在全国选择若干个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区域,由中央确定为国家教育特区,赋予一系列权力和优惠政策,允许这些区域在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试验中先行先试点。”    支持方:  驻鄂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可以选择三种不同类型的区域进入教育特区  其一为省级行政区域(含直辖市),其二为较低层级(市州或
和于漪老师接触过的人都会被于老师的生命状态深深地感动。她已经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但她依然活跃在教科研一线。她已经没有任何职衔,只是一位退休教师,但在上海普教领域,其影响力却是不可替代的,其声望却是无人能及的,而这都是因为于漪老师的生存方式。我们都知道上一两堂好课不难,难的是不断地上出好课,上出几千堂好课;做一两次报告不难,难的是不断给人启迪;发表一两篇文章不难,出版一两部著作也
每一间教室也应该放尸个诗人,一个教室里同时有一个诗人,还有一台电脑,让他们共存……我们确实非常有必要使两者保持平衡:高技术和高格调。我们的技术变得越技术,我们就越需要诗人。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我们将进入一个什么时代》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文化渗透在整个中国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渗透于我们血液里的一种民族意识、一种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