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有底蕴气自华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quanch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所谓凸显文化底蕴,就是说在作文中要把你平时积累下来的文化素养充分反映出来,借以提升所写文章的思想品位和艺术品位。
  【方法导航】
  一、彰显诗词底蕴
  这一点指的是直接引用或化用诗词作品里的名言佳句,给读者以浓重的诗香氛围。请阅读以下文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是知识的另一片海,海里的朵朵浪花是我们深深浅浅的脚印。“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这里的人生实践是不是杨绛先生为我们阐释的“无字之书”呢?因为有生活,所以我讀懂了“古来圣贤皆寂寞”中李白的孤独;因为有生活,所以我知道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含义;因为有生活,我才不会因《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而大笑不止。在生活这本无字之书中,我知道了读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生活是为了更好地读书。
  (选自2017年浙江卷佳作《让心灵在“有字”“无字”间徜徉》)
  一段之内,盛满了陆游、李白、李清照等人脍炙人口的名句,它们如一朵朵芬芳的鲜花,灿烂了阅卷教师的眼睛。缤纷的诗句辅以比喻、排比修辞,使该文神采飞扬、意蕴深远。
  二、亮出名著底蕴
  这里的“名著”并不限于文学名著,也包括其他社会类、哲学类、历史类和自然科学类的有分量的论著。亮出名著底蕴,就是要恰到好处地援引这些著作中的某种论述。如下面两段文字:
  《文化苦旅》一书中有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之所以这样说,在我看来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它如一条纽带,牵系着个人、历史以及未来。
  ……
  自然,这文化的纽带不是形成于某个特定的时代,而是如一条长河,蜿蜒曲折,绵延五千年踏时空而来。正如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所言,“解决艺术的永恒性秘密的钥匙”也许正在于,承载着古代文化的艺术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
  (选自2007年北京卷佳作《说纽带》)
  该考生论说“文化对人的影响”,其观点发端于《文化苦旅》;具体论证中,作者进一步彰显了自己的知识积淀与认识水平,特别是合理引述《美的历程》中的论断作为理论支撑,令人信服地阐明了“文化纽带牵系今人与古人”的深层原因,使全文独具一种文化的光芒。
  三、展现民俗底蕴
  这一点指的是将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凝练有味地表达出来,使考场作文富于民俗文化气息。比如下面这几段:
  《世说新语》有云:“千里莼羹,末下盐豉。”梁实秋解说“千里”“末下”乃地名,这莼菜难烹,须末下盐豉来调节其味。而两地相去甚远,说来道去不过一个“吃”,更兼一种叫着“家乡的味道”氤氲心间。
  中国人会吃举世闻名。有无辣不欢的川菜,重口劲爽的湘菜,精致可口的淮扬菜,甘甜健康的粤菜……一袭来自《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潮风靡全球,显现出中华美食迷人的魅力。
  自明清时期起,经济重心南移,江浙人民因经济发展迅速,变得极为富有。人闲下来了,有钱了,于是在“吃”上颇下功夫。一碗“佛跳墙”集各色山珍海味于一身,鲍鱼、火腿、牛肉、竹笋、杏鲍菇……也怪不得起名者赐“佛跳墙”这一名讳,得此美味,恐怕连四大皆空的佛也要翻越“荤戒”的樊篱,来一尝美味了吧?
  ……
  老北京的豆汁儿、核桃酪、核桃腰、窝窝头……这些寻常百姓家所食之物,彰显着生活的疾苦与“苦中作乐”、品尝美味的安宁幸福。东兴楼的爆炒猪肚儿、全聚德的全鸭宴、玉华台的狮子头与灌汤包……则体现了食客以“吃”为欢的真性情。
  (选自2007年湖北卷佳作《千里莼羹,末下盐豉》)
  本文由《世说新语》、梁实秋作品中有关美食的文字说起,有古有今,有名有形,酸甜香辣精致劲爽,东南西北皆有美味。作者十分留意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对中华美食的评介,产地、特点、风俗等皆如数家珍。
  【时文启思】
  常想一二
  陈鲁民
  晋人羊祜说过:“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他这话还真不是无病呻吟,更非“为赋新词强说愁”。他立志伐吴,统一天下,建不世之功,可总是不能如意。先是碰上一个硬对手陆抗,让他无计可施;好不容易等到陆抗病死了,他正准备出兵,晋武帝又听信贾充谗言,不愿动武,错过伐吴最好时机;又过了几年,晋武帝终于想明白了,要大动干戈了,羊祜已老得走不动了,无可奈何之际,不由得他不发出这千秋遗憾。【由史实引入正题,既增加趣味性,又很有说服力。】
  宋人辛弃疾也有同感:“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辛弃疾立志抗金,收复失地,但南宋朝廷一帮主和反战君臣,百般阻挠,处处掣肘,让他空有一腔报国志,在等待与无奈中慢慢老去,加上孩子也不争气,让他很是失望。一生坎坷,壮志难酬,他只有寄情于诗词曲赋中,发发英雄牢骚,出出豪壮怨气。好在“无心插柳柳成荫”,他的牢骚怨气竟也有“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气势,无意中又成了一个“国家不幸诗家幸”的标本。【与第一段联系起来看,一武一文,角度有别。】
  扪心自问,我们多是些庸庸碌碌的平常人,没有羊祜、辛弃疾那么大的襟怀和抱负,不如意的层次也没他们那么高,但遇到的不如意事一点不比他们少,虽然都是些家长里短,庸常小事,鸡虫得失,小悲小伤,也常让我们心情郁闷,无法排遣。【实话实说,很能引发读者的同感。】
  其实,细想起来,有很多不如意事都是自找的。那么,我们不妨适当放弃一些身外之物,从实际出发降低一点人生标准,减一减太盛的名利之心,不如意事自然就会减少。【点出方法之一。】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少想不如意事,多想如意的事,这是民国元老于右任的人生态度。他曾写过这样一副著名的对联“少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是“如意”。既然“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的大趋势基本无法改变,那何妨索性忘掉或少思那不顺心的“八九”,多想想让人高兴的“一二”。这可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不是鸵鸟的埋头战术,而是达观者的生活态度。【段首以“还有一个办法”过渡;段末注意区分异同,突出说理的辩证性。】
其他文献
【有言在先】  动物是地球上可爱的精灵,也是我们人类永远的朋友。有了它们的存在,山川、河流、小溪、绿树、花草才会更美丽,人类世界才充满了活力。你可知道:是蜻蜓告诉了人类飞机如何避震;是蝙蝠启示人类发明了雷达;是海豚引导人类制作了声呐装置;是苍蝇的平衡棒让人类懂得了振动螺旋仪的力学原理;是鱼的形体让人类仿造了船和汽车的流线型……可见,人类文明的发达离不开动物,人类有义务保护动物。让我们走近这可爱的小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激越昂扬的《红旗飘飘》响起,你听,那铿锵一曲,或长调短叹,或婉转清鸣,是我们中华儿女自豪的呼声:我们的中国,了不起!昂首的中国,了不起!  迎着穿越时空的猎猎阵风,我们看到,大国重器下线,民族自豪上线,一路走来,崛起之路,中国的脚步匆匆:“玉兔”蟾宫折桂,浩气展虹霓;“长五”翱翔苍穹,星斗文章;“墨子号”展现“中国创造”,领世界风骚……君不见,一
正常写议论文,都是先正面亮出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来论证这一观点,最后总结全文,圆满收尾。这叫立论。其实,议论文还有一种写作方式,叫驳论,即先给出一个错误的观点,然后对这一观点进行批驳,通过论述证明其错误所在,最后给出正确的观点。比如对于浪费粮食现象,有人认为,现在生活富裕了,浪费一点没什么。我们就可针对这一错误观点写一篇议论文,先驳后立,让人明白,任何时候浪费粮食都是不对的。  那么,如何来写好
店里的女孩儿说,如果肯弹甲壳虫爵士乐的《太阳从这里升起》,冰藏牛奶可算店里请客。玲子伸出拇指,做出OK的表示。随即边哼歌词边弹《太阳从这里升 起》。音量并不大,而且大概由于过度吸烟的关系,嗓音有些沙哑,但很有厚度,娓娓动人。我喝着啤酒,望着远山,耳听她的歌声,恍惚觉得太阳会再次从那里探 出脸来。那心境实在太温馨、太平和了。《太阳从这里升起》一曲唱罢,玲子把吉他还给女孩儿,再次让她打开立体声短波。然
【摘要】“自主-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九澧实验学校承担的湖南省教育科研课题,通过学校几年扎实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形成了可供操作且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辩证关系高度统一,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非常融洽,教学效果很好。现以一堂课窥视一斑。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教师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图片和几句抒情美语
语句的衔接与排序,就是给出一组次序混乱的句子,要求考生将句子重新调整,使之排列有序,語意贯通。语句的衔接与排序是“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的一种考查形式,是近几年中考出现频率比较高的题型之一,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赋分2—3分。从命题的基本形式看,语句的衔接与排序题又可分语境类和非语境类两种。语境类排序题,就是在题目设置的语言环境下,要求考生将一组无序排列的句子重新排序后,按照顺序填入文中的横线处
生在鹤城,长在鹤城,每年有将近五个月的时间与冰雪相伴,如果我告诉你我刚刚学会滑冰,你一定不相信。本来嘛,耳濡目染,看也看会了。但我说的是实话,我的确刚刚学会滑冰。  其实,我很喜欢冰雪项目,但喜欢不等于必须要学會。每逢电视上有冰雪项目比赛,我总是瞪大眼睛看着,还不时地和爸爸交换一下看法。  念小学的时候曾经学习过滑冰,但也仅仅一课时而已,称得上“起于此,止于此”。当我穿戴整齐小心翼翼地“挪”上冰面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表达是与他人沟通交流、传递情感的一个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和最终目标。下面,就教学工作中,如何培養学生的表达能力,谈谈我个人的做法:  一、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都不难发现,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
【自主演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如果置身地狱,免遭痛苦有两种方法: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它们,使它们存在下去,赋予它们空间。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即使身陷囹圄无法抽身,我们仍有一种选择:追求光明,追求非地狱的精神寄托,由此抵抗痛苦,也抵抗自身
【摘要】等待戈多这个意象已经逸出文学的狭小范围,成了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等待戈多》在西方文学史也是现代主义文学向后现代主义文学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从更大范围来看,说它是整个文化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不为过。  【关键词】反思;救赎的期望;等待戈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0  英国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于1953年1月在巴黎巴比伦剧院首演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