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活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是在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一些教师过份追求形式上的新,结果既不像传统音乐教学那样,学生扎实的掌握了音乐基础知识,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使课堂找不到目标。就这一问题笔者作了一些调查、分析、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注重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缺乏民主、融洽、活跃的课堂气氛。而新课改下,有的教师却矫枉过正,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追求以学生为主体。有一节以《命运》交响曲为课题的音乐课。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参与性,教师采用了时下很流行的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即由学生自己去找相关资料进行自学,并在课的一开始一一进行宣读。课堂上,有的小组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有的小组介绍了贝多芬的人生理念,有的小组介绍了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与音乐风格,有的小组介绍了《命运》的曲式与主题……贝多芬是音乐巨匠,学生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可谓一沓一沓,连续半小时的介绍使下面开始有了骚动,而教师为了尊重学生,一直站在旁边倾听着。当课还剩最后十五分钟时,教师出场了,她拿出一张《命运》的现场演奏会光碟,将第一乐章从头至尾播放了一遍,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结束语富有表情地朗诵了一遍结束了整节课。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既没给自己留一点施教的余地,也没对学生的介绍作一点归纳总结与点评,看似民主平等,实则是对学生的自由放任,是一种无组织状态的教学,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真正好的教学,并不是两种孤立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是主导性教学与主体性教学二者有机的、完美的结合,是教师为了营造合适的氛围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方法的教学,教师的主导一定要适时、关键,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忽视”音乐的本体性,过度追求学科的综合性
音乐的综合性学习是基于音乐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这符合现代教育的规律。当前我国课程改革把“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作为改革目标之一,以审美为主的音乐教育,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目的在于“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段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和谐发展;并非象有些教师理解的那样:为了体现“综合”竞撇开音乐学科的特点,把音乐课上成思品课,社会课或其他,虽貌似综合,其实是形式上的伪综合。如某中学一节音乐欣赏课: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课堂上,教师首先给学生介绍创作背景,然后让学生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继而又让学生观看越剧电影片断,接着师生分析这部电影的主题思想,甚至讲到剧中扮演者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而《梁祝》的主题还没听完,下课铃声就响了,教师还给学生留下作业,写听后感。可学生什么都没听,怎么可能有感?面对这种现象,人们不禁要问,这还是音乐课吗?这样的上课方法,是不是为了体现音乐的综合性而把音乐的本体性给丢了呢?
三、过度追求现代教育技术,忽视传统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在各学科教学领域已被广泛运用。它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音乐世界,增强了教与学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和参与热情,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偏离音乐教学之要义,把居辅助地位的现代教育技术当作一节课追求的最大目标,误以为一节音乐课的优秀与否取决于是否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以下一些现象:
1、喧宾夺主,图表面热闹
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过分追求表面的新颖,动感等效果,不注重实际,一心想使课堂“花”一些,“亮”一些。遇上公开课,优质课评比时,不管什么教学内容,有无必要,都要做课件。彩色的背景,立体的文字,三维的动画……应有尽有,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却收获甚微。
2、重计算机,忽视其媒休的运用
计算机是十分强大的多媒体,传统教学手段似乎都可以由它来代替。于是有些教师觉得,有了电脑,粉笔黑板可丢,幻灯机录音机等也可不要了,现代教育技术就等同于计算机技术,而实际上,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才能获得教育教学的最大效率,单一手段的运用一定会有其局限性。
3、音像播放代替师生互动
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强了生动性,趣味性和吸引力,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但有的教师过分依赖于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组织教学到基本训练,从新授到巩固都制成课件,课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师悠扬的琴声,动听的歌唱被音像制品代替,教师和学生沦为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奴仆,师生间的互动大打折扣,教学目标的实现受到很大影响。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力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教学方法的使用,技术手段的运用都应围绕音乐课程目标的实现而展开,切忌盲目和无序。
(作者单位:342400江西省兴国县第一中学)
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注重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缺乏民主、融洽、活跃的课堂气氛。而新课改下,有的教师却矫枉过正,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追求以学生为主体。有一节以《命运》交响曲为课题的音乐课。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参与性,教师采用了时下很流行的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即由学生自己去找相关资料进行自学,并在课的一开始一一进行宣读。课堂上,有的小组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有的小组介绍了贝多芬的人生理念,有的小组介绍了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与音乐风格,有的小组介绍了《命运》的曲式与主题……贝多芬是音乐巨匠,学生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可谓一沓一沓,连续半小时的介绍使下面开始有了骚动,而教师为了尊重学生,一直站在旁边倾听着。当课还剩最后十五分钟时,教师出场了,她拿出一张《命运》的现场演奏会光碟,将第一乐章从头至尾播放了一遍,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结束语富有表情地朗诵了一遍结束了整节课。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既没给自己留一点施教的余地,也没对学生的介绍作一点归纳总结与点评,看似民主平等,实则是对学生的自由放任,是一种无组织状态的教学,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真正好的教学,并不是两种孤立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是主导性教学与主体性教学二者有机的、完美的结合,是教师为了营造合适的氛围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方法的教学,教师的主导一定要适时、关键,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忽视”音乐的本体性,过度追求学科的综合性
音乐的综合性学习是基于音乐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这符合现代教育的规律。当前我国课程改革把“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作为改革目标之一,以审美为主的音乐教育,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目的在于“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段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和谐发展;并非象有些教师理解的那样:为了体现“综合”竞撇开音乐学科的特点,把音乐课上成思品课,社会课或其他,虽貌似综合,其实是形式上的伪综合。如某中学一节音乐欣赏课: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课堂上,教师首先给学生介绍创作背景,然后让学生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继而又让学生观看越剧电影片断,接着师生分析这部电影的主题思想,甚至讲到剧中扮演者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而《梁祝》的主题还没听完,下课铃声就响了,教师还给学生留下作业,写听后感。可学生什么都没听,怎么可能有感?面对这种现象,人们不禁要问,这还是音乐课吗?这样的上课方法,是不是为了体现音乐的综合性而把音乐的本体性给丢了呢?
三、过度追求现代教育技术,忽视传统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在各学科教学领域已被广泛运用。它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音乐世界,增强了教与学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和参与热情,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偏离音乐教学之要义,把居辅助地位的现代教育技术当作一节课追求的最大目标,误以为一节音乐课的优秀与否取决于是否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以下一些现象:
1、喧宾夺主,图表面热闹
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过分追求表面的新颖,动感等效果,不注重实际,一心想使课堂“花”一些,“亮”一些。遇上公开课,优质课评比时,不管什么教学内容,有无必要,都要做课件。彩色的背景,立体的文字,三维的动画……应有尽有,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却收获甚微。
2、重计算机,忽视其媒休的运用
计算机是十分强大的多媒体,传统教学手段似乎都可以由它来代替。于是有些教师觉得,有了电脑,粉笔黑板可丢,幻灯机录音机等也可不要了,现代教育技术就等同于计算机技术,而实际上,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才能获得教育教学的最大效率,单一手段的运用一定会有其局限性。
3、音像播放代替师生互动
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强了生动性,趣味性和吸引力,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但有的教师过分依赖于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组织教学到基本训练,从新授到巩固都制成课件,课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师悠扬的琴声,动听的歌唱被音像制品代替,教师和学生沦为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奴仆,师生间的互动大打折扣,教学目标的实现受到很大影响。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力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教学方法的使用,技术手段的运用都应围绕音乐课程目标的实现而展开,切忌盲目和无序。
(作者单位:342400江西省兴国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