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资源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7EN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不仅是中国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更是语言的宝库。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数量很大的很富表现力的典故、语汇、意象,值得我们去记忆、传诵。教材中蕴藏着很多古诗文的影子,需要我们进行整理,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一、古诗文教学资源开发需要精心设计
  通过学习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古诗文材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1.课前开发
  《三顾茅庐》主要写了刘备等人第三次拜请诸葛亮的故事,学生对“一顾”“二顾”缺少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把原文出示一下,作为前置性的学习资源,供学生了解。
  《负荆请罪》改编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呈现,人物形象丰满,语言生动,学生易于理解,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环环相扣,如果缺少了故事前叙,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在教学时,我通过出示前面两个古诗文的片段,让学生大略了解故事的始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出示战国时期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形势,为学生走进课文,感受廉颇知错就改和蔺相如宽容大度的品质做好了铺垫,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对时势的分析、对古诗文的兴趣。
  2.课中开发
  《九色鹿经图》绘于敦煌257号洞窟的西壁中部,课文《九色鹿》由其改编而成。一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环节:
  出示皇榜内容:
  若有能得九色鹿者,当与分国治,赐其金钵盛满银粟,赐其银钵盛满金粟。
  师:皇榜上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如果有人能抓到九色鹿,分一半国土给他,奖励他金钵里盛满银子做的粟,奖励他银钵里盛满金子做的粟。
  师:调达看了皇榜,一心想到的是什么?
  生:他一心想到的是金子和银子。
  师:他忘记了什么?
  生:他忘记了对九色鹿的承诺。
  师:这就是背信弃义。他还忘记了什么?
  生:他还忘记了九色鹿对他的救命之恩。
  师:这就是忘恩负义。
  执教者通过“皇榜”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把《佛说九色鹿经》中的文言文学习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开发出了基于文本内容的古诗文学习材料。
  《孔子游春》中孔子论水时说道:“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我们可以引入:“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通过文白对比,学生对“水”与“君子”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
  3.课后开发
  《嫦娥奔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其故事情节已经经历了不断丰富和演化,被编入教材时该故事被编者进行了新的诠释与改写,表现出文本内在的张力。在课后,可以通过开发相关的古诗文资源,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白的《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以及《归藏》《灵宪》和《淮南子》中的故事,透过故事演化的表象,让学生领略文化的魅力。
  二、古诗文教学资源开发应注意适度
  1. 不是所有教材中的古詩文教学资源都需要开发
  教学《三打白骨精》一课时,很多教师挖掘白骨精外貌,将其作为课程资源,把原文中描写白骨精漂亮模样的诗句引入教学。其实,编者在改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并没有突出描写白骨精的样子,而是通过 “摇身”“径直”“化作”“一闪”等一组动词以及语言描写,刻画白骨精的狡猾。至于白骨精的外貌,则用“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 一笔带过了。
  2.开发资源必须真正有利于理解教材
  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有教师通过一组楼的意象导入课文:
  师:请看大屏幕。陈小奇写过这样一首歌——
  (大屏幕出示)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师:谁来读读?(生读)
  师:谁知道“相别”的意思?
  师:在什么地方相别的呢?
  师:这是哪里的黄鹤楼呢?一起去看看。其实早在很久以前,明朝的毛伯温就曾写过:“昔年简读阳春句,此日真登黄鹤楼。”
  师:为什么读过几句诗,就要来黄鹤楼,为什么黄鹤楼的魅力如此之大?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中写道:“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
  师:一年又一年,变的是南来北往的人,不变的是黄鹤楼送别的情谊。十年不变的是情谊,百年不变的是情谊,千年不变的还是情谊。
  师:所有问题都跟一个人紧紧相连,所有问题都跟一首诗息息相关。这个人是李白,这首诗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篇课文是《黄鹤楼送别》。
  这样教学,自然而然地把学生的视线引向了黄鹤楼,激起了学生对李白与孟浩然之间友谊的向往。
  3.必须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认知水平
  教学《金蝉脱壳》一课时,一位教师从“蝉”导入,出示了一组关于蝉的诗句:“落日早蝉
  ( ),客心闻更愁。山( )秋晚妨人语,客子惊心马亦嘶。故国行千里,新( )忽数声。”这般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学生缺乏积累,不知所云,这样的资源开发就毫无意义可言。
  三、古诗文教学资源开发策略
  古诗文的教学应包括感知、比异、求同、运用等环节。教师可根据古诗文内容的特点,将古诗文中特有的言语形式作为范例,引导学生学习。
  1.精选教学内容
  拿到一首古诗文,教师应首先思考在言语形式上可以教给学生什么,这需要教师对古诗文有高度的敏感,能够挖掘古诗文中有价值的内容作为教学素材,掌握不同类型古诗文在言语学习上的不同习得点。
  2.基于学生水平
  教学应该着眼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学内容。
  3.联系古诗文重点
  每一篇古诗文都文质兼美,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根据学段目标,弄清教学重点。如古诗文的诵读很重要,但并不是每一篇古诗文都要把诵读作为重点。
  对教材中古诗文教学资源的开发,我们首先应该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开发的价值取向。其次,要因地制宜,立足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古诗文的文化内涵。结合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相关的古诗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大语文”学习的机会,从而来寻求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和策略。我们应培养学生对的鉴赏意识,夯实文言根基,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字素养; 增强学生文化意识,传承中华文明,汲取精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者单位:江苏宿迁市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7天使說她要变一个好玩的魔术于是用绒布将大地遮住过了许久她把绒布掀开又将万物一下子变出她总是乐此不疲于是我们看到了黑夜和白天——周而往复
冬天即将到来,可怜的小鼹鼠还没有找到一床可以抵御寒冷的被子。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想来帮助他。  大象拿着他的被子对小鼹鼠说:“亲爱的小鼹鼠,我的被子是用柔软的青草做成的,青草的味道好闻极了,盖上我的青草被子,一定能让你过一个香香的、暖暖的冬天。”  小鼹鼠看着大象的被子,对大象说:“谢谢你象大哥,你的青草被子很好,可是我的洞穴太小了,放不下这么大的青草被子。”  小蚂蚁拿着他的被子对小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生活是习作的基础,离开了生活,习作就变成了枯燥乏味且没有意义的文字。教师应将习作教学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不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生活能力、思考能力,才能让习作教学有血有肉、有声有色,让他们乐于动笔,愿意表达,写出真正富有童趣、童真的习作。  
对于一篇课文来说,从字词到结构有很多知识点,也可以延伸出很多教学内容。因此,教学除了要结合相应的年段与学期目标外,还应结合相应的文体进行。笔者以《唯一的听众》一课教学片段为例,浅析依据文体落实教学目标的策略。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重点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现在你们认真思考一下,这篇课文除了故事内容外,在构思上有什么技巧呢?  (生仔细阅读课文)  生:老师,这个故事的结尾有点出乎意料,最后点明这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精心设计问题,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即有效性提问),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提问是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问题是师生互动的桥梁,更是激发学生思考的催化剂,那么怎样才能使提出的问题更有效,让问题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呢?笔者以为,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该从整篇课文的角度
  
“我爱你,正如我深深爱着我自己。”这是我的学生为自己的“采蜜集”——日记本写的开场白。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就是我们教育者最大的欣慰。小学生在人生舞台上刚迈步,他们心灵纯洁、渴求知识,对广阔天地充满了向往,他们会遇到风雨,会遭遇挫折……然而,在他们人生的重要时刻,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去引导?怎么去领路?  受益于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每接任一届学生,我首先会让他们学着写日记。  
在小学教材中,有不少文章会留下一些让人浮想联翩的空白。中国的语言文字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么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到底应该是什么意思呢?难道真的是不可“言传(文字传)”,而只能“意会”吗?王船山在《诗绎》中也说:“无字处皆其意也。”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准确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抓住课文中的一个个空白点激发想象,巧妙填补,课堂一定会妙趣横生,张弛有度,精彩纷呈。  一、添白:标点入手  标点是有
森林里谁都知道熊奶奶,因为她的年纪是最大最大的;大家还知道熊奶奶最喜欢的是美丽的鲜花和快乐的歌声,最害怕的是夏天火辣辣的太阳。  当枝头的第一朵迎春花开的时候,小兔子、小狐狸和小松鼠悄悄地来到熊奶奶家的窗下,在那儿悄悄地挖呀挖,他们要埋下一个会让熊奶奶惊喜的礼物。什么礼物呢?三个小伙伴拉拉勾,谁也不准说,这是个秘密。  当他们三个悄悄地离开时,熊奶奶才从冬眠的梦中醒来:“啊,我梦到春天,春天真的来
我院举办的“科技艺术节”,打破了以往幼儿园较单一的“科技节”或“艺术节”模式,尝试领域间的相互渗透、交融,使活动有了更大的拓展空间,师幼、家园的互动平台也更加宽广。  科技大巡游—小班孩子年龄小,对科技、艺术更多地是注重体验。穿着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的奇思妙想的“服装”去巡游,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巡游的主题有:风、飞船、我会飞、车……瞧,孩子们异想天开地把自己和设计的汽车连成一体,这“人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