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文献综述,对影响市民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一些理论性的述评,并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0-0061-01
1 引言
从改革开放逐步破除乡城之间人口流动限制以来,农民工市民化的作用已不再是简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工作岗位,而是一方面在外部创造需求,提高消费水平,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辜胜阻、李华、易善策,2010);另一方面在内部通过劳动力与非人力资源的恰当结合,增进效率,改变经济发展格局,优化产业结构(伍晓鹰,1986)。目前,研究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文献丰富,综合起来,针对农民工市民化的不同进程有不同的影响因素。本文将按照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对文献加以分类和梳理,以供研究人员参考。
2 对相关文献的回顾
2.1 影响因素分析
市民化本应是与工业化同步出现和完成的现象。但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条件下,为保障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完成,中央采取计划经济体制和集权的资源分配模式。同这一发展模式相适应,我们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采取了严厉的人为限制,以压低农业劳动成本,保证工业积累的完成(伍晓鹰,1986)。这一过程不同于西方国家借助工业革命,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迅速被城市化和工业化吸收完成市民化,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类似的人口流动过程,我国农民工只实现了“半市民化”(陈丰,2007)。农村人口在城市的非农化只是农民到农民工的转变,而不是农民到城市产业工人的转变。
在这种半市民化的情况下,农民工“流动但不定居,定居但不融合”,只发挥了增进效率、改变经济格局的作用,故应当给予农民工市民身份进一步发挥创造需求、拉动国内消费的作用(蔡昉,2010)。本部分将沿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四个环节综述其影响因素。
(1)职业转换的影响因素。
可从入职和工作两个环节来分析影响因素。入职前影响因素有制度因素和个人社会资本。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不能进入由城市职工构成的首属劳动力市场,大部分在非正规,低收入、低福利,高度不稳定“次级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李小贞、栾明梅,2009)。同时,地方政府为维持本地户籍居民的就业率,采取歧视性的反就业措施,通过经济的行政的甚至舆论的手段排斥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逼迫农民工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甚至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蔡昉,1998)。
(2)身份转变的影响因素。
所谓市民身份,就是指社会成员在特定政治共同体中的成员资格,与这种成员资格相联系,个体被赋予一系列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的语境中,这些权利简化为一些具体的待遇,并看作是市民身份的象征(王小章,2009)。
有研究认为户籍制度是导致农民工无法享有市民身份的原因。户籍制度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屏蔽”制度,将农民工屏蔽在分享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之外(赖晓飞、邹滨,2008)。但是有研究提出不同的意见,农民工市民身份的缺位不是由户籍制度造成,而是由户籍制度背后的社会保障制度造成,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不是改革户籍制度才是今后推进身份转变改革的研究路径(蔡昉,2010)。在目前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不急于改革户籍,提供与城市居民有差别但差别不大的社会保障,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柳随年,2001)。
(3)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
社会融合是一个逐步同化和减少排斥的过程、是对城市未来的主观期望和城市的客观接纳相统一的过程、是本地人口和外来移民相互作用和构建相互关系的过程。测量社会融合有“自我身份的认同、对城市的归属感、与本地人的交往、感知的社会态度”等多个指标(任远、乔楠,2010)。
社会网络对社会融合的影响。社会网络在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持能使刚进城的农民工很快适应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其沦为城市化失败者,在另一方面却强化了农民工生存的亚社会生态环境,保护了农民工身上所具有的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阻碍着其对城市的认同(朱力,2002)。换句话说,农民工要深度融入社会,除了利用现有的同质关系外,必须扩展新的社会关系网,也就是与城市社会结成网络(任远、邬民乐,2006)。
3 结论和建议
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复杂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综合影响。基于对有关研究的系统综述,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和建议。
第一,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市民化争论的焦点,相关研究显示户籍制度几乎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每一个环节,但在现有制度几十年没有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如何绕过改革户籍制度探索新的农民工市民化途径无疑是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第二,以社会网络为内涵的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市民化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双刃剑的作用,既是桎梏又是安全网。在农民工很难提高关系型社会资本质量情况下,积累契约性社会资本将会发挥实际的作用,比如成立第三方的志愿组织。
参考文献
[1]蔡昉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1998,(2)
[2]蔡昉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
[3]陈丰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J]社会科学,2007,(2)
[4]辜胜阻,李华,易善策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J]中国人口科学,2010,(3)
[5]柳随年关于推进城镇化进程若干问题的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
[6]李小贞,栾明梅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因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18)
[7]赖晓飞农民工城市融入最新研究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8]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3)
[9]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10,(2)
[10]伍晓鹰人口城市化历史、现实和选择[J]经济研究,1986,(11)
[11]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0-0061-01
1 引言
从改革开放逐步破除乡城之间人口流动限制以来,农民工市民化的作用已不再是简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工作岗位,而是一方面在外部创造需求,提高消费水平,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辜胜阻、李华、易善策,2010);另一方面在内部通过劳动力与非人力资源的恰当结合,增进效率,改变经济发展格局,优化产业结构(伍晓鹰,1986)。目前,研究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文献丰富,综合起来,针对农民工市民化的不同进程有不同的影响因素。本文将按照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对文献加以分类和梳理,以供研究人员参考。
2 对相关文献的回顾
2.1 影响因素分析
市民化本应是与工业化同步出现和完成的现象。但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条件下,为保障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完成,中央采取计划经济体制和集权的资源分配模式。同这一发展模式相适应,我们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采取了严厉的人为限制,以压低农业劳动成本,保证工业积累的完成(伍晓鹰,1986)。这一过程不同于西方国家借助工业革命,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迅速被城市化和工业化吸收完成市民化,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类似的人口流动过程,我国农民工只实现了“半市民化”(陈丰,2007)。农村人口在城市的非农化只是农民到农民工的转变,而不是农民到城市产业工人的转变。
在这种半市民化的情况下,农民工“流动但不定居,定居但不融合”,只发挥了增进效率、改变经济格局的作用,故应当给予农民工市民身份进一步发挥创造需求、拉动国内消费的作用(蔡昉,2010)。本部分将沿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四个环节综述其影响因素。
(1)职业转换的影响因素。
可从入职和工作两个环节来分析影响因素。入职前影响因素有制度因素和个人社会资本。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不能进入由城市职工构成的首属劳动力市场,大部分在非正规,低收入、低福利,高度不稳定“次级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李小贞、栾明梅,2009)。同时,地方政府为维持本地户籍居民的就业率,采取歧视性的反就业措施,通过经济的行政的甚至舆论的手段排斥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逼迫农民工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甚至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蔡昉,1998)。
(2)身份转变的影响因素。
所谓市民身份,就是指社会成员在特定政治共同体中的成员资格,与这种成员资格相联系,个体被赋予一系列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的语境中,这些权利简化为一些具体的待遇,并看作是市民身份的象征(王小章,2009)。
有研究认为户籍制度是导致农民工无法享有市民身份的原因。户籍制度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屏蔽”制度,将农民工屏蔽在分享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之外(赖晓飞、邹滨,2008)。但是有研究提出不同的意见,农民工市民身份的缺位不是由户籍制度造成,而是由户籍制度背后的社会保障制度造成,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不是改革户籍制度才是今后推进身份转变改革的研究路径(蔡昉,2010)。在目前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不急于改革户籍,提供与城市居民有差别但差别不大的社会保障,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柳随年,2001)。
(3)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
社会融合是一个逐步同化和减少排斥的过程、是对城市未来的主观期望和城市的客观接纳相统一的过程、是本地人口和外来移民相互作用和构建相互关系的过程。测量社会融合有“自我身份的认同、对城市的归属感、与本地人的交往、感知的社会态度”等多个指标(任远、乔楠,2010)。
社会网络对社会融合的影响。社会网络在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持能使刚进城的农民工很快适应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其沦为城市化失败者,在另一方面却强化了农民工生存的亚社会生态环境,保护了农民工身上所具有的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阻碍着其对城市的认同(朱力,2002)。换句话说,农民工要深度融入社会,除了利用现有的同质关系外,必须扩展新的社会关系网,也就是与城市社会结成网络(任远、邬民乐,2006)。
3 结论和建议
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复杂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综合影响。基于对有关研究的系统综述,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和建议。
第一,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市民化争论的焦点,相关研究显示户籍制度几乎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每一个环节,但在现有制度几十年没有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如何绕过改革户籍制度探索新的农民工市民化途径无疑是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第二,以社会网络为内涵的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市民化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双刃剑的作用,既是桎梏又是安全网。在农民工很难提高关系型社会资本质量情况下,积累契约性社会资本将会发挥实际的作用,比如成立第三方的志愿组织。
参考文献
[1]蔡昉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1998,(2)
[2]蔡昉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
[3]陈丰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J]社会科学,2007,(2)
[4]辜胜阻,李华,易善策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J]中国人口科学,2010,(3)
[5]柳随年关于推进城镇化进程若干问题的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
[6]李小贞,栾明梅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因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18)
[7]赖晓飞农民工城市融入最新研究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8]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3)
[9]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10,(2)
[10]伍晓鹰人口城市化历史、现实和选择[J]经济研究,1986,(11)
[11]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