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早在近60年前,Gary Becker(1957)就提出,竞争有助于削弱企业工资定价和就业歧视的能力。尤其是放松管制了的运输业,为检验Becker假说提供了沃土。由于管制放松带来的竞争加剧,应该使得雇主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用以实现歧视偏好。诸如Nancy L.Rose(1987),PeoplesandLisa Saunders(1993),John S.Heywood and Peoples(1994)等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在放松管制了的运输业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也为该假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主要内容
这篇论文使用了交通运输业的相关信息来检验Becker假说,论文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为样本用来观测检验的一个运输业是私有化的。在私有化的环境下,Becker假说是否同样适用于公有的运输业,是本文试图研究的一个重点,通过调查研究私有化对于公共交通系统内黑人与白人司机的收入差距的影响,这个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之后,本文将通过用这些数据与放松管制政策的实施对私人雇佣的黑人与白人司机的收入差异的影响做比较,从而分析出,在私有化制度及放松管制制度下,可比较的职业间的收入差异的不同之处。
论文剖析
(1)运输业
在1960年前,运输公司基本上都是私人拥有的,在政府的管制下特许经营,其票价和路线都是由政府规定的。这样的管制并不必然使得就业歧视增加,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黑人作为司机所遇到的阻碍相对较小。进入管制影响了货运业的种族就业情形,但是和对交通行业的影响又大不相同。1935年的汽车运输法严重的限制了私人雇佣运输业进入有利可图的拼箱装载(LTL)业务。高度组织化的LTL业务缺乏竞争,这使得当时的商业环境表现出,雇主和工会存在限制非首选组工人就业的行为这样的局面。过去的研究证据表明,与其余所有产业对比,黑人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性被私人雇佣从事有利可图的行业(Richard Leone,1970)。即使当司机面临一个弹性大的劳动供给曲线,这样的就业差异依然存在(Rose,1987)。在某种程度上,黑人司机就业的不足是因为工会资历降级的规则被放至LTL资历表的最底部,不受人重视。
运输业的管制放松对提高黑人司机的工作机会也有着意料之外的影响。黑人司机受雇佣的就业比例从1978年的15.5%上升至1995年的24.3%(Barry T.Hirsch andDavidA.Macpherson,1998)。这样的就业模式与,当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时,工会和公司陷入就业歧视的可能性更小这一观点相符。竞争的缺乏加上工会对于司机的供给控制,使得雇主和工会依然在雇佣产业中的高薪LTL业务中,享有实施雇佣偏好的权利。实证分析要求检验放松管制后种族收入差异的减少程度。
(2)数据及收入模型
1973至1981年间的观测数据由五月份的当期人口调查文件集提供,1983至1996年的数据则从1983年一月至1996年12月这168个包含每月当期人口调查数据的旋转群文件得出。省略1982年数据的原因在于该调查并没有收集到工会的信息。选定的样本人群包括年龄从16岁至64岁不等的全职公共交通系统的巴士司机及私人雇佣的卡车司机,样本被要求提供有关通常情况下他们的周薪水、工作时间、是否存在工会及一系列的人口统计特征的信息。值得一提的是,样本中的卡车司机均为雇员司机,自营业主不包括在内。
样本中的当期人口调查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巴士司机和私人雇佣的卡车司机的数据可以用来估计下列的收入等式:
j代表个人司机,t代表观测年份,Wansit及truck则分别表示公共交通系统巴士及私人司机部门,union表示工会状态。变量ln(Famings)是1983-1984年间通常情况下的周收入的自然对数,而该周收入是由CPI指数平减计算而来的。当司机是黑人,Black代表一个等于l的虚拟变量。在数据观测年1984-1996年及1979-1996年中,Privatizafion和Deregulation均为等于1的虚拟变量。控制向量X包含了一个常数,囊括了标准劳动力收入的决定因素,另外,每年的全国失业率作为—个收入的决定因素也包括在x向量之内,而失业率亦可控制诸如在商业周期中,时间变量失真的变化。
本篇論文中的特定系数为α1及α3。α1衡量的是产业政策实施之前观测期的黑人与白人司机的对数收入差异。α3则表明的是相关政策实施后的观测期的数据变化。
小结
过去25年间的产业政策,强调了对于竞争性市场更大的依赖,以提高消费者福利。这类政策对减少种族工资差距可能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放松管制的运输业就是这类观点的一个有力支持。
本研究发现,公共运输部门的私有化与种族收入差距缩小有关,而后者的形成原因又与在运输业中发现的结果类似。私有化的结果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揭示,正是黑人的收入优势削弱了紧接而来的该政策的引入效果。总的来说,本篇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Becker的竞争与歧视假说适用于私有化环境下的公有产业,最起码适用于那些需要适度训练的分析类职业。
早在近60年前,Gary Becker(1957)就提出,竞争有助于削弱企业工资定价和就业歧视的能力。尤其是放松管制了的运输业,为检验Becker假说提供了沃土。由于管制放松带来的竞争加剧,应该使得雇主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用以实现歧视偏好。诸如Nancy L.Rose(1987),PeoplesandLisa Saunders(1993),John S.Heywood and Peoples(1994)等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在放松管制了的运输业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也为该假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主要内容
这篇论文使用了交通运输业的相关信息来检验Becker假说,论文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为样本用来观测检验的一个运输业是私有化的。在私有化的环境下,Becker假说是否同样适用于公有的运输业,是本文试图研究的一个重点,通过调查研究私有化对于公共交通系统内黑人与白人司机的收入差距的影响,这个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之后,本文将通过用这些数据与放松管制政策的实施对私人雇佣的黑人与白人司机的收入差异的影响做比较,从而分析出,在私有化制度及放松管制制度下,可比较的职业间的收入差异的不同之处。
论文剖析
(1)运输业
在1960年前,运输公司基本上都是私人拥有的,在政府的管制下特许经营,其票价和路线都是由政府规定的。这样的管制并不必然使得就业歧视增加,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黑人作为司机所遇到的阻碍相对较小。进入管制影响了货运业的种族就业情形,但是和对交通行业的影响又大不相同。1935年的汽车运输法严重的限制了私人雇佣运输业进入有利可图的拼箱装载(LTL)业务。高度组织化的LTL业务缺乏竞争,这使得当时的商业环境表现出,雇主和工会存在限制非首选组工人就业的行为这样的局面。过去的研究证据表明,与其余所有产业对比,黑人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性被私人雇佣从事有利可图的行业(Richard Leone,1970)。即使当司机面临一个弹性大的劳动供给曲线,这样的就业差异依然存在(Rose,1987)。在某种程度上,黑人司机就业的不足是因为工会资历降级的规则被放至LTL资历表的最底部,不受人重视。
运输业的管制放松对提高黑人司机的工作机会也有着意料之外的影响。黑人司机受雇佣的就业比例从1978年的15.5%上升至1995年的24.3%(Barry T.Hirsch andDavidA.Macpherson,1998)。这样的就业模式与,当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时,工会和公司陷入就业歧视的可能性更小这一观点相符。竞争的缺乏加上工会对于司机的供给控制,使得雇主和工会依然在雇佣产业中的高薪LTL业务中,享有实施雇佣偏好的权利。实证分析要求检验放松管制后种族收入差异的减少程度。
(2)数据及收入模型
1973至1981年间的观测数据由五月份的当期人口调查文件集提供,1983至1996年的数据则从1983年一月至1996年12月这168个包含每月当期人口调查数据的旋转群文件得出。省略1982年数据的原因在于该调查并没有收集到工会的信息。选定的样本人群包括年龄从16岁至64岁不等的全职公共交通系统的巴士司机及私人雇佣的卡车司机,样本被要求提供有关通常情况下他们的周薪水、工作时间、是否存在工会及一系列的人口统计特征的信息。值得一提的是,样本中的卡车司机均为雇员司机,自营业主不包括在内。
样本中的当期人口调查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巴士司机和私人雇佣的卡车司机的数据可以用来估计下列的收入等式:
j代表个人司机,t代表观测年份,Wansit及truck则分别表示公共交通系统巴士及私人司机部门,union表示工会状态。变量ln(Famings)是1983-1984年间通常情况下的周收入的自然对数,而该周收入是由CPI指数平减计算而来的。当司机是黑人,Black代表一个等于l的虚拟变量。在数据观测年1984-1996年及1979-1996年中,Privatizafion和Deregulation均为等于1的虚拟变量。控制向量X包含了一个常数,囊括了标准劳动力收入的决定因素,另外,每年的全国失业率作为—个收入的决定因素也包括在x向量之内,而失业率亦可控制诸如在商业周期中,时间变量失真的变化。
本篇論文中的特定系数为α1及α3。α1衡量的是产业政策实施之前观测期的黑人与白人司机的对数收入差异。α3则表明的是相关政策实施后的观测期的数据变化。
小结
过去25年间的产业政策,强调了对于竞争性市场更大的依赖,以提高消费者福利。这类政策对减少种族工资差距可能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放松管制的运输业就是这类观点的一个有力支持。
本研究发现,公共运输部门的私有化与种族收入差距缩小有关,而后者的形成原因又与在运输业中发现的结果类似。私有化的结果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揭示,正是黑人的收入优势削弱了紧接而来的该政策的引入效果。总的来说,本篇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Becker的竞争与歧视假说适用于私有化环境下的公有产业,最起码适用于那些需要适度训练的分析类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