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教材管理与教材建设体系浅析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对新时期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中面临的新形势的分析,提出一些新问题与现象。论述了高职院校构建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并从建立健全的教材管理体系、教材质量监控体系、制定科学的教材评审机制、编制全面的教材建设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材管理 教材建设
  教育部在2000年2月实施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切实做好高职高专教育教材的建设规划,加强文字教材、实物教材、电子网络教材的建设和出版发行工作”,“在深化改革,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推出一批具有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高质量的教材,并形成优化配套的高职高专教育教材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展优秀教材的评介工作。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教材作为学校教学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教师组织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工具,是保障教学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具备高职特色的优质教材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能否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教材管理与建设工作对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职业教育特色教材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在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重视和加强教材管理与教材建设方面的工作。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教材管理与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 缺乏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教学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成为“双证型”应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截然不同。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必须具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来构建教材的内容体系,突出实践、实训教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参照本科教材进行压缩、修改的较多,过于强调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全面性,实践性、应用性不十分突出。这样的教材缺乏职业教育特色,不符合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已成为各高职院校的迫切需求。
  (二) 高职院校教材管理体系不健全
  适合一所学校发展的教材体系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教材体系的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某个特定的部门能独立完成的,需要多部门的分工协作。因此,高职院校要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教材体系,首先要从行政上分层设置一些教材管理与建设部门,在管理层面上形成科学的体系。有些高职院校虽然成立了校级教材管理部门,但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三)教材的编写、出版过程不够科学合理
  在教材编写方面,许多作者缺乏对职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的调查和科学分析,没有结合生产和工作过程编写教材,使得编写出的教材既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又不贴近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
  在教材出版方面,严格来讲,编写出的教材应该以讲义的形式试用至少一个学期,再经过多次修改后才能正式出版。然而,许多高职教材是几个学校的作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联合编写的,以便于出版发行,这样编制出的教材质量难以保证。
  (四)教材的选用程序不规范
  教材选用基本上以教研室主任或骨干教师选定的版本为主,个人影响因素较多,缺乏集体讨论、分析、研究过程。而且企业化的出版社业务员深入学校系部,有部分劣质教材以非正常手段进入课堂。这样带来了教材选用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五) 新型教材的管理与建设被忽视
  长期以来,各高职院校重视纸质教材的建设与利用,忽视了电子教材、实物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目前,电子教材、实物教材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使用的软硬件环境具备,必须重视这类教材的管理与建设。
  (六)教材的质量监控及评审机制未建立
  一所高职院校每学期使用几百个教材品种,但这些教材品种是否都适合教学需要,是否还有更好的教材品种没有选用等问题,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监控。虽然,教务处作为教材审定部门,但短时间内,教务处无法对每个教材品种进行科学的审定。高职院校必须建立教材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和监控制度,分批分期对使用的教材进行质量监控。
  为了鼓励本校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大多将其计入教学工作量或计算科研分等,但对教材的编写质量方面没有进行区别。对教材的编写质量进行评审十分必要,否则不利于精品教材的建设与出版。
  二、建立健全的教材管理體系
  高职院校要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教材体系,需要从行政上建立四级管理机构,具体包括:学校教材管理委员会、教务处、二级学院教材管理小组以及教材征订与发行部门。
  学校教材工作委员会,其成员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资深教师等组成。委员会的工作职能包括:制定学院教材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编制学校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审定本校教师教材的编写、出版与发行、精品教材的建设、教材的评审制度、优秀教材的评介等。
  教务处在教材方面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编制学期教材使用计划、制定教材选用制度、审定教材使用的版本、统计教材的课前到位率。
  二级学院教材管理小组,由系部主任、主管教学副主任、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以及教材征订与发行责任人等组成,其主要工作职能包括:制定本专业教材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编制学期教材使用计划、精品教材的建设、讨论研究学期教材使用版本、教材征订变更信息的处理等方面。在教材版本选用过程中,要进行集中讨论、论证、研究,集体决策,避免个人决定。   教材征订与发行部门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教务处下达的教材使用计划中教材的征订与发放工作。教材征订过程中,加强跟系部的联系,教材变更信息要及时反馈给二级学院,努力提高教材的课前到位率。
  在这个教材管理体系中,几个部门要各负其责,协作一致,共同完成学校的教材建设与发展工作。
  三、建立教材质量监控体系
  长期以来,学校使用的教材是否符合高职特色、是否适合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是否满足学生的需求等,基本上没有部门进行监管与控制。对学校使用教材质量的监控是十分必要的,关系到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
  此项工作建议由学院督导处组织实施。督导处要编制教材质量监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任课教师课后评议、学生评议、教研室评议、专家听课评议以及抽查审核等方面。
  当然,不可能对每学期的每种教材进行质量监控,首先对特色专业、重点专业的教材实施质量监控方面的工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一学期按程序重点搞好几种教材的质量监控工作,然后采取有计划按层次逐步实施。
  这项工作是一个细致而漫长的工作,但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学校使用教材的质量会达到相当的高度,教学质量会得到大幅提升。
  四、制定科学的教材评审机制
  教材的评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本校教师主编的正式出版教材和校内自编教材(或讲义)的评审,二是对各系部选用的优质教材的评审。制定教材评审机制的目的是对优质教材进行各种奖励,从而激发本校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促进优质教材进入课堂。
  教材的评审要同督导处的教材质量监控结果结合起来。
  教材的评审由学校教材委员会组织实施。首先要编制教材评审制度,包括校内教材评审办法和外版选用教材评审办法两个方面。
  对于校内教师主编的教材,许多学校采取计算教学工作量、科研分的办法,并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依据。但优质教材和一般教材没有区别开,应该有所侧重。同时不能忽视对自编教材(讲义)的评审。
  二级学院选定的教材品种,符合高职教育特色、实现教学目标、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些教材虽然不是本校教师主编,但也应成为优质教材的评选范围,对选定教材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奖励,从而促进教师选用好教材、优质教材。很多学校忽视了这方面。
  五、编制规范的教材建设管理制度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中介,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教材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之一,是学校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稳定教学秩序,深化课程内容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办出学校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编制完整规范的教材建设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教材建设管理制度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教材建设管理机构及其职能。见本文第二部分。
  教材的立项与编写。主要内容包括:教材的立项程序、编写原则、编写的质量控制等。
  教材的出版与印刷。主要内容包括:出版印刷制度、程序等。
  教材的选用。主要内容包括:教材选用原则、选用程序、选用时间等
  教材的订购、发放与保管。主要内容包括:教材的订购程序、发放程序以及保管制度。
  教材的研究、评议与评优。见本文第三部分。
  教材建设经费。建设经费的额度、经费的使用类目等。
  附则。各种申请、报表等。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发展时期,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快速发展的机遇。同时竞争也十分激烈,规模小又无特色的高职院校将面临淘汰的边缘。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高职院校必须建立自身的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教材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构建自身的教材管理与教材建设体系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刘玉新,姜晓玲:高职院校的教材管理策略浅析,《华章》,2009(5)
  [2]李彩虹,米志鹃,马贵民: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浅析,《中国国西部科技》,2010(9)
  [3]姜南: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建设的现状与策略,《职业教育研究》,2010(7)
  [4]何强:加强高职院校教材管理工作的思考,《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5]王庆:对高职院校教材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
  (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和倡导创新型教育模式是当我国教育体系和方法研究中的重大课题。问题驱动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和推动力,研究态度和研究能力是可以逐步培养的。本文将问题驱动式教学和研究能力与研究态度培养相结合,提出探索问题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新模式,给出了“问题引导”和“问题驱动研究”的设计方法和示例,指出了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问题驱动 研究型教学 PBL 构建主义  一、引言
期刊
“蒲公英行动”推行以来,首先在美术学科掀起了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热潮。  这些做法也拉动了语文学科进行思考:作为艺术教育之一的语文学科教育,是不是也能借助“蒲公英行动”得以创造性的发展呢?能不能让民族民间文化与语文学科得以整合呢?回答是肯定的:文化与艺术,艺术与文学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是分割不开的。我们只有找准语文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切合点,才有可能架通语文与艺术教育相通的桥梁。  一、找准语文学科
期刊
[摘要]在我们社会发展的同时,是靠法制来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还是把法制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就道德的行为导向作用、道德的调整人与人之间利益矛盾的作用、道德的完善作用、道德作用的普遍性、道德对社会的激励性作用、道德作用的持久性和稳定性等来谈道德的作用以及它的价值之所在,以期对我们这样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做出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道德 作用 价值 探析  中国改革开放3
期刊
[摘要]产品设计研发是产品开发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企业采用的研发验证方式是进行样机制作。在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对产品设计的验证方法是模型制作。两者存在较大差别,因此本文通过实践教学案例,讲述模型与样机如何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使高校的产品设计更能符合企业需求。  [关键词]产品设计 模型 样机  一、高职类产品设计模型制作教育现状  模型制作在工业设计教育中是衡量学生产品设计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标准
期刊
[摘要]学习评价也称为狭义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并对教学给予指导。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学习评价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发展,并逐步深化的阶段。文章从建国后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演变的角度,探讨学习评价变革。  [关键词]音乐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学习评价  一、音乐课程学习评价的探索阶段(1949~1977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的音
期刊
[摘要]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对一段时期以来高校“三进”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总结和反思,对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实践路径和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校 “三进”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以来,关于科学
期刊
[摘要]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较大的问题。本文较为全面的分析了造成高校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其为研究和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教育方法与路径  从当前我国高校的普遍情况来看,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3%的人有明显的心
期刊
[摘要]神入历史,是指:“通过主体客体化或客体主体化,主体进入历史环境和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对生命和生命主体的认识和理解。”神入历史的能力应包括:时空性的思维能力,历史的领悟和理解能力等。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史料,创设历史学习情境;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神入历史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 神入历史 史料  神入(empathy,又译“移情”)一词,自德国的美学家劳伯
期刊
[摘要]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讲好《概论》课要求教师必须有深厚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功底、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实践知识以及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能力。这些知识的把握,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解,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师需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期刊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写入“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后,给汽车制造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球最著名的汽车制造商都在中国建立了整车生产厂,同时全球最大的50家汽车零部件厂商有35家在我国设立了合资企业,国际汽车界一致认为,中国将是汽车业最有发展前景的市场之一。汽车维修业作为汽车工业的派生行业,也会随着汽车销量的增加而不断繁荣,将带来一个前景广阔的汽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