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作者姜丽芬老师是上学时在电影学院放映厅的活动中,放映的是其电影作品《乡兮》。看完这部由黑白长镜头构成的关于亲情和乡愁的含蓄感伤之作后,我被片尾的曲子深深打动,提问时问这首曲子哪里可以听到,姜老师温和地告诉我说可以找她拷贝,惊讶于姜老师的随和,我感慨到原来表演学院有一位这么温婉清丽的教师。
回去查阅姜老师的资料,知道后浪出版社当时正在推姜老师的书——《从文本到影像》。就这样,走近了这本书,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合上页时,缓缓地,似乎有一阵清婉幽远的香气,又似乎在某个遥远的深巷,清脆的叫卖杏花声在清晨响起。
书中收录了姜老师创作的三个剧本,《白色栀子花》《乡兮》《又是一春梨花白》。前两部早在十年前被拍成片,因此书中也收录了导演的创作谈,从创作源起、导演构思、摄录美术及表演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解说。三个剧本多以江南为环境背景,以淡淡的、含蓄的、优雅的笔触描绘了几个平淡中孕育深情的故事。故事跨度从民国到现代、从乡村到都市。都是以温婉美丽、质朴娟秀的江南女人为对象,展开关于其爱情、亲情生活的探讨。
《白色栀子花》为导演2003年的作品。讲述了一名越剧名伶在抗战期间痛失爱人和舞台前程后回乡嫁作普通人妇的故事。姜丽芬作为导演、编剧和主演,在创作谈中提到,能有这个故事,都得益于自己祖母的经历和自己的家庭背景。作者的祖母正如剧中女主杨柳青一样,曾是红极一时的头牌花旦,而因为战争灾难等原因,祖母也经历过像剧中人物一样坎坷的情路和生活。这一切被姜丽芬用有着如江南和风细雨般含蓄的笔触写进了《白色栀子花》里。
作者讲到,最初在找编剧写遇到困难后,开始决定亲自动笔。没有受过专业的科班训练,但这也正好给了作者自由发挥创作的空间。作者在两部片子的创作谈中,似乎都在强调一种创作中的“直觉”:“感觉对、就可行”,强调以情感来引领剧本创作乃至艺术创作。尽管剧本存在部分内容不够画面化并过于天马行空的问题,但因作者身兼编剧、导演和主演于一身,所以能机动地调整剧本,最终将影片做成接近自己最想要的效果。
在导演创作谈中,作者同时谈到了做导演的不易,并总结个人经验认为,电影80%要在案头完成好,在做剧本选景、选演员时就基本想好了拍摄方案,即在开拍前需已在场地、摄录美术构想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书中收录的第二部作品《乡兮》,笔者在放映时看过。“34场戏、34个长镜头、实景拍摄、黑白色调、宽银幕、全部镜头用斯坦尼康拍摄”等等元素,无一不让人想到整部作品就是对诗意纪实美学的一种缅怀与致敬。《乡兮》讲述的是父母从浙江临安来北京看望在北京做小学教师的女主和正在上学的弟弟,短暂停留中为女儿婚事担忧,后父亲病逝姐弟返乡奔丧的故事。
这部关于亲情的中国式家庭故事,被作者用一种散文化、诗意、日常化的手法加以表现。作者在创作谈时讲到,创作前期受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费里尼、伯格曼等导演深刻的影响,同时《俄罗斯方舟》等影片也深深地滋养过《乡兮》剧本的走向,使得整部片子呈现出含而不露的优雅东方美。导演大胆地使用黑白效果来拍摄,并全部用长镜头来叙事,对一种影像的极简和极美表现出极致的追求。这种远离尘嚣的美,我想只有蕴含着灵气和执念的人才有这个意愿和能力把它们呈现在银幕上。而这种美学作为学院派风格的一种,在随后同为电影学院教师的电影作品《不成问题的问题》中也有所呈现,其美学理念自成一种风格,不是主流,却总深深蕴含在对影像美学有着执念的创作者的文字和影像中,难以忘却。
受书中启发,笔者感触到,一个人在艺术上的成就,除了生活环境的影响外,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对大师的瞻仰和学习。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几位电影大师的电影风格,都隐隐约约体现在其作品中。
除了对书中清婉的故事和作者创作执念的感触,本书触发笔者的另外一个启发为:在创作剧本时,尽管去写自己感触深的故事。一般在剧本创作时很可能存在怀疑:自己感触最深的、最打动自己的故事,是不是会过于现实主义而偏离了当下的审美口味?但随着阅历的增长,渐渐发现,对于剧本创作中是否是要首先考虑受众接受这一议题其实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重要。而要写的故事首先是不是自己有深刻体会的、能做最大挖掘的等因素反倒是首先要考虑的,因为真挚的情感往往有人类经验的共通性。
当然,本书收录的剧本也存在一些遗憾,主要在于其中已经投拍的两部作品都是集编剧导演主演为一人的原因,剧本行文偏向随性、散文化,画面性不强,有些画面仅存在于编剧心里,因此,在投拍时,美术、导演方面的很多工作都是作者親力亲为。另外,书本在排版时所选用的一些作为插图的剧照似乎过于简单而显得单薄,又或许,正如书的装帧和排版一样,作者想要呈现的,正是这么一个简单诗化的效果。
一种温婉的江南风曲的绝唱;一种关于诗意的、纪实的电影美学的执念,在本书中贯穿始终,既成就了书本的风格,亦传递出作者对人生的清雅与悠远境界的追求,从文本到影像,从故事到现实,一种带着江南婉约的诗意从书和影像中缓缓呈现出来。
回去查阅姜老师的资料,知道后浪出版社当时正在推姜老师的书——《从文本到影像》。就这样,走近了这本书,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合上页时,缓缓地,似乎有一阵清婉幽远的香气,又似乎在某个遥远的深巷,清脆的叫卖杏花声在清晨响起。
书中收录了姜老师创作的三个剧本,《白色栀子花》《乡兮》《又是一春梨花白》。前两部早在十年前被拍成片,因此书中也收录了导演的创作谈,从创作源起、导演构思、摄录美术及表演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解说。三个剧本多以江南为环境背景,以淡淡的、含蓄的、优雅的笔触描绘了几个平淡中孕育深情的故事。故事跨度从民国到现代、从乡村到都市。都是以温婉美丽、质朴娟秀的江南女人为对象,展开关于其爱情、亲情生活的探讨。
《白色栀子花》为导演2003年的作品。讲述了一名越剧名伶在抗战期间痛失爱人和舞台前程后回乡嫁作普通人妇的故事。姜丽芬作为导演、编剧和主演,在创作谈中提到,能有这个故事,都得益于自己祖母的经历和自己的家庭背景。作者的祖母正如剧中女主杨柳青一样,曾是红极一时的头牌花旦,而因为战争灾难等原因,祖母也经历过像剧中人物一样坎坷的情路和生活。这一切被姜丽芬用有着如江南和风细雨般含蓄的笔触写进了《白色栀子花》里。
作者讲到,最初在找编剧写遇到困难后,开始决定亲自动笔。没有受过专业的科班训练,但这也正好给了作者自由发挥创作的空间。作者在两部片子的创作谈中,似乎都在强调一种创作中的“直觉”:“感觉对、就可行”,强调以情感来引领剧本创作乃至艺术创作。尽管剧本存在部分内容不够画面化并过于天马行空的问题,但因作者身兼编剧、导演和主演于一身,所以能机动地调整剧本,最终将影片做成接近自己最想要的效果。
在导演创作谈中,作者同时谈到了做导演的不易,并总结个人经验认为,电影80%要在案头完成好,在做剧本选景、选演员时就基本想好了拍摄方案,即在开拍前需已在场地、摄录美术构想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书中收录的第二部作品《乡兮》,笔者在放映时看过。“34场戏、34个长镜头、实景拍摄、黑白色调、宽银幕、全部镜头用斯坦尼康拍摄”等等元素,无一不让人想到整部作品就是对诗意纪实美学的一种缅怀与致敬。《乡兮》讲述的是父母从浙江临安来北京看望在北京做小学教师的女主和正在上学的弟弟,短暂停留中为女儿婚事担忧,后父亲病逝姐弟返乡奔丧的故事。
这部关于亲情的中国式家庭故事,被作者用一种散文化、诗意、日常化的手法加以表现。作者在创作谈时讲到,创作前期受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费里尼、伯格曼等导演深刻的影响,同时《俄罗斯方舟》等影片也深深地滋养过《乡兮》剧本的走向,使得整部片子呈现出含而不露的优雅东方美。导演大胆地使用黑白效果来拍摄,并全部用长镜头来叙事,对一种影像的极简和极美表现出极致的追求。这种远离尘嚣的美,我想只有蕴含着灵气和执念的人才有这个意愿和能力把它们呈现在银幕上。而这种美学作为学院派风格的一种,在随后同为电影学院教师的电影作品《不成问题的问题》中也有所呈现,其美学理念自成一种风格,不是主流,却总深深蕴含在对影像美学有着执念的创作者的文字和影像中,难以忘却。
受书中启发,笔者感触到,一个人在艺术上的成就,除了生活环境的影响外,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对大师的瞻仰和学习。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几位电影大师的电影风格,都隐隐约约体现在其作品中。
除了对书中清婉的故事和作者创作执念的感触,本书触发笔者的另外一个启发为:在创作剧本时,尽管去写自己感触深的故事。一般在剧本创作时很可能存在怀疑:自己感触最深的、最打动自己的故事,是不是会过于现实主义而偏离了当下的审美口味?但随着阅历的增长,渐渐发现,对于剧本创作中是否是要首先考虑受众接受这一议题其实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重要。而要写的故事首先是不是自己有深刻体会的、能做最大挖掘的等因素反倒是首先要考虑的,因为真挚的情感往往有人类经验的共通性。
当然,本书收录的剧本也存在一些遗憾,主要在于其中已经投拍的两部作品都是集编剧导演主演为一人的原因,剧本行文偏向随性、散文化,画面性不强,有些画面仅存在于编剧心里,因此,在投拍时,美术、导演方面的很多工作都是作者親力亲为。另外,书本在排版时所选用的一些作为插图的剧照似乎过于简单而显得单薄,又或许,正如书的装帧和排版一样,作者想要呈现的,正是这么一个简单诗化的效果。
一种温婉的江南风曲的绝唱;一种关于诗意的、纪实的电影美学的执念,在本书中贯穿始终,既成就了书本的风格,亦传递出作者对人生的清雅与悠远境界的追求,从文本到影像,从故事到现实,一种带着江南婉约的诗意从书和影像中缓缓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