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前预习,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有效生成,张扬学生个性,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小学生语文教学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的捷径,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善于积累应用,就会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充实学习的动力,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求索。
【关键词】小学生;预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是学生思维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预习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呼唤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从培养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和养成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两大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一、培养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一)激发预习兴趣,享受学习快乐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好学的先决条件。我所任教的学校生源均是农村学生,父母平日里农作很辛苦,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会有疏忽的情况。怎样让学生自觉自愿投身于预习之中,并且乐在其中呢?语文课文预习面广,内容丰富,因此,我每学期伊始,都做相关的问卷调查,预习要求贴近农村孩子的生活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学,从多方面培养语文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二)循序渐进引导,体验成功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智力高低的差异,适当地进行点拨,鼓励优生发展特长,激励差生奋起直追。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学生的智能有差异,因此,教学就要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目标,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这样每个学生就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通过努力,大家均获得成功的体验,故此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二、养成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就能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听课效率和学习效率。看到预习成为孩子们最爱完成的一项作业,看到预习后的孩子们兴奋地参与到课堂上,我们知道,这都是因为对学生的内心需求的一种尊重,尊重学生们自主创造、自我发展的心灵需要,才会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生活中的精彩和快乐。为了更好地组织学生预习,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初读感知
这个环节是基础达标环节。拿到一篇新课文,同学们初读课文时基本要求有两个:一是扫清文字障碍,读通课文;二是画出不理解语句。字词预习的要求是在预习本上给生字注音,运用字典、词典这些工具书帮助学习,或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来解词语,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如果能够同时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能说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主要人或事是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将会为理解课文作好铺垫。如同学们在预习《山中访友》这一篇课文时,学生通过预习,能够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更有的同学体会到了作者李汉荣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再读理解
这个环节是提高能力环节。主要是弄清文章结构层次,具体要求是摘抄课文中的描写精彩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于日积月累素材本中。特别强调的是,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时要勤动笔。我提倡同学们在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进行圈点批注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标小节号码,划好词佳句,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在预习过程中,要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做标记。
比如:用“——”标出文中的生字新词,用“▲”标出自己容易读错的词语,用“?”标出疑难的地方,用“------”画出好词好句,用“( )”标出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通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逐步增强。当然摘抄需要时间,需要下功夫,但为了提高能力,花些时间、下些功夫,还是值得的。
(三)细读深究
这个环节是终结提升环节。主要任务是结合单元导语和本课书后习题,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理解句子深刻含义;抓住关键词语,用圈划批注的方法深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具体要求是在所摘抄的句子上圈出关键词语,进行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讲效果。课堂上及时质疑,及时得到释疑。对能在预习中提出问题的学生,老师应多加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三、结语
语文课前预习,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有效生成,张扬学生个性,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只要教師在教学过程中,从小学生语文教学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的捷径,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善于积累应用,就会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充实学习的动力,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求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里面很有文章可作,我们应该不断探究,力争使课前预习这种学习方法达到最优化,让精彩的教学活动从预习开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小学生;预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是学生思维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预习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呼唤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从培养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和养成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两大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一、培养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一)激发预习兴趣,享受学习快乐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好学的先决条件。我所任教的学校生源均是农村学生,父母平日里农作很辛苦,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会有疏忽的情况。怎样让学生自觉自愿投身于预习之中,并且乐在其中呢?语文课文预习面广,内容丰富,因此,我每学期伊始,都做相关的问卷调查,预习要求贴近农村孩子的生活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学,从多方面培养语文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二)循序渐进引导,体验成功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智力高低的差异,适当地进行点拨,鼓励优生发展特长,激励差生奋起直追。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学生的智能有差异,因此,教学就要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目标,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这样每个学生就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通过努力,大家均获得成功的体验,故此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二、养成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就能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听课效率和学习效率。看到预习成为孩子们最爱完成的一项作业,看到预习后的孩子们兴奋地参与到课堂上,我们知道,这都是因为对学生的内心需求的一种尊重,尊重学生们自主创造、自我发展的心灵需要,才会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生活中的精彩和快乐。为了更好地组织学生预习,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初读感知
这个环节是基础达标环节。拿到一篇新课文,同学们初读课文时基本要求有两个:一是扫清文字障碍,读通课文;二是画出不理解语句。字词预习的要求是在预习本上给生字注音,运用字典、词典这些工具书帮助学习,或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来解词语,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如果能够同时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能说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主要人或事是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将会为理解课文作好铺垫。如同学们在预习《山中访友》这一篇课文时,学生通过预习,能够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更有的同学体会到了作者李汉荣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再读理解
这个环节是提高能力环节。主要是弄清文章结构层次,具体要求是摘抄课文中的描写精彩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于日积月累素材本中。特别强调的是,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时要勤动笔。我提倡同学们在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进行圈点批注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标小节号码,划好词佳句,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在预习过程中,要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做标记。
比如:用“——”标出文中的生字新词,用“▲”标出自己容易读错的词语,用“?”标出疑难的地方,用“------”画出好词好句,用“( )”标出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通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逐步增强。当然摘抄需要时间,需要下功夫,但为了提高能力,花些时间、下些功夫,还是值得的。
(三)细读深究
这个环节是终结提升环节。主要任务是结合单元导语和本课书后习题,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理解句子深刻含义;抓住关键词语,用圈划批注的方法深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具体要求是在所摘抄的句子上圈出关键词语,进行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讲效果。课堂上及时质疑,及时得到释疑。对能在预习中提出问题的学生,老师应多加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三、结语
语文课前预习,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有效生成,张扬学生个性,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只要教師在教学过程中,从小学生语文教学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的捷径,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善于积累应用,就会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充实学习的动力,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求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里面很有文章可作,我们应该不断探究,力争使课前预习这种学习方法达到最优化,让精彩的教学活动从预习开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