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坚持素质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的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科学规范的评价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就显的尤为重要。
但多年来,在应试教育下,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差异,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评价体系不科学,过于注重纸笔测验,学生的道德、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评价方式单一;偏重智育,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等。许多教师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生整天认真学习,连课间都不休息,考出了好成绩,往往得到老师的好评。成绩差了,就遭白眼和训斥。有的老师对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创新的学习过程,视而不见。这样的结果,就导致学生心灵上的扭曲,为了取悦老师,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业余爱好和实践活动,学习不求甚解,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将产生对学习的厌倦,其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其实那些所谓的“差生”往往只是学习上的落后,而心理素质和能力发展方面并不落后,在许多方面如书法、绘画、口语表达、唱歌、助人等方面却大放光彩。因此要改变目前这种重结果不重过程,重分数不重能力的评价与升学制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改革现行的对学生的评价制度。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
众所周知,不同的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从根本上決定了不同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特长等独特的个性特征。我们不仅要认识到这种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评价目标要层次化,没有理由也不应该以几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把还处于生理、心理发展初期的学生划分等级。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基础要求,也要尊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处境及发展的不同要求,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的不同,所以我们要把学生当作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教学和教育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针对不同层次的评价对象,运用各项评价指标。具体地,就是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和评价目标,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建议,对其进行和他的智能类型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然后通过多主体评价,使学生及时把握自己的发展状态,看到自己的进步、潜能、长处及不足,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新的评价体系,倡导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对其学习成果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要根据各学科的不同特点和各个方面的不同要求,以及学生的认识水平,合理地、有重点地选择评价内容,使评价内容能真正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对学生的评价既要重视学生撑业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其他潜能的特长的发展,尤其是探究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评价的内容可包括学业与非学业两大类。学业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仍实行考试,但要明确考试只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目的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教师教学的得失,从而改进教学,不是为排名次;非学业内容必须与学科教育目标和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因为这些内容是培养目标的一部分,是必须关注的。同时,它们也是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包括兴趣、态度、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关注社会的意识、公民道德、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等素质和学生个人特长。总之,学业与非学业内容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只有评价内容全面、多元化,才能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表现机会和发展机会,发挥他们潜在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以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走自己的学习之路、人生之路;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优秀者,找到学习的方向和目标,甚至是人生的方向和目标。
三、评价方法科学简便、灵活多样、富有实效
学生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一个系列环节,明确的评价目标和内容是选择评价方法的基础。以前我们常用定量的方法去评价学生,因为它精确而客观。但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和兴趣、态度、素质等不可能被测量的,更多的要靠日常的观察,即仅靠一种测量的方法去衡量学生是不合适的,应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去评价学生的不同方面,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样性、开放性方法,可以建立每个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成绩记录、各种作品、社会实践活动记录、体育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等,从而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发展需求、优势和不足,充分体现个体差异,促进学生自我监控、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起到保证作用。
总之,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评价观,提倡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受教育者得以全面、主动地发展。
但多年来,在应试教育下,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差异,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评价体系不科学,过于注重纸笔测验,学生的道德、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评价方式单一;偏重智育,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等。许多教师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生整天认真学习,连课间都不休息,考出了好成绩,往往得到老师的好评。成绩差了,就遭白眼和训斥。有的老师对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创新的学习过程,视而不见。这样的结果,就导致学生心灵上的扭曲,为了取悦老师,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业余爱好和实践活动,学习不求甚解,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将产生对学习的厌倦,其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其实那些所谓的“差生”往往只是学习上的落后,而心理素质和能力发展方面并不落后,在许多方面如书法、绘画、口语表达、唱歌、助人等方面却大放光彩。因此要改变目前这种重结果不重过程,重分数不重能力的评价与升学制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改革现行的对学生的评价制度。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
众所周知,不同的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从根本上決定了不同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特长等独特的个性特征。我们不仅要认识到这种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评价目标要层次化,没有理由也不应该以几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把还处于生理、心理发展初期的学生划分等级。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基础要求,也要尊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处境及发展的不同要求,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的不同,所以我们要把学生当作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教学和教育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针对不同层次的评价对象,运用各项评价指标。具体地,就是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和评价目标,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建议,对其进行和他的智能类型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然后通过多主体评价,使学生及时把握自己的发展状态,看到自己的进步、潜能、长处及不足,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新的评价体系,倡导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对其学习成果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要根据各学科的不同特点和各个方面的不同要求,以及学生的认识水平,合理地、有重点地选择评价内容,使评价内容能真正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对学生的评价既要重视学生撑业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其他潜能的特长的发展,尤其是探究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评价的内容可包括学业与非学业两大类。学业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仍实行考试,但要明确考试只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目的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教师教学的得失,从而改进教学,不是为排名次;非学业内容必须与学科教育目标和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因为这些内容是培养目标的一部分,是必须关注的。同时,它们也是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包括兴趣、态度、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关注社会的意识、公民道德、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等素质和学生个人特长。总之,学业与非学业内容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只有评价内容全面、多元化,才能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表现机会和发展机会,发挥他们潜在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以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走自己的学习之路、人生之路;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优秀者,找到学习的方向和目标,甚至是人生的方向和目标。
三、评价方法科学简便、灵活多样、富有实效
学生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一个系列环节,明确的评价目标和内容是选择评价方法的基础。以前我们常用定量的方法去评价学生,因为它精确而客观。但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和兴趣、态度、素质等不可能被测量的,更多的要靠日常的观察,即仅靠一种测量的方法去衡量学生是不合适的,应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去评价学生的不同方面,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样性、开放性方法,可以建立每个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成绩记录、各种作品、社会实践活动记录、体育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等,从而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发展需求、优势和不足,充分体现个体差异,促进学生自我监控、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起到保证作用。
总之,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评价观,提倡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受教育者得以全面、主动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