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育应使学生以自我的天赋潜能为基础,以发展欲望为引擎,通过自我反思的心理作用,按照美的规律来不断发展、构造自己。因此,语文教育的目标应回归人性本体,实现人本化。在实践人本化的语文教育目标时,首先应促进学生本体意识的启蒙,充分实现学生自身的可发展性;其次必须加快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最后要努力加强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
关键词:人的可发展性 语文教育目标 人本化
语文教育目标不是狭隘的“语文教学目标”,而是语文课程目标。它客观地反映语文教育的规律,预示着语文教育发展的方向,是语文学科编选教材、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手段、设计教学程序及安排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检查、评价语文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①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细观新课标,我们不难发现,对“人”(这里具体指受教育者——学生)的关注已经开始凸现其中。所谓语文教育目标的人本化,就是在语文教育中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从传统教育的异化氛围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在语文教育中实现人本化就是在教育中使人还归到自身能充分自由發展的状态,使语文教育成为适应人身心发展需要的活动。
当夸美纽斯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就是一颗种子,我们不必从外面那什么东西给一个人,只需把那暗藏在身内的固有的东西揭开和揭露出来”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教育,“教”的目标是在于“育”也。我们的语文教育不是强迫,不是硬塞,而是一种通过培养、通过唤醒使学生发展的过程。但此过程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那就是学生是可以培养的,学生拥有某些期待被“唤醒”的潜能,总而言之就是学生是具有可发展性的。
学生就如同一颗种子,他们拥有无数的天赋潜能,语文教育的目标不应游离于这些人的本性,或一味在这颗种子上刻画事物,而应该努力发掘潜能,刺激学生的成长欲望,同时提供充足的阳光、空气、水等,保证学生的可发展性得到足够的开发和唤醒。但这并不是教育的终结,因为一旦学生的可发展性被激发以后,作为“人”,他们会不断反思自身,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自增,使自我身心得到更高程度的发展,而在此发展的过程中,语文教育又开始重复这种开发和唤醒,但不同的是,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开发和唤醒。就这样周而复始,学生作为发展本体,凭借人类独有的自身的可发展性,在语文教育的帮助下不断走向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提到:“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自己真正获得解放,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人的全面发展)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自己”。而我们的语文教育正是力图达到这样的目标。同时,人的全面发展,还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马克思所谓的“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要想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学会运用“美的规律”来规范自己的发展之路是不可或缺。
那如何实践语文教育目标的人本化,主要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第一,促进学生本体意识的启蒙,充分实现学生自身的可发展性。
教育中的可持续性发展指教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当下的发展,而且还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即教育的过程要实现从“教”——“不教”的过程转变。正如上文所说,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在于“唤醒”,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学生自身的潜能,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欲望等等,而语文教师则无疑肩负着具体唤醒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放权,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权,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人地位,这样学生才能树立信心和责任感,才能独立进行思考,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第二,加快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教学中建构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语文学习环境。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容许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自由、思维的自由。语文教师应克服循规蹈矩的思维定势,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创设能发展学生个性的时间与空间,实现开放式教学,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各具特色的生命活动过程。
第三,加强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
马克思曾说,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自己。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打量自己,按照美的规律来获得新的生命,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运用、发展和丰富自己的语言,人按照美的规律构造自己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人因美而幸福地生活,人因美的消逝而消逝。所以,“美”对于人来说,是无可或缺的,学生的茁壮成长同样离不开“美”的熏陶。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育中人文性的缺失,造成国民道德水准的下降,语文教育成了失去灵魂的教育,这是要负责任的,语文教育不能再做没有灵魂的教育了。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使人健全和谐地发展,因此找回语文教育失落的人文精神,重塑语文教育的价值基础,应成为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3]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向贤明.教育与人的发展新论[J].教育研究,2005.5
关键词:人的可发展性 语文教育目标 人本化
语文教育目标不是狭隘的“语文教学目标”,而是语文课程目标。它客观地反映语文教育的规律,预示着语文教育发展的方向,是语文学科编选教材、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手段、设计教学程序及安排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检查、评价语文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①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细观新课标,我们不难发现,对“人”(这里具体指受教育者——学生)的关注已经开始凸现其中。所谓语文教育目标的人本化,就是在语文教育中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从传统教育的异化氛围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在语文教育中实现人本化就是在教育中使人还归到自身能充分自由發展的状态,使语文教育成为适应人身心发展需要的活动。
当夸美纽斯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就是一颗种子,我们不必从外面那什么东西给一个人,只需把那暗藏在身内的固有的东西揭开和揭露出来”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教育,“教”的目标是在于“育”也。我们的语文教育不是强迫,不是硬塞,而是一种通过培养、通过唤醒使学生发展的过程。但此过程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那就是学生是可以培养的,学生拥有某些期待被“唤醒”的潜能,总而言之就是学生是具有可发展性的。
学生就如同一颗种子,他们拥有无数的天赋潜能,语文教育的目标不应游离于这些人的本性,或一味在这颗种子上刻画事物,而应该努力发掘潜能,刺激学生的成长欲望,同时提供充足的阳光、空气、水等,保证学生的可发展性得到足够的开发和唤醒。但这并不是教育的终结,因为一旦学生的可发展性被激发以后,作为“人”,他们会不断反思自身,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自增,使自我身心得到更高程度的发展,而在此发展的过程中,语文教育又开始重复这种开发和唤醒,但不同的是,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开发和唤醒。就这样周而复始,学生作为发展本体,凭借人类独有的自身的可发展性,在语文教育的帮助下不断走向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提到:“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自己真正获得解放,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人的全面发展)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自己”。而我们的语文教育正是力图达到这样的目标。同时,人的全面发展,还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马克思所谓的“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要想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学会运用“美的规律”来规范自己的发展之路是不可或缺。
那如何实践语文教育目标的人本化,主要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第一,促进学生本体意识的启蒙,充分实现学生自身的可发展性。
教育中的可持续性发展指教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当下的发展,而且还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即教育的过程要实现从“教”——“不教”的过程转变。正如上文所说,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在于“唤醒”,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学生自身的潜能,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欲望等等,而语文教师则无疑肩负着具体唤醒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放权,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权,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人地位,这样学生才能树立信心和责任感,才能独立进行思考,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第二,加快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教学中建构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语文学习环境。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容许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自由、思维的自由。语文教师应克服循规蹈矩的思维定势,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创设能发展学生个性的时间与空间,实现开放式教学,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各具特色的生命活动过程。
第三,加强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
马克思曾说,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自己。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打量自己,按照美的规律来获得新的生命,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运用、发展和丰富自己的语言,人按照美的规律构造自己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人因美而幸福地生活,人因美的消逝而消逝。所以,“美”对于人来说,是无可或缺的,学生的茁壮成长同样离不开“美”的熏陶。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育中人文性的缺失,造成国民道德水准的下降,语文教育成了失去灵魂的教育,这是要负责任的,语文教育不能再做没有灵魂的教育了。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使人健全和谐地发展,因此找回语文教育失落的人文精神,重塑语文教育的价值基础,应成为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3]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向贤明.教育与人的发展新论[J].教育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