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水画中的山水美学精神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pgre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水画是一种人生的美学艺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具体特征。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关系到人生的,生活的和自然的美学艺术。山水画令人折服在人与自然的融合相关,表现人体会到的深远自然,诗性的精神,通过现象言本体。本文通过对山水画的探讨,刍议山水画中的山水美学精神
  【关键词】:意境;美学;精神;心灵映射;山水画;山水诗
  不同的哲学背景导致不同的艺术追求。西方崇尚科学,绘画重写实。而山水画的产生与道家密不可分,玄学的代表思想就是道家思想,魏晋玄学盛行,这一时期政治动荡,民不聊生,许多文人名士为了躲避政治上的倾轧选择隐居,清淡人生,要求超凡事务,过清远旷达的艺术人生,越名教而任自然 。魏晋名士把自己心境落实到山水中,在自然中满足他们艺术的生活情调。中国山水画是以宇宙山川自然为对象,表现它的形象、秩序、节奏、和谐及它内在的精神气质,借以窥见我的最深心灵,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画家写山川草木,去烟明晦,云山绵邈,化自然实景为情意的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心灵具象化,自然的山川林木就成了画家抒写情思的媒介。董其晶说得好,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以诗为境“,画家赋的诗心映射着天地的诗心,诗者天地之心也,山川大地是宇宙诗心的影现,也是画农忙 灵的活跃。所以中国山水画家图画山川林木,并非单纯妈其形态,固然山形山质、林木百有其美,画家更要借山川表现自我心灵情意,如清人石涛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山水画家是以心灵映射宇宙万象,代山川而立言,所表现的是画家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自然景象,即情与景交融的灵境。背后的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整个宇宙生生不息,天地人之间的精神相互融合。把玄学具体落实到一种向往相生,互正互生,人与自然的一种吻合的关系。山水画的造境主旨是围绕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写照万物和表现内心世界的合一。这是中国人独特的的表现方式,而不是简单的对景透视写生再现自然之美,它蕴藏着极为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力求人的主观内心对自然道的感悟和表达,游心与游目,他视之以目,视之以心,就是要求你目要似而神欲,要所以中国艺术家更重视“传神”注重主观上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更多的表现出一种心境,也就是它力求人的主观内心对自然规律即“道”的感悟和表达,不拘泥于物像的具体罗列和刻画,中国画重意向而非具象,“直取”天人合一“的精神世界,对大自然一种理想化的依恋和敬重,在画之外获得心灵的升华和慰籍。
  如那个时期的山水诗应运而生,这是人的情感的对象化情感的自然化。山水画与山水诗是同一个文化根源的同胞姐妹,密不可分,它的发展给山水画成熟和发展提供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诗,原本是一种文字体载,源自古代《诗经》的简称,它具有韵律和节奏感,一向被文人用来抒发情感。因此诗所蕴含的韵律、节奏和情感被画家采入画中,用以塑造视觉艺术形象,画具有这样的形式和精神品格可视为画中有诗。画家也就兼有诗人的品格,画家兼诗人。诗和画之间的关系为中外历代诗人,画家和艺术评论家们所关注的、重视。古希腊诗人西蒙奈底斯称:“诗是有声画,犹如画是无声诗。”宋代张A民认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是有形诗。”宋人苏东坡评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的诗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他看来诗与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他又曾说过:“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高明的画家视作画如作诗。起到一个山水本身的心源就是我们内心对山水的一种感悟。山水的诗性关照。山水诗和山水画的产生都与道家思想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密不可分
  “即可赋予自然以人格化,亦可赋予人格以自然化”,力求达形神的交错“游心与游目”,其近察而远望,仰望,俯览,他的仰望和俯览,是山水的布局,他的开合高低错让,以人与人的远与高,深与阔收与放,虚与实为本是胸怀与意向的远大高仰。是千岩万壑了然于胸的大开大合,大概这就是山水之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的它也是人生意境,不论南宗山水还是北宗山水所表现的意境和功能无不如此,只有这种大山大水的胸怀和气象,才能表达人据心慎事,就是你在为人处事的一种大气魄的状态。所以古人对这方面的笔意笔名笔徳画的描述非常多的,不管是山水诗还是山水画,都在山水精神这方面的表现是非常多的,历代山水诗的咏怀和山水画的造诣不仅仅是情愫,想象,感觉,也是以诗心为本带着悠远的念想,超然坦荡,理性的精神寄喻于自然山水中。以学养为文心,包容内敛,这种包容内敛他本身吻合了中国人儒士道的精神追求。表现作品表达自然山水神韵时透视出人生态度和人格气象,这就是作为山水画他心灵上的追溯。
  山水画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满足士大夫的一种零权高志的心理,就是满足一种卧游,实际上这种精神根源也可以追溯到早起宗炳的《山水画序》所提倡的澄怀味象的发展。山水精神旨归与老庄及佛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体道悦性是山水画审美的终极价值,澄怀是绘画品鉴与绘画创作的心境即是心境静定,释噪平矜,反观内心之本明亦类似于庄子所说的虚静之心,抛弃实用与功利达到虚空明净的无所执的而融入审美对象这种境界可以说是“玄对山水“而”神超理得“那么神超理得玄对山水。这些都是庄子典型的一种庄子思想的深发落实在艺术上的表现。
  山水画审美有几个特征,一个是不滞与物,不拘泥于一个具体的一个对象,它是感知于心,讲究心灵的体会。是象外之象。就是说这个象它不是一个具体化。他是通过有限展示无限。通过一个具象的东西衍生向无限的悠扬,这是山水画一个非常玄妙灵趣,还有就是他的超越性,体悟性和无执。体悟性和无执实际不仅仅是中国山水画,使整个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山水画还有一个终极还要达到的一个唱神,宗炳在《山水画序》中说神之所唱熟分先后,就是说唱神和山水画的一个终极价值所以说山水的基本性格,极具庄子隐士性格,性情不能超越世俗,山水的自然难以入胸次。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到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心目临之则价低就是说山水要求本身有林泉之心,如果以奢华焦虑的心态去看山水画,他的品格肯定低下的,所以说雅俗品格高低就分出来了,山水画的意境,是很多层面的但它有一个整体的特征就是追求宁静旷达,闲和幽远,超然坦荡。
  山水画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具有独到之艺术魅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带来一种情绪和心境。静观自得趣,在静观中去品享自然、参悟之境。山水画家必读万卷书,以养浩然之气于胸中,行万里路,饱游天下名山,历历能罗列于胸中,用自己特有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形式,在力求轻松含蓄中,写自然之状、梳自然之理、表自然之性、抒自然之情,恰当地把握自然的雄奇诡秘与自我审美感受相吻合后而转换出的形式语言,体现出它的气韵和张力,让自己的思绪徜徉在神秘、悠远和鸿蒙的境界之中;在厚重苍秀中透视出浪漫、飘逸和恣肆的气质,创造一种宏大、自信、神秘、崇高的境界,带给观者一种别样的情绪和无限的遐思。情,心之感;境,画之灵魂;理,笔墨造映,山水画则善矣。
  参考文献:
  《山水画序》 宗炳
  《林泉高致》 郭熙
  《中国美术简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简介:谢雨轩,1990年9月3日出生,性别女,汉族,籍贯莱芜市,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15级中国画山水专业。学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画山水;
  馬 钰,1991年10月23日出生,性别男,漢族,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16级中国画山水专业。学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画山水。
其他文献
创作需要深入到生活中去,扎根生活,要去写生,了解他们风土人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不同,人情风貌也不同。因此,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的人,必须要去他们所生活的地方去,深入了解观察。于是,下乡采风成为了我们深入生活,收集素材的最佳方式。  ——题记  来到广西之后,我们一共下乡过两次,一次是贵州,一次是德峨。  贵州之行,我们主要去了两个地方,一个是西江千户苗寨,一个是从江岜沙。  西江千户苗寨 
期刊
【摘要】: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是美国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在他的《前卫与庸俗》一文中指出前卫艺术其实属于统治阶级,是由统治阶级的精英分子提供的,可以说是上流社会的艺术,以为可以和社会脱节,但其实两者是脱不开关系。与前卫艺术相对的是庸俗艺术是指流行的、商业化的艺术和文学,庸俗艺术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关键词】:格林伯格;前卫艺术;庸俗文化;抽象主义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是20世纪下半叶美
期刊
【摘要】:壁画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和艺术感染力,壁画作品的主题内容和形式要满足社会公众或某一个社会群体的审美需求,承载着包括民族、民俗和时代文化取向等具有社会文化公益性目的的职能。壁画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他的宣教作用,这也是其主要的作用。在倡导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当下,对宣教类壁画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现实情况对我们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介绍的是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新址大厅铜浮雕设计项目,是将传统文化
期刊
【摘要】:拙劣设计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在功能的拙劣,功能上的拙劣会导致用户操作失误,或者对用户起不到积极作用;再者就是视觉表现力的拙劣,这种设计相对于功能拙劣的设计来讲,它多来源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需求,体现了人们的智慧,充满了人文主义的思想、精神与情怀,传递着人们对于物质的需要,情感的寄托和观念的诉求。  【关键词】:拙劣设计;功能;视觉表现力;智慧;情感;风俗  设计是人类生活行为的共性特征,
期刊
【摘要】:日本占领台湾以前,台湾社会本质都是属于中国本土边疆移民的一种特点,在日本殖民统治以后,又增加了一种殖民文化特征。台湾固有的文化艺术遭受巨大的抑压。其中,日式美术在不同程度上冲击了清末台湾固有的传统绘画艺术,并促成新的美术风貌在台湾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殖民者导入的西方现代美术形态,客观上促使台湾产生新的美术思潮,对台湾近代绘画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日据;台湾美术;传统  
期刊
【摘要】:素描是一切绘画及至整个视觉艺术的基础,王沂东安格尔的素描人物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学者,他们笔下的人物唯美生动,富有灵气。无论是安格尔或王沂东,从他们的素描各素描观来看,有许多方面还是共同的。他们都极其重视素描在绘画中的作用,绘画风格也都体现了古典主义的美。  【关键词】: 王沂东;安格尔;古典主义;素描;传承  王沂东与安格尔的素描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绘画学者,在他们笔下的人物用线是
期刊
【摘要】:本雅明是福兰克福学派奠基人,同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那个博大精深,理论独具一格。《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他最具颠覆性的作品,由于科技的进步使艺术品变得大众化并加快了文化的传播与普及,人们逐步进入机械复制时代并衍生出的新的一种艺术形式,即“电影”。它是机械复制时代最重要的产物,随着它的产生与运用进而造成了艺术品的“韵味”丧失。  【关键词】:本雅明;韵味;机械复制 
期刊
【摘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的抗战热潮中,承受着最深重的苦难和动荡。置身在洪流之中的广大艺术工作者抛开师承与流派的堡垒,汇聚在一起,他们以文化作为武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不畏艰险,勇敢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负伤的雄狮蕴藏着坚毅的力量已悄然觉醒。  【关键词】:抗战时期;徐悲鸿;美术;新格局;艺术活动  一、抗战爆发后的新格局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
期刊
【摘要】:平面设计作为现今社会中最普遍、最直接的设计形式,是视觉传达的主要设计形式,平面设计不仅从设计的视觉上、功能上和表现形式上都在随着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  极简主义一词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是现代艺术运动重要的风格流派之一,又称“极少主义”、“简约主义”和ABC艺术,它的出现对绘画、时尚、文学、音乐以及设计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反应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
期刊
【摘要】:由于西部天然的地理位置因素,導致了这里比其他地区的发展更加滞后缓慢,在我国的西部地区,仍然以农耕维持生计的家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换句话说,这里大部分的居民都没有更好的收入来源,但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柴、米、油、盐、孩子读书、老人看病等等处处都需要钱,即使国家扶持力度已经很大,但却仍然不能满足人口众多的社会家庭,为了创造更多的收入,为孩子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外出打拼,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