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动产物权的信赖保护制度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h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善意取得制度体现了民法理论中的信赖主义原则,也是物权法上一项重要制度。该制度因无权处分的法律行为引起,重在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以维护商品交易的正常秩序及动态安全的价值取向。信赖保护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善意取得制度恰恰是该原则在物权法中的体现。
  关键词:信赖保护;善意取得;无权处分
  一、善意取得制度概述
  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其占有的动产或者登记在其名下的不动产转让给他人,善意受让人即可取得受让的物权,而原所有权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原物的法律制度。
  善意取得制度,是近代以来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民法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渊源于日耳曼法的“以手护手”原则,这一制度的目的是协调财产所有权的静的安全与财产交易动的安全之间的冲突。该制度一方面旨在保证所有权安全,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另一方面又要维护善意受让人的利益,以促进交易和保护交易安全。当真正权利人与善意受让人之间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侧重于保护善意受让人,这样不仅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而且有利于鼓励交易。
  二、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分析
  我国《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权处分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按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从以上法律规定,可以总结出善意取得的适用条件,但是不动产物权的取得在物权法中适用公示公信原则,即不动产物权变动必须进行登记,也就是说,不动产物权登记过程中买受人必须是善意的,不知道实际的权利归属,是登记发生了错误,而不是买受人的错误。因此,不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应该有自己的适用条件:
  1.当事人在登记的过程中发生了登记错误
  登记错误,即在不动产物权进行变动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的登记。这是不动产善意取得的首要条件,如果没有登记错误,善意取得便无从发生。登记错误就是指不动产登记簿上显示出的不动产归属及其权利状态与真实状态不一致的错误。
  根据登记错误的原因,可以把登记错误分为因登记错误机关的错误、因当事人的错误和因混合错误的原因。因登记机关的错误,是指登记机关的过错是登记错误的原因,如登记机关的原因,错把甲的抵押权登记为乙享有就属于这种情况。因当事人的错误,是指因为当事人自己的原因导致登记错误。例如,甲通过伪造证明书的手段欺骗登记机关,从而成为乙房屋的所有权人。因混合过错的错误,是指登记机关和当事人在登记错误上有共同的过错,如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与甲恶意串通,在登记簿上涂销了原物权人乙的登记,而将甲登记为权利人。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确定登记机关或者登记机关与当事人共同过错时,登记机关要承担赔偿责任。
  2.当事人有合法的权利外观
  这一要件要求让与人必须是具有合法权利外观的无处分权人。善意取得保护的是善意的交易,其基础在于第三人不知登记错误,如果第三人明知登记是错误的依然进行交易,显然就不属于善意取得制度保护的范畴。这就意味着,让与人必须是具有“合法的权利外观”,且让与人必须是记载在不动产登记簿上的权利人。这也表明,只要在不动产交易过程中,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的合法要件具备,实际的权利人将无计可施,被不动产登记簿所掩盖的事实也将无从得以保护。
  但是,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一)》第17条第二款规定的,在登记为权利人的夫妻一方处分夫妻共有的不动产时,第三人并不能因处分人具有合法的权利外观而取得不动产。这显然与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相背离。
  3.当事人双方有交易行为
  这也就是说,第三人必须通过合法的交易行为取得不动产物权,受让人已经支付了合理的对价并取得了物权,即第三人作为新的物权人已经被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中。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旨在维护交易安全,实现这一目的,是交易行为安全性的要求,只有具体的市场交易行为得到了合理的保障,才能确保整个经济活动的安全性。交易行为必须是法律行为,当事人必须有发生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同时交易行为还要符合经济上的特征,即通过有偿的双方交易行为,才是善意取得制度中的交易行为。
  4.交易相对人有善意的信赖
  民法上的善意是指行为人在从事民事行为时,不知道或无法知道其行为缺乏法律根据,而认为其行为合法或其行为的相对人有合法权利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通常情况下,通过登记表现出来的物权,即使与真实权利状况不一致,也被拟制为真实的物权,也就是说,第三人只要信赖不动产登记,登记的物权就是一个真实有效而又合法的物权,登记所表现出来的外观不存在权利真实性的瑕疵。
  作为不动产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善意”,这种“善意”一方面可以为推定的善意。登记物权首先是具有真实性和正当性的推定力,只要第三人不知道不动产登记有误,信赖登记,就会导致错误的登记被认为是正确的。这时,第三人的“善意”会产生。这种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产生的登记事实,理论上称为“物权权利的正确性推定”,这种登记,为第三人的善意取得不动产物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种推定善意,实际上是对一般交易情况的认同,除了有证据证明第三人恶意的情形外,不动产物权变动交易的当事人被视为善意的交易者,无需对这种善意举证。另一方面,这种“善意”为客观上的善意。这一特征的基础就是登记这一客观事实,从一定角度来讲,不动产登记总是客观存在着的,是一种容易被人认知的推定标准,与认为善意是主观标准完全不同。这种认定方式显然与那种认为善意取的“善意”是主观的看法是不同的,很显然在这种看似主观的表层加上了客观的面纱。这种客观善意的认定方式,客观上完善了不动产登记制度,非常有利于完善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
  四、小结
  传统民法理论,对于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规定较为严密。我国《物权法》中对不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也加以了规定,这是对传统民法理论的突破,也是适应国际社会理论的潮流。不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制度,虽然是应运而生的,但是也有在实践中进行操作的难点,如在文中所述的:如何认定善意?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的标准是什么?在现实中,如何判断第三人知道登记错误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带有一定主观性的,要想实现其具有客观化的一面,还有待人们进行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凤莲.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法律.郑州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民间刑法在罪刑法定背景下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制约和影响着立法者,它不同于那些正规的成文刑法,更多的是在无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当今社会罪行法定背景下的民间刑法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罪刑法定;民间刑法;作用机制  随着近年来罪行法定的发展与规范,民间刑法已经越来越成为左右法院判决的无形力量,这种力量甚至还影响着立法者。从近几年发生的几例轰动一时的典型案例来看,法官在做出
(550025 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 贵州 贵阳)  摘 要:工业化、城镇化的速度加快,以农耕为生计的方法满足不了农民的生活需要。外出务工成为农民谋生的另一种方式,农村中劳动力结构以“九九”(指老人)、“三八”(指妇女)、“六一”(指儿童)。留守儿童作为我国将来的一种群体,留守儿童问题也将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留守儿童;原因;影响;对策  留守儿童主要是指由于农民工进城务工后,
摘 要:高基庙司法所是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了解关注司法工作的“窗口”,是社会主义法制宣传阵地的前沿。本文重点介绍二方面司法宣传工作的经验。一是健全机制,努力提升宣传工作组织管理效能。二是认真总结,深入分析,正确把握司法行政宣传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我们所在司法调解过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一桩桩难事得以化解,让一对对紧皱的眉头漏出了笑脸。  关键词:司法;宣传  高基庙司法所是广大群众和社会
期刊
对平潭岛土壤表层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危害程度进行研究,野外采集并测定了土壤样本中V、Cr、Mn、Co、Cu、Zn、Pb 7种重金属含量,综合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
摘 要:农村工作在我国的各项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农村的文化问题,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在现阶段下,农村工作在逐渐开展,但是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文化问题也愈发明显。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对农村工作产生较大阻力。为使农村工作能够有序开展,本文从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中文化方面出现的问题入手,在对出现问题的原因作出分析之后,并就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农村社会工作;文化问题;探
摘 要:崇尚法治是现代社会政治文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品质。几千年来,位于世界东方的我们,比起西方渊源流传的法治思想,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左右我们的行为,占据我们内心主导思想的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等级伦理、宗法意识、国家本位、礼治主义等传统文化观念对法治的影响至今根深蒂固。  关键词:传统文化;法治思想;和谐社会  一、回顾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念  中国传
摘 要:古代法官在审判中的地位问题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尝试从古代法官负担的审判责任为出发点,探讨法官在审判中的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分析古代司法官吏的职权及司法官吏的审判地位。对古代法官审判地位的进一步分析,也有利于推进现代法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法官审判;责任审判;地位;自由裁量权  一、古代“法官”的审判责任与审判地位  (一)古代法官的审判责任  1.违法受理的责任  受理,是指法官
摘 要:国际私法中关于法律规避的效力学说有三种,即法律规避无效论、法律规避有效论、法律规避相对无效论。而针对规避外国法的效力学说又分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无效说和有效说。本文通过对法律规避效力问题的辩证思考,提出了规避外国法原则上无效,但也应该保有例外的观点。  关键词:法律规避;效力;认定  就法律规避本身而言,当事人可能选择规避内国法的适用,也可能选择规避外国法的适用。由于法律规避的对象是依冲
摘要:农民工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资拖欠情况仍然存在,本文在简要分析2005年以来相关工资支付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主客观相统一的分析方法总结出当前我国农民工工资拖欠的两点重要原因,即主观上缺乏公平正义的法律理念指导,客观上雇主与农民工之间信息不匹配,并对此提出两点关于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问题的建议:一是要在法律政策制定和政府工作中强化公平正义理念的指导作用,二是要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披露
摘 要: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是指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货币资金是一个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其高度流动性也就产生相对的高风险性,是整个单位运行的血液。货币资金业务发生时容易被挪用与侵占,频繁的业务量甚至会产生舞弊行为。那么上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重点就是加强货币资金管理了,合理运用资金,将它的作用发挥最大能效,是一个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