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守望者(外一篇)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1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徐州教书的时候,我住在学校的家属楼里,楼前有一块空地,上面布满了施工时遗留下来的砖石瓦块,杂草丛生。站在阳台上,俯望楼下,心头常常涌起莫名的惆怅。
  高考那年,我的高考成绩高出本科录取线26分,踌躇满志的我却被录取到我最不愿意去的师范院校,而且是徐州矿务局的委培生,这给我大学生活投下了阴影,我以为我是天下最不幸的人,在失望、无奈、后悔、怨恨中我走过了四个春秋。然而更不幸的是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去任教,学校就建在山脚下,成片的山石裸露在地上,砌房造屋都要爆破;举目四望,环校皆山。当时的心情真足糟糕透了,眼里的一切都足灰色的。同来的几个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借以发泄心中的不满,根本无心教学,整天想着法子搞调动。结婚了,有孩子了,搬进了新的家属楼,然而那颗浮躁的心始终没能沉静下来,各种疯狂的念头在寂寞的岁月里潜滋暗长,五年过去子,我還是在原地哀声叹气。
  我常常站在阳台上看那荒芜的空地,顾影自怜,那嶙峋的砖石,块块刺痛忧心,那丛生的杂草,根根结满愁肠。忽一日,我看到一位老教师佝偻着腰在那片空地上挖土,刨出的碎石垒成了一座小山,渐渐地围起了一小块菜园。从此,这一小块菜园便成了我的风景,我有事没事就会端一把椅子,坐在阳台上看那一爿菜地,看那老教师辛勤忙碌的身影,翻土培苗,挑水施肥。那一爿灰色的菜地,慢慢泛出了绿意,不断地向四边蔓延,最后竟变得郁郁葱葱,我焦躁的心也竟渐渐平静了下来。有一天,我也坐不住了,紧挨着老教师的菜园,我也开垦了一爿地,种上些瓜果蔬菜。鲜嫩、生机勃勃的小瓜秧,移植到新的土壤中,很快就耷拉了脑袋。但是这些小生命似乎并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他们玩强地从地上撑起来,抖掉叶子上的泥土,微笑着迎接灿烂的阳光。
  这些绿色的生灵成了我生命的图腾,下班后我常常泡上——杯香茗,坐在阳台上默默守望那一爿菜园,咀嚼绿色的每个细节。于是我不再消沉,不再浮躁,静心地教书,上好每一节课,爱每一个学生,慢慢地竟渴望踏进课堂,看到学生们专注的神情,会心的笑容,听到爽朗的笑声不时地从教室飞出,我忽然懂得了生命的价值。因为有爱,所以我的教学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因为有体验,所以我的教学认识也日见深刻,论文也频频获奖或发表,各种荣誉称号也随之而来。
  现在我已到了一个新地方工作,在新居的阳台是我依然养成了品茗、守望的习惯,也许我还在守望那一爿生命燃烧的岁月吧。
  站望工地
  又一块空地在平土了。布满砖块瓦砾的草丛里钻出了钢铁头颅,一节二节……不经意间,一座巍峨的铁塔已矗立在我的眼里:塔顶,一杆红旗在风中猎猎,几十米长的巨擘在天空中旋转,伸展。旭日东升,阳光洒满大地,吊塔像风度翩翩的指挥家,牵着行人的目光,款款走上舞台,哨声响起,抖动的手臂把一堵堵墙牵引起来,节奏从它的指尖汩汩地流出。“大吊车,真厉害!轻轻地一抓就起来。”样板戏《龙江颂》里的经典唱词穿透岁月清晰地送入我的耳鼓。
  这是我上下班途中经常看到的一块工地。每当我踩着单车从它的身边经过,总会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翘首以望,心底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是的,我喜欢看工地的风景。办公室走廊的窗户正对着一块繁忙的工地,在身心疲惫、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会跑到窗前,眺望远处的工地,思想游走到很远的很远的地方。有个朋友说过,他以前在俄罗斯的城市里乘车,路上的车很多但大多破旧,偌大的城市里居然看不到—-处建筑工地,他感到很窒息。其实窒息的不是他而是那座没有活力的城市。一块工地就是城市新绽出的一片绿叶,它把营养和水分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城市,城市之树才能因此而枝繁叶茂。令人欣喜的是苏州正在伸展她的青枝绿叶,新区和园区的不断向外蔓延,成片的厂房破土而出,一排排商住楼拔地而起,宽阔笔直的世纪大道把美丽的太湖也揽在了怀里。立交桥的拱起,人民路的拓宽,黄金水道的整饬,观前和石路商业中心的架构,高架桥的横空出世,轻轨的上天入地,环城高速公路的对接,将使苏州的大动脉畅通无阻,苏州业已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屹立在长江三角洲的门口。站在这样的大树已我作为一个外地的苏州人也感到由衷的骄傲。假日里在外地求学的莘莘学子回校看望我,谈及苏州的变化他们也是眉飞色舞:“才出去半年回家就认不出来了,苏州的变化真是太快、太大了。”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睛里闪着光,荡漾着自豪与骄傲。
  我不禁想起自己在苏大读书时写的一首小诗《工地风景》:“正在疯长的教学楼,赤裸裸地走出黑夜。湿漉漉的晨雾从肩头滑过,听一根哨声升起,机器声从扇扇窗口溢出,所有的注目和感慨,全都装进我的小诗冲洗,五千年的曲曲折折的历史,便悠悠地流出。”小诗中的工地已从十五年前的苏大校园走出来了,它走过田野乡村,走过荒山野岭,像块巨大的魔布,凡是它拖盖过的土地全都长出了美丽的建筑,热闹的街市。工地是力的象征,是美的使者,是城市流动的雕塑。
  选自《姑苏晚报》
其他文献
女儿八岁时,学写日记了,她的心中有了小秘密。当我把她带进琳琅满目的文具店,让她挑选一本自己喜爱的日记本时,她看着那些造型各异的日记本不知从何处下手。挑选了好长时间,她拿着一本带锁、画着精美图案、装饰十分讲究的超大号日记本,兴奋地朝我喊着:“妈妈,妈妈,我要这本……”,我一看,傻眼了,就这么一本日记本,要五十八元钱。我当场拒绝了她,把日记本放回原处,严肃地说:“只可以买10元以内的。”女儿嘟着嘴不高
期刊
家乡人就是这样实在,取个岗位的名都取成叫喊。以现在来说,叫喊一职,相当于司仪、总管、项目经理或是CEO(首席执行官)。  在家乡,霜降过后,已无农事。夜长而温暖,培养感情的好时光。于是全村娶媳妇,嫁女儿都在这个季节进行。让我们的童年在冬季里总是有着无比的快乐和温暖。  农村人把娶媳嫁女统称为办喜事,谁家要有喜事,总是提前两三年就慢慢准备着,养两头大肥猪,收藏许多山里的干货,在房前屋后种满魔芋。  
期刊
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尤其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对于黑夜的感受是什么样子的。  童年时,我是最怕黑夜降临的,日落西山时心情就随之灰暗,恨不能用木棍支住或用绳索拴住太阳,让它不要落得那么快。但这是没有用的,太阳依旧每天落下,黑夜照样每晚来临。不要说没有电了,就连能点燃柴禾发出光亮的洋柴(火柴)都是一根一根数着用的。  老家村落四围的山上生长着大量松树,有很多是云南松。这是一种奇怪的树,它被人砍伐或破坏时,会
期刊
一个人静坐一隅,把心和时间都留给了自己。七月的雨,裹携着人们“熟悉的气味”,悄然降落,这雨是有魂魄的,满含着情愫,它们一冷一热、夹叙夹议,也于抒情中昭示了它们顺应大自然律令的命定的归宿。  今天的心情不关风月,雨下得又大又急,雷电交加,让人感到有点不知所措。时间和空气似乎凝固了一般。她会在你寂静的心里迸出斑驳的泪痕,很容易让你陷入伤感的沼泽,勾起你内心深处最为寂寥的琴弦。这样的天气,这样的雨,总会
期刊
即使世界明天就要结束,  我也要栽我的小苹果树。  在一本名为《邻笛集》的外国现代诗选里,我读到美国诗人、批评家、儿童文学家兰德尔·贾雷尔(1914—1965)的短诗《作者致读者》,里面的两行诗句震撼了我的心灵,它令我回想起十多年前的一件事。  2000年7月上旬的一個深夜,在县城的妇幼保健医院,我的宝贝女儿来到了世上,我守护在妻子床前,手拿一本《国际象棋入门》,一夜未合眼,驱赶蚊子到天明。按照民
期刊
外公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了,儿时外公家板壁上的月份牌,以及他那把乌黑发亮的算盘时时在我眼前闪现。  小时候去外公家,只见屋里的板壁上总是贴满了月份牌。曾外公在常熟虞山镇一家布点当店员,这也是我外婆是常熟人的一个缘由。外公子承父业,也吃布店饭,还将我小舅十来岁就带到苏州娄门外的布店学生意。当时在布匹里都有一张月份牌,外公家满墙的月份牌上,多半是身着士林布旗袍的美女图,也有绘有翘着大胡子的老刀牌香烟的广
期刊
香车河,一听到你的名字心儿就醉了。檐角高跷、雕梁画栋的山寨门楼上,“香车河”三个青色的大字,镶嵌在绘着青白相间图案的白底青砖上。跨进门楼,我就投入了你的怀抱。  香车河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青山巍巍,山路弯弯,你在冬日的暖阳下缓缓流淌。香车河,你是荷香之城安龙县的一块碧玉,你是戈塘镇的一颗明珠。  山石垒砌的农家小院,山石铺就的乡村小路,大山的儿女就是实在。红枫茂密,黄杉挺拔,蛱蝶扑翅,鸟雀啁啾,
期刊
1.  一曲渔歌,百转千回的柔肠,醉倒。  开捕节铿锵的的锣鼓伴着渔家姑娘轻柔的舞姿,高扬。  桂花的香与鱼鲜的香,注定是渔港村今秋醉人的味。香雪海满树的金桂与渔船满舱的鲜鱼一样静谧,沉醉在太湖光福。  湖中碧波荡漾,舱里银鱼闪闪。铺满舱的鱼儿是碎银,飘零的花儿窥见满面红光的船老大放下酒盅,扬帆太湖,撑起过往,撒网收起一船金银。  2.  千年渔港村码头,搭建起今日祭典的舞台,艳阳下云蒸霞蔚的太湖
期刊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苏州第十中学校园内西花园,一位美籍华人留下了他寻觅历史的踪影。  这所如今被誉为“最中国”的学校,曾是清代江南织造府旧址,据传曹雪芹的祖父曾主持江南织造府,于是中外红学家理所当然地认定这里留下过少年曹雪芹的足迹。这里的亭台楼阁、奇石异木熏陶了少年曹雪芹。  就在这林木葱郁的西花园里,就在这玲珑剔透的瑞云峰前,一位头发花白、身板硬朗、温文儒雅的美籍华人正孩子般地注视着这里的草
期刊
这条路真的很难走,尽管为了我们的来到,村里昨天用推土机整整一天平整了通向观景台的泥泞山路。  锣鼓、唢呐、鞭炮、焰火,延绵数千里挤满了迎宾的乡亲;青山、绿水、小桥、竹筏,漫山遍野欢腾喜庆。上坡的路,我几乎是被架着上去的。其中一位清瘦的小伙,青布盘帕,青布衣衫,瘦削的脸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一路扶着我。他叫王文,在浙江打工,这次是专程赶回家乡的,这次回来后就留下了,为村里的广播和网络传播做些事;他特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