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鸭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lgrin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莲江湿地游船码头处有个小树林,小树林中大多是些高大的枫杨树,偏后方有个小凉亭,小凉亭前面有个草坪,还有两三颗枇杷树,后面是一个月牙形的小池塘,池塘的右侧有一个宽不过半米的小口子与荡荡莲江相连。
  清晨,我常常去莲江湿地散步,一般走到游船码头处就会驻足,然后坐在小凉亭的木凳子上瑜伽冥想。深秋的一日,正在那里瑜伽冥想的我,突然听到一阵“哗啦哗啦”的响声,来的时候天空通透的蓝,难道天气突变,下暴雨了?我睁开了微闭的双眼,外面没有一点雨滴。逐向四周打量,原来后面的池塘中来了一大群毛茸茸的鹅黄色小鸭子,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刚刚就是它们入水时发出的声音。此后,这群小鸭子每天清晨与我为伴。
  小鸭子一天天长大,黄黄的颜色越来越淡,最后变成了一群白底褐灰色的麻鸭。有时,它们雍雍雅雅地挤到一起,用那张嫩红的扁平嘴巴伸进池塘中,喋呷出阵阵欢快的声音;有时,它们爬到枫杨树下那片微凸的岸上,远远望去,密密麻麻的一片,好似浮出水面的海龟背;有时,它们就像一支大部队,悄悄地穿过木栈道封锁线,跑到小草坪上,或者枇杷树下,美美地吃一顿小虫子,人一近身,便呼啦一声,又撤回池塘中去了。
  这群鸭子从何处而来?有一日,它们穿过池塘后面湿地公园跑道下面的大涵洞,浩浩荡荡地跑了出来,怪不得它们来的第一天,“哗啦哗啦”的响声让我以为下雨了。而后,池塘中又增加了二三十只老鸭。就跟我们小时候,大的小孩不愿带着小的一起玩儿一样,每次来时,老鸭、新鸭会自动分开。老鸭到池塘的左侧聚集,发出“嘎嘎嘎”的叫声,声音嘶哑,而新鸭呢,会在靠莲江口的右侧聚集,虽说叫声一样,但声音很是清脆。每天听到鸭子此起彼伏的叫声,却始终不见养鸭人。
  麻鸭越长越大,小小的池塘显得越来越逼仄。一日,挡在莲江入口处的一丛树枝不见了,一群鴨子从池塘中一溜烟而过,先是新鸭大部队,紧随其后的是老鸭小部队,一道欢快地游入莲江。它们先在岸边的一小片鹅卵石堆积的小岛上,摆开阵势,用扁平的嘴巴各自梳洗羽毛,打扮一番。然后,在几只领头鸭的带领下,摆成头尖、中间宽、后面窄的军舰形状,浩浩荡荡地游到河对岸弯弯曲曲的岸边,迂回着一路找细鱼、细虾去。
  小时候,家在农村,每年开春,天气暖和,农户们每家都会买十几只刚出窝的小鸭子来养,家里圈养一段时间后,便将其赶到水田里放养觅食。傍晚,外婆在田埂上,手端一个装有稻谷的小铝盆,嘴里“哩,哩哩哩哩哩”地呼叫一番,一群鸭子纷纷从隐没的稻田里钻了出来,摇摇摆摆,走起鸭步,尾随其后回巢。但也有不听话、呼叫不动的情况,这时外公就出动了,赤脚下田,用一根长竹篙将其赶了回来。
  宽阔的莲江上,只见老鸭往莲江下游走,新鸭则往莲江上游走,把战线拉得很长很长,几只或十几只沿着岸边在草丛中或树枝下,不停地用它们的扁嘴找吃的。到了悠长的莲江,鸭子怎么找到来时的路?汪曾祺小说《鸡鸭名家》中的倪二赶鸭子去卖时,鸭子不听从指挥,四散逃窜,在白莲湖中钻进芦丛里去,散了。后来请了赶鸭的行家陆长庚,才把鸭子全部找了回来。
  在莲江湿地游船码头栈道上,偶遇两位村民在闲聊,这才知道年轻的那位便是养鸭人。养鸭人说,他的鸭子放入莲江后,老鸭一直会往下,游到水上乐园水坝附近的小芦苇荡;新鸭则一直会往上,游到汤渡桥。在莲江放养后,食物丰足,更是日日渐长。傍晚唤它们归宿,新鸭比较听话,基本一呼就上岸。但老鸭是“老油条”,躲在芦苇荡里,能呼上岸的时候不多,一般是要划着岸边停靠的那艘小船驱赶。
  想到陆长庚找鸭子时,“拈起那根篙子,把船撑到湖心,人扑在船上,把篙子平着,在水上扑打了一气,嘴里啧啧啧、咕咕咕不知道叫什么。赫—都来了!鸭子四面八方,从芦苇缝里,好像来争抢什么东西似的,拼命地拍着翅膀,挺着脖子,一起奔向他那小船的四围……”
  不知莲江的那位养鸭人傍晚找鸭时,是不是像他那样?
其他文献
多年以后,面对已被拆的深巷老宅时,脑海里总会想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某个风雨飘摇的黄昏。  柴门打开,满身疲惫的男人把谋生的无奈置于门后,洗去一身风尘。这时候,灶间炊烟袅袅,煤油灯点亮,孩子趴在窗台跟前翻看几本小人书。一会儿,妻子会摆上锅贴饼子、炖的新鲜小杂鱼、一碟花生米。有个贤惠的妻子真是莫大的福气。但男人不满足,道:“这么好的菜,干吃岂不可惜?”妻子会心一笑,转身从碗橱里拿出半瓶栈桥白酒。“给,
期刊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耳畔忽地响起一段咿咿呀呀,断续却缠绵的昆曲唱词,呢喃低语,虽听不甚明,却知是从里屋传来。  我幡然起身,睁开惺忪睡眼,定睛一望,抖袍,这才发现已然身在一处古雅别致的院内,只见四处种植着花草,色彩淡雅清新,与恬淡平和的江南水乡遥相呼应,绘制出一幅水墨丹青。  我的仓促起身不慎掀翻了石桌上的茶盏,微凉的花茶浸润了折扇上的墨梅图,我慌忙拾
期刊
驱车沿锦山村道可直接开到瓷帮古道驿站入口,我们的脚步从平整的水泥路切换到苔草深掩的青石板道,深深浅浅地踏进了历史深处。  这条始于宋、元的瓷帮古道位于德化三班镇与永春吾峰镇之间。延绵近三十里,是古时德化瓷器经由南大门运往永春许港,沿水路到刺桐港出海的必经之路,一度繁盛至清末民初,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还经常由此出入。  路边遍布着石础与夯土残墙,两侧坍塌的老屋梁柱空架,突兀于荒草杂树之间默然诉说着
期刊
七月的祁连山,山峦葱翠,雪峰融化的冰水潺潺流下来,滋养着山脚下的青草。青草又嫩又香,一群群牛羊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自由活动。宽阔的山谷里,流淌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远看就像一条银亮的绸带,铺展在碧绿的缎面上。我把手伸进潺潺的溪水中,溪水冰凉,将夏日的燥热突变为舒爽。  进入祁连山谷,除了满眼的绿色草地、星星点点的白色羊群、黑色的牦牛群,门源那方圆几十公里的鸳鸯花海,才是大手笔啊!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远
期刊
看了散文大师王剑冰的精美散文《绝版的周庄》,我的心像着了魔一样,对周庄充满了向往。夏日的一天,我到江苏常熟的儿子家,孙子赵顺宇陪同我游览了江南水乡古镇—周庄。人逢喜事精神爽,心怀美好,便会遇见人世间美好的风景。在游周庄的一天中,那到过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拱桥,每一条溪河,每一处庙宇,都是我人生中最美的画廊,最好的盛宴。  周庄古镇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它四面都是烟波浩渺的湖泊,其内部河道纵横,像
期刊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  —题记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小平屋都已变成高楼大厦了。当我面对一栋栋的楼房时,心里却空荡荡的。我很怀念从前的“慢生活”,那个每天清晨都能见到缕缕炊烟的生活。  在这样一个科技比较发达的时代,许多人总认为有钱,就能过上所谓有品位、高格调的生活。没钱,就只能过一种紧巴巴的生活。然而,那些有钱人所过的生活,真的就是幸福生活了吗?从前,没有昂贵的西餐,常见的是萝
期刊
奶奶年纪很大了,她的生活也变得越发简单。她偶尔会斜靠在门口的大椅子上,手里抓着一包零食,眼睛盯着前方,我不知道她在望着什么,蜷在大椅子下的邻家老猫也不知道。  有不少老人喜欢喝茶,奶奶却不喜欢。奶奶和许多为生计而打拼的年轻人一样,很晚睡觉又很早起床。那么漫长的一整天时间,不知道她是如何打發的。我曾经想过自己,放假时间一旦久了,便会觉得无所适从,她难道就没有这种感觉吗?只可惜,她再也盼不来“开学”的
期刊
一、创作背景  《人生》是作家路遥创作的小说,也是其成名作。对路遥来说,《人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这本小说里,路遥用笔勾勒出了一个精神世界,把自己对于生活、对于梦想和极力追求的美好都倾注其中。在小说中,路遥积极倡导,不管时代如何进步,坚决不能放弃和背离传统道德文化,必须一直坚守下去。在路遥看来,人类文明在发展中沉淀出无数的精华和璀璨的种子,而只有传承和发扬这些文明的精华,才能够充分展现我们民族
期刊
清中叶乡贤名宦周煌(1714-1785),字景垣,号绪楚、海山,四川涪陵人。乾隆二年中进士,由翰林院编修,仕至都察院左都御史。著有《海山存稿》《琉球国志略》等。其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书法亦有造诣。近年来,随着对乡贤文化的重视与挖掘,学界关于周煌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系统地梳理与周煌相关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掌握学术界研究现状,将对清代官员研究、乾嘉文人研究、四川乡贤文化研究大有裨益。  一、周煌家世研究匮
期刊
阅读,大概是从我识字起就延续下来的一个习惯,它早已成了我生活里自然进行的一件事。  我家在农村,但离县城不远,周末或是寒暑假,我经常会到县城的图书馆读书。在那里,有那么多的书在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它确实能给我一种很舒服的视觉感受。若是戴着耳机靠在书架旁看书,这本身就是匆忙生活里难得的一种享受。然而,图书馆毕竟是公共空间,待的时间相对有限,所以,一旦遇上自己特别喜欢的书,我便会到前台登记一下,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