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获菊生老致瞿良士书札一叶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ahnig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恰逢张元济先生一百五十周年的诞辰纪念。说来也是缘分,前不久,朋友知我喜藏文人尺牍,故割爱一封菊生老的信札予我,使敝箧中又增添了一重量级文人之手迹翰墨,好生欢喜。
  张元济的尺牍体书法,得之于楷书的深厚基础,写得非常浑厚。虽行中带草,但雍容而有矩度,并无太多的随意草写或难辨之字。这其实与他早年受严格科考制度的训练有关,他能写一手标准的唐楷,风格介于欧阳询、颜真卿之间。我曾看到早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过一套“习字帖”,其中《国民学校习字帖》第一册“楷书描红”,即署“海盐张元济书”,由此可见其楷书的功力。
  这一叶张元济致瞿良士的书札,毛笔行书写在米黄色的八行“商务印书馆启事用笺”上,笺纸的右下角略有缺损,但无碍大体。全信文字不多,照录如下:
  良士仁兄大人阁下:
  奉桂月二日手示谨诵悉,代售契约一纸并一四八号货折一件,收货清单一叶均已收到。兹已将新收两书登入货折,交邮局挂号寄奉,即乞詧收,示复为幸。蒋孟蘋、刘翰怡、徐积餘、潘明训、孙伯恒诸君,谢赠书,信谨附呈乞詧阅。敬颂
  台安!
  弟 张元济顿首 九月十五日
  本月五日寄上蒋孟蘋兄属呈影宋法华经一部,想已达览。甚念甚念。
  “良士”是民国著名藏书家瞿启甲的字,其别号铁琴道人,乃清代著名藏书楼铁琴铜剑楼第四代主人。瞿家为江苏常熟的藏书世家,自乾隆年间起,历经五代人艰苦积聚,珍本佳椠达数十万卷,铁琴铜剑楼亦为清代全国四大藏书楼之一。据说晚清时的张之洞,鉴于“皕宋楼”珍本散失之教训,曾派缪荃孙等建议将其“铁琴铜剑楼”藏书归入京师图书馆保存,并许以“三品京堂官”之职和三十万银币,然瞿启甲认为先代藏书当世守之,因而拒不奉诏。
  这封书札据《张元济全集》录载,应写于1923年8月。笔者为此专程请教了张元济先生的嫡孙、如今已耄耋之年的张人凤先生。据人凤先生介绍,当年编全集时,他曾于瞿家后人手上抄录了十数封祖父致瞿良士的信件,此信也在其中。现全集共收录张、瞿往来信札一十八通,此为第五通。该信内容与前几封信稍有关联,主要是瞿氏与商务之间的古籍寄售和影印本代售之类的往还事宜。信中的“蒋孟蘋、刘翰怡、徐积餘、潘明训、孙伯恒诸君”,皆嗜好古籍之藏书家也,孙伯恒还是商务印书馆北京分馆的经理,因前信中述及,瞿氏将有些珍本影印,其中有一种《中原音韵》,张元济求留下五册样书分赠同好,获瞿氏慨允,故寄赠上述诸君后均表示了谢意。
  張元济先生与瞿良士有着非常深厚的交情。为了抢救保存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商务印书馆在购藏整理、校勘影印古籍珍本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张元济先生提出辑印大型古籍《四部丛刊》的设想。定下书目后,其中不少佳椠善本须借自于国内外大藏家,为此,张元济也得到铁琴铜剑楼的鼎力支持。瞿认为印书乃嘉惠后人之善举,他素来主张“书贵流通,能化身千百,得以家弦户诵,善莫大焉”。 而张元济在日本考察时,发现日本内阁文库内有“铁琴铜剑楼”所缺的版本,也非常兴奋,归国后也立即致信瞿良士,通报此事。全集中写于1928年12月的那封信中即云:
  弟在日本勾留一月有半,参观公私各图书馆,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承假抄本《北涧诗集》,彼土乃有宋刊。《平斋文集》《黄文献集》均有宋元足本可以补全,殊为快事。昨三世兄过访,曾以面告。《平斋文集》尊处藏本阙字,弟均校补,所阙八卷,敝处影照如能商妥,可以奉借抄配,俾成完璧。想兄闻之亦为之色喜也。
  爱书者遇上孤本奇书,往往废寝忘食、荣辱皆抛。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为了让读书的种子生生不息,他们都怀有共同理念。所以,在张元济主持下的商务印书馆,与瞿氏的铁琴铜剑楼保持了长达二十年的合作。瞿启甲逝世,张元济作了八首绝句诗,深深怀念这位藏书大家。其中有“鸡黍共君情似昨,人琴剩我首重回”句,把两人的友谊比作生死之交的范巨卿和张元伯、高山流水的俞伯牙和钟子期……可见感情之深,诚无人可替也。
  尽管瞿良士为了先人的藏书,面对朝廷的高官厚禄也不为所动,但他也知道,真要想世世代代永保之其实并不现实,因此瞿良士临终时嘱咐道:“书勿分散,不能守,则归之公。”其子瞿凤起承其家藏,属铁琴铜剑楼的第五代藏主,与张元济先生也是往还颇多的好友,曾帮助张元济集印《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巨编。但到了1949年之后,瞿凤起终还是如父亲 “归之公”所言,将铁琴铜剑楼的藏书分别捐给了北京图书馆和常熟图书馆等机构,而中国近现代史上 “铁琴铜剑楼”的藏书传奇也终告华丽落幕了。
  物之聚散如人之离合,是永远逃不脱的宿命。不光是藏书,就是张人凤先生曾从瞿家后人手上抄录的十余封信札,如今也多次从拍卖图册中出现,由此星散四处了。虽说未免有遗憾唏嘘之感,然而现实往往也就是如此,缘来缘去,世事轮回,要不,怎么可能轮到区区也幸获菊生老的书札墨宝呢?
  责任编辑 张 鑫
其他文献
执笔者案:刘体智(1879-1962),字晦之,又作惠之、慧之,安徽庐江人,为晚清重臣刘秉璋之子,室名有“善斋”与“小校经阁”等,是近代上海著名收藏家、银行家、学者。他于甲骨、铜器、书画珍籍咸有涉猎,多能得其精粹。晚年受党和国家的关怀,入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为馆员。其甲骨旧藏于1953年由文化部收购,并交拨给今天的中国国家图书馆,打下了该馆馆藏甲骨的基础;青铜重器百余件,1936年底售让给当时的中央
期刊
“文谊”是上海文艺青年联谊会简称,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第一个公开成立的文艺青年团体。  “文谊”最初属于“学委”系统,到1946年,我父亲丁景唐征得“学委”领导人同意,将他的组织关系,包括和父亲直接联系的党员,转至中华全国文艺协会,即“文协”的指导,作为公开合法的文艺青年群众团体开展文学、艺术的活动。  1946年2月10日,“文谊”借南京路劝工大楼开成立大会。  “文谊”成立时,仅有父亲、郭明
期刊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到来了。  回想35年前的1980年,我有缘接触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档案。抗敌文协的档案,越过世纪的风云,带着抗日战争的烽烟,呈现在当代中华儿女的面前。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出生的中华儿女的一员,我怀着十分虔敬的心情,一页一页地翻过这些历史的册页……前辈文艺家们秉持民族大义、团结抗日御敌的场景鲜活地展现出来。  团结抗敌的旗帜  1937
期刊
汪道涵任上海市市长时正是我初到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后不久,他曾星夜赴杭,参加“文革”后中西方经济学家在杭州举行的第一次盛会。  批专款支持  上海港澳经济研究  1982年,汪道涵提出上海也要成立研究港澳经济的机构。  当时,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尤其香港问题不单纯是中国的问题,它牵涉到世界格局,尤其是经济格局的变动,因此,对于如何保证香港经济的发展,海内外各方都在发声。另一
期刊
编者按:陈衡哲(1890—1976), 笔名莎菲。是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女作家、学者、诗人和散文家。1914年考中清华留美学额,赴美国瓦沙女子大学、芝加哥大学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1920年即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成为我国第一位女教授。后任职商务印书馆、东南大学、四川大学,主编《中国文化论丛》,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小雨点》《衡哲散文集》上下卷、《文艺复兴史》《西洋史》上下册等。其先生任鸿隽是
期刊
打开尘封60年己泛黄的刑事卷宗,弥漫的历史烟雾扑面而至,反复辨别几百頁褪色的繁体字,曾经轰动一时的“李闻被刺案件”便渐渐清晰起来。  1946年7月11日,民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遭特务暗杀,民盟早期领导人、著名诗人和学者、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先生,于15日抱病参加了李公朴的追悼会,并发表了热血演讲。回家途中,他与儿子又遭到特务暗杀。李闻血案激起了国人的义愤,在全国一片声讨声
期刊
编者按:口述历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历史研究方法学科,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并以其在挖掘史料、保存即将逝去的声音与弥补文献资料不足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全世界得到了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口述史专家和专业研究团体。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为了充分挖掘文史馆馆员群体中蕴含的丰厚人文历史资源,抢救“鲜活的历史”,推动口述历史研究工作,传承历史记忆,于2013年7月正式成立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研究中心。著名历史
期刊
编者按:吴景平教授致力于民国史研究,专长于宋子文研究和金融史、外交史等领域,勤于笔耕,成果丰硕。他多年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档案馆、哥伦比亚大学珍本和手稿图书馆、台北“国史馆”、日本及英国等海外档案馆查阅名人档案和日记,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吴景平教授对国民党对日和战问题关注已久,有深厚的积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挖掘和梳理最新的抗战史
期刊
1957年下半年,杨兆龙因为发表了一系列呼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言论,被复旦大学划为“右派分子”,取消教授职务及工资待遇,每月只发给生活费35元,并被勒令搬离原来居住条件较好的昆山路住宅,迁居到条件较差、不少邻居都是有“问题”的四川北路住宅。杨还被强迫参加劳动改造,抬石头,以致咯血住院、迁延近两年。1959年,因复旦大学法律系与华东政法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社会科学院,杨氏改由该院监管。  最让杨兆龙
期刊
编者按:王安忆,中国当代文坛举足轻重的女作家,和上海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出生在南京,但1岁就跟随母亲茹志鹃定居上海,16岁插队落户远走他乡,8年之后又回归这座城市,从此再未离开。王安忆被看作海派文化的代言人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上海是她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又在她笔下幻化出无限风光。但她却说:“上海不是一块好的写作材料。”她坦承已经习惯别人对她的定位,但强调写作者应该保持清醒,坚定自己要走的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