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种基本样式,是中华文化一大瑰宝。被誉为“文学中的文学”的诗歌,是一种精妙的语言艺术,是诗人对“语文魔文”独具匠心的把玩,即使是人皆眼熟的平常语,也因被置于特定的语境中而“点铁成金”,焕发出超常的新颖性和独创性。诗歌教学,与其说是知识传授,不如说是个体生命之间的心灵交流,作为审美中介的教师,其作用只不过是引导学生将心灵融入诗歌的境界和氛围中去,让学生以诗人的境遇去体悟、去寻觅、去思考发现隐藏在字、词背后的含蓄神韵——“象外之象”“弦外之音”。
一、改进教学方法,从诗歌特性出发,整体把握,鼓励思维出新
诗歌与散文相比,自有独特的禀赋和独特的思维规律,其语言艺术,比散文更精妙玄微,诗歌是诗人的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是诗人人格底蕴的升华。作诗最忌直、白、浅、露,要“兴托深远”“命意曲折”,让读者以有限去思考和隐喻无限,省悟天理人心之精蕴,升华出艺术的韵味来。因此,在格律的运用、意象的选择、情景的设置、章法的安排等方面,它是一个和谐优美的整体。诗歌教学,不允许肢解,要让学生整体把握,结合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水平,在阅读中感悟韵味和意超,不能机械化,不能死板。如用现代汉语填平补齐以至语序重组地把唐人贺知章的《咏柳》直译出来,即是“青绿色的玉石装饰成整个柳树,(她)高高地(站在那儿),(这棵柳树上有)千万条嫩绿的柳枝像丝带一样垂下来(轻柔婀娜)。不知道(这新发芽的)细嫩柳叶,是谁裁剪得(如此玲珑精巧),(那)二月的春风恰像(巧手中的)剪刀(把它裁剪)”。这样的译文,已经不如散文了,还有什么诗味?教师导读诗文可以释名解典,不能一字一词对译。“诗无达诂”,我们理解诗句,应比较宽容,绝不能机械庸俗,非此即彼。中小学阶段的诗歌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生动形象的描述、丰富合理的想象、披情入里的悟性是构成诗歌教学美的三要素。教师揭谜释疑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学生个体“情感体验”的过程,要通过涵咏、吟诵、品味、体味才可妙悟、入神。大海游泳,“游泳即已,神质悉移”。对一个根本不下水的学游泳者,任何高明的传授都是徒劳的。
第二,不能把一些词语抽出来去分析,要从整体上去把握,从意象出发去把握。注意培养对诗歌的悟性及对诗歌的无穷韵味的追求和乐趣,使学生真正获得审美的陶醉和愉悦。
第三,要有思维的辩证态度,兼容不同理解。这是学生真正感悟的必经之路。教师的讲解,要简明扼要,要启疑策略,要让学生真正自读。在读中感悟、琢磨、想象、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作品的审美判断及总体把握。要允许学生“因我而解”“为我所用”,鼓励思维出新。
二、改善教学手段,通过美读、吟唱、背诵等多种教学形式,领会作品兴趣,实现熏陶濡染
诗言志,志自然离不开情。至若叙事、写景、咏物之外,也往往系之以情,“三吏”、“三别”、《琵琶行》等许多名篇,都不只是记叙几件所见所闻的事,而是饱含浓烈的情,动人心魄。诗歌教学,入境的体验胜于巧妙的传授,入情的美读胜于精到的解说。利用现代音响、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适当的情境,使学生置于特殊氛围中,心灵震颤,接受强烈的情感高峰体验,升腾追求真、善、美的不可扼制的激情冲动,是诗歌教育功能的要求。教师的配音范读是要真正意义上的美读,以良好的情感修养去吟唱,可以入情入景,摇头晃脑,一唱三叹;教师要将备课时体验到的情感熔铸于美读、吟唱之中,用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掀动其情感的涟漪,用诗歌教学去开启青少年心智,培植崇高的理想精神,使学生保持亢奋、旺健、阳刚的前进式精神状态,点燃其生命能量,激励其追求生命价值。
再就是背诵问题,要高度重视背诵的意义。中小学时期是记忆的关键期,诗歌短而精,背诵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不是难事,但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提纲挚领,理出背诵材料的结构,使之化繁为简。如余光中的《乡愁》,第一节写母子别,第二节写夫妻别,第三节写生死别,第四节写故乡别。这“四别”分别用一个意象来表达,母子别用“邮票”,夫妻别用“船票”,生死别用“坟墓”,故乡别用“海峡”。只要抓住了这一纲领,背诵便不难了。诗背多了,积累多,储存多,人文底蕴足,就容易上境界,出灵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开拓诗歌教学渠道,因势利导,允许有才气的学生用诗的形式表情达意
除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的诗歌之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中国古代诗苑精品》《当代千家诗词选》等,摘取具有自立自强品格的佳句常读常用。将诗词学习列入第二课堂,开展课外活动。组织诗社,以诗社为基础,教些格律韵谱知识,开展朗读、表演、研究、创作和交流,积极参加联校和社会组织的诗词诵读和比赛活动。
如果只是停留在赏析的层面上,引导、指导学生创作少,自己创作更少,那么学生的创作就很难登堂入室(上作文本),而是在课外练笔上偶露峥嵘,春去秋来,自生自灭。“诗种”很难在他们心中播下,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对成绩优秀、有才华、有兴趣学习诗歌创作的,不应为追求升学率而横加阻止,要因势利导,热情帮助他们。喜、悲、情、怨,成功时的放纵,失落时的颓丧,都是产生诗歌的沃土。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鼓励有才气的学生适当尝试用诗的形式来表情达意,顺乎青少年天性,也符合人的成长规律。事实上,历史上许多大诗人都是自幼不崭露头角,而我们只想让大学来培养诗人那就太晚了。
完整健全的现代教育,应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我们要努力改进诗歌教学,让诗歌的精华以审美积淀而深入年轻一代的心灵。◆(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招生办公室)
□责任编辑:王锋旗
一、改进教学方法,从诗歌特性出发,整体把握,鼓励思维出新
诗歌与散文相比,自有独特的禀赋和独特的思维规律,其语言艺术,比散文更精妙玄微,诗歌是诗人的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是诗人人格底蕴的升华。作诗最忌直、白、浅、露,要“兴托深远”“命意曲折”,让读者以有限去思考和隐喻无限,省悟天理人心之精蕴,升华出艺术的韵味来。因此,在格律的运用、意象的选择、情景的设置、章法的安排等方面,它是一个和谐优美的整体。诗歌教学,不允许肢解,要让学生整体把握,结合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水平,在阅读中感悟韵味和意超,不能机械化,不能死板。如用现代汉语填平补齐以至语序重组地把唐人贺知章的《咏柳》直译出来,即是“青绿色的玉石装饰成整个柳树,(她)高高地(站在那儿),(这棵柳树上有)千万条嫩绿的柳枝像丝带一样垂下来(轻柔婀娜)。不知道(这新发芽的)细嫩柳叶,是谁裁剪得(如此玲珑精巧),(那)二月的春风恰像(巧手中的)剪刀(把它裁剪)”。这样的译文,已经不如散文了,还有什么诗味?教师导读诗文可以释名解典,不能一字一词对译。“诗无达诂”,我们理解诗句,应比较宽容,绝不能机械庸俗,非此即彼。中小学阶段的诗歌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生动形象的描述、丰富合理的想象、披情入里的悟性是构成诗歌教学美的三要素。教师揭谜释疑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学生个体“情感体验”的过程,要通过涵咏、吟诵、品味、体味才可妙悟、入神。大海游泳,“游泳即已,神质悉移”。对一个根本不下水的学游泳者,任何高明的传授都是徒劳的。
第二,不能把一些词语抽出来去分析,要从整体上去把握,从意象出发去把握。注意培养对诗歌的悟性及对诗歌的无穷韵味的追求和乐趣,使学生真正获得审美的陶醉和愉悦。
第三,要有思维的辩证态度,兼容不同理解。这是学生真正感悟的必经之路。教师的讲解,要简明扼要,要启疑策略,要让学生真正自读。在读中感悟、琢磨、想象、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作品的审美判断及总体把握。要允许学生“因我而解”“为我所用”,鼓励思维出新。
二、改善教学手段,通过美读、吟唱、背诵等多种教学形式,领会作品兴趣,实现熏陶濡染
诗言志,志自然离不开情。至若叙事、写景、咏物之外,也往往系之以情,“三吏”、“三别”、《琵琶行》等许多名篇,都不只是记叙几件所见所闻的事,而是饱含浓烈的情,动人心魄。诗歌教学,入境的体验胜于巧妙的传授,入情的美读胜于精到的解说。利用现代音响、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适当的情境,使学生置于特殊氛围中,心灵震颤,接受强烈的情感高峰体验,升腾追求真、善、美的不可扼制的激情冲动,是诗歌教育功能的要求。教师的配音范读是要真正意义上的美读,以良好的情感修养去吟唱,可以入情入景,摇头晃脑,一唱三叹;教师要将备课时体验到的情感熔铸于美读、吟唱之中,用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掀动其情感的涟漪,用诗歌教学去开启青少年心智,培植崇高的理想精神,使学生保持亢奋、旺健、阳刚的前进式精神状态,点燃其生命能量,激励其追求生命价值。
再就是背诵问题,要高度重视背诵的意义。中小学时期是记忆的关键期,诗歌短而精,背诵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不是难事,但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提纲挚领,理出背诵材料的结构,使之化繁为简。如余光中的《乡愁》,第一节写母子别,第二节写夫妻别,第三节写生死别,第四节写故乡别。这“四别”分别用一个意象来表达,母子别用“邮票”,夫妻别用“船票”,生死别用“坟墓”,故乡别用“海峡”。只要抓住了这一纲领,背诵便不难了。诗背多了,积累多,储存多,人文底蕴足,就容易上境界,出灵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开拓诗歌教学渠道,因势利导,允许有才气的学生用诗的形式表情达意
除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的诗歌之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中国古代诗苑精品》《当代千家诗词选》等,摘取具有自立自强品格的佳句常读常用。将诗词学习列入第二课堂,开展课外活动。组织诗社,以诗社为基础,教些格律韵谱知识,开展朗读、表演、研究、创作和交流,积极参加联校和社会组织的诗词诵读和比赛活动。
如果只是停留在赏析的层面上,引导、指导学生创作少,自己创作更少,那么学生的创作就很难登堂入室(上作文本),而是在课外练笔上偶露峥嵘,春去秋来,自生自灭。“诗种”很难在他们心中播下,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对成绩优秀、有才华、有兴趣学习诗歌创作的,不应为追求升学率而横加阻止,要因势利导,热情帮助他们。喜、悲、情、怨,成功时的放纵,失落时的颓丧,都是产生诗歌的沃土。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鼓励有才气的学生适当尝试用诗的形式来表情达意,顺乎青少年天性,也符合人的成长规律。事实上,历史上许多大诗人都是自幼不崭露头角,而我们只想让大学来培养诗人那就太晚了。
完整健全的现代教育,应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我们要努力改进诗歌教学,让诗歌的精华以审美积淀而深入年轻一代的心灵。◆(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招生办公室)
□责任编辑:王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