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孤独人间一梦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的手法,挖掘《百年孤独》与《南柯太守传》的异同,探究二者的相互关系。唐宋传奇的故事,早已深植于中国文人血液之中,对中国当代文学接受产生了影响。分析异域作品的思维方式、时代背景,求同存异,相互借鉴,既有利于文化繁荣,也为中国与拉美日益加深的跨文化交流搭起了桥梁。
  关键词:《百年孤独》;《南柯太守传》;创作手法
  《南柯太守传》是李公佐所写的唐宋传奇,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一种;《百年孤独》则是在拉丁美洲极为兴盛的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经过对比发现,发现两者虽处异国却有其同质的一面。中国与拉丁美洲同为第三世界国家,得益于科技发展,彼此经济文化交往也日益密切。对文学作品加以对比分析,目的是加深地域之间的了解,在古今之中、异域文明之间,创建一个可能的交流平台。
  一、传奇与魔幻的生死之境
  (一)传奇与魔幻现实主义的内涵
  传奇一词,含义甚广。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谕以抒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唐宋传奇是在神话与志怪之后发展起来受到了《山海经》影响的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一种。《南柯太守传》是其重要作品。
  在西班牙语中,Realismo即现实主义,Magico是不可思议的、魔幻的等意思。人们对于现实之中某些神秘现象的看法或是富有诗意的猜测就是魔幻现实主义,从这方面看,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的志怪传奇,异源同质,两者有其同一性。但并非所有情节虚幻、离奇的作品都属于魔幻现实主义。《百年孤独》是其代表著作之一。
  (二)唐宋传奇与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有其内在的同一性与特殊性
  人鬼殊途,但借由某种媒介却可以相互沟通,这种媒介在《百年孤独》中体现为死者生前的实验室,吉普赛人分明“已经在新加坡的沙洲上死于热病”却又多次出现,成为沟通家族几代成员的媒介。梅尔基亚德斯讲起世上万事,传授古老的智慧,却不肯译出记载着这个家族命运的梵文手稿,非要等一百年。等到奥雷利亚诺学习梵文取得进步后他却渐渐消散,“身影消融于正午的太阳”……暗示了家族的衰败命运避无可避。
  南柯一梦成为沟通虚幻与现实的媒介。不过,在同一性中也存在着特殊性:在人神之间,《百年孤独》与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更为接洽,这是由魏晋尚玄的社会氛围和科技水平的限制造成的。到了唐宋传奇创作出现了极大的飞跃,这当然是因为科技发展、市民阶级的兴起、政治氛围的宽松,但与文人自身的笔墨风流也密不可分,文人继承了魏晋风骨,科举制提高了教育水平,民间街谈巷议,经过几代集体创作,传奇本身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知识分子加以润色编纂便成为后代话本戏曲的素材。
  二、神话思维与梦境忆往
  (一)神话思维和梦境忆往之内涵
  神话思维有序而非平铺直叙,应该是螺旋型的跳跃,因此情节上就有了迷离魔幻乃至荒诞的色彩。
  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对文学创作产生影响。《百年孤独》之所以神秘预言式的圆形结构,从第一代人说近亲结婚会生下猪尾巴的后代,最后一代人果然成为了鬣蜥般长有猪尾巴的孩子,就与神话思维有关。梅尔基亚德斯 “家族中的第一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人将被蚂蚁吃掉” 的预言出现到预言的成谶,像是一个圆形,归于原点。
  梦境忆往是唐宋传奇作家采用历史笔法抒发时世之叹,从内聚焦中发现人物的命运、理清历史脉络。
  《枕中记》是卢生的一场邯郸梦,“功名自古梦黄粱”醒时不过一场空。《南柯太守传》则从淳于棼醉倒在大槐树下,成为大槐国国王的女婿,尚公主作驸马,立功业,显赫一时,而后战败,公主亦病死。为国王所遣,醒来发觉所谓的槐国不过是醉倒时面前的大树,所谓的王侯不过一群蝼蚁。抒发人生的追寻不过一场空,功名不过烟云的感慨。
  从自身的梦境出发,其实道出了作者对人世的感悟,虽未明言,褒贬早已暗含。元稹的《莺莺传》其实就是为张生辩护。而《南柯太守传》更是将这种梦境刻画得入木三分,精致无比。这种手法上承春秋笔法,下继魏晋清谈,是以曲折感人。以古喻今,是以真实可感。但南柯毕竟是梦,超越现实。孤独虽是魔幻,却始终立足现实。
  (二)两部作品结构相似,立意各有千秋
  中国的封建制度成型很早,造成中国文人为尊者讳,对于皇帝的过失直接批评向来很少,从《汉赋》起就有劝百讽一的弊病,到开阔的唐宋,此风未渐,《南柯》之中,前篇全在追求名利,到最后才说不过是过眼云烟,与劝百讽一如出一辙。
  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显然受到了前人沈既济《枕中记》的影响,最后“人间世,算到头一梦,蝼蚁王侯”的立意又高于《枕中记》。最后给黄粱梦 “聚散抟沙,归去无所有”这样一个与蝼蚁王国无异的归宿。作者也说“编录成传,以资好事,虽稽神语怪,事涉非经,而窃位著生,冀将为戒。后之君子,幸以南柯为偶然,无以名位骄于天壤间云。”戒人慎以功名为念。
  在《百年孤独》中“打死香蕉园罢工工人三千人,但教科书隐去这段史实,人们就渐渐把它作为一个传说”的史实,其实是对现实之中统治阶级残酷性的揭露,点到即止。
  这两种手法无损于作品的创作,《南柯太守传》篇幅不长,以梦为幻,结构已经很完备。《百年孤独》中点到为止的揭露,契合春秋笔法,看似未道之言,实则暗含褒贬。
  三、梦境与孤独的主题背景
  (一)《百年孤独》的孤独意象与《南柯太守传》的梦境主题
  《百年孤独》与《南柯太守传》中都有梦境,孤独主题却为《百年孤独》所独有。其实不惟《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另一部作品《族长的秋天》也充满了孤独的意象,“又一个短暂的礼拜六和它最初的阴影中无从抚慰的孤独”,他的作品里孤独甚至自成一种意象。这与马尔克斯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拉丁美洲处于动乱之中,帝国的强权与革命的炮火,使他赋予了笔写人物孤独的灵魂,这份孤独正是他自己身处人群却仍感到孤独的人生体味。
  梦境主题是因为唐宋政治经济高度繁荣。物质上的丰富,文人无须忧虑朝不保夕,所以体现在文艺作品中也充满了游仙梦窟的主题。虽不避社会生活,但总体而言还是更关注个人命运,孤独自然就无从谈起。
  (二)异域背景中的同质的可能原因
  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其主要来源有印第安土著的神话传说,如果按照某些考证,那么印第安人可能是殷人后裔,《山海经》是对美洲山脉的记载,那么拉美文学接受了印第安人文化滋养,从而发展起与中华文化相似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就不足为奇了。就像一棵大树分蘖出两科树苗长在不同的地域,各成一片森林。
  魔幻现实主义还汲取了西方神话的养料,既有其本土化的民族色彩,又不乏欧美的异域情调。总之,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甚至包括文学误读得影响,让中国人更能接受《百年孤独》。
  四、总结
  魔幻现实主义和唐宋传奇自然是是不同的两种创作,不同的创作手法中又孕育着特殊性。《百年孤独》属于既有“时空错落”、“内心独白”这类意识流的的手法,又有超现实主义中的“神奇”借以影射时局,反映拉美现实的文学流派中的佳作。
  唐宋传奇中有些是作家怀才不遇的寄托,《南柯太守传》以梦写实,抒发对人世的慨叹。但中国当代文人就在这异域之间,看到了相似,从对方的命运看到了本民族的命运,加深了对本民族的故事的理解,使得《百年孤独》在中国取得了文化认同。
  综上,两个作品,无论同源或是异源,同质还是异质,都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或许正是对时局的把握还有对功名梦境的解读造就了二者。属于审美意义上的天才构思,化为了沟通了古今中外的桥梁,成为了两种文明的信使。我们对于外国作品的接受也许只是基于对传统文学的爱。
  参考文献:
  [1]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 南海出版公司,2011,6:第1版.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2:第1版.
  [3]杜东嫣.唐宋传奇集全译[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0:第1版.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将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解构马克.吐温短篇小说《他是否还活在人间》中主要人物的反英雄形象,旨在探析小说的深层蕴意和作者幽默叙事背后的真正意图。  关键词:反英雄;埋葬;信念  马克.吐温是19世纪末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杰出作家。其作品以幽默、机智见长,并奠定了美国文学作品的简洁风格,他被称为“现代美国文学之父”。其作品《他是否还活在人间》无疑是被海藻覆盖了的珍珠,其深层蕴意需要读者用心体验。“反
期刊
摘 要: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创作的《赎罪》具有两条明暗主线,明线是主人公布里奥妮·塔利斯按照“乐园—犯罪—赎罪”的叙事模式完成救赎历程,暗线是罗比·特纳的命运沿着“乐园—受罪—涅槃”的生命轨迹来叙事。笔者根据小说自身特性的双线条模式向读者展示文学内涵和主旨,意图挖掘深层次的文学认知和线索。  关键词:双线条;叙事模式;伊恩·麦克尤恩;《赎罪》;文学解读  英国享誉盛名的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期刊
摘 要:魏尔伦是法国象征主义代表诗人,其诗歌理念的发展演变是研究象征主义美学概念的重要支撑。从反应其诗歌理念的代表诗作《诗艺》中,可以深度透视出其与帕纳斯派的对峙以及对诗歌音乐性、暗示性的推崇。而《诗艺》中的诗歌理念能否作为作诗法而被广泛应用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魏尔伦;《诗艺》;反帕纳斯派;诗歌理念;《诗艺》的价值  法国诗人魏尔伦被称为“从浪漫主义过渡到象征主义的标志。”[1]1
期刊
倍感滑落的悲剧力量主要反映在近年好莱坞拍摄的歌剧电影《悲惨世界》中,各主要人物或因删、因改、或因讲述的方式与进速等三方面因素对主人公冉阿让悲剧命运的贡献从1862年雨果原著始,经由1958年法国版电影、1980年百老汇经典音乐剧,再到现在的2012年美国版歌剧电影可谓逐年递减。  因为速度太快,情感积淀就太少,人物饱满的程度远远落后于原著,因不够支撑情感瞬息间的跌宕变化而最终难以让观众理解每一出场
期刊
摘 要:将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嫁接到田园诗中,似乎有别于我们通常对“杜甫诗”和“田园诗”的认识,而田园诗对王维这个在自然中寻找禅意的诗人来说却是恰如其分。同是一片田园,两位诗人会如何抒情达意,这里将从《日暮》和《渭川田家》两部作品中作分析比较。  关键词:杜甫;王维; 情怀 ;《日暮》;《渭川田家》  杜甫诗歌之美在于其沉郁顿挫的诗风,我们对其诗歌的关注会习惯性的偏重于那些具有“史诗”特点的,从而
期刊
摘 要:中国古典爱情悲剧中,结局常常通过“化物”的方式来实现爱情的美好愿望,展现了中国人的“团圆”情结。本文以韩凭夫妇的爱情故事为例,探讨中国历代爱情故事中为什么会出现众多的“化物”现象,并从中国式的“团圆”情结来加以佐证与论述,从“化物”现象看出中国人的“团圆”情结。  关键词:爱情悲剧;《韩凭夫妇》;“化物”现象;“团圆”情结  一、中国古代爱情故事中的“化物”现象  中国古代爱情故事中以“化
期刊
摘 要:杜甫的《日暮》和王维的《渭川田家》相似又相异,通过对比分析两首诗的“题材,诗体,内容,艺术手法,诗歌的风格和感情的表达,处世态度”,由浅及深,最终发现导致两首诗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位诗人的思想和处世态度的不同。  关键词:杜甫;王维;《日暮》; 《渭川田家》; 异同  一、题材  从题材上来看,杜甫的《日暮》和王维的《渭川田家》都是典型的田园诗,截取了农村日暮田园的生活场景,着眼于黄昏时的
期刊
摘 要:林黛玉与苔丝是中外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比较她们的异同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两者的认识,利于探索以林黛玉和苔丝为代表的先进叛逆女性,也同时可以比较东西方女性在追求自由、爱情等的共同特征。  关键词:林黛玉;苔丝;比较;形象特征  《红楼梦》,作为一部中国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实力经久不衰,是中华文化史上的灿烂瑰宝。一部书展现了清朝一个家族的兴衰历史,从钟鸣鼎食到没落衰微,展现了
期刊
摘 要:盛唐是一个经济、文化、政治都达到高度发展水平的时代,处于这一时代的诗人李白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渗透着豪迈旷达的时代精神的祖国山水画,他的山水诗与时代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理解和把握这种关系。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时代精神  山水景物是历代诗人们颇爱表现和描写的对象,盛唐的山水诗的创作更是蔚为大观。其中,李白借山水展豪迈之气,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太白山水诗在描绘壮阔宏大的
期刊
摘 要:《尤利西斯》是爱尔兰现代主义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一部现代主义的鸿篇巨作,这部作品从结构到主旨都在模仿荷马的《奥德修纪》。从古希腊史诗到现代派小说,两者在审美风格上存在着重大差别,一个表现生活的美,一个袒露生活中丑的一面。通过对《奥德修纪》与《尤里西斯》的结构框架、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奥德修纪》史诗的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尤里西斯》; 《奥德修纪》; 对比研究  《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