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个桌子,放在角上也碍地方。”这句话妻已嘀咕好几次了。我知道,按妻的理事方式,它在家中的时间不会太长了。
那是一张方桌,是孩子四岁那年由赣来苏读幼稚园,我从家俱店购得。桌子长宽高都六十厘米左右,桌面上有清晰的“楚河汉界”。
桌子起初是为了方便孩子吃饭用的。可后来,全家一日三餐也在这张桌子上度过,平时的家庭小娱乐也常在这舞台上开展,孩子小学六年的回家作业也基本上在它那完成。它意会我们的互敬互爱,深悉我们用餐时的固定坐向,清楚我们饮食的荤素喜好;它也记录了孩子第一次握笔的姿态,开启了孩子第一次感悟的思绪,阅读了孩子第一次创作的文篇。
孩子渐渐大了,它渐渐旧了。不知不觉间,它在家中服役已有十年了。现在它已退居二线,上面散落了孩子幼时的玩具:纸板、溜溜球、吸铁石、玩具枪、奥特曼……孩子已在冷落它了,我似乎也在遗忘它。
它静静地立在客厅最暗的角落,没有了往日的热闹风光。孩子的童年,便是它人生事业的巅峰。它在家中的地位,一如奥特曼、溜溜球在孩子心里的分量。
它静静地立在那儿,两边靠着墙。它的四只脚已有些不稳,但桌面上纵横交错、稍有些模糊的线格,以及庄严的楚河汉界依然还醒目。看着它,眼前便会浮现出与家人相对杀棋时的情景。
父亲好棋,每次来苏必要和我撕杀一翻。父亲下棋喜欢进攻,常常是前仆后继地向我进攻,并且不计得失。吃我一棋,脸上马上会开出一朵灿烂的莲花;一要失子,常常会说:“等下,等下——”赢我一盘,马上会说:“摆子,你先走,你先走!”然后趁机掏出一根烟,“啪”的一声用打火机点着;“嘶——”的一声,猛吸一口,然后缓缓吐出,神情非常惬意。一时间,桌面上盛满了父亲的欢乐。幼小的儿子这时常常会放下手中的玩具,好奇地看过来,打量着他爷爷在云蒸雾绕中眉飞色舞。母亲见了常常会走过来,于是父亲马上会收起他的那份陶醉,说:“第一根,真的!就一根——”这时儿子会忙不迭地跑过来对他奶奶说:“奶奶,爷爷骗人,爷爷骗人,爷爷抽好几根了。”于是,母亲又会嘟哝起她说父亲的那句口头禅:“几十岁(父亲的外号),就晓得骗人。”
近几年,父亲很难赢我棋了,思虑已渐渐不及先前了,但每回在线格有些泛白的桌面上对阵时,须发皆白的父亲总会让人感到他的冲天豪气,正如年迈的老将依然在激昂地冲锋陷阵。如今,父亲来苏定要和他的孙子对阵,一老一小,你出车,我跳马,你飞象,我上士,伴随着木桌“吱呀、吱呀——”的晃动声,喊“将”声,说“悔”声,祖孙二人其乐融融。一时间,桌面上一片繁华,客厅内外洋溢着温馨的气氛。不同的是,当年的旁观者,而今已是当局者了;先前的当局者,而今却总会顾此失彼。——孩子的确大了!父亲确实老了!桌子也真的旧了!
这个星期天,妻在整理房间时又嘀咕了:“等会帮我下忙,把廳角那个老家具搬出去。”“哦!”我不假思索的应了一声。蓦然,我又想起了什么:“哪个老家具?那张小方桌吗?——哎,是不是等些时日再说!”妻疑惑地望着我。良久,我跟妻说:“我怕那样以后,找不到过去的十年!”
柳音
家乡多小河,小河又清清。记得儿时和伙伴们赤着脚,卷着裤脚,常坐在河边柳阴下的大石头上玩弄,而那被风撩起的柳叶儿,趁机轻轻地、柔柔地抚摸着我们的脸庞。“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古人爱用折柳表示自己对故人的难舍之情;然而在伙伴们的手里,那柔顺缠绵的柳条儿,常会被做成柳圈帽,那翠绿欲滴的柳叶儿,常用作乐器,放进嘴里吹,吹出孩童时喜欢的调,流行的歌……
家乡柳多,水更多。家住水边的我们,似乎天生就是一个个水孩子。或溜进水中嬉戏,或隔岸打起水仗,或坐在河岸用双脚拍击水面,欣赏着由此泛出的一圈圈涟漪,从生出到或快或慢地波向远方。有时,也会看着小鱼俏皮地从脚下闪来闪去,想像着鱼儿的欢乐;有时,会仰起头闭上眼,放任轻拂的柳叶儿,在自己周身上上下下、来来回回地跳着不知名的舞儿,唱着不知名的却又似曾相熟的曲儿,柳条儿是那么地轻又轻,柳叶儿是那么地柔又柔,整个的身心感觉就像蓝天上薄薄的云儿在飘,在歌。
再次回到家乡,已是很多年之后了。家乡的小河还是那么的纵横交错,河水还是那么的清又清;天空还是那么地湛蓝湛蓝,河柳还是那么的绿影婆娑,只是枝干高挑、富态了不少,一如那初长大的婷婷玉立的曼妙的邻家女孩,放眼周围,一切显得那么地默契而又安详。那柳叶儿还像儿时一样地,在轻轻地飘,柔柔地拂,低低地吟。感觉它们带着温温的水气,悄悄地,从水面倏地溜进了我记忆的门坎,并迅速地润湿了我记忆的心田,我的整个人儿随之便跟着飘拂的柳叶儿,瞬间就飞进了儿时的历史:做柳圈帽,用柳叶儿吹歌,水中嬉戏,隔岸打水仗,用双脚拍击水面看涟漪,观小鱼……欢快,溢满了条条小河;歌声,挂弯了根根柳条;热闹,弥漫了整个村野……
“吹面不寒杨柳风。”此时风又起,这温煦的风,轻抚着我的脸庞,扬起了我的发丝,吹绿了这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是那样地柔和,那样地熟稔。经柳条儿这么一揉,被柳叶儿那么一拨,便吹出了儿时的旋律,是那么地悦耳,深情;恰似倚门远眺的慈母,声声寻唤晚归的孩童,振颤着离人的心弦。
在我想来,除了你,谁还能引发出这样沁入心扉的颤音!
(选自作者博客)
那是一张方桌,是孩子四岁那年由赣来苏读幼稚园,我从家俱店购得。桌子长宽高都六十厘米左右,桌面上有清晰的“楚河汉界”。
桌子起初是为了方便孩子吃饭用的。可后来,全家一日三餐也在这张桌子上度过,平时的家庭小娱乐也常在这舞台上开展,孩子小学六年的回家作业也基本上在它那完成。它意会我们的互敬互爱,深悉我们用餐时的固定坐向,清楚我们饮食的荤素喜好;它也记录了孩子第一次握笔的姿态,开启了孩子第一次感悟的思绪,阅读了孩子第一次创作的文篇。
孩子渐渐大了,它渐渐旧了。不知不觉间,它在家中服役已有十年了。现在它已退居二线,上面散落了孩子幼时的玩具:纸板、溜溜球、吸铁石、玩具枪、奥特曼……孩子已在冷落它了,我似乎也在遗忘它。
它静静地立在客厅最暗的角落,没有了往日的热闹风光。孩子的童年,便是它人生事业的巅峰。它在家中的地位,一如奥特曼、溜溜球在孩子心里的分量。
它静静地立在那儿,两边靠着墙。它的四只脚已有些不稳,但桌面上纵横交错、稍有些模糊的线格,以及庄严的楚河汉界依然还醒目。看着它,眼前便会浮现出与家人相对杀棋时的情景。
父亲好棋,每次来苏必要和我撕杀一翻。父亲下棋喜欢进攻,常常是前仆后继地向我进攻,并且不计得失。吃我一棋,脸上马上会开出一朵灿烂的莲花;一要失子,常常会说:“等下,等下——”赢我一盘,马上会说:“摆子,你先走,你先走!”然后趁机掏出一根烟,“啪”的一声用打火机点着;“嘶——”的一声,猛吸一口,然后缓缓吐出,神情非常惬意。一时间,桌面上盛满了父亲的欢乐。幼小的儿子这时常常会放下手中的玩具,好奇地看过来,打量着他爷爷在云蒸雾绕中眉飞色舞。母亲见了常常会走过来,于是父亲马上会收起他的那份陶醉,说:“第一根,真的!就一根——”这时儿子会忙不迭地跑过来对他奶奶说:“奶奶,爷爷骗人,爷爷骗人,爷爷抽好几根了。”于是,母亲又会嘟哝起她说父亲的那句口头禅:“几十岁(父亲的外号),就晓得骗人。”
近几年,父亲很难赢我棋了,思虑已渐渐不及先前了,但每回在线格有些泛白的桌面上对阵时,须发皆白的父亲总会让人感到他的冲天豪气,正如年迈的老将依然在激昂地冲锋陷阵。如今,父亲来苏定要和他的孙子对阵,一老一小,你出车,我跳马,你飞象,我上士,伴随着木桌“吱呀、吱呀——”的晃动声,喊“将”声,说“悔”声,祖孙二人其乐融融。一时间,桌面上一片繁华,客厅内外洋溢着温馨的气氛。不同的是,当年的旁观者,而今已是当局者了;先前的当局者,而今却总会顾此失彼。——孩子的确大了!父亲确实老了!桌子也真的旧了!
这个星期天,妻在整理房间时又嘀咕了:“等会帮我下忙,把廳角那个老家具搬出去。”“哦!”我不假思索的应了一声。蓦然,我又想起了什么:“哪个老家具?那张小方桌吗?——哎,是不是等些时日再说!”妻疑惑地望着我。良久,我跟妻说:“我怕那样以后,找不到过去的十年!”
柳音
家乡多小河,小河又清清。记得儿时和伙伴们赤着脚,卷着裤脚,常坐在河边柳阴下的大石头上玩弄,而那被风撩起的柳叶儿,趁机轻轻地、柔柔地抚摸着我们的脸庞。“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古人爱用折柳表示自己对故人的难舍之情;然而在伙伴们的手里,那柔顺缠绵的柳条儿,常会被做成柳圈帽,那翠绿欲滴的柳叶儿,常用作乐器,放进嘴里吹,吹出孩童时喜欢的调,流行的歌……
家乡柳多,水更多。家住水边的我们,似乎天生就是一个个水孩子。或溜进水中嬉戏,或隔岸打起水仗,或坐在河岸用双脚拍击水面,欣赏着由此泛出的一圈圈涟漪,从生出到或快或慢地波向远方。有时,也会看着小鱼俏皮地从脚下闪来闪去,想像着鱼儿的欢乐;有时,会仰起头闭上眼,放任轻拂的柳叶儿,在自己周身上上下下、来来回回地跳着不知名的舞儿,唱着不知名的却又似曾相熟的曲儿,柳条儿是那么地轻又轻,柳叶儿是那么地柔又柔,整个的身心感觉就像蓝天上薄薄的云儿在飘,在歌。
再次回到家乡,已是很多年之后了。家乡的小河还是那么的纵横交错,河水还是那么的清又清;天空还是那么地湛蓝湛蓝,河柳还是那么的绿影婆娑,只是枝干高挑、富态了不少,一如那初长大的婷婷玉立的曼妙的邻家女孩,放眼周围,一切显得那么地默契而又安详。那柳叶儿还像儿时一样地,在轻轻地飘,柔柔地拂,低低地吟。感觉它们带着温温的水气,悄悄地,从水面倏地溜进了我记忆的门坎,并迅速地润湿了我记忆的心田,我的整个人儿随之便跟着飘拂的柳叶儿,瞬间就飞进了儿时的历史:做柳圈帽,用柳叶儿吹歌,水中嬉戏,隔岸打水仗,用双脚拍击水面看涟漪,观小鱼……欢快,溢满了条条小河;歌声,挂弯了根根柳条;热闹,弥漫了整个村野……
“吹面不寒杨柳风。”此时风又起,这温煦的风,轻抚着我的脸庞,扬起了我的发丝,吹绿了这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是那样地柔和,那样地熟稔。经柳条儿这么一揉,被柳叶儿那么一拨,便吹出了儿时的旋律,是那么地悦耳,深情;恰似倚门远眺的慈母,声声寻唤晚归的孩童,振颤着离人的心弦。
在我想来,除了你,谁还能引发出这样沁入心扉的颤音!
(选自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