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第9期《国内外教育文摘》第17页,摘录了一篇董老师的文章,题目为《“零批评”的尴尬》,叙述了这样一件事:期终考试成绩刚刚出来,一个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满面愁容地诉苦说:“董老师,我的成绩很不理想,无法面对含辛茹苦的父母,也对不起您的信任,我心里乱得很……”董老师本想责备他几句,但看到他伤心的目光,转而安慰道:“没关系,谁都有发挥失常的时候,下次再努力吧,我等着你下次考试的好消息。”董老师心想,这些安慰鼓励性的话语,一定会让他阴云转晴。没想到这位同学却板着涨得通红的脸,生气地说:“董老师,我之所以敬重您,是敬重您的严格,敬重您的不留情面,敬重您批评时的疾风暴雨,本想请您当头一棒让我警醒,现在看来,我错了……”
看完这则材料,我陷入了深思:在“赏识教育”盛行的今天,竟也有学生不赏识“赏识教育”,反而偏要“批评”。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赏识教育”并非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它不能满足所有受教育者的胃口。有人喜欢“赏识”,也有人需要批评。赏识、批评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方式方法,自然不能顾此失彼或顾此“废”彼。因为批评性评语的育人作用与鼓励性评语的作用同样重要,有时甚至还具有鼓励性评语无法达到的作用。
一、批评性评语的警醒作用
当今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光怪陆离的诱惑实在太多了,小学生由于年龄太小,生理、心理尚未定型,自控能力较差,加之社会阅历不多,应对、处理问题能力不强,稍有不慎便会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比如目前被人们称为“电子海洛因”的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以致少数学生走火入魔而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还有追星、追求时尚等,无一不是班主任、辅导员为之头痛棘手的问题。面对有问题的学生,如果采用当今流行或时髦的“赏识”法进行教育,那么,是否也要从这些学生身上寻找优点或成绩,然后加以肯定、表扬,以激励其“改邪归正”?这样做也未尝不可,只是这种做法目前已经用泛用滥了,丧失了新鲜感,对本身有问题的学生来说,其效用可想而知,肯定是“零”。有时尽管教师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也毫无效果。对这类“迷心迷窍”“病入膏肓”的学生,需要来一次大手术,下一次猛药,方能奏效。而这个“大手术” “猛药”,就是狂风暴雨般的批评、振聋发聩的警示、刻骨铭心的劝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心灵深处受到震动,进而“痛改前非”,否则,他们仍会“执迷不悟”。
著名文艺评论家钱谷融教授的弟子倪文尖博士,在他的一篇文章里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谈到钱先生对他的一次批评。他说他撰写毕业论文是旁征博引、纵横挥洒,颇有些自鸣得意,满以为会得到业师的赞许,未曾想到被先生严厉地批评为“骚首弄姿”,命他“推倒重来”。这使他“在怅然若失后,大有醍醐灌顶之快”。“骚首弄姿”这个词也够刻薄、够“难听”的了,那为什么被批评者不仅不反感,还长久感激莫名呢?关键在于其出发点是与人为善,批评中肯。因为正是这一批评,不仅使他端正了文风,找准了思路,成功完成了论文,更使他在后来的发展中少走了许多弯路。(2001年10月22日《中国教育报》第4版)因此,言不由衷的夸奖,尽管甜美也未必中听;而与人为善的批评,即使尖刻也未必逆耳。
当学生面对羞于见人的分数或者因一时的冲动做下非理智的事情的时候,肯定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些学生虽“破罐子破摔”不当回事,却也做好了接受教师、家长批评的心理准备。这是教师实施批评教育的最佳时机。如果班主任或辅导员在通知书“评语”栏目,适度把握批评的力度,或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刚柔适中,既指出其优点、优势,也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地指出其缺点、不足,并加剖析。我想,对其心灵触动肯定是巨大的。如果教师批评准确到位,找出了学生的“病症”,开出了“良方”,学生肯定会珍视如座右铭,时时提醒、督促自己改正错误、缺点,具有警醒作用。
二、批评性评语的鞭策作用
在某种特殊情境下,有时批评的鞭策作用比表扬鼓励还要大。如:在优等生偷懒、松懈的时候,“响鼓”也要用一用“重槌”,鞭策其扬鬃振蹄、奋然前行。这种鞭策作用与前文中的警醒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但它们又有明显的区别,警醒侧重于警示、醒悟,而鞭策侧重于激励、侧重于动力。
对此,可能又有人提出异议,表扬鼓励性评语能激励、鞭策学生,这不言而喻,而批评性评语何来之有?回答也是肯定的。许多人不是经常使用“激将法”吗?而“激将法”通常都是在批评的环境中出现的,这显然是批评的“鞭策” “激励”。批评性评语使用此法,纯属正常。还是董老师说得好:“教育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鼓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性的警醒教育是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苍白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笔者认为,还应该加一点,叫做“片面的教育”。故此,批评性评语及其“鞭策”作用,是符合教学、教育规律的。如果采用单一的“赏识教育”,让学生一味地接受甜言蜜语,那么,过多过泛的表扬鼓励也会变质变味。
关于采用激励方式正面引导学生,较多地照顾学生的承受心理这一点,西方某些国家有过教训。据合众国际社的一条消息报道,学校的教师往往须按照上级指示,“用圆滑、得体的话向家长说明孩子的品行”。如对一个恃强欺弱的学生,操行评语会这样写:“有领导才能,但需要指导他如何以更民主的方式发挥自己的才能。”对一个爱说谎的孩子,评语写成:“在区别事实和想象方面有困难。”对一个自私自利的学生,评语最好是“有必要帮助他与别人共快乐。”等。(郭光华《教师文体写作技能》第127~128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这些圆滑的写法,“圆滑”得也太过头了,很难让人看出这是指出缺点、不足,相反,倒误以为是在表扬。这种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写法,对纠正学生的缺点、错误没有丝毫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处于一种模糊、混沌之中而不明是非,同时,也会失去很好的接受挫折教育的机会。顺境中长大的学生,经不起生活的风吹浪打,没有应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批评性评语虽然“逆耳”,却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
正因如此,西方某些教育家也开始认识到其危害性。2005年2月18日《新民晚报》以《美专家警告少儿教育方式:不实赞美将起反作用》为题报道:不实的夸奖和赞美非但不能提高孩子的自尊,反而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在赞美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与遭受过批评的孩子相比,前者更难承受批评和挫折。
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批评性评语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十分重要,千万不要忽视或废弃。我这里强调批评性评语的重要性,并不是意在大力提倡、鼓励使用批评,而只是说明批评同样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
三、批评性评语的导向作用
教育是一种唤醒,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规范与约束,应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一旦学生行为越出社会行为规则,那么,教育就会出面施加影响,强制、约束学生的越轨行为。从这种意义上讲,批评性评语对学生的言行有导向作用。特别是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面前,这种导向作用是一种单向的、命令式的 :要求学生只能这样,不能那样,或者是只能那样,不能这样,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没有选择的余地。这个时候,教师的话语是权威,是真理,不容学生置疑和犹豫。而在引导学生对社会、人生、哲学的思考,以及对具体某一事物的看法的时候,班主任或辅导员则应与学生“换位”思考“换位”交谈,以朋友的身份、学生的身份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从他们年龄的角度来思考他们行为举动的合理性,从他们自身利益的角度分析他们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给予他们善意的提醒、合理的建议、充满关爱的批评,营造一个尊重、信任、宽容和愉悦的心理环境。我想,学生肯定会乐意接受教师的批评引导。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不会原谅那些态度冷淡、缺乏感情、好作长篇的说教,总想置身于孩子的忧虑与激动之外的教师。”所以,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同忧虑共激动的批评性评语,自然会得到学生的承认和接受。这种批评性的引导评语,虽是一种批评,却是一种和风细雨式的慢慢渗透,是一种响声小震动大的批评,是无声的滋润。正因为如此,班主任或辅导员在写批评性评语时,应该准确把握事情的真相,科学地加以分析,有针对性地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往往是学生赖以信任、服从的前提、基础,不可马虎。
怎样运用批评性评语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善于提出批评
教师的批评不在话多,不以发泄为目的,不以恐吓为手段。批评的时候,应就事论事,抓住学生的心理要害,一语道破,使学生为之心动,猛然醒悟。批评时切忌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翻旧帐算总帐。香港科技大学创始人之一的孔宪铎先生,在《我的科大十年》一书中讲到对学生的一次批评,非常精彩,令人深思。孔先生提到当时香港大学一些学生上课迟到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课堂内更是交头接耳,使用手机等。孔校长忍无可忍,说:“你们是幸运的群体,是同龄中18%的精英,将来要靠你们去领导其余82%的大众在社会上前进。假若你们现在就对规矩、法章熟视无睹,不自尊也不尊重别人,到时候你们会把社会带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2005年第3期《大学时代》第1页)这是大学教师对大学生的批评,对小学教师批评小学生仍有借鉴作用。
2.批评应“对症下药”
学生所犯的错误有大小、轻重、缓急之分,缺点、不足也有轻重之分。对学生的批评也就存在轻重、缓急之分,而批评的方式也就有所不同。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同一类错误发生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反应是不一样的。因此,教育的方式、教育的语言必须因对象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变化。有的学生勇于面对缺点、错误,善于接受批评;有的学生自尊心较强、自我防范意识较强,对他们可采取提醒、暗示的批评方式;对于行为散漫、不愿正视自己错误、怀侥幸心理或自暴自弃的学生,则应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严重性,促其醒悟。
3.注意选择批评的时机、场所
就时机来说,可以是学生犯下错误、遭受挫折而内心惭愧、迷茫的时候,也可以是争吵过后、心平气静之际,还可以是学生在某个方面取得小小的成功、内心舒畅的时刻,等等,这时的教育效果比任何时候都要强。
就场所来说,可选择校内的树阴下、操场上,也可选择学生温馨的小花园,等等。这些或宽阔或温馨的空间,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批评性评价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在“赏识教育”盛行的今天,笔者提出“批评性评语的育人作用”,似乎有点不识大体,不识“时务”,但笔者认为这并不矛盾。因为“和风细雨”式鼓励性评语虽然能给学生留下尊严和面子,但对于有问题的学生来说,需要教师的帮助,需要教师的警策,需要教师及时加以否定、批评、纠正。如果对错误行为熟视无睹、置之不理,或者是隔靴搔痒式的评价,那是对学生错误行为的一种放任,是教师的失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性评语虽然“苦口” “逆耳”,却于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有利。赏识、鼓励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批评同样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在极力倡导赏识教育的今天,有重提批评教育的必要。在热衷于赏识教育的时候,我们也不要遗忘、冷落了批评性教育。
(责任编辑:薛剑刚)
看完这则材料,我陷入了深思:在“赏识教育”盛行的今天,竟也有学生不赏识“赏识教育”,反而偏要“批评”。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赏识教育”并非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它不能满足所有受教育者的胃口。有人喜欢“赏识”,也有人需要批评。赏识、批评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方式方法,自然不能顾此失彼或顾此“废”彼。因为批评性评语的育人作用与鼓励性评语的作用同样重要,有时甚至还具有鼓励性评语无法达到的作用。
一、批评性评语的警醒作用
当今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光怪陆离的诱惑实在太多了,小学生由于年龄太小,生理、心理尚未定型,自控能力较差,加之社会阅历不多,应对、处理问题能力不强,稍有不慎便会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比如目前被人们称为“电子海洛因”的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以致少数学生走火入魔而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还有追星、追求时尚等,无一不是班主任、辅导员为之头痛棘手的问题。面对有问题的学生,如果采用当今流行或时髦的“赏识”法进行教育,那么,是否也要从这些学生身上寻找优点或成绩,然后加以肯定、表扬,以激励其“改邪归正”?这样做也未尝不可,只是这种做法目前已经用泛用滥了,丧失了新鲜感,对本身有问题的学生来说,其效用可想而知,肯定是“零”。有时尽管教师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也毫无效果。对这类“迷心迷窍”“病入膏肓”的学生,需要来一次大手术,下一次猛药,方能奏效。而这个“大手术” “猛药”,就是狂风暴雨般的批评、振聋发聩的警示、刻骨铭心的劝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心灵深处受到震动,进而“痛改前非”,否则,他们仍会“执迷不悟”。
著名文艺评论家钱谷融教授的弟子倪文尖博士,在他的一篇文章里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谈到钱先生对他的一次批评。他说他撰写毕业论文是旁征博引、纵横挥洒,颇有些自鸣得意,满以为会得到业师的赞许,未曾想到被先生严厉地批评为“骚首弄姿”,命他“推倒重来”。这使他“在怅然若失后,大有醍醐灌顶之快”。“骚首弄姿”这个词也够刻薄、够“难听”的了,那为什么被批评者不仅不反感,还长久感激莫名呢?关键在于其出发点是与人为善,批评中肯。因为正是这一批评,不仅使他端正了文风,找准了思路,成功完成了论文,更使他在后来的发展中少走了许多弯路。(2001年10月22日《中国教育报》第4版)因此,言不由衷的夸奖,尽管甜美也未必中听;而与人为善的批评,即使尖刻也未必逆耳。
当学生面对羞于见人的分数或者因一时的冲动做下非理智的事情的时候,肯定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些学生虽“破罐子破摔”不当回事,却也做好了接受教师、家长批评的心理准备。这是教师实施批评教育的最佳时机。如果班主任或辅导员在通知书“评语”栏目,适度把握批评的力度,或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刚柔适中,既指出其优点、优势,也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地指出其缺点、不足,并加剖析。我想,对其心灵触动肯定是巨大的。如果教师批评准确到位,找出了学生的“病症”,开出了“良方”,学生肯定会珍视如座右铭,时时提醒、督促自己改正错误、缺点,具有警醒作用。
二、批评性评语的鞭策作用
在某种特殊情境下,有时批评的鞭策作用比表扬鼓励还要大。如:在优等生偷懒、松懈的时候,“响鼓”也要用一用“重槌”,鞭策其扬鬃振蹄、奋然前行。这种鞭策作用与前文中的警醒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但它们又有明显的区别,警醒侧重于警示、醒悟,而鞭策侧重于激励、侧重于动力。
对此,可能又有人提出异议,表扬鼓励性评语能激励、鞭策学生,这不言而喻,而批评性评语何来之有?回答也是肯定的。许多人不是经常使用“激将法”吗?而“激将法”通常都是在批评的环境中出现的,这显然是批评的“鞭策” “激励”。批评性评语使用此法,纯属正常。还是董老师说得好:“教育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鼓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性的警醒教育是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苍白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笔者认为,还应该加一点,叫做“片面的教育”。故此,批评性评语及其“鞭策”作用,是符合教学、教育规律的。如果采用单一的“赏识教育”,让学生一味地接受甜言蜜语,那么,过多过泛的表扬鼓励也会变质变味。
关于采用激励方式正面引导学生,较多地照顾学生的承受心理这一点,西方某些国家有过教训。据合众国际社的一条消息报道,学校的教师往往须按照上级指示,“用圆滑、得体的话向家长说明孩子的品行”。如对一个恃强欺弱的学生,操行评语会这样写:“有领导才能,但需要指导他如何以更民主的方式发挥自己的才能。”对一个爱说谎的孩子,评语写成:“在区别事实和想象方面有困难。”对一个自私自利的学生,评语最好是“有必要帮助他与别人共快乐。”等。(郭光华《教师文体写作技能》第127~128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这些圆滑的写法,“圆滑”得也太过头了,很难让人看出这是指出缺点、不足,相反,倒误以为是在表扬。这种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写法,对纠正学生的缺点、错误没有丝毫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处于一种模糊、混沌之中而不明是非,同时,也会失去很好的接受挫折教育的机会。顺境中长大的学生,经不起生活的风吹浪打,没有应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批评性评语虽然“逆耳”,却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
正因如此,西方某些教育家也开始认识到其危害性。2005年2月18日《新民晚报》以《美专家警告少儿教育方式:不实赞美将起反作用》为题报道:不实的夸奖和赞美非但不能提高孩子的自尊,反而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在赞美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与遭受过批评的孩子相比,前者更难承受批评和挫折。
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批评性评语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十分重要,千万不要忽视或废弃。我这里强调批评性评语的重要性,并不是意在大力提倡、鼓励使用批评,而只是说明批评同样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
三、批评性评语的导向作用
教育是一种唤醒,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规范与约束,应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一旦学生行为越出社会行为规则,那么,教育就会出面施加影响,强制、约束学生的越轨行为。从这种意义上讲,批评性评语对学生的言行有导向作用。特别是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面前,这种导向作用是一种单向的、命令式的 :要求学生只能这样,不能那样,或者是只能那样,不能这样,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没有选择的余地。这个时候,教师的话语是权威,是真理,不容学生置疑和犹豫。而在引导学生对社会、人生、哲学的思考,以及对具体某一事物的看法的时候,班主任或辅导员则应与学生“换位”思考“换位”交谈,以朋友的身份、学生的身份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从他们年龄的角度来思考他们行为举动的合理性,从他们自身利益的角度分析他们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给予他们善意的提醒、合理的建议、充满关爱的批评,营造一个尊重、信任、宽容和愉悦的心理环境。我想,学生肯定会乐意接受教师的批评引导。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不会原谅那些态度冷淡、缺乏感情、好作长篇的说教,总想置身于孩子的忧虑与激动之外的教师。”所以,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同忧虑共激动的批评性评语,自然会得到学生的承认和接受。这种批评性的引导评语,虽是一种批评,却是一种和风细雨式的慢慢渗透,是一种响声小震动大的批评,是无声的滋润。正因为如此,班主任或辅导员在写批评性评语时,应该准确把握事情的真相,科学地加以分析,有针对性地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往往是学生赖以信任、服从的前提、基础,不可马虎。
怎样运用批评性评语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善于提出批评
教师的批评不在话多,不以发泄为目的,不以恐吓为手段。批评的时候,应就事论事,抓住学生的心理要害,一语道破,使学生为之心动,猛然醒悟。批评时切忌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翻旧帐算总帐。香港科技大学创始人之一的孔宪铎先生,在《我的科大十年》一书中讲到对学生的一次批评,非常精彩,令人深思。孔先生提到当时香港大学一些学生上课迟到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课堂内更是交头接耳,使用手机等。孔校长忍无可忍,说:“你们是幸运的群体,是同龄中18%的精英,将来要靠你们去领导其余82%的大众在社会上前进。假若你们现在就对规矩、法章熟视无睹,不自尊也不尊重别人,到时候你们会把社会带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2005年第3期《大学时代》第1页)这是大学教师对大学生的批评,对小学教师批评小学生仍有借鉴作用。
2.批评应“对症下药”
学生所犯的错误有大小、轻重、缓急之分,缺点、不足也有轻重之分。对学生的批评也就存在轻重、缓急之分,而批评的方式也就有所不同。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同一类错误发生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反应是不一样的。因此,教育的方式、教育的语言必须因对象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变化。有的学生勇于面对缺点、错误,善于接受批评;有的学生自尊心较强、自我防范意识较强,对他们可采取提醒、暗示的批评方式;对于行为散漫、不愿正视自己错误、怀侥幸心理或自暴自弃的学生,则应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严重性,促其醒悟。
3.注意选择批评的时机、场所
就时机来说,可以是学生犯下错误、遭受挫折而内心惭愧、迷茫的时候,也可以是争吵过后、心平气静之际,还可以是学生在某个方面取得小小的成功、内心舒畅的时刻,等等,这时的教育效果比任何时候都要强。
就场所来说,可选择校内的树阴下、操场上,也可选择学生温馨的小花园,等等。这些或宽阔或温馨的空间,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批评性评价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在“赏识教育”盛行的今天,笔者提出“批评性评语的育人作用”,似乎有点不识大体,不识“时务”,但笔者认为这并不矛盾。因为“和风细雨”式鼓励性评语虽然能给学生留下尊严和面子,但对于有问题的学生来说,需要教师的帮助,需要教师的警策,需要教师及时加以否定、批评、纠正。如果对错误行为熟视无睹、置之不理,或者是隔靴搔痒式的评价,那是对学生错误行为的一种放任,是教师的失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性评语虽然“苦口” “逆耳”,却于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有利。赏识、鼓励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批评同样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在极力倡导赏识教育的今天,有重提批评教育的必要。在热衷于赏识教育的时候,我们也不要遗忘、冷落了批评性教育。
(责任编辑:薛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