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小学生运用解题策略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所谓解决问题就是在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法时找到一条解决的途径,就是从困难中找到出路,就是寻求一条绕过障碍的路,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新课程标准将解决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中,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具体问题作有条理的分析和预测,不再是固定的模型,而是灵活富有挑战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去探索和解决。既有让小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迁移到课程情景中解决的新问题;也有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的,通过数学模型,求解,假设,推理的实际问题。面对新问题,如何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呢?
  1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策略
  1.1 走进情境,获取信息。新教材借助学生身边丰富的资源,创设了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提供了较真实的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了。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选择恰当的方式展示这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数学信息,并对所有信息进行筛选、提取,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1.2 处理信息,启动问题。引导学生对发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筛选提炼有用的信息。这一环节,教师不应过多地引导,而应让学生在思维的互相碰撞中完成。如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他人发现的信息,并随时进行评价。通过大家的交流和评价,学生自己就能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由于新的数学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有的学生可能提出原来学习过的数学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要轻易给予否定,可以让学生马上解决,对提出的正确问题,以板书的形式出现,以突出重点,最后选择例题进行研究。
  1.3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善于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1.4 联系实际、应用拓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的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
  2 解决问题有哪些策略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为遇到一些棘手的难题,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分析、解决数学问题而苦恼,普遍比较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教师若能在平时的教学或辅导中教给他们若干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对学生将会起到启迪思维,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解决数学问题技巧的作用。
  2.1 对比分析策略。大多学生在做一些计算题时,不善于观察题中运算符号和数字的特征,就急于动笔计算;而对于一些能采用简便方法计算的题目,学生又不知怎样简算。此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对比分析策略。写出对比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异同,让学生自己发现简便算法,并要求他们以后按照一看(看题中运算符号和数字的特征)、二想(想采用什么方法计算)、三算(动笔计算)、四验(每算完一步及时检验)的步骤进行运算。
  2.2 实际操作——知识迁移。实际操作就是通过学生的摆一摆,剪一剪,量一量,拼一拼等,对事物进行调整理顺,直到发现正确的答案。所谓知识迁移:就是把看起来比较复杂的,没有现成计算方法的,通过化简,拼凑,变形的方法将新的知识转移到学过的知识上去,从旧的知识中得出新的知识来。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就需要学生动手制作,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如拼成一个和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使学生从中感悟到将要学的知识化成旧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各种操作、推理获得新知识,感悟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2.3 设数计算策略。有些数学问题比较抽象,若按常规方法去分析、解答,则很难求解。如能突破常规,先将题中的某些条件设为具体数据(所设数据要便于计算)或简单实例,便可从中发现解题规律,使问题化难为易。
  2.4 数形结合策略:“数形结合”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在数的问题与形的问题之间互相转换,使数的问题图形化,形的问题代数化,从而使复杂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要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加强对学生思维策略的指导,要教学生解题策略和思想方法,如对应思想、化归思想、转换思想、统计思想等,同时,教给学生一些数学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操作法、归纳和演绎、画图等。加强对学生思维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等,更好地优化思维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庆幸,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语文课堂。实践证明,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它是一种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回顾,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强化正确认识,发现问题,及时调控,总结规律,进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教师学会
期刊
中学语文教材中,表现事物美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它几乎涵盖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音乐美、悲剧美、思辨美等所有的审美对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应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1 使学生感悟自然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山水田园诗,即景抒情散文以及大量的游记文章中所描绘的整齐的田垅,蜿蜒的防风林带,碧波荡漾的水库,高大雄伟的建筑,经过艺术加工的园林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巧妙的提问不但能启发学生思考,而且能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小学数学课的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如果教师善于把握教材的特点,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提出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但能有助
期刊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春风的吹拂和洗礼下,在新课程理念和精神的启迪与引领下,在课程改革的征程中,我们实践着、探索着、追问着、成长着,我们的教学行为发生着新的嬗变,我们的内心萌发着新的冲动。一路走来,走过了迷茫,走出了困惑,看到了新的希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中,许多同仁在新的征程中前进着、播种着、收获着、喜悦着,课改的百花园中有其含苞之韵、芬芳
期刊
老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物质载体,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彰显着教师的个人魅力。而人们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过渡语又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更要雕琢自己的语言,使自己的过渡语巧妙而有语文性。我认为过渡语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其一,过渡语应体现自然顺畅的上下联系。一堂课中,如果所教学的内容是几个段落或几个层次所组成,教者在段与段,层与层间的过渡可以根据各段各层间的内在联系或抓
期刊
教学方案的设计是在认真研究教材、学生和环境等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课堂教学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创造的过程。教师的备课应当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做到“五精”来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特色,以利于教师的提高,利于学生的发展。  1 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任务  课标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把握三维目标,即结果性目标(知识与技能)、程序性目标(过程与方法)、体验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三维目标的互动整合
期刊
【摘   要】 高效的课堂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学投入少但教学产出高的教学。在课程改革中要打造高效课堂,在课堂上就要创情设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创新意识。更要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创设高效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数学,它的抽象和严密,几乎让人感觉到,数学就是这么呆板吧。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有时候,我们的教育却让学生处于从属地位,长此以往,只能使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甚至是畏而远之。我认为,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因此,改革数学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也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实在是必要、重要和紧迫。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探索能力,是一
期刊
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体验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是《新课程标准》明确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其中对“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标准》中对它作了说明。要求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如何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呢?  在“玩”中体验。利用已有工具(如纸、拼图、小木棒、测量工具、计算机等)进行活动,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