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低年级阶段的音乐教学是学生音乐启蒙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期。打击乐伴奏形式多样、节奏感强,非常适合模仿力强、好奇心强的小学生,更易于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本文立足于音乐学科的在线教育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打击乐伴奏作品,进一步探索打击乐器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打击乐伴奏、想象力和创造力
案例背景: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吹响了全民抗击疫情的号角,也打破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多年传统的线下授课模式,为广大师生开启了一场全新未知的在线教育教学之旅。线上教学的模式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挑战,但是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毋庸置疑的优势。现阶段,学生的音乐学习不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中,而是融入到了他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之中。学生居家学习,虽然暂时没有办法演奏音乐课堂中的传统小打击乐器,但是他们可以从自己身边积极地去寻找一切可以发声的材料,进行探索、比较和表现,显而易见的优势就是学生能够自由选择的素材更多了,能够聆听、对比和思考的空间更大了,他们所创作出的作品也更丰富了。此外,老师评价的时间也增多了,可以更好地针对每一位学生上传的作品给予更加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
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的单元主题为“音乐童话”。本单元中既有富有童话色彩的歌曲,又有表现童话故事的音乐,是用音乐的形式讲了几个小学生所喜爱的童话故事,可以提高他们对不同音乐情绪的感受、听辨、表现能力。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童话、善于想象、表现力强。音乐活动的教学设计要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将讲解抽象的音乐概念和单一的技能训练转化为学生喜爱的游戏、舞蹈、表演等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将其融入到音乐课堂的日常教学之中,增强音乐课程的趣味性和游戏性,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关注他们的主动参与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习得音乐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丰富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问题提出:
音乐的三个核心素养之一的“音乐审美实践与创造”中的能力要素“即兴创编与音乐创作”,对于一、二年级节奏创编方面的表现水平提出的要求是“能用单纯音符即兴组合节奏,进行拍击与演奏”。在线上教学阶段,学生暂时无法使用到线下音乐课堂中的小乐器来为歌曲进行打击乐伴奏。但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对于音乐正处于感知和体验阶段,除了身体打击乐(声势律动)之外,小乐器伴奏也是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体会歌曲节拍韵律特点的另一有效途径。居家学习期间,虽然少部分学生家中有部分的打击乐器,但是大部分学生家中并没有。现阶段学生在家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小乐器或者利用家中一切可以发声的安全物品來替代传统音乐课堂中的小打击乐器。在寻找家中的“打击乐器”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尝试、多拍击、多敲击、多聆听、多对比、多思考”的积极探索模式,最终找到最易操作、最和谐、最有特色的“专属小乐器”,并利用它们创编出好听的伴奏音乐。
设计实施:
针对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将音乐基础知识、技能技巧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线上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样化的素材、更充分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进行打击乐伴奏的即兴创编。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情境创设法、示范法、启发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自主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了积极、开放的音乐学习氛围,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通过感受、体验、模仿和创造等学习过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自主的打击乐创编,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小红帽》的整个教学设计包括六大环节,具体如下:
一、情境创设
(一)聆听故事并回答问题
(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小红帽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小红帽的孝顺、纯真、善良,牢记一个人外出时的注意事项,有利于理解歌曲的情绪及其内容。
二、感受歌曲
(一)聆听歌曲并思考
(二)用2/4拍的声势律动感受歌曲旋律
(三)舞蹈律动
设计意图:
通过边听边思考、声势律动、舞蹈律动等多种方式感受并熟悉歌曲旋律,了解歌曲的音乐要素节拍的强弱规律与歌词内容的含义,表现出小红帽天真可爱、善良孝顺的音乐形象,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三、学习歌曲
(一)学唱歌谱
(二)学唱歌词
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歌曲、观察歌谱、跟琴演唱、师生对唱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找到歌曲六个乐句的异同点、掌握节奏和音高的变化,能在字母谱的提示下独立演唱歌谱。以闯关游戏的形式增强学唱歌词环节的趣味性,有效地解决两个演唱难点:“一字多音”和“高音演唱”。
四、歌曲处理
(一)按要求分句练习
(二)投入感情跟音乐完整演唱
设计意图:
在学生能够跟音乐完整演唱歌曲的基础上,结合歌曲的歌词内容及其创设的不同情境,提出进一步的演唱要求,引导学生用力度的变化来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加上动作进行歌表演
设计意图:
运用甜美活泼的歌声和有韵律感的舞蹈动作声情并茂地进行歌表演,形象生动地展现《小红帽》的音乐童话故事,为本节课的基础学习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六、拓展延伸: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
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提升他们的音乐即兴创编能力,而且能够进一步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教学成效:
本节课体现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通过游戏、声势律动、视唱字母谱、歌曲学唱、歌表演、打击乐伴奏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了歌曲的节拍韵律,他们能用轻巧、愉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相应的舞蹈动作,跟随音乐一起进行声情并茂的歌表演。在拓展延伸部分,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作空间,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发挥想象,探索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努力寻找家中安全的、可利用的材料来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在此过程中,多样化的音乐活动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小舞台,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或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家中可利用的资源材料进行创编和展示。他们热情地参与了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充分发挥了自己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将创作的成果以录制小视频的形式分享给了老师。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发现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创作出了非常独特而又好听的音乐伴奏作品,有些学生选择自己动手制作了小乐器,比如将大米或者黄豆灌入到瓶子中做成了“小沙瓶”或者将许多金属的晒衣服的夹子组合起来,制作了一件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小串铃”,有些学生选择使用家中现有的打击乐器,比如非洲鼓、哑鼓和小沙锤等,有些学生选择组合使用家中的生活小物件或者自己的学习用品,比如有筷子、碗、金属小勺、笔记本、铅笔等,还有些同学为歌曲设计了更加丰富的身体打擊乐,比如加入了点头、拍小腿、拍膝盖等个性化的动作。
实践反思:
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此阶段,虽然低年级的学生不强制打卡,但是他们的参与热情很高,许多同学甚至上传了好几个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他们创编的作品风格各异、各有特色,最后的拓展延伸部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体性。虽然上传的作品中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于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还为完全掌握,导致他们在编配伴奏时,会出现他们创编的伴奏更加适合三拍子的歌曲的情况,而《小红帽》其实是一首二拍子的歌曲,所以他们在用“小乐器”和音乐合作时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但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很快就能够意识到并且及时修正他们的错误。在这次分享的视频中,有一位学生用电钢琴为《小红帽》进行了伴奏,这也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用有固定音高的乐器来为歌曲进行更多样化的伴奏。
参考文献:
1.陈钊安;《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研究》[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6年
2.叶思华;《浅谈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激情的策略》[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7年
3.叶仙;《基于音乐素养发展的小学低段音乐游戏开发与运用》[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7年
4.谢逢梅;《浅谈打击乐器在小学低段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
上海市周浦实验学校 张紫瑶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打击乐伴奏、想象力和创造力
案例背景: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吹响了全民抗击疫情的号角,也打破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多年传统的线下授课模式,为广大师生开启了一场全新未知的在线教育教学之旅。线上教学的模式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挑战,但是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毋庸置疑的优势。现阶段,学生的音乐学习不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中,而是融入到了他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之中。学生居家学习,虽然暂时没有办法演奏音乐课堂中的传统小打击乐器,但是他们可以从自己身边积极地去寻找一切可以发声的材料,进行探索、比较和表现,显而易见的优势就是学生能够自由选择的素材更多了,能够聆听、对比和思考的空间更大了,他们所创作出的作品也更丰富了。此外,老师评价的时间也增多了,可以更好地针对每一位学生上传的作品给予更加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
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的单元主题为“音乐童话”。本单元中既有富有童话色彩的歌曲,又有表现童话故事的音乐,是用音乐的形式讲了几个小学生所喜爱的童话故事,可以提高他们对不同音乐情绪的感受、听辨、表现能力。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童话、善于想象、表现力强。音乐活动的教学设计要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将讲解抽象的音乐概念和单一的技能训练转化为学生喜爱的游戏、舞蹈、表演等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将其融入到音乐课堂的日常教学之中,增强音乐课程的趣味性和游戏性,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关注他们的主动参与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习得音乐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丰富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问题提出:
音乐的三个核心素养之一的“音乐审美实践与创造”中的能力要素“即兴创编与音乐创作”,对于一、二年级节奏创编方面的表现水平提出的要求是“能用单纯音符即兴组合节奏,进行拍击与演奏”。在线上教学阶段,学生暂时无法使用到线下音乐课堂中的小乐器来为歌曲进行打击乐伴奏。但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对于音乐正处于感知和体验阶段,除了身体打击乐(声势律动)之外,小乐器伴奏也是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体会歌曲节拍韵律特点的另一有效途径。居家学习期间,虽然少部分学生家中有部分的打击乐器,但是大部分学生家中并没有。现阶段学生在家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小乐器或者利用家中一切可以发声的安全物品來替代传统音乐课堂中的小打击乐器。在寻找家中的“打击乐器”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尝试、多拍击、多敲击、多聆听、多对比、多思考”的积极探索模式,最终找到最易操作、最和谐、最有特色的“专属小乐器”,并利用它们创编出好听的伴奏音乐。
设计实施:
针对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将音乐基础知识、技能技巧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线上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样化的素材、更充分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进行打击乐伴奏的即兴创编。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情境创设法、示范法、启发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自主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了积极、开放的音乐学习氛围,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通过感受、体验、模仿和创造等学习过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自主的打击乐创编,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小红帽》的整个教学设计包括六大环节,具体如下:
一、情境创设
(一)聆听故事并回答问题
(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小红帽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小红帽的孝顺、纯真、善良,牢记一个人外出时的注意事项,有利于理解歌曲的情绪及其内容。
二、感受歌曲
(一)聆听歌曲并思考
(二)用2/4拍的声势律动感受歌曲旋律
(三)舞蹈律动
设计意图:
通过边听边思考、声势律动、舞蹈律动等多种方式感受并熟悉歌曲旋律,了解歌曲的音乐要素节拍的强弱规律与歌词内容的含义,表现出小红帽天真可爱、善良孝顺的音乐形象,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三、学习歌曲
(一)学唱歌谱
(二)学唱歌词
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歌曲、观察歌谱、跟琴演唱、师生对唱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找到歌曲六个乐句的异同点、掌握节奏和音高的变化,能在字母谱的提示下独立演唱歌谱。以闯关游戏的形式增强学唱歌词环节的趣味性,有效地解决两个演唱难点:“一字多音”和“高音演唱”。
四、歌曲处理
(一)按要求分句练习
(二)投入感情跟音乐完整演唱
设计意图:
在学生能够跟音乐完整演唱歌曲的基础上,结合歌曲的歌词内容及其创设的不同情境,提出进一步的演唱要求,引导学生用力度的变化来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加上动作进行歌表演
设计意图:
运用甜美活泼的歌声和有韵律感的舞蹈动作声情并茂地进行歌表演,形象生动地展现《小红帽》的音乐童话故事,为本节课的基础学习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六、拓展延伸: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
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提升他们的音乐即兴创编能力,而且能够进一步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教学成效:
本节课体现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通过游戏、声势律动、视唱字母谱、歌曲学唱、歌表演、打击乐伴奏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了歌曲的节拍韵律,他们能用轻巧、愉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相应的舞蹈动作,跟随音乐一起进行声情并茂的歌表演。在拓展延伸部分,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作空间,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发挥想象,探索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努力寻找家中安全的、可利用的材料来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在此过程中,多样化的音乐活动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小舞台,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或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家中可利用的资源材料进行创编和展示。他们热情地参与了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充分发挥了自己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将创作的成果以录制小视频的形式分享给了老师。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发现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创作出了非常独特而又好听的音乐伴奏作品,有些学生选择自己动手制作了小乐器,比如将大米或者黄豆灌入到瓶子中做成了“小沙瓶”或者将许多金属的晒衣服的夹子组合起来,制作了一件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小串铃”,有些学生选择使用家中现有的打击乐器,比如非洲鼓、哑鼓和小沙锤等,有些学生选择组合使用家中的生活小物件或者自己的学习用品,比如有筷子、碗、金属小勺、笔记本、铅笔等,还有些同学为歌曲设计了更加丰富的身体打擊乐,比如加入了点头、拍小腿、拍膝盖等个性化的动作。
实践反思:
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此阶段,虽然低年级的学生不强制打卡,但是他们的参与热情很高,许多同学甚至上传了好几个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他们创编的作品风格各异、各有特色,最后的拓展延伸部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体性。虽然上传的作品中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于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还为完全掌握,导致他们在编配伴奏时,会出现他们创编的伴奏更加适合三拍子的歌曲的情况,而《小红帽》其实是一首二拍子的歌曲,所以他们在用“小乐器”和音乐合作时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但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很快就能够意识到并且及时修正他们的错误。在这次分享的视频中,有一位学生用电钢琴为《小红帽》进行了伴奏,这也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用有固定音高的乐器来为歌曲进行更多样化的伴奏。
参考文献:
1.陈钊安;《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研究》[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6年
2.叶思华;《浅谈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激情的策略》[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7年
3.叶仙;《基于音乐素养发展的小学低段音乐游戏开发与运用》[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7年
4.谢逢梅;《浅谈打击乐器在小学低段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
上海市周浦实验学校 张紫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