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于数学史的教育价值也更加重视,如何将数学史有效地应用到数学教学实践当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结合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必要性和价值,探索科学的应用策略,丰富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提高学生对数学内涵的认识,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只有将数学史成功地应用到了数学教学中,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数学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史;教学
在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大多只重视学生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越来越僵化,数学教学丧失了原本的意义。数学文化和社会相同,都是不断在发展变化着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史展开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延续性和继承性,还能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数学学习的能力。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一、直接介绍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
我们现在学习的很多数学概念并不是数学家们一开始就提出来的,而是经过数个时代的发展,逐渐完善的。向学生直接介绍这些数学概念的发展过程,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生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精神。
比如,在学习“有理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为了提升学生对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数的发展历史。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一类数学知识,虽然看起来非常的日常和简单,但是发展的过程却十分曲折。一开始,人类的祖先是没有数的概念的,随着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人们要处理的事物逐渐变多,这个时候,才开始有了数的基本概念,并且开始使用各种古来的方式进行计数,如结绳计数、刻痕计数等,然后慢慢地,终于有了数的具体概念;再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这一节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图形文化的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古希腊的测地术,让学生了解古希腊几何图形文化的发展过程,感受到几何学的历史底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使用发生教学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使用发生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史。发生教学法并不是直接向学生介绍数学史,而是通过历史来进行启发性的教学,教师要结合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情景的引导下学习知识,并获取数学知识,从中理解数学概念或者事实是如何产生的,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文化的理解能力,并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
比如,“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知识。这一节知识看似非常的简单,只要让学生理解字母可以用来表示数就可以了,但是这节内容却是代数教学的开端,如果真的一笔带过,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发生教学的方式,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经历过去数学家们经历过的场景。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毕达哥斯拉学派研究多边形数的经历,那时候的数学家们可以轻易地说出一个具体的多边形数,但是由于没有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数学家们却不知道如何表达“任一三角形”这个说法,那么如果是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接下来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给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去解决相同的问题。这样,不是直接灌输历史,而是让学生經历和过去的数学家们同样的场景,让学生在其中解决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数学史料的呈递应当考虑多面性
某个数学知识的数学史并不是单一的,不同的文化传统会导致数学知识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学史,教师还应该考虑数学史的文化多样性,使用不同的题材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体会相同数学成果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具体表现,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
比如,在学习“垂径定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欧几里得对垂径定理的介绍,让学生知道这是关于垂径定理最早的记录,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关于垂径定理的使用实例,中国石拱桥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价值。总之,在讲述数学史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秉持开放的教育心理,从数学与科学、数学与政治、数学与艺术等多个角度去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历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向学生展示数学的文化多样性,实现对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
本文针对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年龄阶段,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应用数学史展开教学可以提升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文化的熏陶,让学生真正地认识数学这门学科,发展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精神,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威. 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融入内容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6.
[2]刘佳.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史;教学
在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大多只重视学生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越来越僵化,数学教学丧失了原本的意义。数学文化和社会相同,都是不断在发展变化着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史展开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延续性和继承性,还能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数学学习的能力。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一、直接介绍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
我们现在学习的很多数学概念并不是数学家们一开始就提出来的,而是经过数个时代的发展,逐渐完善的。向学生直接介绍这些数学概念的发展过程,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生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精神。
比如,在学习“有理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为了提升学生对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数的发展历史。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一类数学知识,虽然看起来非常的日常和简单,但是发展的过程却十分曲折。一开始,人类的祖先是没有数的概念的,随着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人们要处理的事物逐渐变多,这个时候,才开始有了数的基本概念,并且开始使用各种古来的方式进行计数,如结绳计数、刻痕计数等,然后慢慢地,终于有了数的具体概念;再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这一节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图形文化的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古希腊的测地术,让学生了解古希腊几何图形文化的发展过程,感受到几何学的历史底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使用发生教学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使用发生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史。发生教学法并不是直接向学生介绍数学史,而是通过历史来进行启发性的教学,教师要结合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情景的引导下学习知识,并获取数学知识,从中理解数学概念或者事实是如何产生的,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文化的理解能力,并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
比如,“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知识。这一节知识看似非常的简单,只要让学生理解字母可以用来表示数就可以了,但是这节内容却是代数教学的开端,如果真的一笔带过,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发生教学的方式,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经历过去数学家们经历过的场景。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毕达哥斯拉学派研究多边形数的经历,那时候的数学家们可以轻易地说出一个具体的多边形数,但是由于没有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数学家们却不知道如何表达“任一三角形”这个说法,那么如果是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接下来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给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去解决相同的问题。这样,不是直接灌输历史,而是让学生經历和过去的数学家们同样的场景,让学生在其中解决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数学史料的呈递应当考虑多面性
某个数学知识的数学史并不是单一的,不同的文化传统会导致数学知识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学史,教师还应该考虑数学史的文化多样性,使用不同的题材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体会相同数学成果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具体表现,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
比如,在学习“垂径定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欧几里得对垂径定理的介绍,让学生知道这是关于垂径定理最早的记录,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关于垂径定理的使用实例,中国石拱桥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价值。总之,在讲述数学史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秉持开放的教育心理,从数学与科学、数学与政治、数学与艺术等多个角度去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历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向学生展示数学的文化多样性,实现对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
本文针对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年龄阶段,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应用数学史展开教学可以提升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文化的熏陶,让学生真正地认识数学这门学科,发展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精神,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威. 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融入内容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6.
[2]刘佳.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