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接触的三位文化名人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ui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林语堂、胡适是百年前的文化名人了,由于父亲杨杏佛的关系,我在十四五岁的少年时代,亦曾有幸与这三位老伯有过接触。
  先说鲁迅,上世纪30年代初,我父亲在中央研究院任总干事。有一次父亲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出版品国际交换处召集民权保障同盟的会议。记得那天上午父亲派车子接鲁迅来参加会议,当时林语堂也在场。会后父亲请鲁迅到新雅饭店吃饭,我随侍在侧。餐毕,父亲担心鲁迅一人回家路上不安全,特意一起坐车送鲁迅回虹口寓所。记得我跟随父亲与鲁迅老伯三人一起并排坐在后座。当时我在大同大学附中读一年级,学生时代的我喜欢阅读各种书籍,对大文豪鲁迅,亦耳熟能详。一路上我问鲁迅老伯:您最近有新出版的书,是否能给我一本?鲁迅想了一下,回答说:我新出版的书都已送完了!当时我听了就知道自己的要求碰壁了,只能不吱声。父亲在一边听着,知道鲁迅婉拒了我,也没有说话。鲁迅见我们父子沉默不语,或许也感觉要缓和一下尴尬的气氛,他想了一下对我说:我送你一张照片吧!父亲当场替我道谢。果然隔了几天,父亲拿来了鲁迅送我的照片,鲁迅老伯在硬卡纸上题了 “小佛世兄”四个字,下款具名“鲁迅”。这张照片我一直放在房间里,可惜后来与我们的寓所一起毁于“八一三”战火。
  再说林语堂,我父亲当年住在上海中央研究院里面,每天办公也在那儿。那时林语堂负责中央研究院出版品国际交换处,他的办公室就在父亲办公室的边上。每次我去父亲办公室,总要去林语堂的办公室转一下。他的办公桌上总有最新出版的《论语》半月刊杂志。我只要走进他的办公室,不用开口,他就会主动抽一本新出的《论语》半月刊杂志送我,我也总是拿了杂志,谢谢他而告退。林语堂的慷慨,使我成了《论语》半月刊的小读者。
  我还记得有一次,父亲带我去胡适的家中。最使我好奇的是胡适的书桌上有一架磨墨机。这架磨墨机就好像医院里护士小姐用机器旋转体温表去掉残留的温度一样,也是用手摇的。想来磨墨机在手臂转动下磨出墨汁来写字,比手工磨墨要省力。我從来没在上海见过这样的机器,或许是他从国外带来的。胡适曾经在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新式标点的中国传统旧小说,包括四大名著。我向胡适提出要看《水浒传》等小说,胡适老伯当即爽快地说:我会送你一套亚东图书馆出版的所有小说。果然几天后,胡适用汽车给我送来一车亚东图书馆出版的新式标点各种小说。我母亲怪我要了那么多书,屋里放不下,后来很多书都堆在汽车间里。
  上述这些都是八十四五年前的事了,三位老伯早已走进历史。沧桑巨变,现在写来,还真有“白头宫女话天宝遗事”的感觉。
其他文献
编者按:王安忆,中国当代文坛举足轻重的女作家,和上海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出生在南京,但1岁就跟随母亲茹志鹃定居上海,16岁插队落户远走他乡,8年之后又回归这座城市,从此再未离开。王安忆被看作海派文化的代言人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上海是她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又在她笔下幻化出无限风光。但她却说:“上海不是一块好的写作材料。”她坦承已经习惯别人对她的定位,但强调写作者应该保持清醒,坚定自己要走的路。 
期刊
今年恰逢张元济先生一百五十周年的诞辰纪念。说来也是缘分,前不久,朋友知我喜藏文人尺牍,故割爱一封菊生老的信札予我,使敝箧中又增添了一重量级文人之手迹翰墨,好生欢喜。  张元济的尺牍体书法,得之于楷书的深厚基础,写得非常浑厚。虽行中带草,但雍容而有矩度,并无太多的随意草写或难辨之字。这其实与他早年受严格科考制度的训练有关,他能写一手标准的唐楷,风格介于欧阳询、颜真卿之间。我曾看到早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过
期刊
由张人凤老师收集、整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张元济全集》,是张元济先生一生留下的最全面的文字史料。从2007年9月开始出版,至2010年11月出齐,共十卷本。按体裁分类编辑,包括书信、诗、文、日记以及古籍研究五类。其中第一、二、三卷是书信,除了收录以前出版物中已有的书信外,增加了后来陆续发现的未曾收录于出版物的书信,总篇幅达到4753件(包括第一至第三卷收录的4475件及第一至第五卷截稿后,又发现的
期刊
近年来,笔者有幸参与了《宋庆龄致陈翰笙书信(1971—1981)》一书的翻译出版工作,在为杨杏佛哲嗣杨小佛撰写口述历史时接触到大量宋庆龄、陈翰笙致杨小佛的亲笔书信。从《宋庆龄致陈翰笙书信(1971—1981)》内容看,的确就像陈翰笙本人说的“什么都谈”[1],从对当时政治人物的评价到对时事政治的讨论,从对孙中山的回忆到对其他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述,从工作到生活……更多的是关于宋庆龄个人病痛和身边人员
期刊
上个世纪80年代,我一边在大学里当老师,一边在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的第二分所做兼职律师。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打电话给我的人竟然是李国机律师。李国机当年是全上海最有名的律师,一方面是他业务水平很好,另外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后,上海刚刚恢复律师制度时,李国机曾经在数个月里是上海滩唯一的律师。他上个世纪50年代从复旦大学法律系一毕业就当了律师,1957年被错误地打成了右派。李老师在电话里跟我说,翟建
期刊
出入士林官邸清唱京剧,和宋美龄一起做礼拜  我母亲(姚玉兰,又名姚谷香,杜月笙四太太——编者注)到了台湾以后,除了与我父亲原來的那些老朋友有些来往,比方讲,顾嘉棠、万墨林、陆京士等,出入最多的应该是蒋介石夫妇的士林官邸,我母亲每周都与蒋夫人一起在官邸里的教堂做礼拜。  在台湾有个规矩,称蒋介石为“老总统”“前总统”“总统”,从来不直呼其名;对蒋经国,则称“经国先生”。在这些地方,台湾保留了这些老规
期刊
“反右派”运动时,我刚调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研所。因为是新建机构,研究所本身没有“老账”可算。所以运动初期,我们主要是学习,谈谈外面见闻。当《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对“右派”发起反击时,发现风向有点变化。所里几位党员的发言,看得出有针对一名新来年轻人的倾向。  此人叫秦增护,上海人,人民大学国内贸易系毕业,与我同在商品学研究室。他来所才几个月,除参加运动,没干任何工作。平时爱说话,爱插话,还喜欢传播
期刊
廖静文是我国近代史上书画大师徐悲鸿的学生和夫人,她为徐悲鸿绘画艺术的研究与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我有幸与她三次相见,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回忆。  20世纪初期,由于社会的诸多原因,中国画到了颓败的地步,徐悲鸿用实践和理论起到振兴作用,他以精湛的技巧和高深的绘画修养,将西画和国画结合,创作了一批很有影响的巨幅作品,并且又孜孜不倦地创建了新中国美术学院的现代化教学体系,培养了众多艺术人才,使中国美术出现了
期刊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画家廖炯模为新中国新时代海派艺术家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擅长油画、水彩、水粉等,画作融入其深厚文化功底和个性笔墨语言。  故乡滋养的艺术情怀  廖炯模籍贯是台湾台北市,生于福建省厦门鼓浪屿。童年在厦门鼓浪屿长大。父亲是一位正直、刚毅的人,曾经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接见。但是父亲很早就过世了,留下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母亲相依为命。小时候的他受到有大爱、做人规矩的
期刊
那是上世纪1954年或1955年光景的事吧,我刚从京剧团调到一所中学教高中语文。正遇到语文分离成“文学”和“汉语”两个科目。文学选的文章是按文学史分期先后编辑而成的。凑巧的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许杰先生带领学生前来实习。经过研究,教研组搞一次“公开课”来迎接实习生的到来。  经过一番研究,將杜甫的名作《登高》诗作为公开课的教材。教研组长是纪渊,他是众望所归的公开课的执教老师,况且他与许杰又有师生之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