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于漪老师经常喜欢引用柏拉图“洞穴里的囚徒”①作为隐喻来回答这一问题,而这一切实际上就是对于生命的发展、灵魂的提升的关注。但是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勇气,教育的这种本质诉求就会迷失在世俗功利的茫茫苍苍的丛林里。环顾周围,由于思想的缺位,有多少人不是对育“分”兢兢业业,对育人置若罔闻?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教育不过是为稻粱谋或邀取名利的工具,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和精神期许在这些人身上已经荡然无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于漪老师之所以60年来一直矢志不移地坚守生命关怀的教育思想,首先因为她是一个知识分子,在她身上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那种迢递千年的“士林正气”。正是因为具有这种知识分子的思想风骨和浩然正气,于老师才会为祖国语言文字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对某些只育“分”不育人的毁人行为拍案而起。她不唯上,不媚俗,秉持一颗社会良心,“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于老师,是知识分子中的“侠之大者”。
于漪老师有很多为人称道的名言,如“让生命与使命同行”“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等等。她60年的从教生涯,就是用生命诠释这些话语全部内涵的历程。她的这些言行,固然如人们所说,是一种使命意识和道德情怀,但是我更愿意理解为这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高度觉解。因为她认识到教师培育学生的生命对于民族振兴与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她才会说“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这或许便是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对人生意义的觉解”吧。了解于老师的人都知道,她奖掖后进常常不遗余力,我想她所期望的就是这种对于生命的觉解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作为一名从外地来到上海工作的教师,正是在于老师这种精神的指引下,诚学躬行,不断努力,成为了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为了上海市优秀园丁,成为了上海市特级教师。我喜欢听于老师笑眯眯地和我们谈天,但有时面对她慈祥的笑容,我也会惶恐,深怕自己努力不够,对不起于老师那充满鼓励又充满期待的笑颜。
于漪老师对于语文教学本质的思考,是以对学生的生命关怀为最终旨归的;她的教师发展思想,同样建基于对教师生命关怀这一上位思考。在于老师看来,语言不是简单的语修逻文的累积,而是一座借助具体的言语通向世界,通向生命底层的桥梁。所有的语言形式都是一种生命意识、民族精神历史选择的结果。这种形式向上联系着一个民族的信仰与生命方式,向下又直接影响着人们通过言说向世界敞开自己的生命过程。我还在无锡读高中的时候,就很有幸受过于漪老师的教诲。那时我参加一次作文比赛得了奖,举办方从上海请于漪老师专程来评点获奖作文,而于老师正好点评了我的文章。当时的我就为于老师那种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充沛的激情所感染。现在想来,于老师对于祖国语言文字的这种炽热的感情,实际上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如果要概括的话,我想洪堡特所说“语言是民族的语言,每一种语言包含一个独立的世界观”最能够体现于老师对于语言文字的情感。有人也提到过我上语文课的风格,往往喜欢带领学生沉潜在文本之中,仔细地咀嚼语言。如果说这是我上课的特点,我想其目的还是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够通过那些鲜活的语言真正去触摸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并借此建构、丰富他们那活泼泼的生命,而这与于老师当年的教诲以及这些年在于老师身边耳濡目染是分不开的。
如果我们将于老师的人格风尚连贯起来思考,就可以发现,以士林正气为文化底蕴,以生命关怀为终极旨归,以思想风骨为精神支柱,才成就了于老师作为一个教育家的眼界与境界。在于老师身上,既有循循蔼蔼的温柔敦厚,又有舍我其谁的勇敢担当,既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高标的道德主义的人格要求,也有着现代西方知识分子捍卫生命尊严的人文情怀;这种东西方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融合,既是于老师精神世界的写照,也应该是当代师魂思想层面的本质表征。记得我在台湾的中潭禅寺参观的时候,一位慈祥的老尼对我说:“只要心灯不灭,光明就在身边”。我一直在寻寻觅觅那盏心灯。今天,我想说,这盏心灯就是于老师身上所闪耀着的当代师魂之光,愿这点光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摇曳,让光明永远伴随在我们的身边。
注释:
①“洞穴的囚徒”是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的一个著名的比喻。在柏拉图这个比喻中,有三种类型的人:洞内囚徒、擎掌木偶的人、走出洞穴的人。一般人就像被锁的洞内囚徒,只能看见前方洞壁上的影子并视影子为最真实的,而不知影子之外尚有比影子更为真实的构影之光和成影之物;擎掌木偶的人清楚地知道墙上阴影不过是自己手中的木偶在火光下的投影,认为与被锁囚徒的认识相比,自己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然而,仍困在洞内的他们不知木偶不过是洞外万物的摹本。他们的认识,只是一种对事物的片面认识:木偶是墙上阴影的成因,但不是最终原因。这第二种认识状态被柏拉图称之为“信念”;走出洞外的人发现了世间万物,知道了比阴影和木偶更为真实的存在,从而获得了理性认识。(引自《影像·信念·理性——从柏拉图的“洞喻”看〈死者〉中的众生相》,作者秦丹丹、孙胜忠,原载于《安微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作者单位:上海市建平中学)
(责任编辑:孙彦川)
于漪老师有很多为人称道的名言,如“让生命与使命同行”“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等等。她60年的从教生涯,就是用生命诠释这些话语全部内涵的历程。她的这些言行,固然如人们所说,是一种使命意识和道德情怀,但是我更愿意理解为这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高度觉解。因为她认识到教师培育学生的生命对于民族振兴与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她才会说“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这或许便是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对人生意义的觉解”吧。了解于老师的人都知道,她奖掖后进常常不遗余力,我想她所期望的就是这种对于生命的觉解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作为一名从外地来到上海工作的教师,正是在于老师这种精神的指引下,诚学躬行,不断努力,成为了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为了上海市优秀园丁,成为了上海市特级教师。我喜欢听于老师笑眯眯地和我们谈天,但有时面对她慈祥的笑容,我也会惶恐,深怕自己努力不够,对不起于老师那充满鼓励又充满期待的笑颜。
于漪老师对于语文教学本质的思考,是以对学生的生命关怀为最终旨归的;她的教师发展思想,同样建基于对教师生命关怀这一上位思考。在于老师看来,语言不是简单的语修逻文的累积,而是一座借助具体的言语通向世界,通向生命底层的桥梁。所有的语言形式都是一种生命意识、民族精神历史选择的结果。这种形式向上联系着一个民族的信仰与生命方式,向下又直接影响着人们通过言说向世界敞开自己的生命过程。我还在无锡读高中的时候,就很有幸受过于漪老师的教诲。那时我参加一次作文比赛得了奖,举办方从上海请于漪老师专程来评点获奖作文,而于老师正好点评了我的文章。当时的我就为于老师那种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充沛的激情所感染。现在想来,于老师对于祖国语言文字的这种炽热的感情,实际上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如果要概括的话,我想洪堡特所说“语言是民族的语言,每一种语言包含一个独立的世界观”最能够体现于老师对于语言文字的情感。有人也提到过我上语文课的风格,往往喜欢带领学生沉潜在文本之中,仔细地咀嚼语言。如果说这是我上课的特点,我想其目的还是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够通过那些鲜活的语言真正去触摸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并借此建构、丰富他们那活泼泼的生命,而这与于老师当年的教诲以及这些年在于老师身边耳濡目染是分不开的。
如果我们将于老师的人格风尚连贯起来思考,就可以发现,以士林正气为文化底蕴,以生命关怀为终极旨归,以思想风骨为精神支柱,才成就了于老师作为一个教育家的眼界与境界。在于老师身上,既有循循蔼蔼的温柔敦厚,又有舍我其谁的勇敢担当,既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高标的道德主义的人格要求,也有着现代西方知识分子捍卫生命尊严的人文情怀;这种东西方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融合,既是于老师精神世界的写照,也应该是当代师魂思想层面的本质表征。记得我在台湾的中潭禅寺参观的时候,一位慈祥的老尼对我说:“只要心灯不灭,光明就在身边”。我一直在寻寻觅觅那盏心灯。今天,我想说,这盏心灯就是于老师身上所闪耀着的当代师魂之光,愿这点光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摇曳,让光明永远伴随在我们的身边。
注释:
①“洞穴的囚徒”是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的一个著名的比喻。在柏拉图这个比喻中,有三种类型的人:洞内囚徒、擎掌木偶的人、走出洞穴的人。一般人就像被锁的洞内囚徒,只能看见前方洞壁上的影子并视影子为最真实的,而不知影子之外尚有比影子更为真实的构影之光和成影之物;擎掌木偶的人清楚地知道墙上阴影不过是自己手中的木偶在火光下的投影,认为与被锁囚徒的认识相比,自己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然而,仍困在洞内的他们不知木偶不过是洞外万物的摹本。他们的认识,只是一种对事物的片面认识:木偶是墙上阴影的成因,但不是最终原因。这第二种认识状态被柏拉图称之为“信念”;走出洞外的人发现了世间万物,知道了比阴影和木偶更为真实的存在,从而获得了理性认识。(引自《影像·信念·理性——从柏拉图的“洞喻”看〈死者〉中的众生相》,作者秦丹丹、孙胜忠,原载于《安微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作者单位:上海市建平中学)
(责任编辑:孙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