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阅读结构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素质教学追求的目标。
  一、研究对象
  四川省乐至县金顺镇中心小学3—6年级全体学生。
  二、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学生对阅读兴趣与态度,阅读对象与类别,阅读习惯与方式,阅读策略与过程,阅读目标与成果等方面的内容;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收回7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9%。
  (二)座谈法
  为了了解我校学生阅读结构现状,我与3—6年级的全体学生和部分任课老师进行了座谈,主要采取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阅读结构的实际情况。主要包括日常阅读、习作、谈话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阅读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并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与对策探究。
  三、调查分析
  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师生座谈和查看相关资料,我认为,我校学生的阅读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
  据调查,65%的学生主动阅读的意愿不强,在生活中,在休息时,他们很少阅读,阅读兴趣不浓。他们认为,阅读对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作用不大,只是偶尔阅读。
  (二)学生的阅读面较窄。
  从问卷中我们得知:学生的阅读,83%限于卡通、漫画、故事类书籍,感兴趣的是图文并茂的读物,而对于其它的如中外名著、诗歌、散文、科普等没有什么兴趣,一般不读或很少读。
  (三)学生的阅读习惯较差。
  他们喜欢根据自己的心情去阅读,一般情况下,阅读速度较快,只能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较少收集书籍,也较少与别人交流书籍,文中好的句、段积累背诵较少。
  (四)学生的阅读过程简略。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较少谈论阅读过的内容,不做笔记,对文章人物、结构、内容等只是偶尔评议,对文中内容的景象或情节想象较少。
  四、应对策略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主动、自觉地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中品味读书的乐趣,明白读书的意义,真正发挥课外阅读的效用,真正做到“我愿读”。
  (二)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阅读的质和量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孩子们读什么样的书和怎样读书,对他们的成长影响巨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书籍外,我们应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广泛阅读,从而扩大阅读面,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感受书中人物的机智、勇敢及语言妙趣横生,真正让他们做到“我乐读”。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自觉地参与课内外阅读活动,才能自觉地去阅读,在阅读中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在阅读习惯的养成方面,做到:一是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养成每天坚持读书的习惯,做到持之以恒。二是善于运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的习惯,同时应有勤学好问的精神。三是养成及时、随时做好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力争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四是养成爱护书籍的良好习惯,这样,让他们真正做到“我能懂”。
  (四)注重学生阅读过程的指导。
  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保障学生能自主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阅读方法:一是注重阅读方式的多样化。二是读与思相结合。三是合作阅读,在阅读中边读边议,阅读后,回味品析,与同学分享阅读收获。四是有选择地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那些健康的、对自己的成长有益的读物来阅读。五是在生活中阅读,把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中的阅读中。总之,应让学生真正做到“我会读”。
  (五)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
  学生在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后,能对一些作品进行独立阅读,这就要及时培养他们积累阅读成果,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阅读成果,让他们学会“我用读”。
  五、建议
  (一)创新性地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
  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期待,充分利用他们的已有经验,及时满足他们的表现冲动,因势利导,让他们尽情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表露出来,通过沟通与碰撞,从而体验到语言的张力、阅读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进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增长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全面提升语文素质。
  (二)对学生的课内外阅读要求,要把握“适度”原则。
  防止因为课外阅读而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做到重实效,轻形式,以免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优化自身素质,提高指导能力。
  课内外阅读能否发挥最大的成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引领学生阅读,教会学生阅读,实现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双赢”。
  总之,通过对农村小学生阅读结构现状的调查,我发现,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面窄,阅读习惯较差,阅读过程简略,阅读量多少不一,语文阅读能力发展不平衡,阅读效果不佳,是影响目前我校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根本原因。我认为:课内外阅读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独立自由地确立阅读目标,选择阅读书籍和报刊,制定阅读计划,控制阅读的进度和速度。同时教师应加强客观调控与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他文献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又是鼓帆前进的风。”这些说的都是读书的好处。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确实很有益处,正是如此,《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名著,并且也明确了必读书目:《骆驼祥子》、《繁星春水》、《朝花夕拾》、《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各地中考也把名著阅读纳入
摘 要: 要培养初中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首先要夯实基础。夯实基础最核心的问题是要让学生能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为此,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词语的常用解释,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比较特殊的解释,还要注意掌握虚词的使用,并能在此基础上流畅地翻译。另外,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做一些必要的练习也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文言文 阅读能力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
报道了一种合成手性多噁唑啉的新方法.以多元羧酸酯为原料,与手性2-氨基-1-丁醇在甲苯中回流脱水和醇17~20h,合成了8个手性多噁唑啉,产率为91%~96%.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
含碳、砷等杂质的致密金矿石,一般采用浮选-氰化或全泥氰化分离方法.而矿石中碳、砷、铁等杂质,在选别时,尤其氰化时对过程具有复杂作用,对提金技术经济效果影响很大.深入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探索性与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教学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在阅读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学习强调的
摘 要: 文章立足于知其所以然的角度,通过问题还原法的实例,指导学生解构问题的类型,既用“学—问”来提升“学—答”,保全学习行为的主动性,提高效率,又涵蓄成就不可或缺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 “学—问” “学—答” 问题还原法 效率 问题意识    先释题。首说“学—答”。范围我们界定在国民基础教育的日常教学常态及检测常规上,尤其是常规检测上。之所以如此,全在于“问答型”的测试左右着当下的教学和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让我们重新认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所处的位置,意识到只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强指导,才能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和“心理图式”,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我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将课文中包含的意思用一定的情境“设置”出来。情境设置是指在教学中创设情感和认识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较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较好地发挥情境“设置”的艺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利用导语设置情境  好的导语能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的意境之中。如教《十里长街送总
派琴虫病(Perkinsosis)是严重危害全球贝类养殖业的主要疫病,也是进出口贝类产品贸易中的重要检疫性疫病,目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雷氏液体巯基醋酸盐培养基(RFTM)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