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青浦是陈云同志的故乡。一生喜爱和关心曲艺的陈云同志曾经在《关于评弹问题,谈几点意见》中告诫曲艺人:要懂得听众的心理。思想教育的目的要通过艺术手段来达到。
如何做到“思想教育目的和艺术手段的高度融合”?陈云同志提出了“出人、出书、走正路”的曲艺发展方向。正是这七个字,激励着上海曲艺人坚持改革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创作了许多受群众喜欢的好作品。实践证明,走正路,曲艺才有出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
我们认为,走在正路上的曲艺工作者,才能担当起出新人、出好书的曲艺事业的未来。
上海曲协在中国曲协和上海文联的指导下,在工作中大力倡导“担当使命、扎根人民、创新求精、健康批评、崇德尚艺”的良好风气,积极引导上海的曲艺工作者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努力提升职业精神和人格修为,恪守职业道德、规范职业行为,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风气和社会形象,坚决抵制和克服文艺领域存在的浮躁之风,以及脱离大众、娱乐至上、低俗媚俗、失范失德等不良倾向和不正之风,推动讲正气、树正风、走正道。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曲艺创作的方向
前不久,有一档电视栏目很火,广告语也很有特色:搞笑,我们是认真的。然而,认真则是一种态度。虽说曲艺是笑的艺术,但是如何搞笑?如何让人笑?如何让人艺术地笑?假如搞笑失去了度,越认真就会越过度。
“泛娱乐”给予了曲艺的另一种发展空间,那就是用搞笑、逗乐的作品去迎合市场的需求。“不管俗不俗,只看乐不乐”、“管它红与黄,只求笑和狂”,许多作品的价值取向完全依赖于剧场的效果、银屏收视率等。但是,当观众发现这些能激发自己笑点的艺术,只不过是发自网络、微信中的段子的拼凑的时候,渐渐感觉到了笑声是那样的索然无味,在斥责“曲艺作品低级”,抨击“曲艺人素养低下”的同时,也呼唤着优秀的曲艺作品和有担当的曲艺人。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上海曲协组织了曲艺作者一次又一次地学习采风、讨论创作,用心走进陈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深深打动了每一位曲艺创作者,许多有质量的曲艺节目诞生了,上海曲协与有关单位联手以“曲艺党课”的形式下基层,到高校巡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位高校的校长深有感触,她说“曲艺党课通过曲艺叙述、表演的方式加以呈现,富有感染力,给师生展示了一个兢兢业业、勤政为民,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领导人形象。以崭新的党课形式,将弘扬伟人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将党性活动创新与上海文化传承相结合,是加强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有效载体。
一位来自河南的学生在留言簿上写道:“这种形式所产生的效果远胜于单一刻板的讲座,很形象、很感动,为我们学生个人成长与国家繁荣发展相结合,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增添了榜样的力量。”
以陈云故事为创作素材的作品登上了中国曲协组织的庆祝建党九十五周年的演出,还在中国曲艺牡丹奖的评选中荣获特别奖。而曲艺演员通过亲身参与陈云故事题材的创作和演出,受到强烈的心灵洗礼和生动的党性教育,也是上海曲协学习践行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二、组建队伍,创新活动,集聚深扎基层的正能量
有人说曲艺队伍是文艺界最活跃、最富有生机的队伍。但也是最忙碌的、最“散漫”的。上海曲协坚持高举“文化惠民”的旗帜,当好粘合剂,建队伍凝心聚力,搞活动展示生机,以走基层、送欢笑等惠民活动为抓手,团结和凝聚各方面、各层次、各领域的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首先,我们组建了青年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采风,服务群众演出,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同时组织他们与老艺术家进行定期的交流,在帮助老艺术家整理作品的同时,既提高了他们的业务能力,更感受到了老艺术家们的德艺双馨。
其次,我们整合了艺术家资源,创新推出了以“聚焦曲艺,传承发展”为主题的《名家谈曲艺》、《开心客堂》、《名家谈名人》等活动,全年定期到群艺馆、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去举办,不仅给广大群众带去了欢乐,也让曲艺名家多了一些与社区群众零距离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从上海曲协主席王汝刚到从小就开始学说唱的顾竹君、陈靓;从名门后代到曲艺新秀,大家全力以赴,精心准备,每次讲课都是铆足了劲。课后,顾竹君激动地说:“为了今天的讲座,我兴奋啊!把自己的艺术也好好总结了一遍,哪些走对了道,哪些走弯了路,真是值得!”一位老艺术家不无感叹地说:“曲艺不接地气,就会断气;接了地气,才有朝气。”
三、关注体制外的曲艺工作者,搭建非会员服务平台,延长服务手臂
上海曲艺家协会“春江水暖鸭先知”,在上海相声市场刚刚开始萌动之际,审时度势成立了相声专业委员会,考察吸收部分有艺术专长、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青年相声演员加入协会担任相声专委会的副主任,通过他们,逐步影响和引导各相声社团,通过各种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引导他们树立社会效益为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艺价值观,并搭建各种学习交流采风评奖的平台,使他们找到了家的感觉。
上海曲协把握中国曲协和上海文联的工作要求,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牢把握政治性这一群团组织的灵魂,组织会员参加各种学习座谈。如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在沪参加的“上海市青年文艺工作者”座谈会、2014年10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座谈会、2014年8月23日“提高道德修养·弘扬社会正气”座谈会、学习《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活动等。上海曲协的各项活动中注意吸收优秀体制外的相声演员参与、鼓励他们争做志愿服务的典型,大力倡导“担当使命、扎根人民、创新求精、健康批评、崇德尚艺”等五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如对田耘社坚持正能量,传播健康笑声,去部队学校社区的公益演出全方位支持,派出理事会员指导、帮助、肯定他们的主动作为;大力支持和倡导百领社“乐职场、笑生活、微公益”的办社理念,王汝刚主席等主席团领导还专程参加他们的“关爱贫困家庭白血病儿童相声义演”,表示支持;对品欢相声会馆的李国靖,推荐作为上海市委宣传部实施的“中青年文艺人才计划”的曲艺演员,在专场演出之后再组织专家为其把脉问诊,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为青年人才的成长群策群力。
同时曲协定期组织专家观看相声小剧场的演出,召开相声专委会的工作会议,对一些小剧场出现的低俗媚俗的现象及时加以批评和纠正。
我们相信,通过创新工作方法,能够引导他们坚持正确的价值追求,不断帮助年轻的相声演员真正融入海派文化,成为上海市民不可或缺的文化需求,成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的确,在当下话语权比较宽松的环境中,曲艺是最容易宽松自己、宽松观众的说话艺术,与微博为伍,与微信同行,不失为一种汲取创作原料和灵感的途径。但任何艺术都有它的审美价值,曲艺人必须记住曲艺的三项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时代需要曲艺,需要的是引领社会和谐前行的曲艺;
人民需要曲艺,需要的是激发观众健康快乐的曲艺。
中国曲协颁布了《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我们及时组织了学习讨论,反响热烈,大家纷纷表示,没有守则,行为就会出轨;有了守则,做人才有方向。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文艺工作者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必须为坚持社会责任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我们坚信,走正路,才是曲艺的出路。
如何做到“思想教育目的和艺术手段的高度融合”?陈云同志提出了“出人、出书、走正路”的曲艺发展方向。正是这七个字,激励着上海曲艺人坚持改革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创作了许多受群众喜欢的好作品。实践证明,走正路,曲艺才有出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
我们认为,走在正路上的曲艺工作者,才能担当起出新人、出好书的曲艺事业的未来。
上海曲协在中国曲协和上海文联的指导下,在工作中大力倡导“担当使命、扎根人民、创新求精、健康批评、崇德尚艺”的良好风气,积极引导上海的曲艺工作者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努力提升职业精神和人格修为,恪守职业道德、规范职业行为,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风气和社会形象,坚决抵制和克服文艺领域存在的浮躁之风,以及脱离大众、娱乐至上、低俗媚俗、失范失德等不良倾向和不正之风,推动讲正气、树正风、走正道。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曲艺创作的方向
前不久,有一档电视栏目很火,广告语也很有特色:搞笑,我们是认真的。然而,认真则是一种态度。虽说曲艺是笑的艺术,但是如何搞笑?如何让人笑?如何让人艺术地笑?假如搞笑失去了度,越认真就会越过度。
“泛娱乐”给予了曲艺的另一种发展空间,那就是用搞笑、逗乐的作品去迎合市场的需求。“不管俗不俗,只看乐不乐”、“管它红与黄,只求笑和狂”,许多作品的价值取向完全依赖于剧场的效果、银屏收视率等。但是,当观众发现这些能激发自己笑点的艺术,只不过是发自网络、微信中的段子的拼凑的时候,渐渐感觉到了笑声是那样的索然无味,在斥责“曲艺作品低级”,抨击“曲艺人素养低下”的同时,也呼唤着优秀的曲艺作品和有担当的曲艺人。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上海曲协组织了曲艺作者一次又一次地学习采风、讨论创作,用心走进陈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深深打动了每一位曲艺创作者,许多有质量的曲艺节目诞生了,上海曲协与有关单位联手以“曲艺党课”的形式下基层,到高校巡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位高校的校长深有感触,她说“曲艺党课通过曲艺叙述、表演的方式加以呈现,富有感染力,给师生展示了一个兢兢业业、勤政为民,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领导人形象。以崭新的党课形式,将弘扬伟人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将党性活动创新与上海文化传承相结合,是加强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有效载体。
一位来自河南的学生在留言簿上写道:“这种形式所产生的效果远胜于单一刻板的讲座,很形象、很感动,为我们学生个人成长与国家繁荣发展相结合,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增添了榜样的力量。”
以陈云故事为创作素材的作品登上了中国曲协组织的庆祝建党九十五周年的演出,还在中国曲艺牡丹奖的评选中荣获特别奖。而曲艺演员通过亲身参与陈云故事题材的创作和演出,受到强烈的心灵洗礼和生动的党性教育,也是上海曲协学习践行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二、组建队伍,创新活动,集聚深扎基层的正能量
有人说曲艺队伍是文艺界最活跃、最富有生机的队伍。但也是最忙碌的、最“散漫”的。上海曲协坚持高举“文化惠民”的旗帜,当好粘合剂,建队伍凝心聚力,搞活动展示生机,以走基层、送欢笑等惠民活动为抓手,团结和凝聚各方面、各层次、各领域的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首先,我们组建了青年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采风,服务群众演出,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同时组织他们与老艺术家进行定期的交流,在帮助老艺术家整理作品的同时,既提高了他们的业务能力,更感受到了老艺术家们的德艺双馨。
其次,我们整合了艺术家资源,创新推出了以“聚焦曲艺,传承发展”为主题的《名家谈曲艺》、《开心客堂》、《名家谈名人》等活动,全年定期到群艺馆、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去举办,不仅给广大群众带去了欢乐,也让曲艺名家多了一些与社区群众零距离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从上海曲协主席王汝刚到从小就开始学说唱的顾竹君、陈靓;从名门后代到曲艺新秀,大家全力以赴,精心准备,每次讲课都是铆足了劲。课后,顾竹君激动地说:“为了今天的讲座,我兴奋啊!把自己的艺术也好好总结了一遍,哪些走对了道,哪些走弯了路,真是值得!”一位老艺术家不无感叹地说:“曲艺不接地气,就会断气;接了地气,才有朝气。”
三、关注体制外的曲艺工作者,搭建非会员服务平台,延长服务手臂
上海曲艺家协会“春江水暖鸭先知”,在上海相声市场刚刚开始萌动之际,审时度势成立了相声专业委员会,考察吸收部分有艺术专长、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青年相声演员加入协会担任相声专委会的副主任,通过他们,逐步影响和引导各相声社团,通过各种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引导他们树立社会效益为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艺价值观,并搭建各种学习交流采风评奖的平台,使他们找到了家的感觉。
上海曲协把握中国曲协和上海文联的工作要求,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牢把握政治性这一群团组织的灵魂,组织会员参加各种学习座谈。如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在沪参加的“上海市青年文艺工作者”座谈会、2014年10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座谈会、2014年8月23日“提高道德修养·弘扬社会正气”座谈会、学习《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活动等。上海曲协的各项活动中注意吸收优秀体制外的相声演员参与、鼓励他们争做志愿服务的典型,大力倡导“担当使命、扎根人民、创新求精、健康批评、崇德尚艺”等五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如对田耘社坚持正能量,传播健康笑声,去部队学校社区的公益演出全方位支持,派出理事会员指导、帮助、肯定他们的主动作为;大力支持和倡导百领社“乐职场、笑生活、微公益”的办社理念,王汝刚主席等主席团领导还专程参加他们的“关爱贫困家庭白血病儿童相声义演”,表示支持;对品欢相声会馆的李国靖,推荐作为上海市委宣传部实施的“中青年文艺人才计划”的曲艺演员,在专场演出之后再组织专家为其把脉问诊,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为青年人才的成长群策群力。
同时曲协定期组织专家观看相声小剧场的演出,召开相声专委会的工作会议,对一些小剧场出现的低俗媚俗的现象及时加以批评和纠正。
我们相信,通过创新工作方法,能够引导他们坚持正确的价值追求,不断帮助年轻的相声演员真正融入海派文化,成为上海市民不可或缺的文化需求,成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的确,在当下话语权比较宽松的环境中,曲艺是最容易宽松自己、宽松观众的说话艺术,与微博为伍,与微信同行,不失为一种汲取创作原料和灵感的途径。但任何艺术都有它的审美价值,曲艺人必须记住曲艺的三项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时代需要曲艺,需要的是引领社会和谐前行的曲艺;
人民需要曲艺,需要的是激发观众健康快乐的曲艺。
中国曲协颁布了《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我们及时组织了学习讨论,反响热烈,大家纷纷表示,没有守则,行为就会出轨;有了守则,做人才有方向。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文艺工作者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必须为坚持社会责任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我们坚信,走正路,才是曲艺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