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机被公认是影响二语或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基于教师在激发学生动机方面的重要作用,动机策略成为今年来二语动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调查了30位来自江西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考察了准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动机策略的使用频率,此外,还对其中2位准教师进行采访,进一步探明了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
【关键词】动机策略;准英语教师;使用频率
1引言
动机是决定二语学习成败的关键性非智力因素之一(Gardner& Lambert 1972),其作用在于激发二语学习的原始动力并为后续学习过程提供可持续性的动力。鉴于动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性,其复杂的结构特性及其如何影响二语学习过程等课题在过去几十年中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20 世纪90 年代起,国外的二语动机研究逐渐由社会心理学导向转向学校教育导向,主张紧密联系课堂教学环境研究二语动机的构成以及影响因素,尤其开始日益关注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
2研究背景
Dornyei(2001b)认为,动机策略是促进学习者个体与目标相关行为的手段,是指为了达到系统持久的积极性效果而有意识采取的动机行为,其目的在于激发、强化、保持学习者的动机,防止其受到其他竞争性行为的影响与削弱。当持续的监控表明学习进程速度放缓、停滞或后退时,动机策略的运用能增加学习者的投入,从而挽救学习行为。(Dornyei,2001a)需要指出的是,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可以分为教师使用的动机策略和学习者自我调控策略(self-motivating learner strategies)两类,本文侧重于以教师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动机策略来帮助学习者激发和维护二语学习动机。
关于动机策略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Dornyei & Csizer(1998)在匈牙利对 200名教师所做的问卷调查,研究教师对动机策略的重视程度和动机策略的使用频率,并得出了被应用语言学界称为“激发语言学习者动机10戒”的10 大重要策略(Ten commandments for motivating learners)。随后Dornyei(2001a,2003)提出了四类宏观动机策略,即创建基本动机条件、激发学习者初始动机、维持和保护动机及鼓励积极的自我评价,并把这四大类细分为100 种动机策略,为外语教师提供了更详实而具体的课堂动机策略技巧。可以说,Dornyei的前期研究为后续二语动机教学策略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和策略模型参照(高越,2012)。
3研究设计
3.1受试。受试为江西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的30名研究生。共发出31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0份。随后从参加了问卷的31名准英语教师中,随机抽取2名进行了深入访谈。
3.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魏蔚的《准高校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使用调查研究》中的准高校英语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动机策略调查问卷。本量表采用李克特5点记分,从“从不使用”到“经常使用”,以1—5分与之对应。正式使用的量表包括导语、个人信息和30项动机策略3个部分。文章已说明,量表问卷经SPSS16.0软件进行Alpha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总体内在信度为.932。
3.3数据收集与分析。2014年1月,笔者对江西师范大学31位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正式的问卷调查,收回问卷后,随机抽取了参加过问卷调查的2位英语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最后,通过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4结果与讨论
运用SPSS16.0对动机策略使用频率问卷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所有策略使用频率的总均值和每项策略的频率均值。其中频率总均值为3.9344,单项策略的频率均值最高达4.7000,最低只有3.333,表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注意动机策略的运用,但各项策略的使用并不平衡。进一步分析发现,有11项策略的频率均值超出了总均值(见表1),分别属于教师行为、兴趣、自信、评价反馈、课堂气氛、目标语相关价值6个分量表。接受访谈的教师爷表示平时在教学中很注重发挥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并会尽量扩展目标语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季明宇(2004)、赵娜和王俊菊(2010)及尤陈静(2010)的研究发现,比如“精心备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正面积极的反馈”、“学生感兴趣的任务”“鼓励具有创造和想象力的想法”、“良好的课堂气氛“。
此外,本次研究所使用的量表中有部分策略(主要涵盖与目标语相关价值分量表中),由于在季明宇(2004)、赵娜和王俊菊(2010)及尤陈静(2010)的研究中没有包含,所以无法比较。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受试教师较为经常使用这些策略,包括“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知识”、“拓展课外知识”、“采用眼神、肢体进行辅助教学”。
五、结论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就江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准教师在实习期间的课堂动机策略使用情况进行探讨性研究。结果表明,受试教师积极尝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正面反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备课;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知识“等策略。此外,受试教师较少使用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未充分使用让课堂活动和学习任务多样化的任务等策略。因此,准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某些策略在激发学生动机方面的潜在效果,使用尽可能多的策略来激励学生。学校方面也应给准教师提供更多培训的机会,提升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D?rnyei,Z.2001a.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D?rnyei,Z.2001b.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London:Longman.
[3]D?rnyei,Z.& K.Csizér.1998.“Ten commandments for motivating language learner:Results of an empirical study”.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1998(2).
[4]方雪晴,等.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运用的实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1).
[5]高越.国内外二语动机策略研究评述[J].Seco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2012(2).
[6]尤陈静.高中英语教师的动机策略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
[7]魏蔚.准高校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使用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2.
【关键词】动机策略;准英语教师;使用频率
1引言
动机是决定二语学习成败的关键性非智力因素之一(Gardner& Lambert 1972),其作用在于激发二语学习的原始动力并为后续学习过程提供可持续性的动力。鉴于动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性,其复杂的结构特性及其如何影响二语学习过程等课题在过去几十年中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20 世纪90 年代起,国外的二语动机研究逐渐由社会心理学导向转向学校教育导向,主张紧密联系课堂教学环境研究二语动机的构成以及影响因素,尤其开始日益关注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
2研究背景
Dornyei(2001b)认为,动机策略是促进学习者个体与目标相关行为的手段,是指为了达到系统持久的积极性效果而有意识采取的动机行为,其目的在于激发、强化、保持学习者的动机,防止其受到其他竞争性行为的影响与削弱。当持续的监控表明学习进程速度放缓、停滞或后退时,动机策略的运用能增加学习者的投入,从而挽救学习行为。(Dornyei,2001a)需要指出的是,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可以分为教师使用的动机策略和学习者自我调控策略(self-motivating learner strategies)两类,本文侧重于以教师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动机策略来帮助学习者激发和维护二语学习动机。
关于动机策略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Dornyei & Csizer(1998)在匈牙利对 200名教师所做的问卷调查,研究教师对动机策略的重视程度和动机策略的使用频率,并得出了被应用语言学界称为“激发语言学习者动机10戒”的10 大重要策略(Ten commandments for motivating learners)。随后Dornyei(2001a,2003)提出了四类宏观动机策略,即创建基本动机条件、激发学习者初始动机、维持和保护动机及鼓励积极的自我评价,并把这四大类细分为100 种动机策略,为外语教师提供了更详实而具体的课堂动机策略技巧。可以说,Dornyei的前期研究为后续二语动机教学策略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和策略模型参照(高越,2012)。
3研究设计
3.1受试。受试为江西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的30名研究生。共发出31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0份。随后从参加了问卷的31名准英语教师中,随机抽取2名进行了深入访谈。
3.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魏蔚的《准高校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使用调查研究》中的准高校英语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动机策略调查问卷。本量表采用李克特5点记分,从“从不使用”到“经常使用”,以1—5分与之对应。正式使用的量表包括导语、个人信息和30项动机策略3个部分。文章已说明,量表问卷经SPSS16.0软件进行Alpha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总体内在信度为.932。
3.3数据收集与分析。2014年1月,笔者对江西师范大学31位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正式的问卷调查,收回问卷后,随机抽取了参加过问卷调查的2位英语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最后,通过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4结果与讨论
运用SPSS16.0对动机策略使用频率问卷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所有策略使用频率的总均值和每项策略的频率均值。其中频率总均值为3.9344,单项策略的频率均值最高达4.7000,最低只有3.333,表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注意动机策略的运用,但各项策略的使用并不平衡。进一步分析发现,有11项策略的频率均值超出了总均值(见表1),分别属于教师行为、兴趣、自信、评价反馈、课堂气氛、目标语相关价值6个分量表。接受访谈的教师爷表示平时在教学中很注重发挥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并会尽量扩展目标语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季明宇(2004)、赵娜和王俊菊(2010)及尤陈静(2010)的研究发现,比如“精心备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正面积极的反馈”、“学生感兴趣的任务”“鼓励具有创造和想象力的想法”、“良好的课堂气氛“。
此外,本次研究所使用的量表中有部分策略(主要涵盖与目标语相关价值分量表中),由于在季明宇(2004)、赵娜和王俊菊(2010)及尤陈静(2010)的研究中没有包含,所以无法比较。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受试教师较为经常使用这些策略,包括“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知识”、“拓展课外知识”、“采用眼神、肢体进行辅助教学”。
五、结论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就江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准教师在实习期间的课堂动机策略使用情况进行探讨性研究。结果表明,受试教师积极尝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正面反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备课;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知识“等策略。此外,受试教师较少使用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未充分使用让课堂活动和学习任务多样化的任务等策略。因此,准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某些策略在激发学生动机方面的潜在效果,使用尽可能多的策略来激励学生。学校方面也应给准教师提供更多培训的机会,提升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D?rnyei,Z.2001a.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D?rnyei,Z.2001b.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London:Longman.
[3]D?rnyei,Z.& K.Csizér.1998.“Ten commandments for motivating language learner:Results of an empirical study”.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1998(2).
[4]方雪晴,等.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运用的实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1).
[5]高越.国内外二语动机策略研究评述[J].Seco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2012(2).
[6]尤陈静.高中英语教师的动机策略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
[7]魏蔚.准高校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使用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