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复习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初三学生大多是刚开始认识化学这门学科,学习的内容是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实验学习还是侧重于对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初中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良好时机。在讲授新课时,受学生所学知识限制,不能很好地体现实验的教学价值,但可以在中考实验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实验操作、小組合作、探究和创新思维能力,熟悉中考探究实验题型及解题方法,从而不断落实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化学 学科素养 实验复习 探究 创新 落实
  新的课程改革后,化学学科课标有所调整,课标中明确指出化学这门学科核心的理念:以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了五个方面: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1]。其中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化学学科素养的实践基础,可见实验是素养落实的有效途径。
  在学习碱的性质中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实验——CO2和NaOH溶液反应,复习时引导学生先回顾验证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的方法:证明反应物的减少或验证有新的物质产生。怎样通过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来证明呢?教材中的实验如图6,因为反应过程中CO2体积的减少会导致装置内气压变小,通过水面的上升说明气体体积的减少,但是CO2气体溶于水且会与水反应,也会造成水面上升的现象,为了排除干扰就有了教材上的对比实验设置,所以根据教材提供的思路,请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反应的发生,学生分小组探讨,得出如图7的改进方案:一、由气压的改变学生受到启发,可用气球来体现压强的变化,所以在装满CO2的集气瓶中滴入NaOH溶液看气球的变化情况。二、根据教材的方案、气压的变化,也可由液面的改变来体现,所以在装满CO2的集气瓶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U型管中左端液面上升右端液面下降。三、在教材实验的启发下,学生想到了CO2验证性质的实验用到了软塑料瓶,所以可在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NaOH溶液,密封震荡后静置观察,发现软塑料瓶慢慢向内凹陷变瘪了。四、在压强变小的情况下煮熟的剥掉壳的鸡蛋可以掉入瓶中,所以学生将收集满CO2的锥形瓶用煮熟的剥掉壳的鸡蛋密封,在支管口处用注射器注入浓NaOH溶液,鸡蛋掉入瓶中。当然这些改进实验都需要将NaOH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对比实验,证明CO2和NaOH溶液会发生化学反应。
  如何通过验证有新的物质生成证明CO2气体和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呢?实质上就是验证CO32-的存在。学生根据小组思考并讨论验证方法,总结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如下:
  根据以上总结的方案,各小组学生选择所需药品和仪器,合作操作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发现开始加入酸没有出现气泡,持续加入才出现了气泡,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因为反应物氢氧化钠过量,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消耗完后才和碳酸钠反应,所以加入酸必须是足量的。在提供的药品中学生发现了酚酞溶液,有小组想到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滴入酚酞验证,加酸开始没有出现现象的小组立即就否定了这个方案,因为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也会显碱性。这样学生就通过实验总结出验证方法,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再对问题进行拓展,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钠敞口放置是否变质了?请学生研究现在这白色固体粉末的成分是什么呢?学生给出猜想一致认为变质了,同时根据前边的实验总结出如果部分变质就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如果全部变质就是Na2CO3固体。进行实验验证只需证明NaOH是否存在,具体实验方案:一、加入过量CaCl2溶液或者过量BaCl2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二、取第一步实验后的上澄清液,在其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或直接用pH试纸测定第一步中上澄清溶液的碱性),如果溶液变红则说明溶液中有NaOH,证明固体是部分变质了;如果实验无明显现象出现,则证明固体是全部变质了。请学生分析2018年的陕西中考题第14题(见2018年陕西化学中考题)。
  通过这道典型的中考题,学生会发现所有考点都是在复习实验的知识时所探究的问题,是经过自己实验实践、动手操作实验得出来的结果,所以探究题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在整个这样的实验复习过程中,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协作能力、对实验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所提高,做到了化学学科素养的逐步落实。
  参考文献:
  [1]徐迎春,《基于思维训练的实验复习课创新设计》[J].化学教学,2018,(12):41~45
  [2]伍新梅,《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1):48~49
其他文献
摘要: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教育逐渐受到教育人士的广泛关注。由于小学高年段学生的思维逐渐成熟,那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则会逐步实施探究式教学活动。本文首先探讨了智慧教育及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概念,然后明确指出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高年段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路径,希望能够为广大学生的高效发展提供指导与帮助。  关键词:智慧教育;小学高年段;探究式教学;实践  引言:根据新课标内容得出:教师需要以学生为
期刊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主要舞台。这个舞台可以是灵活多变的,亦可以是情趣盎然的,但必须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如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取得最大限度地发展与进步,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深思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作以简要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目标;动手操作;实践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
期刊
摘要:学生在初中阶段是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期,学生在初中也是需要认真学习文化知识的时期,而道德与法治在初中阶段是一门相当重要的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法治观念的提升非常有帮助,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学习,调整学习心态,真正高效地学好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
期刊
摘要:三到六岁儿童的发展指南指出,“陪伴”是对幼儿最好的教育。幼儿需要在教师及家长的陪伴中学会与人相处之道,从而使其从独立个体走向集体生活,在陪伴中引导幼儿逐渐适应集体生活,确定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以此来促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为此筆者从“健康成长”“情感需要”“智力发展”这三方面对幼儿园陪伴式教育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陪伴式;教育策略  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幼儿各年
期刊
摘要:差异化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个体的个性和智力不同而采取针对性教学策略的教育理念。当前各大中小学校推行实施的教育模式仍是以班级授课模式为主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步,学生由于先天的智力、兴趣、爱好、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家庭背景等不同,致使学生个人特质差异越来越大,故差异化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差异化教学展开研究,基于差异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这时他们更加需要极高的效率,来应对高考这一难关,所以时间也会显得尤为珍贵。这时针对化学科目,实验就是一个提升效率、加深印象的良好措施,但是高中阶段的许多知识内容所涉及到的化学实验过程,无论是在器材的操作上,还是在实验药品的用量上,都存在很大的危险性,那么这时教师就一定要守好安全底线,为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一定要构建一个安全的化学实验课堂。  关键词:高中化
期刊
摘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学科。很多生物现象是通过实验才能得以解释,也存在着很多生物体结构也必须通过实验观察才能得以认识。可见,实验教学的展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文笔者以初中生物为切入点,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兴趣;习惯;能力  初中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启蒙阶段,也是学生初步建立生物觀念的起始时期。但目前,实验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这一学科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时期,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对于学生今后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文化,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教学;教学实践  随着新课程
期刊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了英语教学的一大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成为了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对学生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从而能够早日实现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创设情境;有效指导;专项训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讲解的阅
期刊
摘要: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一门较为注重实践的学科,为了能够培养出更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我国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就需要对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实践教学仍存有较多问题,虽然学校比较注重实践课程的开设,并且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但是实践方式比较单一,目标层次比较低,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比较小,因此就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基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