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武媚娘传奇》这部热播剧在全民追捧的热潮和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历史剧的偶像化趋势是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武媚娘传奇》这一热播古装历史剧出发,窥探我国历史剧发展中存在的偶像化趋势这一问题,分析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并积极探索我国历史剧的良性发展方向。
【关键词】:历史剧;偶像化趋势;良性发展
一、《武媚娘传奇》受欢迎的原因
1、契合当下观众的社会心理
笔者认为,《武媚娘传奇》这部大型历史古装剧的走红绝非偶然。其中,除却武则天本人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别具一格的人格魅力外,还存在着相当深刻的社会原因,契合当下观众的某些社会心理。黑格尔曾对历史和现代的关系做出这样的阐释:“这些历史的东西虽然存在,却是在过去存在,如果它们和现代生活已经没有什么关联,它们就不是属于我们的,尽管我们对它们很熟悉,我们对于过去事物之所以发生兴趣,并不只是因为它们有一度存在过。历史的事物只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时,或是只有在我们可以把现在看作过去事件的结果,而所表现的人物或事迹在这些过去事件的连锁中形成主要的一环时,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历史的事件才是属于我们的。”[1]剧中,武如意一步步变成武媚娘、武才人、武昭仪、武皇后、武天后、武太后、圣神皇帝,一步一步在皇宫这样的斗争场所中爬上了金字塔的顶端,看《武媚娘传奇》我们何尝不是将剧中人物和自己设身处地的环境做了一次映射?我们从一个又一个“场”出发,投射进皇宫里,去窥探那一个个活脱脱展现在电视荧频上、生活在恩怨纷扰中互惠互利又互相残害宫闱中的每一个攀爬者身上,试图去寻找自己的影子,然后又回归到人际关系纷繁复杂的现实“场际”环境中继续上演着现实版的“武媚娘传奇”。
2、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心理
《武媚娘传奇》的走红也是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心理要求的。首先观众的审美心理体现在电视剧的选角上。该剧不仅由素有“东方第一美女”之称的范冰冰贯穿全剧,也有当下正红明星阵容张丰毅、李治廷、张钧甯、张庭、李晨、周海媚等人主演。在角色选择上可谓是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心理即趋于偶像化、年轻化的态势发展;其次,观众的审美心理也展现在该剧恢弘壮观、精美绝伦的画面上。从剧中我们能看到当时世界繁华的中心古都长安、气宇轩昂的太极宫、风景秀丽的骊山皇家狩场和古帝国战场等大型拍摄场面,再现了我们为之骄傲的昔日大国昌盛景象,极大的满足了观众的大国崛起心态,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当下一种物欲主义横流的扭曲审美;再次,观众的审美心理还集中在剧中人物的服饰、头饰、和妆容上。
3、投合媒介的炒作心理
《武媚娘传奇》能够赢得广大观众的热捧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这部剧作同时投合媒介的炒作心理。《武媚娘传奇》播出后一段时间,便遭停播,针对“停播事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说:“《武媚娘传奇》去年12月21日在湖南卫视播出后,广电总局收到了不少观众投诉,反映电视剧存在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画面等一些不足的问题,广电总局依法具有监管责任,接到投诉后,就对剧本进行了检查,发现这一电视剧确实存在没有修改到位的问题。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依法依规做出了相应处罚,并依法责成播出机构和制作机构修改到位后再播出。”[2]正如田进所表示的那样,针对“剪胸事件”网络上抱有炒作心理的人又掀起了一阵“大头娘娘和她的小头皇帝”的嘲讽浪潮,很多受众抱有猎奇心理和“吐槽”的心态更加去关注这部剧作,极大的投合了商家的炒作心理。
二、历史剧的偶像化趋势
《武媚娘传奇》这部剧作的定位是历史古装剧,但是,在这部剧作中,我们看到的历史事件是模糊的,是不明确的,这部剧作的侧重点是在武媚娘个人形象的塑造上。武媚娘个性形象的塑造大大遮掩了其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我们再来看,故事情节上的发展,故事情节完全是基于武媚娘的个人情感变化来推动全剧的发展,而且在个人情感的处理上,是通过武媚娘与李世民、李治、李恪、李牧的情感纠葛下展开的,背离了史实不说,而且完全是遵照偶像剧中虐恋的固有模式展开的。
从《武媚娘传奇》这部剧作受追捧的原因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从观众的社会心理、观众的审美心理、媒介的炒作心理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这部历史剧正以偶像版的形式出现在观众眼前,改变着观众对历史剧创作的再认识。
《武媚娘传奇》这一历史剧呈偶像剧的情况在当下剧作中绝非一家独有,细数近几年热播的历史剧,大多呈偶像剧的模式发展,针对历史剧偶像化的趋势,在热捧的同时也引发出一些冷思考。
三、历史剧偶像化趋势的热议
1、历史剧的偶像化趋势是艺术创作上的一种创新
历史剧“尽可能地把过去时代的人物和事迹按照他们的实在的地方色彩以及当时道德习俗等外在情况的个别特征去复现出来",这似乎是天经地义,但"如果片面地坚持这种看法,它就不免止于纯然形式的历史的精确和忠實,因为它既不管内容及其实体性的意义,又不管现代文化和思想情感的意蕴"[3]。基于此,历史剧作有别于历史正史的再现,应当在历史的基础上增加艺术的色彩,绘制成观众喜闻乐见的剧作形式。电视的受众是多元的,必须创作出适合各个阶层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剧作,其中通俗性是满足这一多元的有效方式之一;历史剧毕竟年代比较久远,观众在接受上势必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剧作家创作出易于电视受众所能接受的形式去接受,在演员的角色选择上选择青年偶像人物,能够拉近观众和历史人物的距离,更容易去接受;历史上的伟人除了那些丰功伟绩之外,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会有情感,也会有七情六欲,只有将伟人的情感展现出来,才能从伟人的身上看到更富人文气息的历史原貌。采用偶像化的形式去演绎历史题材的剧作,不仅可以迎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和增加收视率,而且还可以增加剧作的艺术性。
2、历史剧的偶像化趋势违背了历史真实
在多元化的当下,针对历史剧的偶像化趋势,一些观众提出了质疑和担忧的看法。他们认为,历史剧是传播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重要传播工具,有教化人们的重要作用,因此,历史剧必须尊重历史事实,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从历史人物的角色选择上来看,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制片方会选择明星阵容来完成角色的担任,虽然能从观众的艺术角度出发,但是有些明星的人物形象和历史人物形象相差甚远,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观众对历史史实的认识;纵观近几年的历史剧,大多围绕主要历史人物情感纠葛展开,脱离不了历史剧呈偶像化趋势发展的套路,缺乏自己应有的个性和特点;历史剧呈偶像化趋势发展最为严重的表现是将历史剧欢谑化,一些历史剧为迎合市场经济下物质欲望极度膨胀的观众心理,胡编乱改历史史实,让历史人物说其他朝代人物的话语或讲现代人的“雷人”话语,恶搞历史人物,片面的夸大历史剧的娱乐作用。
四、结语
历史剧的偶像化趋势是历史剧在我国电视剧发展史上的一大现象,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捧或一味的打压,应当正视这一趋势,将历史剧的偶像化趋势看作是历史剧创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发展目标,在历史剧的不断发展中做到那三个尊重。
参考文献:
[1][3]黑格尔. 美学: 第一卷[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2]韩旭.广电总局回应“武媚娘”重新剪辑 原剧收到观众投诉 [OL].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122/c40606-26428298.html , 2015-1-22 .
【关键词】:历史剧;偶像化趋势;良性发展
一、《武媚娘传奇》受欢迎的原因
1、契合当下观众的社会心理
笔者认为,《武媚娘传奇》这部大型历史古装剧的走红绝非偶然。其中,除却武则天本人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别具一格的人格魅力外,还存在着相当深刻的社会原因,契合当下观众的某些社会心理。黑格尔曾对历史和现代的关系做出这样的阐释:“这些历史的东西虽然存在,却是在过去存在,如果它们和现代生活已经没有什么关联,它们就不是属于我们的,尽管我们对它们很熟悉,我们对于过去事物之所以发生兴趣,并不只是因为它们有一度存在过。历史的事物只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时,或是只有在我们可以把现在看作过去事件的结果,而所表现的人物或事迹在这些过去事件的连锁中形成主要的一环时,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历史的事件才是属于我们的。”[1]剧中,武如意一步步变成武媚娘、武才人、武昭仪、武皇后、武天后、武太后、圣神皇帝,一步一步在皇宫这样的斗争场所中爬上了金字塔的顶端,看《武媚娘传奇》我们何尝不是将剧中人物和自己设身处地的环境做了一次映射?我们从一个又一个“场”出发,投射进皇宫里,去窥探那一个个活脱脱展现在电视荧频上、生活在恩怨纷扰中互惠互利又互相残害宫闱中的每一个攀爬者身上,试图去寻找自己的影子,然后又回归到人际关系纷繁复杂的现实“场际”环境中继续上演着现实版的“武媚娘传奇”。
2、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心理
《武媚娘传奇》的走红也是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心理要求的。首先观众的审美心理体现在电视剧的选角上。该剧不仅由素有“东方第一美女”之称的范冰冰贯穿全剧,也有当下正红明星阵容张丰毅、李治廷、张钧甯、张庭、李晨、周海媚等人主演。在角色选择上可谓是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心理即趋于偶像化、年轻化的态势发展;其次,观众的审美心理也展现在该剧恢弘壮观、精美绝伦的画面上。从剧中我们能看到当时世界繁华的中心古都长安、气宇轩昂的太极宫、风景秀丽的骊山皇家狩场和古帝国战场等大型拍摄场面,再现了我们为之骄傲的昔日大国昌盛景象,极大的满足了观众的大国崛起心态,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当下一种物欲主义横流的扭曲审美;再次,观众的审美心理还集中在剧中人物的服饰、头饰、和妆容上。
3、投合媒介的炒作心理
《武媚娘传奇》能够赢得广大观众的热捧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这部剧作同时投合媒介的炒作心理。《武媚娘传奇》播出后一段时间,便遭停播,针对“停播事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说:“《武媚娘传奇》去年12月21日在湖南卫视播出后,广电总局收到了不少观众投诉,反映电视剧存在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画面等一些不足的问题,广电总局依法具有监管责任,接到投诉后,就对剧本进行了检查,发现这一电视剧确实存在没有修改到位的问题。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依法依规做出了相应处罚,并依法责成播出机构和制作机构修改到位后再播出。”[2]正如田进所表示的那样,针对“剪胸事件”网络上抱有炒作心理的人又掀起了一阵“大头娘娘和她的小头皇帝”的嘲讽浪潮,很多受众抱有猎奇心理和“吐槽”的心态更加去关注这部剧作,极大的投合了商家的炒作心理。
二、历史剧的偶像化趋势
《武媚娘传奇》这部剧作的定位是历史古装剧,但是,在这部剧作中,我们看到的历史事件是模糊的,是不明确的,这部剧作的侧重点是在武媚娘个人形象的塑造上。武媚娘个性形象的塑造大大遮掩了其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我们再来看,故事情节上的发展,故事情节完全是基于武媚娘的个人情感变化来推动全剧的发展,而且在个人情感的处理上,是通过武媚娘与李世民、李治、李恪、李牧的情感纠葛下展开的,背离了史实不说,而且完全是遵照偶像剧中虐恋的固有模式展开的。
从《武媚娘传奇》这部剧作受追捧的原因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从观众的社会心理、观众的审美心理、媒介的炒作心理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这部历史剧正以偶像版的形式出现在观众眼前,改变着观众对历史剧创作的再认识。
《武媚娘传奇》这一历史剧呈偶像剧的情况在当下剧作中绝非一家独有,细数近几年热播的历史剧,大多呈偶像剧的模式发展,针对历史剧偶像化的趋势,在热捧的同时也引发出一些冷思考。
三、历史剧偶像化趋势的热议
1、历史剧的偶像化趋势是艺术创作上的一种创新
历史剧“尽可能地把过去时代的人物和事迹按照他们的实在的地方色彩以及当时道德习俗等外在情况的个别特征去复现出来",这似乎是天经地义,但"如果片面地坚持这种看法,它就不免止于纯然形式的历史的精确和忠實,因为它既不管内容及其实体性的意义,又不管现代文化和思想情感的意蕴"[3]。基于此,历史剧作有别于历史正史的再现,应当在历史的基础上增加艺术的色彩,绘制成观众喜闻乐见的剧作形式。电视的受众是多元的,必须创作出适合各个阶层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剧作,其中通俗性是满足这一多元的有效方式之一;历史剧毕竟年代比较久远,观众在接受上势必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剧作家创作出易于电视受众所能接受的形式去接受,在演员的角色选择上选择青年偶像人物,能够拉近观众和历史人物的距离,更容易去接受;历史上的伟人除了那些丰功伟绩之外,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会有情感,也会有七情六欲,只有将伟人的情感展现出来,才能从伟人的身上看到更富人文气息的历史原貌。采用偶像化的形式去演绎历史题材的剧作,不仅可以迎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和增加收视率,而且还可以增加剧作的艺术性。
2、历史剧的偶像化趋势违背了历史真实
在多元化的当下,针对历史剧的偶像化趋势,一些观众提出了质疑和担忧的看法。他们认为,历史剧是传播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重要传播工具,有教化人们的重要作用,因此,历史剧必须尊重历史事实,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从历史人物的角色选择上来看,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制片方会选择明星阵容来完成角色的担任,虽然能从观众的艺术角度出发,但是有些明星的人物形象和历史人物形象相差甚远,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观众对历史史实的认识;纵观近几年的历史剧,大多围绕主要历史人物情感纠葛展开,脱离不了历史剧呈偶像化趋势发展的套路,缺乏自己应有的个性和特点;历史剧呈偶像化趋势发展最为严重的表现是将历史剧欢谑化,一些历史剧为迎合市场经济下物质欲望极度膨胀的观众心理,胡编乱改历史史实,让历史人物说其他朝代人物的话语或讲现代人的“雷人”话语,恶搞历史人物,片面的夸大历史剧的娱乐作用。
四、结语
历史剧的偶像化趋势是历史剧在我国电视剧发展史上的一大现象,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捧或一味的打压,应当正视这一趋势,将历史剧的偶像化趋势看作是历史剧创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发展目标,在历史剧的不断发展中做到那三个尊重。
参考文献:
[1][3]黑格尔. 美学: 第一卷[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2]韩旭.广电总局回应“武媚娘”重新剪辑 原剧收到观众投诉 [OL].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122/c40606-26428298.html , 2015-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