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因为“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那些一线的中职教师必须摒弃陈旧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立足于学生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无疑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要有的放矢,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课堂现状着手,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俄语;解决;特点;提升
一、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分析
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普遍被认为是家长和学生万般无奈之选。社会上也普遍认为“职教生”就是“问题学生”,“学困生”的代名词,是教育流水线上的“次品”。对大部分职教生而言,职业教育将是他们接受学校教育、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劳动技能的“末班车”,是他们求学生涯的终点站。职业学校的求学经历,有可能会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轨迹,这是每一位职教人应有的认知。所以我们必须摒弃对学生的反感情绪,对他们的种种不足做出正确的归因,对症下药,激发他们的潜能。现对中职学生特点加以分析:①学生年龄参差不齐,受教育程度也不尽相同,大多数为初中毕业,少数为小学、高中毕业;②学习基础差,文化课基础薄弱,厌学是普遍现象;③或多或少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吸烟、打架、早恋、网瘾、沉迷于手机等;④大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是留守少年,长期缺乏关爱;⑤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找不到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惰性强,课堂内外学习效率低下;⑦由于之前的学习经历中,经常受到老师、同学的冷遇,因此丧失学习兴趣,自卑心理比较重。凡此种种,自然会给教学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这是在课堂教学之外,每位教师必须接受的新挑战。我想只有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生机,创意无限,师生和谐,生生友爱的课堂,才能让这些别人眼中的“学困生”,在三年的职教生涯中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求知,学会技能,真正成为社会紧缺的“实用型人才”。
二、中职俄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的职业学校在创办初期大都沿袭前苏联的办学模式,强调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而传统的职业教学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虽然俄语是最早贯彻實施教学改革,但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俄语教师注重讲授内容,忽视教学设计,轻视教学策略的情况依然比比皆是。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也就衍生出了一些课堂怪相:如为了让学生熟读单词,教师不厌其烦的领读单词,学生却为了应付差事,只做鹦鹉学舌状,全然不知读的什么,读到了哪里。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文意,教师通篇累牍地帮助学生翻译课文对话,学生却不知某句话某个词是何意。为了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教师翻书查典,给学生讲解标准答案,学生却不知这一语法现象,适用于何情何境。这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下,呈现的是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的一知半解,昏昏欲睡的现象。四十分钟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疲惫不堪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长此以往,“实用型”俄语人才的培养恐怕无从谈起。
三、中职俄语教学目标分析
近几年随着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加强,职业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也发生了改变。《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根据笔者调查学生学习俄语的动机基本为以下两个:①结合口岸城市以商贸、旅游、餐饮娱乐为的主的产业特点,掌握一定的俄语,以便更好地择业、就业;②家族中有长期对俄贸易的企业或经济实体,学习俄语是为了继承扩大家族生意,降低用人成本。由此可见中职俄语的培养目标必须符合中俄两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适应俄语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具有较强交际能力,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知识,熟知俄罗斯风土人情和一定的文化知识,日常工作中能熟练应用俄语从事经贸、旅游、餐饮等工作的初中级俄语实用型人才。简言之,中等职业学校俄语的教学目标就是让这些零起点的学生学得会,用得上,听得懂,说得出。
四、教学设计在中职俄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尽管中职学生在学习上和行为习惯上有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但他们的智力素质并不低。而且他们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所处年龄段正是心智发展的黄金阶段,敢于挑战新事物,乐于接受新观念、勇于尝试新体验,适应性强,可塑性也很强。任何新事物、新方法、新尝试都会引发他们极大的兴趣,在他们当中引起共鸣。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首要途径,根据中职俄语人才培养目标,未来的俄语课堂教学中应明确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努力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重理论轻实践,忽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忽视实际动口动脑能力培养的弊端,中职俄语教学应强化语言实践性教学,加大言语训练课的比重,突出中职特色,培养实用型人才。真正让这些零起点的学生学得会,用得上,听得懂,说得出。
每一次课堂都要有的放矢,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课堂现状着手,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有效性。从而相应国家要求,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
作者简介
窦金萍(1977.03—),女,大学本科,珲春市职业高中教学一线任教10年,担任俄语教学工作。
关键词:中职俄语;解决;特点;提升
一、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分析
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普遍被认为是家长和学生万般无奈之选。社会上也普遍认为“职教生”就是“问题学生”,“学困生”的代名词,是教育流水线上的“次品”。对大部分职教生而言,职业教育将是他们接受学校教育、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劳动技能的“末班车”,是他们求学生涯的终点站。职业学校的求学经历,有可能会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轨迹,这是每一位职教人应有的认知。所以我们必须摒弃对学生的反感情绪,对他们的种种不足做出正确的归因,对症下药,激发他们的潜能。现对中职学生特点加以分析:①学生年龄参差不齐,受教育程度也不尽相同,大多数为初中毕业,少数为小学、高中毕业;②学习基础差,文化课基础薄弱,厌学是普遍现象;③或多或少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吸烟、打架、早恋、网瘾、沉迷于手机等;④大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是留守少年,长期缺乏关爱;⑤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找不到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惰性强,课堂内外学习效率低下;⑦由于之前的学习经历中,经常受到老师、同学的冷遇,因此丧失学习兴趣,自卑心理比较重。凡此种种,自然会给教学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这是在课堂教学之外,每位教师必须接受的新挑战。我想只有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生机,创意无限,师生和谐,生生友爱的课堂,才能让这些别人眼中的“学困生”,在三年的职教生涯中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求知,学会技能,真正成为社会紧缺的“实用型人才”。
二、中职俄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的职业学校在创办初期大都沿袭前苏联的办学模式,强调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而传统的职业教学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虽然俄语是最早贯彻實施教学改革,但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俄语教师注重讲授内容,忽视教学设计,轻视教学策略的情况依然比比皆是。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也就衍生出了一些课堂怪相:如为了让学生熟读单词,教师不厌其烦的领读单词,学生却为了应付差事,只做鹦鹉学舌状,全然不知读的什么,读到了哪里。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文意,教师通篇累牍地帮助学生翻译课文对话,学生却不知某句话某个词是何意。为了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教师翻书查典,给学生讲解标准答案,学生却不知这一语法现象,适用于何情何境。这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下,呈现的是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的一知半解,昏昏欲睡的现象。四十分钟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疲惫不堪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长此以往,“实用型”俄语人才的培养恐怕无从谈起。
三、中职俄语教学目标分析
近几年随着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加强,职业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也发生了改变。《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根据笔者调查学生学习俄语的动机基本为以下两个:①结合口岸城市以商贸、旅游、餐饮娱乐为的主的产业特点,掌握一定的俄语,以便更好地择业、就业;②家族中有长期对俄贸易的企业或经济实体,学习俄语是为了继承扩大家族生意,降低用人成本。由此可见中职俄语的培养目标必须符合中俄两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适应俄语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具有较强交际能力,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知识,熟知俄罗斯风土人情和一定的文化知识,日常工作中能熟练应用俄语从事经贸、旅游、餐饮等工作的初中级俄语实用型人才。简言之,中等职业学校俄语的教学目标就是让这些零起点的学生学得会,用得上,听得懂,说得出。
四、教学设计在中职俄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尽管中职学生在学习上和行为习惯上有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但他们的智力素质并不低。而且他们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所处年龄段正是心智发展的黄金阶段,敢于挑战新事物,乐于接受新观念、勇于尝试新体验,适应性强,可塑性也很强。任何新事物、新方法、新尝试都会引发他们极大的兴趣,在他们当中引起共鸣。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首要途径,根据中职俄语人才培养目标,未来的俄语课堂教学中应明确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努力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重理论轻实践,忽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忽视实际动口动脑能力培养的弊端,中职俄语教学应强化语言实践性教学,加大言语训练课的比重,突出中职特色,培养实用型人才。真正让这些零起点的学生学得会,用得上,听得懂,说得出。
每一次课堂都要有的放矢,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课堂现状着手,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有效性。从而相应国家要求,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
作者简介
窦金萍(1977.03—),女,大学本科,珲春市职业高中教学一线任教10年,担任俄语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