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音乐陪伴的社会意义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西部天然的地理位置因素,導致了这里比其他地区的发展更加滞后缓慢,在我国的西部地区,仍然以农耕维持生计的家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换句话说,这里大部分的居民都没有更好的收入来源,但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柴、米、油、盐、孩子读书、老人看病等等处处都需要钱,即使国家扶持力度已经很大,但却仍然不能满足人口众多的社会家庭,为了创造更多的收入,为孩子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外出打拼,因此在这里就留下了更多的空巢老人无人照料,更是导致了大批的留守儿童从小就没有父母在身边呵护关心,致使他们的人生中缺失了最重要的父母亲情。
  【关键词】:西部,空巢老人,音乐治疗。
  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音乐陪伴的社会意义研究
  一、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80年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虽然暂时缓解了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但也导致了一个重大的弊端,近年来劳动力短缺,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但飞速发展的社会更加需要劳动力的支持,许多子女面临着两人养四到八个老人的困境,再加上二胎政策开放后,年轻人更是又多了两个孩子需要抚养,因此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了背井离乡外出打拼,社会上便陡然出现了一大批的空巢老人,在发达城市中,许多社会公益组织或社区会组织慰问活动,为空巢老人送去温暖,而在西部贫困农村,不仅空巢率大大高于发达地区,而且对老人的关心和爱护也更少,他们不仅需要生活中的关心和爱护,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
  为什么要关爱空巢老人?他们为我们现在所过的幸福稳定的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社会中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了一大批的弱势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健康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家中没有子女的照顾和陪伴,也是致使老人郁结于心、病成于表的重要因素。但经济的落后和子女供养压力的增大,即使有社会医保政策的帮助扶持,许多老人在生病后还是会选择无视病情,不愿花费钱财在检查身体上,而是选择在附近的小诊所开药缓解, 由于医疗器械不完善,许多大病也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2005-2015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变化趋势图
  空巢老人由于常年独居,往往缺少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和经济支持,而且往往还要照料留守儿童,负担家务和日常生产,负担比较沉重,容易产生空巢综合征,主要表现在缺乏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空巢老人往往会伴有抑郁、自卑、失落、惆怅、悲观、情绪低落等情绪,许多空巢老人会认为自己被子女抛弃,失去生活的乐趣,悲观情绪严重,对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
  空巢老人在心理方面往往容易出现更多的问题,影响其心理因素的原因较为多元,包括沟通因素、经济因素及医疗因素等。沟通因素主要是由于缺乏与子女的交流沟通,很少向子女倾诉心事,长时间不与子女沟通交流心事会导致老人不爱交谈,性格孤僻,甚至出现心理疾病等问题。其次,经济因素主要因为空巢老人没有可靠的经济来源,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只能靠耕种田地和少量的社会补助过生活,生活条件差,不能及时体检就医,老人身体难免出现一些问题,空巢
  老人还可能会出现就医难、就医贵等问题,在就医过程中还没有子女的陪伴,就更加显得凄凉。
  据统计,2015年60岁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到了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称为超老年型国家。考虑到70年代末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预计到20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之后,老龄化进程进入减速期。[2]
  二、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使用音乐手段对人的心理进行一定程度上改善的应用学科,主要通过旋律、节奏、演奏等方式,对人体机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对人体进行刺激或催眠,达到改善或治疗的目的。
  音乐治疗是一门集合了音乐学、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这门学科起源于美国,并由美国发展至各国,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地域特征等的不同,在实际操作中也有着不同的方式,但音乐治疗在根本上仍然是以健康为目的,通过外界刺激的方式,由治疗师对患者进行的一种温和的暗示性控制,从而从精神上为患者提供动力和希望,来帮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保持或改善身体状况。
  音乐治疗学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有许多典故,《旧约》记载,扫罗王召唤大卫鼓琴驱魔;毕达哥拉斯提出音乐的“净化”作用,并阐述了音乐可以平复人心,有助于健康;春秋时代,秦医和曾为晋平公诊病,就对音乐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3];唐宋以来音乐空前繁荣,利用音乐治疗疾病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白居易也写下了《好听琴》强调了音乐对人的心理调节功能;欧阳修曾在《欧阳文忠公集》中记载:“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既学琴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4]欧阳修的朋友孙道滋用音乐治好了他的病之后,欧阳修感叹道“用药不如用乐矣”。
  三、音乐陪伴对空巢老人的意义
  西北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较其他地区的数量更多,且生活条件更为困难,老人压力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因此,适当的音乐陪伴对于老人而言不仅是精神上的纾解,也是对身体状况的改善,音乐治疗并不是指被治疗者一定患有某种疾病,也有着一种开导和预防的作用。空巢老人常年独居并需要承担抚养留守儿童的责任,不仅要承受子女不在身旁抚养陪伴的孤独,还要承担经济劳动的生产活动,排解压力的活动却基本没有,加之空巢时间一久,老人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疾病,音乐治疗师能根据老人的个人心理状况治疗方案和模式,啟发式的引导老人正确认识自己,消除心理障碍,引导心理健康。
  据研究显示,音乐疗法能够直接作用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在生理方面,音乐能直接作用于患者丘脑等人类大脑情绪中枢,既能调节情绪,又能抑制肾上腺素的分泌,有效调节患者情绪;在心理方面,通过音乐刺激人脑伏核与腹侧被盖区释放多巴胺,从而改善患者情绪,疏导患者心理抑郁、低落、孤独感。[5]音乐节奏感较强,能够表达思想感情,音乐疗法的给患者的感受更为轻松愉快,并对感情有着较好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患者更好地调整情绪,改善患者不良状态。音乐治疗对空巢老人的情绪疏导有着明显有效的作用,是促进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关键。
  音乐治疗在现阶段来讲是帮助空巢老人走出孤独的优势途径,尤其是西北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本就生活在相对落后的环境中,又急需子女的关心关爱,有了音乐治疗的帮助,空巢老人的业余活动将更加丰富,同时音乐治疗对于老人的身体健康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音乐陪伴对西北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意义十分重要,我们更应该着重利用这种方式去帮助空巢老人走出心理问题和健康问题,让每个老人都能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注释:
  《2016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201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中国音乐治疗学的现状分析》
  《欧阳文忠公集》
  《音乐治疗对空巢老人心理关怀中的辅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产业信息网.2016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
  [2]彭蓉.中国音乐治疗学的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3]侯艳.音乐治疗对空巢老人心理关怀中的辅导性作用
  [4]张连杰.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研究——以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为例
  作者简介:秦海鸥,兰州大学艺术学院,专业方向:音乐表演声乐。
其他文献
《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于1985年发行,首唱是李谷一老师,作词是张藜,作曲是秦咏诚。歌曲流传至今,已有很多演唱版本,在谱面上也有些许的变动,我们以李谷一老师演唱版本的谱面作为研究对象。歌曲最开始是没有定调的,当找到李谷一老师演唱时,根据她的音域而将这首歌定为F调,音域为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二组的a,而F调特有的明朗、活泼、欢快的调性特征也非常符合歌曲的风格和感情色彩。整首曲子为八六拍的节奏型,更加强
期刊
创作需要深入到生活中去,扎根生活,要去写生,了解他们风土人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不同,人情风貌也不同。因此,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的人,必须要去他们所生活的地方去,深入了解观察。于是,下乡采风成为了我们深入生活,收集素材的最佳方式。  ——题记  来到广西之后,我们一共下乡过两次,一次是贵州,一次是德峨。  贵州之行,我们主要去了两个地方,一个是西江千户苗寨,一个是从江岜沙。  西江千户苗寨 
期刊
【摘要】: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是美国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在他的《前卫与庸俗》一文中指出前卫艺术其实属于统治阶级,是由统治阶级的精英分子提供的,可以说是上流社会的艺术,以为可以和社会脱节,但其实两者是脱不开关系。与前卫艺术相对的是庸俗艺术是指流行的、商业化的艺术和文学,庸俗艺术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关键词】:格林伯格;前卫艺术;庸俗文化;抽象主义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是20世纪下半叶美
期刊
【摘要】:壁画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和艺术感染力,壁画作品的主题内容和形式要满足社会公众或某一个社会群体的审美需求,承载着包括民族、民俗和时代文化取向等具有社会文化公益性目的的职能。壁画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他的宣教作用,这也是其主要的作用。在倡导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当下,对宣教类壁画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现实情况对我们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介绍的是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新址大厅铜浮雕设计项目,是将传统文化
期刊
【摘要】:拙劣设计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在功能的拙劣,功能上的拙劣会导致用户操作失误,或者对用户起不到积极作用;再者就是视觉表现力的拙劣,这种设计相对于功能拙劣的设计来讲,它多来源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需求,体现了人们的智慧,充满了人文主义的思想、精神与情怀,传递着人们对于物质的需要,情感的寄托和观念的诉求。  【关键词】:拙劣设计;功能;视觉表现力;智慧;情感;风俗  设计是人类生活行为的共性特征,
期刊
【摘要】:日本占领台湾以前,台湾社会本质都是属于中国本土边疆移民的一种特点,在日本殖民统治以后,又增加了一种殖民文化特征。台湾固有的文化艺术遭受巨大的抑压。其中,日式美术在不同程度上冲击了清末台湾固有的传统绘画艺术,并促成新的美术风貌在台湾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殖民者导入的西方现代美术形态,客观上促使台湾产生新的美术思潮,对台湾近代绘画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日据;台湾美术;传统  
期刊
【摘要】:素描是一切绘画及至整个视觉艺术的基础,王沂东安格尔的素描人物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学者,他们笔下的人物唯美生动,富有灵气。无论是安格尔或王沂东,从他们的素描各素描观来看,有许多方面还是共同的。他们都极其重视素描在绘画中的作用,绘画风格也都体现了古典主义的美。  【关键词】: 王沂东;安格尔;古典主义;素描;传承  王沂东与安格尔的素描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绘画学者,在他们笔下的人物用线是
期刊
【摘要】:本雅明是福兰克福学派奠基人,同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那个博大精深,理论独具一格。《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他最具颠覆性的作品,由于科技的进步使艺术品变得大众化并加快了文化的传播与普及,人们逐步进入机械复制时代并衍生出的新的一种艺术形式,即“电影”。它是机械复制时代最重要的产物,随着它的产生与运用进而造成了艺术品的“韵味”丧失。  【关键词】:本雅明;韵味;机械复制 
期刊
【摘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的抗战热潮中,承受着最深重的苦难和动荡。置身在洪流之中的广大艺术工作者抛开师承与流派的堡垒,汇聚在一起,他们以文化作为武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不畏艰险,勇敢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负伤的雄狮蕴藏着坚毅的力量已悄然觉醒。  【关键词】:抗战时期;徐悲鸿;美术;新格局;艺术活动  一、抗战爆发后的新格局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
期刊
【摘要】:平面设计作为现今社会中最普遍、最直接的设计形式,是视觉传达的主要设计形式,平面设计不仅从设计的视觉上、功能上和表现形式上都在随着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  极简主义一词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是现代艺术运动重要的风格流派之一,又称“极少主义”、“简约主义”和ABC艺术,它的出现对绘画、时尚、文学、音乐以及设计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反应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