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追求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今天,STSE教育思想备受关注。STSE的实质即把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并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生产生活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从知识和情感上都得到满足。
关键词:STSE思想;高中生物;应用
在当今教育领域,STSE教育思想在众多教育专家和广大一线教师中广受关注,它也是一种教学模式,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 )、社会(Society )、环境(Environment)的英文缩写。STSE教育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是指导和实施学科教育的新理念。
一、生物新教材编写中体现的STSE思想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生物科学技术的新进展,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新教材除开设三个必修模块外,还增设了 “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这几个模块,介绍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在工业、农业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的思想。
二、生物课堂教学中体现的STSE思想
新课改要求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方式等方面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而是主体。新课程中的探究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对固有的生物现象进行自主分析、研究、探索和实验,归纳出一般性的結论,总结生命活动的规律。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增强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能够依照自己的价值观对某些问题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并能够采取适当的行动。
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体现STSE思想的方法
STSE教育涉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多个层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实际;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主动地学习生物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STSE思想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体现STSE思想的主要方法有:如学习完“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组织学生进行“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实验研究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提醒学生定期观察小蝌蚪外形变化,四肢等各种变态发育所需要的时间。实验完后,写出实验报告。
(1)问题探究法。如在学习“免疫调节”时,以课文的“资料分析”为基础,开展“关注艾滋病”专题讨论,让学生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发表自己对艾滋病的认识,以及如何运用生物学知识原理去预防和治疗艾滋病。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2)问题讨论法。例如,在讲“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时,教师可提出下列问题:遗传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怎样防止遗传病的发生?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寻求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3)现场调查法。它要求根据特定的课题把学习者带到现场实地通过对实际现象的观察调查来增加他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以及社会责任感。
(4)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在调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社会问题进行公开的讨论和决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渗透STSE教育思想
研究性活动课题的选择,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或生命科学的各种技术,或与生物科学有关的实验问题。选择课题后,进行调查研究或进行实验研究。学生对一些生物学上的先进技术都十分感兴趣,例如克隆技术。这样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去理解克隆技术。
指导学生分组研究收集资料:
(1)克隆技术是一项怎样的技术。
(2)克隆技术已应用于哪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功例子。
(3)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社会上如何看待克隆技术。通过专题性实践学习,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知识面,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又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都有哪些?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这些生态问题为什么要引起全人类的关注?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围绕这些问题,教师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走访科技人员和有关专家,写出有一定质量的调查报告,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使学生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同时有助于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三)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开展体现STSE教育思想
如在学习“植物的激素调节”后,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在讲述生态系统后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生态瓶。此外,教师还可以举办内容丰富的科技讲座和科技论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四)运用现代化多种媒体进行STSE教育
例如,在讲解病毒知识时,结合社会上发生的SARS、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和禽流感事件,让学生讨论和探索。通过讨论,有些学生结合所学的生物知识提出了许多问题:如SARS、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禽流感、口蹄疫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它们的寄主有哪些?这些病毒的生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病毒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应该怎样去预防这些传染病?为了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就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确定调查项目,然后利用各种媒体如报刊、杂志或Internet等,查阅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在这一过程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
总之,新的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环境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STSE教育思想及教学模式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学生养成尊重科学、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观念非常有帮助。只有这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试论化学教学中STSE教育的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加拿大中小学STS课程的实践与启示. 外国教育研究, 2008,8:75~7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STSE思想;高中生物;应用
在当今教育领域,STSE教育思想在众多教育专家和广大一线教师中广受关注,它也是一种教学模式,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 )、社会(Society )、环境(Environment)的英文缩写。STSE教育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是指导和实施学科教育的新理念。
一、生物新教材编写中体现的STSE思想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生物科学技术的新进展,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新教材除开设三个必修模块外,还增设了 “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这几个模块,介绍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在工业、农业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的思想。
二、生物课堂教学中体现的STSE思想
新课改要求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方式等方面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而是主体。新课程中的探究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对固有的生物现象进行自主分析、研究、探索和实验,归纳出一般性的結论,总结生命活动的规律。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增强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能够依照自己的价值观对某些问题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并能够采取适当的行动。
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体现STSE思想的方法
STSE教育涉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多个层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实际;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主动地学习生物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STSE思想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体现STSE思想的主要方法有:如学习完“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组织学生进行“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实验研究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提醒学生定期观察小蝌蚪外形变化,四肢等各种变态发育所需要的时间。实验完后,写出实验报告。
(1)问题探究法。如在学习“免疫调节”时,以课文的“资料分析”为基础,开展“关注艾滋病”专题讨论,让学生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发表自己对艾滋病的认识,以及如何运用生物学知识原理去预防和治疗艾滋病。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2)问题讨论法。例如,在讲“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时,教师可提出下列问题:遗传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怎样防止遗传病的发生?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寻求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3)现场调查法。它要求根据特定的课题把学习者带到现场实地通过对实际现象的观察调查来增加他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以及社会责任感。
(4)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在调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社会问题进行公开的讨论和决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渗透STSE教育思想
研究性活动课题的选择,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或生命科学的各种技术,或与生物科学有关的实验问题。选择课题后,进行调查研究或进行实验研究。学生对一些生物学上的先进技术都十分感兴趣,例如克隆技术。这样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去理解克隆技术。
指导学生分组研究收集资料:
(1)克隆技术是一项怎样的技术。
(2)克隆技术已应用于哪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功例子。
(3)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社会上如何看待克隆技术。通过专题性实践学习,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知识面,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又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都有哪些?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这些生态问题为什么要引起全人类的关注?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围绕这些问题,教师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走访科技人员和有关专家,写出有一定质量的调查报告,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使学生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同时有助于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三)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开展体现STSE教育思想
如在学习“植物的激素调节”后,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在讲述生态系统后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生态瓶。此外,教师还可以举办内容丰富的科技讲座和科技论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四)运用现代化多种媒体进行STSE教育
例如,在讲解病毒知识时,结合社会上发生的SARS、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和禽流感事件,让学生讨论和探索。通过讨论,有些学生结合所学的生物知识提出了许多问题:如SARS、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禽流感、口蹄疫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它们的寄主有哪些?这些病毒的生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病毒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应该怎样去预防这些传染病?为了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就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确定调查项目,然后利用各种媒体如报刊、杂志或Internet等,查阅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在这一过程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
总之,新的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环境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STSE教育思想及教学模式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学生养成尊重科学、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观念非常有帮助。只有这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试论化学教学中STSE教育的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加拿大中小学STS课程的实践与启示. 外国教育研究, 2008,8:75~7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