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人一生发展的重大作用。但是,家庭教育的重點是什么,怎样实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却是长期以来困扰许多家长最棘手的问题。本位将围绕这个问题,结合近几年的教育经历与思考,在分析小学生家庭教育认识误区的基础上,详细探讨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应对策略,以期能对仍在困惑中的家长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认识误区、应对策略
一、家庭教育的界定
人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人的社会化,不仅需要家庭的哺育,更需要家庭的教养。古往今来,有很多学者对家庭教育做了研究,参照迄今为止的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把家庭教育的概念定义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教育,是一种双向的,互相教育与影响的过程。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孩子对父母,年长者对年少者,年少者对年长者,不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促进人的知识、智力、体力、影响思想品质,使人的知识和身体发育,相互影响作用的都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可以说它是基础教育,也是终生教育。
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家庭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实施家庭教育,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教育效果。
二、家庭教育的认识误区
现在,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心,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视。但是,不少家长却忽视了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使家庭教育走进了认识的误区,时常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甚至好心办了很多坏事儿。
(一)溺爱式家庭教育。德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怎样使得你的孩子备受折磨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一切围着“小太阳”转,对孩子有求必应,过度保护,使孩子处于家庭“核心”地位,必然影响独立意识的形成,往往会造成孩子任性、自私、逆反心理的形成。
(二)撒网式家庭教育。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认为对孩子的教育项目越全越多越好,于是不顾孩子的喜好和感受,自觉或不自觉的给孩子施加压力,强迫孩子学习外语、打字、绘画、舞蹈、乐器……还美其名曰“全面发展”,结果却造成许多孩子丧失了学习兴趣,就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其实,知识就像大海一样深不见底、无穷无尽,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里不可能学会所有的东西,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放任式家庭教育。部分家长依据自己小时候父母很少管教的经历,或者借口生意太忙应酬太多而无暇兼顾,就对孩子采取了顺其自然、自生自灭的家庭教育方式,更有甚者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文化,教育不了孩子就更加不关心孩子的家教,干脆放手不管。孩子就是孩子,自觉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都还比较欠缺,个性培养、学习态度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家长悉心地指导与帮助,放任自流的家教方式有可能导致孩子迷失正确的发展方向。
(四)保姆式家庭教育。父母过于保护孩子,不让孩子做一点儿力所能及的家务,还处处干涉并限制孩子的活动,不仅禁锢了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也束缚了孩子个性特征的形成与体现。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胆小怕事,神经过敏,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很难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五)攀比式家庭教育。片面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与培养,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培育。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对幼儿智力的开发也越来越早,难度越来越高,无视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个性差异,盲目进行智力教育攀比,忽视孩子的个性培养,长此以往,只会得不偿失。
三、家庭教育的应对策略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既有相通的地方,又各有侧重,而且有些方面是学校教育难以奏效的,这就要求家庭教育要注意方法得当,重点突出。常言棍棒不能出孝子,同样,强迫学习也出不了才子,反而会导致孩子更多的逆反心理。所以,家庭教育一定要讲究策略性。
(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孩子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是一个复杂矛盾的斗争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同的阶段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时,必须依照孩子的年龄特征,遵循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顺序,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绝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
(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孩子的年龄、个性发育程度不同,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就不一样,身心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不能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只凭主观臆断,以主观主义教育方法对待孩子,往往达不到教育效果,甚至事与愿违。
(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家长的表率作用特别重要,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同时,习惯的形成也非一朝一夕之功,非反复练习不可,一定要按照预定目标严格要求、常抓不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勤于沟通,寓教于乐。家长要善于与孩子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随时了解他们的心声,成为他们最知心的朋友,有时间要多陪孩子玩,在娱乐的的过程中寻找教育机会,达到教育和培养的目的。
(五)积极鼓励,充分尊重。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不要总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比,要知道孩子也有自尊,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适时、适度地赏识和肯定孩子的长处。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和行为方式,保持孩子相对的独立空间。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认识误区、应对策略
一、家庭教育的界定
人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人的社会化,不仅需要家庭的哺育,更需要家庭的教养。古往今来,有很多学者对家庭教育做了研究,参照迄今为止的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把家庭教育的概念定义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教育,是一种双向的,互相教育与影响的过程。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孩子对父母,年长者对年少者,年少者对年长者,不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促进人的知识、智力、体力、影响思想品质,使人的知识和身体发育,相互影响作用的都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可以说它是基础教育,也是终生教育。
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家庭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实施家庭教育,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教育效果。
二、家庭教育的认识误区
现在,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心,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视。但是,不少家长却忽视了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使家庭教育走进了认识的误区,时常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甚至好心办了很多坏事儿。
(一)溺爱式家庭教育。德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怎样使得你的孩子备受折磨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一切围着“小太阳”转,对孩子有求必应,过度保护,使孩子处于家庭“核心”地位,必然影响独立意识的形成,往往会造成孩子任性、自私、逆反心理的形成。
(二)撒网式家庭教育。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认为对孩子的教育项目越全越多越好,于是不顾孩子的喜好和感受,自觉或不自觉的给孩子施加压力,强迫孩子学习外语、打字、绘画、舞蹈、乐器……还美其名曰“全面发展”,结果却造成许多孩子丧失了学习兴趣,就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其实,知识就像大海一样深不见底、无穷无尽,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里不可能学会所有的东西,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放任式家庭教育。部分家长依据自己小时候父母很少管教的经历,或者借口生意太忙应酬太多而无暇兼顾,就对孩子采取了顺其自然、自生自灭的家庭教育方式,更有甚者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文化,教育不了孩子就更加不关心孩子的家教,干脆放手不管。孩子就是孩子,自觉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都还比较欠缺,个性培养、学习态度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家长悉心地指导与帮助,放任自流的家教方式有可能导致孩子迷失正确的发展方向。
(四)保姆式家庭教育。父母过于保护孩子,不让孩子做一点儿力所能及的家务,还处处干涉并限制孩子的活动,不仅禁锢了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也束缚了孩子个性特征的形成与体现。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胆小怕事,神经过敏,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很难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五)攀比式家庭教育。片面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与培养,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培育。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对幼儿智力的开发也越来越早,难度越来越高,无视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个性差异,盲目进行智力教育攀比,忽视孩子的个性培养,长此以往,只会得不偿失。
三、家庭教育的应对策略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既有相通的地方,又各有侧重,而且有些方面是学校教育难以奏效的,这就要求家庭教育要注意方法得当,重点突出。常言棍棒不能出孝子,同样,强迫学习也出不了才子,反而会导致孩子更多的逆反心理。所以,家庭教育一定要讲究策略性。
(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孩子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是一个复杂矛盾的斗争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同的阶段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时,必须依照孩子的年龄特征,遵循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顺序,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绝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
(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孩子的年龄、个性发育程度不同,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就不一样,身心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不能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只凭主观臆断,以主观主义教育方法对待孩子,往往达不到教育效果,甚至事与愿违。
(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家长的表率作用特别重要,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同时,习惯的形成也非一朝一夕之功,非反复练习不可,一定要按照预定目标严格要求、常抓不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勤于沟通,寓教于乐。家长要善于与孩子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随时了解他们的心声,成为他们最知心的朋友,有时间要多陪孩子玩,在娱乐的的过程中寻找教育机会,达到教育和培养的目的。
(五)积极鼓励,充分尊重。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不要总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比,要知道孩子也有自尊,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适时、适度地赏识和肯定孩子的长处。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和行为方式,保持孩子相对的独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