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阅读品质是创新能力的生命之源,作文品质乃创新思维的结晶。因此,语文教学应从阅读与作文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阅读 作文 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056-01
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是心理学层面,核心是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进。二是实践层面,就是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由此看来,学生的创新,不是从无到有的发明,只要获得知识的进程对他本人来说是独特的,新颖的,具有价值的,就是創新。语文教育的目的在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1 阅读品质——创新能力的生命之源
阅读作为从文字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历来被尊为语文“学习之母,教学之本”居于语文四大能力之首,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突出重点,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没有学生的良好阅读品质,就没有学生认真的阅读,也就无谈创新了。所以,中小学语文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学生良好阅读品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主动性、独立性、思考性、创造性。
主动性 就是阅读本体自觉地独立地领受和驾驭文体的进取心理、主动意识,即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以读书为乐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课内外都能勤读。培养学生阅读主动性,可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激趣: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激趣氛围,教师情趣横溢、神采飞扬地分析指导。其次是升华认识:要利用多种机会,采取各种形式,不断提高学生对阅读及其教育的认识,以促其产生强烈的自我需求感和占有欲。第三是展示:展示就是给学生提供阅读成功展示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不断受到阅读成功的鼓舞,让他们逐步感受到作为认识主体的价值与潜能,让学生经常品尝到成功的欢乐。
独立性 就是不全依赖老师,不全依赖资料和答案,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辨别、理解到再认知的活动过程,以至于达到阅读的个性化、社会化。郭沫诺先生曾说:“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去做”,只有这样,才能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本到书库,从学校到社会,博览群书通达社会,汲取丰富多彩的营养,这时,老师就要把读书、思考、讨论的权力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思考性 就是阅读时用心思考,弄清原因。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感知、理解、评价和创造。这四个过程阅读主体辨识、借鉴、扬弃、应用,这就是思考。阅读作为精神产品的消费和再生产活动也是思考。怎样激发学生大胆思考,敢于质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其次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的思考方式或思维模式。然后发扬课堂民主,给学生思考权利,创设氛围。最后要使学生学习思考个体化,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去感悟人生,获取更高层次的知识。
创造性 指的是阅读本体充分利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大胆新奇的想象联想等思维形式,有意识地、主动地寻求发现问题并推陈出新的情智活动过程。现在的小学,初中语文,加进了许多课外阅读篇目,目的在于加强语文学习的课内外结合,强调语文重在陶冶情趣、发展语感和思维、开拓学生视野、强调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因为人的本质在于创造,而从阅读中获得感悟,超越自我,是创新;超越了前人则创造,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阅读创造使阅读本体的自我意识从满足现状中跳跃出来并重新赋予开放的动态品质,从而实现超越自我和超越作者。因此阅读创造是认识质的飞跃;是不断想象的心理反映和批判性思维的反映,是高水平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做人品质,也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2 作文品质——创造性思维的结晶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阶段,是有创新见解和创造发明的思维,它是创造新思想、新形象、新事物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具有独创性、新颖性、突破性等特点,其实质在于创新。文章是作者思想的直接反映,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作文水平的高低,因此作文教学应当十分重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适时为学生创造条件,激发欲望,启迪思维让学生从多方面角度去训练。习作指导时,让学生在“三给”中大胆创作。
首先是给画面,在“看”中创新。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各种手段可以将一些较抽象的画面或浅显易懂的图画直接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观察,要学生边看边想,抓住画面内容中的重点,从多侧面思考,多层面想像,把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集中,加强学生的创造性心理训练。
其次是给题目,在“说”中创新。在习作指导时,设置一些“悬念”,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动脑想悬念,促进学生运用创新的想象去解决悬念,鼓励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独立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创新性心理溢于言表,创新思维跃然纸上,创新想象力得到扎实的训练。
第三是给情境,在“演”中创新。 作文教学过程中的表演,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表演,而是设计富有创新求异的、留有余地的一些片断,为学生创新思维训练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空白,让学生在“空白”中去“创”。在“演”中既要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去,又让他们很自然填补留下的“空白”。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表演中,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语文教学,应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品质阅读是创新能力的生命之源,作文品质是创新思维的结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阅读与作文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阅读 作文 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056-01
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是心理学层面,核心是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进。二是实践层面,就是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由此看来,学生的创新,不是从无到有的发明,只要获得知识的进程对他本人来说是独特的,新颖的,具有价值的,就是創新。语文教育的目的在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1 阅读品质——创新能力的生命之源
阅读作为从文字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历来被尊为语文“学习之母,教学之本”居于语文四大能力之首,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突出重点,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没有学生的良好阅读品质,就没有学生认真的阅读,也就无谈创新了。所以,中小学语文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学生良好阅读品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主动性、独立性、思考性、创造性。
主动性 就是阅读本体自觉地独立地领受和驾驭文体的进取心理、主动意识,即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以读书为乐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课内外都能勤读。培养学生阅读主动性,可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激趣: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激趣氛围,教师情趣横溢、神采飞扬地分析指导。其次是升华认识:要利用多种机会,采取各种形式,不断提高学生对阅读及其教育的认识,以促其产生强烈的自我需求感和占有欲。第三是展示:展示就是给学生提供阅读成功展示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不断受到阅读成功的鼓舞,让他们逐步感受到作为认识主体的价值与潜能,让学生经常品尝到成功的欢乐。
独立性 就是不全依赖老师,不全依赖资料和答案,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辨别、理解到再认知的活动过程,以至于达到阅读的个性化、社会化。郭沫诺先生曾说:“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去做”,只有这样,才能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本到书库,从学校到社会,博览群书通达社会,汲取丰富多彩的营养,这时,老师就要把读书、思考、讨论的权力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思考性 就是阅读时用心思考,弄清原因。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感知、理解、评价和创造。这四个过程阅读主体辨识、借鉴、扬弃、应用,这就是思考。阅读作为精神产品的消费和再生产活动也是思考。怎样激发学生大胆思考,敢于质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其次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的思考方式或思维模式。然后发扬课堂民主,给学生思考权利,创设氛围。最后要使学生学习思考个体化,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去感悟人生,获取更高层次的知识。
创造性 指的是阅读本体充分利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大胆新奇的想象联想等思维形式,有意识地、主动地寻求发现问题并推陈出新的情智活动过程。现在的小学,初中语文,加进了许多课外阅读篇目,目的在于加强语文学习的课内外结合,强调语文重在陶冶情趣、发展语感和思维、开拓学生视野、强调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因为人的本质在于创造,而从阅读中获得感悟,超越自我,是创新;超越了前人则创造,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阅读创造使阅读本体的自我意识从满足现状中跳跃出来并重新赋予开放的动态品质,从而实现超越自我和超越作者。因此阅读创造是认识质的飞跃;是不断想象的心理反映和批判性思维的反映,是高水平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做人品质,也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2 作文品质——创造性思维的结晶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阶段,是有创新见解和创造发明的思维,它是创造新思想、新形象、新事物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具有独创性、新颖性、突破性等特点,其实质在于创新。文章是作者思想的直接反映,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作文水平的高低,因此作文教学应当十分重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适时为学生创造条件,激发欲望,启迪思维让学生从多方面角度去训练。习作指导时,让学生在“三给”中大胆创作。
首先是给画面,在“看”中创新。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各种手段可以将一些较抽象的画面或浅显易懂的图画直接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观察,要学生边看边想,抓住画面内容中的重点,从多侧面思考,多层面想像,把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集中,加强学生的创造性心理训练。
其次是给题目,在“说”中创新。在习作指导时,设置一些“悬念”,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动脑想悬念,促进学生运用创新的想象去解决悬念,鼓励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独立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创新性心理溢于言表,创新思维跃然纸上,创新想象力得到扎实的训练。
第三是给情境,在“演”中创新。 作文教学过程中的表演,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表演,而是设计富有创新求异的、留有余地的一些片断,为学生创新思维训练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空白,让学生在“空白”中去“创”。在“演”中既要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去,又让他们很自然填补留下的“空白”。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表演中,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语文教学,应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品质阅读是创新能力的生命之源,作文品质是创新思维的结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阅读与作文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