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犹太人定居时间初探

来源 :吉林画报·新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tin65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处中原的河南开封,曾长期存在着一个犹太移民聚落,他们世世代代传承着他们自己的“托拉”。但随着1905年开封犹太人最后一位“拉比”的辞世,这个孤悬于华夏的“克希拉”(希伯来语之聚落、教派)最终淡出历史舞台。那么这支犹太人究竟是何时流入到古代中国的腹地的呢?本文综合参考多种史料,试着探寻出他们定居开封的时间。
  【关键词】开封犹太人;定居;时间
  【中图分类号】K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64-1.5
  一、犹太人定居开封时间考
  史学界关于犹太人何时定居开封的具体时间一直以来就存在很大分歧。而且开封犹太人自己关于何时定居开封的记载也说法不一,并且在时间上又非常笼统,这就更增加了后来研究的难度。提到定居的时间,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会是这样一幅历史画卷:北宋时期,一批犹太人随着阿拉伯人、突厥人、波斯人等中西亚游牧民族经丝绸之路来到了东京(今开封),犹太人曾向北宋皇帝进贡西洋布,因而得到皇帝的欢心,许诺:“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宋孝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癸未,在当时犹太人掌教的带领下在开封兴建了自己的会堂。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是在北宋时期来到开封并定居下来的呢?显然还存在着其它的疑问与观点,下面就从定居时间最早的说法开始,依次加以讨论:
  二、周代定居说
  这一说法首先是由清康熙碑提出来的,后为一些学者所依据。但迄今为止,有关周朝时期犹太人曾经来过中国的历史资料尚未被发现,更不用说在开封定居了。那么康熙碑上“周时始传于中州,建祠于大梁”的碑文又是依据什么呢?根据对相关碑文记载的考证,笔者认为这应该是由于对明代有关碑文的误解所致。弘治碑载:“那其间立教本至今传。考之在周朝一百四十六年也。一传而至正教祖师乜摄(摩西),考之在周朝六百十三载也。①”正德碑上也有:“至于一赐乐业教始祖阿耽,本出天竺西域。稽之周朝,有经传焉。②”以上碑文所说的“周”,指的是公元951年由郭威所建立的后周。康熙碑文显然是误解了上述碑文的原意,从而引申出“周时始传于中州,建祠于大梁”的结论。另外持犹太人周朝时来华观点的还有俄国人维那格拉多夫。
  三、汉代定居说
  这种观点主要是根据明正德碑和开封犹太人自己的传说和讲述。但这些至多能说明犹太人在汉代时进入了中国,并不能作为开封犹太人在汉代定居的证据。关于这一问题,陈垣先生也有过自己的论述,他说:“但自汉至明,千年有余,犹太人若久居中国,不应无一人一事一建筑物足述。何以弘治立碑之始,于本教传入源流,止溯于宋,而不及于宋以上?则谓开封犹太族来自汉者亦未可遽信也。故谓开封犹太族为汉代遗留则不可。③”由此可见,汉代定居说并不可信。
  四、唐代定居说
  唐朝是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极盛的时代,也发现了一些可以证明犹太人在这一时期已经来到中国的实物。1901年英国人斯坦因(Mark.Aurel.Stein)在和阗地区发现的那封希伯莱文信件,和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Paul.Pelliot)在敦煌发现的那件希伯莱文祈祷文,经鉴定这两件残片都是唐代的遗物,再加上其他一些文字记载,说明犹太人在唐朝时期已经来到中国。这就为犹太人在唐朝进入并定居开封提供了猜想的空间,但是,直到今天我们仍没有发现一条可以直接为这一猜想提供佐证的材料。所以,开封犹太人在唐代定居这一说法目前难以确立。
  综合参考许多资料及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更倾向于认同犹太人在北宋时期定居开封的观点。据《宋史·真宗纪》记载:“咸平元年(公元998年)春正月……辛巳,僧尼尾尼等自西天来朝,称七年始达。④”他们很可能就是上面提到的向真宗进献布匹的那批犹太人,所疑问的只是定居发生在北宋具体什么时候,书中提到在明朝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六月间开封犹太人艾田在北京会见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时,曾提到在开封城里有一座很宏伟的“礼拜寺”,即为开封犹太人的教堂,这座教堂里极为珍重地保藏着五、六百年以前传下来的卷轴形式的摩西五书,即《旧约》头五卷⑤。艾田在这里谈到的这一事实,是确定开封犹太人定居时间的又一个重要证据,大致是时间为公元1108年—1008年之间。另外以公元1163年开封犹太人建立会堂为坐标原点,根据弘治碑所载的“那其间立教本至今传。考之在周朝一百四十六年也。”向前推进146年,恰好是宋真宗在位期间。再加上1723年耶稣会士宋君荣(P.Antoine.Gaubil)在致杜赫德(J.b.du.Halde)神父的一封信中提到:“利玛窦神父发现他从开封犹太人《五经》中看到的内容都与他掌握的希伯莱文《五经》完全一致……犹太教寺的掌教声称这部《圣经》收藏在开封府已有六百年的历史了⑥。”而利玛窦所看到的那部开封犹太的《五经》是他于公元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派人到开封访问时抄录的。那么再根据上面信中所提到的这部分经书已经有600年的历史了,从1608年向前推600年,为公元1008年,正是北宋真宗时期(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这与史书记载的“尼尾尼等”进贡到开封的时期相契合,也在上面所推的两个时间范围内。
  终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国开封犹太人是在北宋真宗咸平元年(公元998年)正月进贡来到东京(开封),并提出了留居要求,得到了宋朝皇帝的恩准。在经过一个时期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进一步了解,认为开封是理想的生活之地,最后才决定永久定居下来。所以,犹太人定居开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即从前来进贡到决定留居,在从留居到决定永久定居。
  【注释】
  ①明弘治二年《重建清真寺记》碑碑文。
  ②明正德七年《尊崇道经寺记》碑碑文。
  ③陈垣:《开封一赐乐业教考》,《陈垣史学论著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④《宋史》卷六,《真宗纪》一。
  ⑤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⑥〔法〕荣振华、〔澳〕莱斯利著,耿异译:《中国的犹太人》,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作者简介】张韶东(1987- ):河南驻马店人,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2011级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教育制度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然而,实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对于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要。随着统招统分就业制度向双向选择就业模式的转变,为大学生就业带来机遇的同时,给为他们造成了压力。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科学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但可以有效的配置大学生资源,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行,保障社会经济和谐发
期刊
【摘要】做人应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还是圆滑世故,明泽保身?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新兵和老兵在自己的角度阐释了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关键词】纪律;原则;我这是为你好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42-1.5  剧中人物:新兵 老兵  时间:当代  (新兵在部队大院门口站岗)  新:(跑掉的唱)当兵才知道过去的模样太放松,当兵才
期刊
【摘要】作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小说《白鹿原》一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如今重读白鹿原,依然感到震撼,但同时也有些不成熟的想法不吐不快。  【关键词】白鹿原;重读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44-1.5  关于白嘉轩。对于这个小说中核心人物的描写,先请看《白鹿原》开篇的第一句: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
期刊
【摘要】电视剧语言已经成为了吸引观众眼球的制胜法宝。而在这些诙谐幽默的电视剧语言中,又渗透着许多语言学道理,以往的影视评论以及应用语言学的文章里,对电视剧语言的会话分析较少。本篇文章将从语言学的角度,通过语言要素、语言运用两个方面对《我的青春谁做主》中的台词语言艺术进行论述。  【关键词】语言要素;辞格运用;语言功能;文化特点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
期刊
【摘要】听力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和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听力;主观;客观;对策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37-2  21世纪的到来意味着国际间文化与经济交流将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未来信息社会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英语不仅是各所学校
期刊
【摘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方法中两种基本的教育方法,二者各具特色,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不能片面的强调显性教育或隐性教育,应该将二者整合起来,有机的融为一体,优势互补,从而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本文从课堂生活、社会实践和网络生活三个方面,提出了二者整合的对策,有助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显性教育;隐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近年来,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校教学进行改革的中心任务,是三本院校教育的生存发展的命脉。可是,从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很少,各种解决途径深入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很难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所以,对于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可以推动大学生学习的高校教学改革办法,为三本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拓宽新的思路和策略,这对三本院校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摘要】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曾被视为19世纪欧洲写实主义小说的典范之作。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作家在这部小说中看到了超越时代和写实主义的独特魅力。《包法利夫人》中浓重的现代性色彩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将通过对其叙事结构的分析来阐释其中的现代性特征及对写实主义小说的超越。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非线性结构;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
期刊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理论成为国内外社会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社会排斥,是指社会脆弱群体,由于自身生理心理因素、社会政策及制度安排等原因而被推至社会结构的边缘地位的机制和过程,它既是一种既定的社会机制,又是一个排斥与被排斥的动态过程,是造成脆弱群体社会支持丧失的根源。。因此,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合理调配公共教育资源、加大政府管理引导力度,应是当前消除对农民工子女各种社会排斥和促
期刊
【摘要】“三网融合”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技术、渠道、政策等多个基础条件,大大加快了传统媒体的融合之路;对于数字化、增值业务、信息流等原属通信产业的陌生领域,以及原有产业格局的改变甚至颠覆,又使得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总体说来,我国广电、报纸、新媒体等各种媒介形态在“三网融合”提供的技术支撑和产业背景下,均开始了或深或浅的媒介融合践行实验。  【关键词】三网融合;媒介融合;特点  【中图分类号】G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