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所谓凸显文化底蕴,就是说在作文中要把你平时积累下来的文化素养充分反映出来,借以提升所写文章的思想品位和艺术品位。
【方法导航】
一、彰显诗词底蕴
这一点指的是直接引用或化用诗词作品里的名言佳句,给读者以浓重的诗香氛围。请阅读以下文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是知识的另一片海,海里的朵朵浪花是我们深深浅浅的脚印。“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这里的人生实践是不是杨绛先生为我们阐释的“无字之书”呢?因为有生活,所以我讀懂了“古来圣贤皆寂寞”中李白的孤独;因为有生活,所以我知道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含义;因为有生活,我才不会因《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而大笑不止。在生活这本无字之书中,我知道了读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生活是为了更好地读书。
(选自2017年浙江卷佳作《让心灵在“有字”“无字”间徜徉》)
一段之内,盛满了陆游、李白、李清照等人脍炙人口的名句,它们如一朵朵芬芳的鲜花,灿烂了阅卷教师的眼睛。缤纷的诗句辅以比喻、排比修辞,使该文神采飞扬、意蕴深远。
二、亮出名著底蕴
这里的“名著”并不限于文学名著,也包括其他社会类、哲学类、历史类和自然科学类的有分量的论著。亮出名著底蕴,就是要恰到好处地援引这些著作中的某种论述。如下面两段文字:
《文化苦旅》一书中有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之所以这样说,在我看来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它如一条纽带,牵系着个人、历史以及未来。
……
自然,这文化的纽带不是形成于某个特定的时代,而是如一条长河,蜿蜒曲折,绵延五千年踏时空而来。正如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所言,“解决艺术的永恒性秘密的钥匙”也许正在于,承载着古代文化的艺术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
(选自2007年北京卷佳作《说纽带》)
该考生论说“文化对人的影响”,其观点发端于《文化苦旅》;具体论证中,作者进一步彰显了自己的知识积淀与认识水平,特别是合理引述《美的历程》中的论断作为理论支撑,令人信服地阐明了“文化纽带牵系今人与古人”的深层原因,使全文独具一种文化的光芒。
三、展现民俗底蕴
这一点指的是将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凝练有味地表达出来,使考场作文富于民俗文化气息。比如下面这几段:
《世说新语》有云:“千里莼羹,末下盐豉。”梁实秋解说“千里”“末下”乃地名,这莼菜难烹,须末下盐豉来调节其味。而两地相去甚远,说来道去不过一个“吃”,更兼一种叫着“家乡的味道”氤氲心间。
中国人会吃举世闻名。有无辣不欢的川菜,重口劲爽的湘菜,精致可口的淮扬菜,甘甜健康的粤菜……一袭来自《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潮风靡全球,显现出中华美食迷人的魅力。
自明清时期起,经济重心南移,江浙人民因经济发展迅速,变得极为富有。人闲下来了,有钱了,于是在“吃”上颇下功夫。一碗“佛跳墙”集各色山珍海味于一身,鲍鱼、火腿、牛肉、竹笋、杏鲍菇……也怪不得起名者赐“佛跳墙”这一名讳,得此美味,恐怕连四大皆空的佛也要翻越“荤戒”的樊篱,来一尝美味了吧?
……
老北京的豆汁儿、核桃酪、核桃腰、窝窝头……这些寻常百姓家所食之物,彰显着生活的疾苦与“苦中作乐”、品尝美味的安宁幸福。东兴楼的爆炒猪肚儿、全聚德的全鸭宴、玉华台的狮子头与灌汤包……则体现了食客以“吃”为欢的真性情。
(选自2007年湖北卷佳作《千里莼羹,末下盐豉》)
本文由《世说新语》、梁实秋作品中有关美食的文字说起,有古有今,有名有形,酸甜香辣精致劲爽,东南西北皆有美味。作者十分留意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对中华美食的评介,产地、特点、风俗等皆如数家珍。
【时文启思】
常想一二
陈鲁民
晋人羊祜说过:“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他这话还真不是无病呻吟,更非“为赋新词强说愁”。他立志伐吴,统一天下,建不世之功,可总是不能如意。先是碰上一个硬对手陆抗,让他无计可施;好不容易等到陆抗病死了,他正准备出兵,晋武帝又听信贾充谗言,不愿动武,错过伐吴最好时机;又过了几年,晋武帝终于想明白了,要大动干戈了,羊祜已老得走不动了,无可奈何之际,不由得他不发出这千秋遗憾。【由史实引入正题,既增加趣味性,又很有说服力。】
宋人辛弃疾也有同感:“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辛弃疾立志抗金,收复失地,但南宋朝廷一帮主和反战君臣,百般阻挠,处处掣肘,让他空有一腔报国志,在等待与无奈中慢慢老去,加上孩子也不争气,让他很是失望。一生坎坷,壮志难酬,他只有寄情于诗词曲赋中,发发英雄牢骚,出出豪壮怨气。好在“无心插柳柳成荫”,他的牢骚怨气竟也有“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气势,无意中又成了一个“国家不幸诗家幸”的标本。【与第一段联系起来看,一武一文,角度有别。】
扪心自问,我们多是些庸庸碌碌的平常人,没有羊祜、辛弃疾那么大的襟怀和抱负,不如意的层次也没他们那么高,但遇到的不如意事一点不比他们少,虽然都是些家长里短,庸常小事,鸡虫得失,小悲小伤,也常让我们心情郁闷,无法排遣。【实话实说,很能引发读者的同感。】
其实,细想起来,有很多不如意事都是自找的。那么,我们不妨适当放弃一些身外之物,从实际出发降低一点人生标准,减一减太盛的名利之心,不如意事自然就会减少。【点出方法之一。】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少想不如意事,多想如意的事,这是民国元老于右任的人生态度。他曾写过这样一副著名的对联“少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是“如意”。既然“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的大趋势基本无法改变,那何妨索性忘掉或少思那不顺心的“八九”,多想想让人高兴的“一二”。这可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不是鸵鸟的埋头战术,而是达观者的生活态度。【段首以“还有一个办法”过渡;段末注意区分异同,突出说理的辩证性。】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所谓凸显文化底蕴,就是说在作文中要把你平时积累下来的文化素养充分反映出来,借以提升所写文章的思想品位和艺术品位。
【方法导航】
一、彰显诗词底蕴
这一点指的是直接引用或化用诗词作品里的名言佳句,给读者以浓重的诗香氛围。请阅读以下文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是知识的另一片海,海里的朵朵浪花是我们深深浅浅的脚印。“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这里的人生实践是不是杨绛先生为我们阐释的“无字之书”呢?因为有生活,所以我讀懂了“古来圣贤皆寂寞”中李白的孤独;因为有生活,所以我知道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含义;因为有生活,我才不会因《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而大笑不止。在生活这本无字之书中,我知道了读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生活是为了更好地读书。
(选自2017年浙江卷佳作《让心灵在“有字”“无字”间徜徉》)
一段之内,盛满了陆游、李白、李清照等人脍炙人口的名句,它们如一朵朵芬芳的鲜花,灿烂了阅卷教师的眼睛。缤纷的诗句辅以比喻、排比修辞,使该文神采飞扬、意蕴深远。
二、亮出名著底蕴
这里的“名著”并不限于文学名著,也包括其他社会类、哲学类、历史类和自然科学类的有分量的论著。亮出名著底蕴,就是要恰到好处地援引这些著作中的某种论述。如下面两段文字:
《文化苦旅》一书中有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之所以这样说,在我看来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它如一条纽带,牵系着个人、历史以及未来。
……
自然,这文化的纽带不是形成于某个特定的时代,而是如一条长河,蜿蜒曲折,绵延五千年踏时空而来。正如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所言,“解决艺术的永恒性秘密的钥匙”也许正在于,承载着古代文化的艺术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
(选自2007年北京卷佳作《说纽带》)
该考生论说“文化对人的影响”,其观点发端于《文化苦旅》;具体论证中,作者进一步彰显了自己的知识积淀与认识水平,特别是合理引述《美的历程》中的论断作为理论支撑,令人信服地阐明了“文化纽带牵系今人与古人”的深层原因,使全文独具一种文化的光芒。
三、展现民俗底蕴
这一点指的是将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凝练有味地表达出来,使考场作文富于民俗文化气息。比如下面这几段:
《世说新语》有云:“千里莼羹,末下盐豉。”梁实秋解说“千里”“末下”乃地名,这莼菜难烹,须末下盐豉来调节其味。而两地相去甚远,说来道去不过一个“吃”,更兼一种叫着“家乡的味道”氤氲心间。
中国人会吃举世闻名。有无辣不欢的川菜,重口劲爽的湘菜,精致可口的淮扬菜,甘甜健康的粤菜……一袭来自《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潮风靡全球,显现出中华美食迷人的魅力。
自明清时期起,经济重心南移,江浙人民因经济发展迅速,变得极为富有。人闲下来了,有钱了,于是在“吃”上颇下功夫。一碗“佛跳墙”集各色山珍海味于一身,鲍鱼、火腿、牛肉、竹笋、杏鲍菇……也怪不得起名者赐“佛跳墙”这一名讳,得此美味,恐怕连四大皆空的佛也要翻越“荤戒”的樊篱,来一尝美味了吧?
……
老北京的豆汁儿、核桃酪、核桃腰、窝窝头……这些寻常百姓家所食之物,彰显着生活的疾苦与“苦中作乐”、品尝美味的安宁幸福。东兴楼的爆炒猪肚儿、全聚德的全鸭宴、玉华台的狮子头与灌汤包……则体现了食客以“吃”为欢的真性情。
(选自2007年湖北卷佳作《千里莼羹,末下盐豉》)
本文由《世说新语》、梁实秋作品中有关美食的文字说起,有古有今,有名有形,酸甜香辣精致劲爽,东南西北皆有美味。作者十分留意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对中华美食的评介,产地、特点、风俗等皆如数家珍。
【时文启思】
常想一二
陈鲁民
晋人羊祜说过:“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他这话还真不是无病呻吟,更非“为赋新词强说愁”。他立志伐吴,统一天下,建不世之功,可总是不能如意。先是碰上一个硬对手陆抗,让他无计可施;好不容易等到陆抗病死了,他正准备出兵,晋武帝又听信贾充谗言,不愿动武,错过伐吴最好时机;又过了几年,晋武帝终于想明白了,要大动干戈了,羊祜已老得走不动了,无可奈何之际,不由得他不发出这千秋遗憾。【由史实引入正题,既增加趣味性,又很有说服力。】
宋人辛弃疾也有同感:“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辛弃疾立志抗金,收复失地,但南宋朝廷一帮主和反战君臣,百般阻挠,处处掣肘,让他空有一腔报国志,在等待与无奈中慢慢老去,加上孩子也不争气,让他很是失望。一生坎坷,壮志难酬,他只有寄情于诗词曲赋中,发发英雄牢骚,出出豪壮怨气。好在“无心插柳柳成荫”,他的牢骚怨气竟也有“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气势,无意中又成了一个“国家不幸诗家幸”的标本。【与第一段联系起来看,一武一文,角度有别。】
扪心自问,我们多是些庸庸碌碌的平常人,没有羊祜、辛弃疾那么大的襟怀和抱负,不如意的层次也没他们那么高,但遇到的不如意事一点不比他们少,虽然都是些家长里短,庸常小事,鸡虫得失,小悲小伤,也常让我们心情郁闷,无法排遣。【实话实说,很能引发读者的同感。】
其实,细想起来,有很多不如意事都是自找的。那么,我们不妨适当放弃一些身外之物,从实际出发降低一点人生标准,减一减太盛的名利之心,不如意事自然就会减少。【点出方法之一。】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少想不如意事,多想如意的事,这是民国元老于右任的人生态度。他曾写过这样一副著名的对联“少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是“如意”。既然“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的大趋势基本无法改变,那何妨索性忘掉或少思那不顺心的“八九”,多想想让人高兴的“一二”。这可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不是鸵鸟的埋头战术,而是达观者的生活态度。【段首以“还有一个办法”过渡;段末注意区分异同,突出说理的辩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