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术活动中渗透创造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必须研究的课题。儿童美术作品是幼儿心灵的一面镜子,注重教育过程,反对片面追求绘画效果;强调幼儿的主体作用,反对“填鸭式”教学;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等;这些都是开展创造教育最根本的保证。
根据幼儿绘画心理和特点,幼儿绘画可分成四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黄金期和写实期。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来进行指导。在幼儿园的孩子基本处在象征期和黄金期这两个阶段。
处于象征期的幼儿,他们的会话能力已经有明显进步,在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开始运用自己掌握的图形大胆表现物象,并努力用语言去补充自己的表达,思路比较活跃,可变性强。
概念绘画期是幼儿绘画能力的黄金期。这时,幼儿开始有了大胆的作画尝试,在绘画能力的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从构思上看,幼儿在尝试表现作品的情节或事件,有了明显的构思,开始学会先想后画,不轻易改变最初的表现意图,在画的过程中画面形象逐渐体现出相应的情节。但很多时候还需要语言解释才能了解他们的构思。因此在引导幼儿绘画能力发展上,可多引导幼儿进行观察,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这个阶段幼儿观察、体验的重点应逐步转向他们能初步理解的生活事件、自然现象上。
依据幼儿美术教育的上述理念,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尝试了以下几点方法:
一、走进大自然,激发创作热情
对幼儿而言,来自现实生活并且经过亲身体验的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有效得多。
所以在幼儿绘画活动的组织中,要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表现他们摸到的、听到的、尝到的、闻到的、看到的事物。因为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的直接体验,可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而想象力和观察力是绘画必不可少的能力。比如:在“可爱的动物”主题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对牛十分感兴趣,他们主动要求尝试表现“牛”的形象。我们没有单纯地进行技能教授,而是先给孩子看牛的照片、图片,欣赏牧童放牛的录像,感知充满激情的斗牛场面,在春游活动中让孩子到乡间认识真牛,观察牛沉稳、平静的神态,听听牛沉重、低缓的叫声,摸摸牛的身体等。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遵循他的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这样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掌握的牛的外形特征,并表现出不同状态下的牛的形象,还为自己的绘画作品“牛的故事”添加出创意的情景。
二、为美术活动创设好命题
在设计美术活动时,恰当的命题是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因素之一。他能拓展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而不恰当的命题在某种程度上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
命题时应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最近兴趣,赋予一定的情节意义和动感,力求给孩子想像的空间,让孩子愉快地表现童真与美好。根据最接近孩子认知的生活经验,按季节制定命题,如:春天系列可以有“春天的颜色”、“大树的衣服”、“放风筝”等;夏天可以设计“蔬菜和水果王国”、“我的夏装”、“洗澡”、“游泳”等系列,秋天可以有“变化的颜色”、“丰收的喜悦”、“切开的果实”等;冬天系列有“堆雪人”、“过年”、“漂亮的围巾”等。总之,教师要有意识的积累各种系列的命题,为提高幼儿美术造型能力,感知美术文化底蕴,发展幼儿想象力打造基础。
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绘画工具
为幼儿提供多种工具,如:彩色铅笔、蜡笔、水彩笔、毛笔、油画棒以及各种颜料,帮助幼儿认识各种不同的绘画效果,并根据不同内容需要选择释放的工具。幼儿在选择工具时,常常喜欢直接用蜡笔构图,然后涂颜色。为了让孩子利用工具多掌握绘画技能,可利用铅笔、勾线笔等进行绘画活动,铅笔、勾线笔的运用,提高幼儿构图速度和准确性,幼儿在绘画中更显得得心应手。
四、把握好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指导
为了和幼儿更好的沟通,要把握好教师知道和幼儿自我创造表现之间的关系,要站在幼儿的角度看世界,尽量多和幼儿讨论、多观察幼儿的表现。
绘画指导中教师应赞赏幼儿的每一个创意,鼓励幼儿多尝试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孩子把画画看成是游戏,那么我们就应当像游戏一样去教学,引导他们观察,启发他们想象,鼓励他们勇敢地用自己的语言画出所看、所想、所爱。
因此,在引导幼儿绘画能力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多观察,积累生活经验,包括视觉静安与情感经验。同时通过欣赏等手段,扩充幼儿有关几何形状贮备,允许幼儿在已掌握的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五项间建立联接通道,赋予分类符号或图形更多的实际意义,有助于幼儿对图形的表现以及象征意义的理解。
二是,这个时期幼儿的表现欲望非常强,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绘画表现技能,会经常出现各种绘画表现困难。因此提供各种必要的绘画表现技能支持应成为教育者的重要作用。当然,在给与技能帮助时,要把握好时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幼儿掌握某种技能后,能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用”的机会。应鼓励幼儿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作画并说出他们的想法。要尽量使得这一阶段幼儿在绘画能力发展中做到“教、学、做”合一,过多的教以及过于严格的绘画环境,极有可能使幼儿的绘画表现僵化,自主性想象与思维能力减弱。
三是,由于3岁左右幼儿的色彩辨别能力发展比较快,对色彩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引导幼儿感知与运用色彩方面,应将重点放在激发、维持幼儿对色彩的兴趣与增强他们对色彩的敏感度上。
总之,要未幼儿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采取生活活泼的教学形式,把幼儿引进想象王国中去。在整个绘画活动中,教师要发掘和引导幼儿所固有的天分,调动幼儿学习得主动性,同时教师应成为幼儿热心而有耐心的听众,并从幼儿的角度联想问题、提出问题以激发幼儿连续不断地思考、想象和表达的热情。而且,幼儿绘画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其特殊性,前后阶段的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重叠,同时还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对幼儿绘画能力发展的具体引导也是不同的,根据幼儿绘画能力发展的特征,并要协调好幼儿艺术教育与整体教育的关系,是绘画活动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 江苏】
根据幼儿绘画心理和特点,幼儿绘画可分成四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黄金期和写实期。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来进行指导。在幼儿园的孩子基本处在象征期和黄金期这两个阶段。
处于象征期的幼儿,他们的会话能力已经有明显进步,在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开始运用自己掌握的图形大胆表现物象,并努力用语言去补充自己的表达,思路比较活跃,可变性强。
概念绘画期是幼儿绘画能力的黄金期。这时,幼儿开始有了大胆的作画尝试,在绘画能力的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从构思上看,幼儿在尝试表现作品的情节或事件,有了明显的构思,开始学会先想后画,不轻易改变最初的表现意图,在画的过程中画面形象逐渐体现出相应的情节。但很多时候还需要语言解释才能了解他们的构思。因此在引导幼儿绘画能力发展上,可多引导幼儿进行观察,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这个阶段幼儿观察、体验的重点应逐步转向他们能初步理解的生活事件、自然现象上。
依据幼儿美术教育的上述理念,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尝试了以下几点方法:
一、走进大自然,激发创作热情
对幼儿而言,来自现实生活并且经过亲身体验的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有效得多。
所以在幼儿绘画活动的组织中,要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表现他们摸到的、听到的、尝到的、闻到的、看到的事物。因为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的直接体验,可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而想象力和观察力是绘画必不可少的能力。比如:在“可爱的动物”主题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对牛十分感兴趣,他们主动要求尝试表现“牛”的形象。我们没有单纯地进行技能教授,而是先给孩子看牛的照片、图片,欣赏牧童放牛的录像,感知充满激情的斗牛场面,在春游活动中让孩子到乡间认识真牛,观察牛沉稳、平静的神态,听听牛沉重、低缓的叫声,摸摸牛的身体等。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遵循他的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这样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掌握的牛的外形特征,并表现出不同状态下的牛的形象,还为自己的绘画作品“牛的故事”添加出创意的情景。
二、为美术活动创设好命题
在设计美术活动时,恰当的命题是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因素之一。他能拓展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而不恰当的命题在某种程度上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
命题时应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最近兴趣,赋予一定的情节意义和动感,力求给孩子想像的空间,让孩子愉快地表现童真与美好。根据最接近孩子认知的生活经验,按季节制定命题,如:春天系列可以有“春天的颜色”、“大树的衣服”、“放风筝”等;夏天可以设计“蔬菜和水果王国”、“我的夏装”、“洗澡”、“游泳”等系列,秋天可以有“变化的颜色”、“丰收的喜悦”、“切开的果实”等;冬天系列有“堆雪人”、“过年”、“漂亮的围巾”等。总之,教师要有意识的积累各种系列的命题,为提高幼儿美术造型能力,感知美术文化底蕴,发展幼儿想象力打造基础。
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绘画工具
为幼儿提供多种工具,如:彩色铅笔、蜡笔、水彩笔、毛笔、油画棒以及各种颜料,帮助幼儿认识各种不同的绘画效果,并根据不同内容需要选择释放的工具。幼儿在选择工具时,常常喜欢直接用蜡笔构图,然后涂颜色。为了让孩子利用工具多掌握绘画技能,可利用铅笔、勾线笔等进行绘画活动,铅笔、勾线笔的运用,提高幼儿构图速度和准确性,幼儿在绘画中更显得得心应手。
四、把握好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指导
为了和幼儿更好的沟通,要把握好教师知道和幼儿自我创造表现之间的关系,要站在幼儿的角度看世界,尽量多和幼儿讨论、多观察幼儿的表现。
绘画指导中教师应赞赏幼儿的每一个创意,鼓励幼儿多尝试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孩子把画画看成是游戏,那么我们就应当像游戏一样去教学,引导他们观察,启发他们想象,鼓励他们勇敢地用自己的语言画出所看、所想、所爱。
因此,在引导幼儿绘画能力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多观察,积累生活经验,包括视觉静安与情感经验。同时通过欣赏等手段,扩充幼儿有关几何形状贮备,允许幼儿在已掌握的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五项间建立联接通道,赋予分类符号或图形更多的实际意义,有助于幼儿对图形的表现以及象征意义的理解。
二是,这个时期幼儿的表现欲望非常强,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绘画表现技能,会经常出现各种绘画表现困难。因此提供各种必要的绘画表现技能支持应成为教育者的重要作用。当然,在给与技能帮助时,要把握好时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幼儿掌握某种技能后,能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用”的机会。应鼓励幼儿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作画并说出他们的想法。要尽量使得这一阶段幼儿在绘画能力发展中做到“教、学、做”合一,过多的教以及过于严格的绘画环境,极有可能使幼儿的绘画表现僵化,自主性想象与思维能力减弱。
三是,由于3岁左右幼儿的色彩辨别能力发展比较快,对色彩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引导幼儿感知与运用色彩方面,应将重点放在激发、维持幼儿对色彩的兴趣与增强他们对色彩的敏感度上。
总之,要未幼儿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采取生活活泼的教学形式,把幼儿引进想象王国中去。在整个绘画活动中,教师要发掘和引导幼儿所固有的天分,调动幼儿学习得主动性,同时教师应成为幼儿热心而有耐心的听众,并从幼儿的角度联想问题、提出问题以激发幼儿连续不断地思考、想象和表达的热情。而且,幼儿绘画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其特殊性,前后阶段的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重叠,同时还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对幼儿绘画能力发展的具体引导也是不同的,根据幼儿绘画能力发展的特征,并要协调好幼儿艺术教育与整体教育的关系,是绘画活动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