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中国公司开拓海外市场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除了大型公司,民营及中小企业在这轮“出口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然,它们给当地居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发挥自身优势才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正确选择。
中国电器快步进入印度
2008年,中国企业历经数年努力,终于突破性地扩大了自身在印度电信市场所占的份额:以华为、中兴公司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制造企业,有望在印度拿下总价值达20亿美元的电信设备合同,其中不少合同目前已处于最后的谈判阶段。目前在印度的电信设备市场上,欧洲制造商们还占据统治地位,但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正对欧洲企业的统治地位发出强有力的挑战。据统计,整个印度电信市场价值约60亿美元,如果能顺利在今年拿下20亿美元的合同,那中国企业将“攻占”印度电信设备市场的1/3。
除了像华为这样的电信设备厂商外,中国的家电厂商也纷纷进占印度市场,印度媒体这样描述中国的家电企业:“他们正忙于在印度市场制订和开展大规模商业计划,他们要在印度扩大自己的足迹。”自去年收购Anchor-大宇(由印度Anchor集团与韩国大宇电子联手组建的合资公司)旗下的家电业务后,中国海尔集团今年依然可能要收购几家印度品牌企业。中国另一家家电巨头TCL公司也准备在印度市场丰富自己的产品线,其产品将涵盖手机和家电领域。海尔和TCL公司都可能在印度建立大规模家电生产工厂,一旦这些工厂建成,这两家公司将足以匹敌印度家电市场上的两大韩国公司——LG和三星。
南美家庭难离中国企业
巴西圣保罗国际机场通往市区的高速公路两旁是广告的黄金地段,每隔 100米就竖着世界和巴西大公司著名品牌的广告牌,中国公司格力空调也在此拥有一席之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少中国公司就来到拉美这个商机无限的地区,如今已有200多家家电、电讯、摩托车和木材等中国企业在此安家落户。
1998年,格力电器集团将目光投向南美大陆,1万台分体空调投放巴西市场后销售一空。如今,格力在巴西已树立起良好信誉,分体空调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年销售额1亿多美元。深圳华为通讯公司1999年角逐巴西宽带设备市场,当年就成为巴西宽带第二大主流供应商,目前已是巴西电讯公司等多家电讯公司的合作伙伴和主要产品供应商,随着市场扩展,销售收入从2001年仅800万美元跃升至2007年近5亿美元。
中国企业在南美受到普遍欢迎,产品受民众青睐。中国空调经久耐用、噪音小、省电、价格适中、售后服务好。巴西塔拉姆电讯公司首席技术执行官哈比亚先生说,华为等中国电讯公司给巴西带来高科技产品。巴西人十分喜欢中国手机,过去只能到国外买,现在国内也可买到,非常抢手。巴西是金砖四国之一,正全力发展经济,引进外资是国家重要政策。中国公司进入巴西为推动巴西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贡献。巴西总统卢拉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曾拍着家居生产商安信公司董事长卢伟光先生的肩膀深情地说,巴西1万多家庭与你的事业息息相关。
华商让日本池袋获新生
日本有很多中国人办的公司,虽然这些公司的存在尚不算日本社会主流,但它们对日本经济的贡献却不容忽视。
池袋是东京一个比较繁华的地区,这里的北口地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饭店、办公司、开超市。而之前的北口地区却是另外一个样子。由于泡沫经济崩溃,日本很多企业破产,池袋北口地区一度十分萧条,很多店铺都处于空置状态。随着第一家中国人开的超市获得成功,到这里租屋兴办实业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读卖新闻》、《东京新闻》等媒体将该地区称为“迷你中华街”。目前,池袋地区与中国商家相关联的设施已达200多家,继续增加的趋势不减。《读卖新闻》报道称,正是中国商家推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这里不仅是支撑在日中国人生活的支点,也是两国人民和平共处的街区典范。
在日本的中国商家,凭借着桥梁优势,默默耕耘,虽然不像一些中国大企业与日本一流企业合作,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但他们却能发挥所长,寻求大企业无法注意到的商机。
中小企业加速投资欧洲
十年前,欧洲中小企业掀起进军中国市场的高潮。如今,日渐壮大的中国中小企业开始走向海外,技术领先的欧洲国家成为它们的首选。德国经济研究所专家称,“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欧洲增长是最快的。”大企业投资方面,中国次于日本和韩国。但小企业数量上,中国绝对占优,目前已有上万家,而且还在以每天2家左右的速度递增。这些企业投资额从上千欧元到几万欧元不等。目前中国中小公司在德国投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独资办企业;二是利用欧洲中小企业的独特技术,合资办厂;三是购买破产企业,进行“改造”。经营业务主要围绕餐饮业、贸易业和旅游业。也有不少企业进军物流业、咨询业以及美容业。
与大企业不同,中国小企业在欧洲成功机会更大。六成中国小企业能站稳脚跟。为吸引中国企业投资,欧洲各国政府都制定了针对中国投资者的特别措施,如设立专门部门,为中国企业投资进行专业咨询;开通中文网站;为中国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等。欧盟德国籍官员布鲁斯表示,中国小企业为欧洲每年提供2万个新就业机会。德国博萨调查机构的调查显示,85%的欧洲民众对在欧中国企业印象良好。
中国公司扩大在美经营
近年,中国公司在美经营范围不断扩大。餐饮业是中国商家经营的传统行业。从华人聚集的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到中部任何一个小镇,都能看到中餐馆。这些餐馆绝大部分规模不大,走薄利多销路线,不过,也有像起源于洛杉矶的“熊猫快餐”,从小公司发展成为美国人耳熟能详的全国连锁店。贸易业和零售业也是中国公司经常涉足的行业,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洛杉矶、旧金山和纽约等大城市。仅洛杉矶一地,从事外贸的中国小公司就有1000多家,超市和杂货店400多家。其中,大华超级市场是中国人经营的最大超市连锁店。其布置不像一般中国食品店那样局促,而是和美国大超市一样宽敞,但品种更多,价格更便宜。每逢周末,来这里购物的除当地华人外,约有1/3是美国人。
中国公司正越来越多涉及高科技领域。这些公司的创建者主要是中国留学生。在硅谷,有许多中国人创办的高科技公司,其中一些还被美国《商业厨刊》评为优秀中小企业。一名从事芯片设计的中国公司创始人对媒体表示,美国商业竞争环境相对公平,比较有利于小公司成长。中国公司对美国经济贡献很大,但有时由于不愿意、或不能参与美国商业文化,规模和后续发展受限,这是中国公司应该注意的。
海外投资应显自身优势
中国企业走出去目前呈现出良好态势,但我们也不可忽视,近几年,中国企业走出去也遇到一些问题,在有些地方还遭到抵制。比如,中国小企业与有“隐形冠军”之称的德国小企业间就有很大的差距。首先,中国企业的通病就是缺少熟悉欧洲市场的人才战略。其次,缺乏独特技术,特别是创新技术。其三,处理不好与欧洲员工的关系,对欧洲辞退员工的法律不了解,很难凝聚员工。对于这些,我们首先应该从国家和外交层面为企业走出去进行一个良好形象的宣传,营造好的舆论氛围。其次,企业要谨慎选择目标和目的地,比如当地法律是否健全、环境是否安全。另外,企业投资地点一定要多元化,应尽量开拓更多市场。同时,企业自身也要加强管理,让当地人觉得确实是在为他们做贡献,这才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本土化程度。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同时还必须注意区位优势,一定要把自己的技术实力、资金实力与当地生产优势、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相结合。同时要注意投资的方向和投资的分布,形成国家意义上的对外投资概念,避免同一行业间在他国出现竞争。
中国电器快步进入印度
2008年,中国企业历经数年努力,终于突破性地扩大了自身在印度电信市场所占的份额:以华为、中兴公司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制造企业,有望在印度拿下总价值达20亿美元的电信设备合同,其中不少合同目前已处于最后的谈判阶段。目前在印度的电信设备市场上,欧洲制造商们还占据统治地位,但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正对欧洲企业的统治地位发出强有力的挑战。据统计,整个印度电信市场价值约60亿美元,如果能顺利在今年拿下20亿美元的合同,那中国企业将“攻占”印度电信设备市场的1/3。
除了像华为这样的电信设备厂商外,中国的家电厂商也纷纷进占印度市场,印度媒体这样描述中国的家电企业:“他们正忙于在印度市场制订和开展大规模商业计划,他们要在印度扩大自己的足迹。”自去年收购Anchor-大宇(由印度Anchor集团与韩国大宇电子联手组建的合资公司)旗下的家电业务后,中国海尔集团今年依然可能要收购几家印度品牌企业。中国另一家家电巨头TCL公司也准备在印度市场丰富自己的产品线,其产品将涵盖手机和家电领域。海尔和TCL公司都可能在印度建立大规模家电生产工厂,一旦这些工厂建成,这两家公司将足以匹敌印度家电市场上的两大韩国公司——LG和三星。
南美家庭难离中国企业
巴西圣保罗国际机场通往市区的高速公路两旁是广告的黄金地段,每隔 100米就竖着世界和巴西大公司著名品牌的广告牌,中国公司格力空调也在此拥有一席之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少中国公司就来到拉美这个商机无限的地区,如今已有200多家家电、电讯、摩托车和木材等中国企业在此安家落户。
1998年,格力电器集团将目光投向南美大陆,1万台分体空调投放巴西市场后销售一空。如今,格力在巴西已树立起良好信誉,分体空调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年销售额1亿多美元。深圳华为通讯公司1999年角逐巴西宽带设备市场,当年就成为巴西宽带第二大主流供应商,目前已是巴西电讯公司等多家电讯公司的合作伙伴和主要产品供应商,随着市场扩展,销售收入从2001年仅800万美元跃升至2007年近5亿美元。
中国企业在南美受到普遍欢迎,产品受民众青睐。中国空调经久耐用、噪音小、省电、价格适中、售后服务好。巴西塔拉姆电讯公司首席技术执行官哈比亚先生说,华为等中国电讯公司给巴西带来高科技产品。巴西人十分喜欢中国手机,过去只能到国外买,现在国内也可买到,非常抢手。巴西是金砖四国之一,正全力发展经济,引进外资是国家重要政策。中国公司进入巴西为推动巴西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贡献。巴西总统卢拉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曾拍着家居生产商安信公司董事长卢伟光先生的肩膀深情地说,巴西1万多家庭与你的事业息息相关。
华商让日本池袋获新生
日本有很多中国人办的公司,虽然这些公司的存在尚不算日本社会主流,但它们对日本经济的贡献却不容忽视。
池袋是东京一个比较繁华的地区,这里的北口地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饭店、办公司、开超市。而之前的北口地区却是另外一个样子。由于泡沫经济崩溃,日本很多企业破产,池袋北口地区一度十分萧条,很多店铺都处于空置状态。随着第一家中国人开的超市获得成功,到这里租屋兴办实业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读卖新闻》、《东京新闻》等媒体将该地区称为“迷你中华街”。目前,池袋地区与中国商家相关联的设施已达200多家,继续增加的趋势不减。《读卖新闻》报道称,正是中国商家推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这里不仅是支撑在日中国人生活的支点,也是两国人民和平共处的街区典范。
在日本的中国商家,凭借着桥梁优势,默默耕耘,虽然不像一些中国大企业与日本一流企业合作,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但他们却能发挥所长,寻求大企业无法注意到的商机。
中小企业加速投资欧洲
十年前,欧洲中小企业掀起进军中国市场的高潮。如今,日渐壮大的中国中小企业开始走向海外,技术领先的欧洲国家成为它们的首选。德国经济研究所专家称,“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欧洲增长是最快的。”大企业投资方面,中国次于日本和韩国。但小企业数量上,中国绝对占优,目前已有上万家,而且还在以每天2家左右的速度递增。这些企业投资额从上千欧元到几万欧元不等。目前中国中小公司在德国投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独资办企业;二是利用欧洲中小企业的独特技术,合资办厂;三是购买破产企业,进行“改造”。经营业务主要围绕餐饮业、贸易业和旅游业。也有不少企业进军物流业、咨询业以及美容业。
与大企业不同,中国小企业在欧洲成功机会更大。六成中国小企业能站稳脚跟。为吸引中国企业投资,欧洲各国政府都制定了针对中国投资者的特别措施,如设立专门部门,为中国企业投资进行专业咨询;开通中文网站;为中国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等。欧盟德国籍官员布鲁斯表示,中国小企业为欧洲每年提供2万个新就业机会。德国博萨调查机构的调查显示,85%的欧洲民众对在欧中国企业印象良好。
中国公司扩大在美经营
近年,中国公司在美经营范围不断扩大。餐饮业是中国商家经营的传统行业。从华人聚集的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到中部任何一个小镇,都能看到中餐馆。这些餐馆绝大部分规模不大,走薄利多销路线,不过,也有像起源于洛杉矶的“熊猫快餐”,从小公司发展成为美国人耳熟能详的全国连锁店。贸易业和零售业也是中国公司经常涉足的行业,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洛杉矶、旧金山和纽约等大城市。仅洛杉矶一地,从事外贸的中国小公司就有1000多家,超市和杂货店400多家。其中,大华超级市场是中国人经营的最大超市连锁店。其布置不像一般中国食品店那样局促,而是和美国大超市一样宽敞,但品种更多,价格更便宜。每逢周末,来这里购物的除当地华人外,约有1/3是美国人。
中国公司正越来越多涉及高科技领域。这些公司的创建者主要是中国留学生。在硅谷,有许多中国人创办的高科技公司,其中一些还被美国《商业厨刊》评为优秀中小企业。一名从事芯片设计的中国公司创始人对媒体表示,美国商业竞争环境相对公平,比较有利于小公司成长。中国公司对美国经济贡献很大,但有时由于不愿意、或不能参与美国商业文化,规模和后续发展受限,这是中国公司应该注意的。
海外投资应显自身优势
中国企业走出去目前呈现出良好态势,但我们也不可忽视,近几年,中国企业走出去也遇到一些问题,在有些地方还遭到抵制。比如,中国小企业与有“隐形冠军”之称的德国小企业间就有很大的差距。首先,中国企业的通病就是缺少熟悉欧洲市场的人才战略。其次,缺乏独特技术,特别是创新技术。其三,处理不好与欧洲员工的关系,对欧洲辞退员工的法律不了解,很难凝聚员工。对于这些,我们首先应该从国家和外交层面为企业走出去进行一个良好形象的宣传,营造好的舆论氛围。其次,企业要谨慎选择目标和目的地,比如当地法律是否健全、环境是否安全。另外,企业投资地点一定要多元化,应尽量开拓更多市场。同时,企业自身也要加强管理,让当地人觉得确实是在为他们做贡献,这才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本土化程度。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同时还必须注意区位优势,一定要把自己的技术实力、资金实力与当地生产优势、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相结合。同时要注意投资的方向和投资的分布,形成国家意义上的对外投资概念,避免同一行业间在他国出现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