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港南区稻田的特性,本文提出以下稻田土壤增肥对策,为港南区水稻生产向高产稳产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关键词]稻田 增肥 对策
中图分类号:S141.4;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7-0367-01
引言:把土壤养分含量划分为不同极次以评价土壤肥力高低,进而为施肥提供依据,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行动,用以下的几个表说明港南区土壤肥力变化状况。
一、水稻土壤耕层的养分状况
根据对港南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田间取4700个稻田土壤的耕层混合样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进行常规分析,港南区水稻土壤的耕层养分状况如下:
1、土壤有机质
港南区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在6.90-48.97g/kg之间,平均为23.51g/kg。将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划分为四级,其中一级为极高含量(≥40g/kg),面积为2904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1.08%;二级为高含量(30-40g/kg),面积为68825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25.49%;三级为中等含量(20-30g/kg),面积为185294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68.64%;四级为低含量(≤20g/kg),面积为12944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4.79%。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港南区水稻土土壤有机质大部分在20-40g/kg,占94.13,整体水平为中等偏上。(见表2-1)
2、土壤全氮
港南区稻田土壤全氮含量范围在0.76-2.41g/kg之间,平均为1.33g/kg。其中极高等级(≥2.5g/kg)面积为没有;高等级(1.5-2.5g/kg)面积为59565亩,占22.06%;中等级(1.0-1.5g/kg)面积为189395亩,占70.15%;低等级(≤1.0g/kg)面积为21008亩,占7.78%。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港南区水稻土土壤全氮含量大部分属于中等偏高。(见表2-2)
3、土壤有效磷
港南区稻田土壤有效磷含量范围在4.11-73.87mg/kg,平均为17.71mg/kg。其中极高等级(≥30mg/kg)面积为18024亩,占6.68%;高等级(20-30mg/kg)面积为66358亩,占24.58%;中等级(10-20mg/kg)面积为154830亩,占57.35%;低等级(≤10mg/kg)面积为30756亩,占11.39%。分析结果表明港南区水稻土土壤有效磷含量整体偏高。
4、土壤速效钾
港南区稻田土壤速效钾含量范围在11.49-121.88mg/kg,平均为53.34mg/kg。其中极高等级(≥150mg/kg)面积没有;高等级(100-150mg/kg)面积为407亩,占0.15%;中等级(50-100mg/kg)面积为141198亩,占52.3%;低等级(30-50mg/kg)面积为128171亩,占42.48%;极低等级(≤30mg/kg)面积为192亩,占0.07%。分析结果表明港南区水稻土土壤速效钾含量整体属中等水平。
二、港南區稻田增肥对策
1、稻田增肥的共性技术措施
1.1 大量增加稻田土壤新鲜有机质持有量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有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养分,栽培季可直接或间接地为水稻生长提供氮、磷、钾、钙、镁、硫和各种微量元素,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影响和制约土壤结构的形成及通气性、渗透性、缓冲性、交换性能和保水保肥性能,是评价稻田地力的重要指标。对稻田土壤来说,增肥的中心技术就是重施有机肥,实行秸秆全还田和冬种绿肥,保持并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1.2 科学施肥,推广应用稻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根据水稻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施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钙、镁、硫、锌、硼、铁、锰等)肥的适宜用量与比例及相应的施肥技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法施肥,即能满足水稻生长发育时肥料的需要,又不致使土壤养分亏缺和失调,从而达到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之目的。在提高肥料利用率上采用分层施肥,集中施肥、需肥临界期与最大效率期施肥,确保水稻生产优质、高效、低耗、生态、安全。
2、稻田增肥的个性技术措施
2.1 酸性田增肥技术措施
港南区酸性稻田面积144541亩,占水田面积的53.54%。稻田土壤酸性源于土中的无机、有机酸和活性铝、亚铁离子等,对水稻生长有抑制作用,甚至使水稻中毒,此外还会降低磷等有效性。采取增施石灰(另选施钙镁磷肥、草木灰等)中和土壤酸性,同时能补充钙素营养,是酸性田增肥的重要技术措施。
2.2 潜育田增肥技术措施
港南区有潜育性类稻田17849亩,这些稻田因地下水位高、土体稀烂、水冷土温低,还原性毒质多,栽培期秧苗难回青,易座蔸,生长中后期胡麻叶斑病严重,对此类田进行开沟排水,修建永久性设施,可将其逐步增肥为水、肥、气、热等平衡协调的高产稻田。
2.3 过砂、过粘田的增肥技术措施
港南区稻田质地为砂土面积7911亩,质地为粘土面积78532亩。砂土田耕性好,但水肥流失严重,水稻生长中后期易因脱肥至生长不良;粘土田耕性差,通透性差,水稻根系难伸展,产量低。对过砂过粘田采取掺泥改砂、掺砂改粘,可逐步改善稻田的物理性状。
2.4耕层浅薄田的增肥技术措施
港南区耕层浅薄田约5万亩,因耕层浅薄,供肥、保肥能力差,土壤瘠瘦,水稻产量低。可通过机械深耕翻耙加厚耕层,并且连年进行重施有机肥、进行秸秆还田和冬种绿肥,可逐步改善为高肥田。
2.5干旱型稻田的增肥技术措施
港南区因水源缺乏、抗旱能力差,靠自然降雨栽培水稻的稻田面积3555亩。对此类田可进行水旱轮作,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生产管理。此外可通过开采地下水或修筑山塘、水库蓄水,彻底解除干旱威胁。
结语: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水稻种植的又一次革命,大力发展稻田增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作用。
[关键词]稻田 增肥 对策
中图分类号:S141.4;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7-0367-01
引言:把土壤养分含量划分为不同极次以评价土壤肥力高低,进而为施肥提供依据,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行动,用以下的几个表说明港南区土壤肥力变化状况。
一、水稻土壤耕层的养分状况
根据对港南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田间取4700个稻田土壤的耕层混合样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进行常规分析,港南区水稻土壤的耕层养分状况如下:
1、土壤有机质
港南区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在6.90-48.97g/kg之间,平均为23.51g/kg。将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划分为四级,其中一级为极高含量(≥40g/kg),面积为2904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1.08%;二级为高含量(30-40g/kg),面积为68825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25.49%;三级为中等含量(20-30g/kg),面积为185294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68.64%;四级为低含量(≤20g/kg),面积为12944亩,占水稻土总面积的4.79%。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港南区水稻土土壤有机质大部分在20-40g/kg,占94.13,整体水平为中等偏上。(见表2-1)
2、土壤全氮
港南区稻田土壤全氮含量范围在0.76-2.41g/kg之间,平均为1.33g/kg。其中极高等级(≥2.5g/kg)面积为没有;高等级(1.5-2.5g/kg)面积为59565亩,占22.06%;中等级(1.0-1.5g/kg)面积为189395亩,占70.15%;低等级(≤1.0g/kg)面积为21008亩,占7.78%。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港南区水稻土土壤全氮含量大部分属于中等偏高。(见表2-2)
3、土壤有效磷
港南区稻田土壤有效磷含量范围在4.11-73.87mg/kg,平均为17.71mg/kg。其中极高等级(≥30mg/kg)面积为18024亩,占6.68%;高等级(20-30mg/kg)面积为66358亩,占24.58%;中等级(10-20mg/kg)面积为154830亩,占57.35%;低等级(≤10mg/kg)面积为30756亩,占11.39%。分析结果表明港南区水稻土土壤有效磷含量整体偏高。
4、土壤速效钾
港南区稻田土壤速效钾含量范围在11.49-121.88mg/kg,平均为53.34mg/kg。其中极高等级(≥150mg/kg)面积没有;高等级(100-150mg/kg)面积为407亩,占0.15%;中等级(50-100mg/kg)面积为141198亩,占52.3%;低等级(30-50mg/kg)面积为128171亩,占42.48%;极低等级(≤30mg/kg)面积为192亩,占0.07%。分析结果表明港南区水稻土土壤速效钾含量整体属中等水平。
二、港南區稻田增肥对策
1、稻田增肥的共性技术措施
1.1 大量增加稻田土壤新鲜有机质持有量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有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养分,栽培季可直接或间接地为水稻生长提供氮、磷、钾、钙、镁、硫和各种微量元素,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影响和制约土壤结构的形成及通气性、渗透性、缓冲性、交换性能和保水保肥性能,是评价稻田地力的重要指标。对稻田土壤来说,增肥的中心技术就是重施有机肥,实行秸秆全还田和冬种绿肥,保持并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1.2 科学施肥,推广应用稻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根据水稻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施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钙、镁、硫、锌、硼、铁、锰等)肥的适宜用量与比例及相应的施肥技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法施肥,即能满足水稻生长发育时肥料的需要,又不致使土壤养分亏缺和失调,从而达到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之目的。在提高肥料利用率上采用分层施肥,集中施肥、需肥临界期与最大效率期施肥,确保水稻生产优质、高效、低耗、生态、安全。
2、稻田增肥的个性技术措施
2.1 酸性田增肥技术措施
港南区酸性稻田面积144541亩,占水田面积的53.54%。稻田土壤酸性源于土中的无机、有机酸和活性铝、亚铁离子等,对水稻生长有抑制作用,甚至使水稻中毒,此外还会降低磷等有效性。采取增施石灰(另选施钙镁磷肥、草木灰等)中和土壤酸性,同时能补充钙素营养,是酸性田增肥的重要技术措施。
2.2 潜育田增肥技术措施
港南区有潜育性类稻田17849亩,这些稻田因地下水位高、土体稀烂、水冷土温低,还原性毒质多,栽培期秧苗难回青,易座蔸,生长中后期胡麻叶斑病严重,对此类田进行开沟排水,修建永久性设施,可将其逐步增肥为水、肥、气、热等平衡协调的高产稻田。
2.3 过砂、过粘田的增肥技术措施
港南区稻田质地为砂土面积7911亩,质地为粘土面积78532亩。砂土田耕性好,但水肥流失严重,水稻生长中后期易因脱肥至生长不良;粘土田耕性差,通透性差,水稻根系难伸展,产量低。对过砂过粘田采取掺泥改砂、掺砂改粘,可逐步改善稻田的物理性状。
2.4耕层浅薄田的增肥技术措施
港南区耕层浅薄田约5万亩,因耕层浅薄,供肥、保肥能力差,土壤瘠瘦,水稻产量低。可通过机械深耕翻耙加厚耕层,并且连年进行重施有机肥、进行秸秆还田和冬种绿肥,可逐步改善为高肥田。
2.5干旱型稻田的增肥技术措施
港南区因水源缺乏、抗旱能力差,靠自然降雨栽培水稻的稻田面积3555亩。对此类田可进行水旱轮作,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生产管理。此外可通过开采地下水或修筑山塘、水库蓄水,彻底解除干旱威胁。
结语: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水稻种植的又一次革命,大力发展稻田增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