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候流年,以待花满枝头(外一篇)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ke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那一次去看梅花,是在细雨轻飘的雨雾里,花开半树。
  当我们撑伞来到高高的山岗上远远地向下望去,整个梅海就不真切了,隐隐约约地就成了一种梦境般的迷离。这样的梦引诱着我的心绪,一缕淡淡的忧伤不禁盈满眼帘。多年以前,也是在这样细细的雨幕中,静静伫立,凝视着那一株株结满花苞的秧苗,任雨水打湿我的衣裳,似乎有一种世界尽头的清冷,远了尘世,淡了时光……


  久居都市的人们,在熟悉了城市里特有的气息之后,总会生出一些理由而选择“逃离”,为迎面而来的清新,为卸下一身的疲乏寻找一刻的洒脱,来到郊外,钻进了远离市区的梅林。
  走进梅林,游人虽多却少了往日的喧哗,在这春雨纷纷的世界里更能感受到这山间的悠远与宁静,每一个赏花人的脸上多了些恬淡安然,在步履从容姗姗来去的游历中好似多了岁月的寂寥与厚重。花虽半开,悠悠暗香也被雨水冲洗得没有影踪,可人们依然耐心地走完赏梅的心路,没有一句怨言,有的是那心如水的悠然。静候流年,以待花满枝头。
  静候流年。
  如果一个人只是纯粹地静守流年,那只是一种孤独,是伴随着寂寞难耐的煎熬。可是,如果你在静候流年中不停地思索,甚至是有着一种痛定思痛的绝决,他的思想就不是静止的,他是在静静地等待着自己人生宇宙的最后爆发,最终会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来迎接新的生活。他在孤独中追问自我,在孤独中磨砺自我,在孤独中完美自我,在孤独中挑战自我。有思想的人会在孤独中塑造着人生的奇迹,他不孤独,因为他和思想在一起……
  静候流年,以待花开。
  有时,回忆真的就像一把细细的锥子,扎在身上,痛楚却在心里。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那个令我心痛,令我怀念,让我想要忘记又无法舍弃的故乡啊,你给了我生命的希望,却不能给予滋补我生命所需要的养分。在生活的海洋里我沉浮跌宕,在人生的道路上我拼搏无门,几番挣扎。最终,我选择了静候……肩上扛着一把开荒的尖镐走向了一片荒芜,播下种子,等待收获,收获黑色的土壤带来的希望……生活终会让我们懂得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只要你不肯为苦难的命运低头折腰,浓了岁月的是永不言败的过往。
  静候流年,以待花开。
  如今,南国的梅,虽然很少欣赏到雪中傲然绽放的身姿,但,他的花開依然选择在寒凉时节,经过凄风苦雨后,才把最美的容颜展现在世人面前。
  梅花香自苦寒来。
  静候流年,以待花满枝头。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15期)
  山塘写意
  走进山塘,你可以说它不算太美,可它的确是以朴实令人着迷的。
  走过这条古老的街道,踏着用凹凸不平的青石铺就的小路,你就会从现代的繁华融入到充满古建文化的生活情调中。临水而建的旧式小楼,透着古老的生活气息。粉墙黛瓦,木制雕镂,蠡窗映波,不禁让你沉醉于“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之中。触摸一段历史,了解一种文化,会使人沉浸,产生许多冥思遐想。
  有人说山塘街是衣食住行最百姓的一条老街,身临其境,你就会领悟到这句话的真实。
  当早晨的阳光泼向这条千年老街时,昨夜的静寂便被河道里画舫轻微的马达声惊破了。此时,老街的居民醒了,他们伸展下腰身,随手拉开窗帘推开窗,感受着秋日里晨光扑面的味道。早餐过后,老街居民便忙碌起来,用他们特有的江南温婉喜迎八方佳宾,广纳四海豪客,各色各样的小生意火热了整条街,七里山塘开始了它一天的繁华。
  午后,你若是在秋日融融的阳光下,到山塘街走一走,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街口处,买上一块梅花糕,你不但能享受美味,还能聆听卖梅花糕老伯娓娓道来的故事……乾隆帝畅游江南,来到七里山塘,御笔留下“山塘寻胜”四字。他不但欣赏这里的风光,而且还与梅花糕结下了缘分……
  闲庭信步,历史的遗留终究会被时间刻凿得体无完肤,山塘街旧时的繁荣逐渐被流光湮没,不复历史的繁盛。虽然,我们复制不了历史,但是从山塘街遗留的各具特色的会馆和富人家的古牌楼,我们可以窥探到七里山塘当时的鼎盛。枯黄的细枝藤蔓,爬满了斑驳着岁月的墙,那面不倒的墙如一位历尽沧桑的老者,向人们诉说着这份历史的厚重与曾经的辉煌。
  苏州的“园林文化”享誉中外,苏州的水更是久负盛名。在苏州,只要有园林的精致典雅,就会有水的缱绻。只要有水的灵逸,就会有桥的深情伫守。因而,苏州文化是离不开桥的。我想,苏州的“桥文化”也应是其特有的一种乡土文化吧。
  在山塘街游览,桥,必然会成为你眼中的一道风景。一座桥便是一个故事,一座桥便是一个传说。“七里山塘七狸桥,水陆相邻桥相望。”桥,不但增加了水巷的情调,还增添了空间结构的审美艺术,丰富了山塘街的历史文化内涵。
  乘一叶画舫,听一曲吴谣,悠然荡过一孔孔石桥。静立船头,蓦然回首,只见桥孔与水中的倒影浑然一圆,这一情境曾让建筑大师贝聿铭击节叫好。
  悠悠山塘水,古街千年伴。来到山塘却不乘一叶画舫,确为一大憾事。
  漫游山塘,访古探幽是必不可少的。玉涵堂是明代吏部尚书吴一鹏的故居,历史悠久,是苏州最大的古建筑群。它的雕梁画栋,亭台楼阁无一不显示出了明代建筑特点和古代文化艺术特色。汪氏义庄的兼济天下、贝家祠堂的文化传承无不为七里山塘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入夜,这“东方水街”更会让你流连。河边,街道,宅院,火红的灯笼亮出山塘夜色的繁华,点点灯光羁绊住游人的脚步,山塘不会因为夜晚的降临而变得宁静。
  两岸的灯笼交相辉映,红色的灯光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水中,在潋滟水光中轻轻荡漾。此时,山塘河就更加的唯美了。细听,隐约一曲古老的吴韵从河中画舫传来,是今人吟唱,还是古人弄箫……想必明清时山塘河的繁华也不过如此吧。不过,橹声似乎已成为遥远的记忆了,逝去的还有摇橹的江南妹子唱着的软软糯糯动听的吴歌谣。
  在水光波影的倒映下,那千年不逝的悠悠遗梦,还影印在河床中,是否有人还在吟咏“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呢?
  (选自《阳山周刊》)
  作者宫利民,苏州阳山实验初级中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外公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了,儿时外公家板壁上的月份牌,以及他那把乌黑发亮的算盘时时在我眼前闪现。  小时候去外公家,只见屋里的板壁上总是贴满了月份牌。曾外公在常熟虞山镇一家布点当店员,这也是我外婆是常熟人的一个缘由。外公子承父业,也吃布店饭,还将我小舅十来岁就带到苏州娄门外的布店学生意。当时在布匹里都有一张月份牌,外公家满墙的月份牌上,多半是身着士林布旗袍的美女图,也有绘有翘着大胡子的老刀牌香烟的广
期刊
香车河,一听到你的名字心儿就醉了。檐角高跷、雕梁画栋的山寨门楼上,“香车河”三个青色的大字,镶嵌在绘着青白相间图案的白底青砖上。跨进门楼,我就投入了你的怀抱。  香车河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青山巍巍,山路弯弯,你在冬日的暖阳下缓缓流淌。香车河,你是荷香之城安龙县的一块碧玉,你是戈塘镇的一颗明珠。  山石垒砌的农家小院,山石铺就的乡村小路,大山的儿女就是实在。红枫茂密,黄杉挺拔,蛱蝶扑翅,鸟雀啁啾,
期刊
1.  一曲渔歌,百转千回的柔肠,醉倒。  开捕节铿锵的的锣鼓伴着渔家姑娘轻柔的舞姿,高扬。  桂花的香与鱼鲜的香,注定是渔港村今秋醉人的味。香雪海满树的金桂与渔船满舱的鲜鱼一样静谧,沉醉在太湖光福。  湖中碧波荡漾,舱里银鱼闪闪。铺满舱的鱼儿是碎银,飘零的花儿窥见满面红光的船老大放下酒盅,扬帆太湖,撑起过往,撒网收起一船金银。  2.  千年渔港村码头,搭建起今日祭典的舞台,艳阳下云蒸霞蔚的太湖
期刊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苏州第十中学校园内西花园,一位美籍华人留下了他寻觅历史的踪影。  这所如今被誉为“最中国”的学校,曾是清代江南织造府旧址,据传曹雪芹的祖父曾主持江南织造府,于是中外红学家理所当然地认定这里留下过少年曹雪芹的足迹。这里的亭台楼阁、奇石异木熏陶了少年曹雪芹。  就在这林木葱郁的西花园里,就在这玲珑剔透的瑞云峰前,一位头发花白、身板硬朗、温文儒雅的美籍华人正孩子般地注视着这里的草
期刊
这条路真的很难走,尽管为了我们的来到,村里昨天用推土机整整一天平整了通向观景台的泥泞山路。  锣鼓、唢呐、鞭炮、焰火,延绵数千里挤满了迎宾的乡亲;青山、绿水、小桥、竹筏,漫山遍野欢腾喜庆。上坡的路,我几乎是被架着上去的。其中一位清瘦的小伙,青布盘帕,青布衣衫,瘦削的脸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一路扶着我。他叫王文,在浙江打工,这次是专程赶回家乡的,这次回来后就留下了,为村里的广播和网络传播做些事;他特别
期刊
在徐州教书的时候,我住在学校的家属楼里,楼前有一块空地,上面布满了施工时遗留下来的砖石瓦块,杂草丛生。站在阳台上,俯望楼下,心头常常涌起莫名的惆怅。  高考那年,我的高考成绩高出本科录取线26分,踌躇满志的我却被录取到我最不愿意去的师范院校,而且是徐州矿务局的委培生,这给我大学生活投下了阴影,我以为我是天下最不幸的人,在失望、无奈、后悔、怨恨中我走过了四个春秋。然而更不幸的是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
期刊
步入江村历史文化陈列厅,一幅硕大的画展现在我眼前,一条悠长的小河横贯东西,水波荡漾,石桥横跨,鳞次栉比的村落房舍繁星般坐落在河的两岸。  一条河,水乡人生存之源;一条河,水乡的命脉。  这是一条普通的河,流经了开弦弓村,浇灌村里的农田桑树,滋润农耕时代一代又一代的村民。这是一条不同寻常的河,悠悠的河水记得,80年前河埠头站立了一位中等个头戴着眼镜同样操着软糯乡音的读书人。从此,这条河也流向了世界—
期刊
置身于繁华的都市,闪烁的霓虹迷乱着双眼,城市现代化的气息缭绕梦乡。在家看书,节能灯柔和的光溶化了书上的文字,阵阵墨香沁入心脾。但偶然间还会想起过去的油灯。  油灯如豆的光芒倒洋溢着持久的温暖,直到现在。  小的时候,家里没有电灯。只有自制油灯,一个瓶子,盖子上开个孔,用白铁片卷个圆筒,里面放入棉线作灯芯,然后把这个圆筒从瓶盖开的孔中插入瓶里,瓶中倒入煤油,拧紧瓶盖,就可以点燃灯芯照明了。灯芯点燃了
期刊
“那个桌子,放在角上也碍地方。”这句话妻已嘀咕好几次了。我知道,按妻的理事方式,它在家中的时间不会太长了。  那是一张方桌,是孩子四岁那年由赣来苏读幼稚园,我从家俱店购得。桌子长宽高都六十厘米左右,桌面上有清晰的“楚河汉界”。  桌子起初是为了方便孩子吃饭用的。可后来,全家一日三餐也在这张桌子上度过,平时的家庭小娱乐也常在这舞台上开展,孩子小学六年的回家作业也基本上在它那完成。它意会我们的互敬互爱
期刊
一  兴化是江苏境内泰州市的一个县城,我并不熟悉。只因偶然间听得那里有个水上森林,一时游兴才来到兴化。在我的印象里,这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城,可是,当我一脚踏上里下河腹部的这片土地时,才知道,我是多么孤陋寡闻,才猛然醒悟,走四方乃旅,博古今方为游。  从李中的水上森林出来后,我们即来到兴化县城。漫步兴化,一不小心就撞上了有1000多年历史的拱极台。当地同学介绍,清朝孔尚任写《桃花扇》就在台边的海光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