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小说《白鹿原》一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如今重读白鹿原,依然感到震撼,但同时也有些不成熟的想法不吐不快。
【关键词】白鹿原;重读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44-1.5
关于白嘉轩。对于这个小说中核心人物的描写,先请看《白鹿原》开篇的第一句: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笔者认为这句话是《白鹿原》非常失败的一个开始,因其是全书的第一句,所以非常刺眼,而且越向后看越刺眼。
之所以说这个句子刺眼,是因为整部小说塑造出来的白嘉轩是一个非常稳重内敛的人,一个保守持重的人,而这样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将一生中娶过七房女人这种事引为豪呢?本书写了白嘉轩的一生,但他一生都不曾有过说出这句话的语境。也许可以猜测为这是他的内心暗想,如果真的如此,那么,他就是个虚伪的人。但事实上本书中他并非如此,相反,他表里如一地真诚,无论对己还是及人。
所以,当白嘉轩这个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完整丰满起来的时候,笔者就越来越觉得这个句子与整本书格格不入。即使他在被黑娃的同党打折了腰之后还和家人说:
“原先的日子咋过从明天起还咋过,我嘛——好咧!”
多么刚强的一个硬汉子形象。也许,陈忠实需要一个惊艳的开头,但他没想到的是,开头之后一切却不受控制起来,这样重要的位置不会不引起作者的注意,执着的使用这样的开头,一定有其道理,但如果想用这样的描写来表现白嘉轩人格的多样性,一句话又未免太单薄了。如果这句话是放在文中除了开头之外的任何地方,或者只是作为某一个章节的起句,那问题也许并不大,但它真的承受不起作为全书起句的责任。
关于白灵。相信那些看电视剧喜欢预测下面情节的人一定不会忘记白灵的出场。从仙草第八次坐月子,也就是白灵出生开始,这个“灵灵儿娃”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特性,我觉得看这孩子一定会有什么特别之处,今后可能会是个人物的。但读到后面,有点被欺骗了的感觉,虽然白灵在和鹿兆鹏假扮夫妻取送情报时很生动,很扣人心弦,但想想她的出场,笔者觉得像是被人吊足了胃口,而最后又被温柔的告知其实没什么特别的一样让人失落。好在她牺牲时用了一个灵异的事件稍微呼应了一下这个“灵灵儿娃”的灵性。
关于黑娃。笔者认为如果说这部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的描写都像是一条直线的话,那么对于黑娃的描写则是一条曲线。黑娃具有一种反叛的性格,他不听父亲的劝告,作一个幸福的长工,而自己跳出白鹿原,到渭南一清末武举人家做了长工,却与武举人的小老婆田小娥相好上了。两人回到白鹿原后,真相被揭露,黑娃与田小娥住进了一口窑洞里,开始他们的简单而简陋的生活。按理说,写到这应该体现出黑娃为爱情献身,甘心和爱人一起简陋的生活,而大革命时,闹农协,鹿兆鹏鼓动黑娃出来革命而黑娃就真的革命了,把小娥抛在一边。革命失败了,黑娃进了习旅开始当兵。习旅暴动失败后,黑娃开始了土匪生涯。在土匪头目大拇指死后,作为二拇指的黑娃领着百十号土匪接受了县保安团的招安,当了第三营也就是炮营的营长。他还拜朱先生为师,改掉了原来的脾气,简直脱胎换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黑娃让手下的兵把自己绑在大炮筒上五天五夜戒掉了大烟,娶了知书达礼的小姐为妻,回到白鹿原拜了祖宗牌位,洗心革面,浪子回头。然而最后却和国民党的县长及总乡约田福贤一起被枪毙掉。笔者认为这个人物颇具传奇色彩,是小说中很有看头的人物之一。
关于朱先生,有人说他其实才是这部作品的“第一号”,我也觉得这个人物在这部作品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核心人物。但有人这样评价他:“说白鹿原后半部没有前半部写得好的原因是作者把封建儒家思想的核心当成了最好的思想,因此在朱先生死后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真正而且彻底的在白鹿原乃至中国消亡了;中国再也不能出现一种比其更优秀的文化内核。因为陈忠实作出了朱先生的死代表传统文化内核消亡的错误看法,而这些错误就严重影响了《白鹿原》一书所取得的成就。”这种说法未免过于绝对。笔者认为《白鹿原》除了在结构、语言等文学性方面表现的优秀以外,在思想上没有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或者说没有很明显的从意识形态出发,而是相对真实地给读者描绘出当时的情景,人物丰满,活动,情节感人。例如朱先生,放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无论农民还是地主,包括军阀土匪都敬重,白嘉轩说:
“白鹿原最好的一个先生谢世了……世上再也出不了这样好的先生了!”
那样的话是无可厚非的。即便站在阶级的立场上,因为白嘉轩是地主,他对儒家文化的代表朱先生去世的哀叹是符合人物特性的。革命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影响?老百姓怎么闹革命的?或许白鹿原给了我们更真实的画面。从现代革命的观点我们可以把白嘉轩当作一个地主阶级的代表,反面典型来看待,如果从当时普通农民的角度看待白嘉轩,他是值得同情的,尽管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他是明则保身的,或者说没有站对队,是反动阶级,但至少我不会认为他是个坏人,也不会认为这部小说因为没有明确表明对革命的热情而说他是赞扬儒家文化的。陈忠实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也不是单面的。有赞扬也有批判。笔者读过以后觉得批判的一面更深沉。主要体现在田小蛾的悲剧上。
关于革命。这部小说没有刻意去宣传什么,有人说其最大硬伤就是革命,这也是陈忠实作为党的干部必须遵守的原则,所以叫思想的局限性。好像这和党的干部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而且作者的角度也很客观,在写到当鹿兆鹏从朱先生处逃离的时候,白孝文持枪追杀,而朱先生只说了一句话:
“看来都不是君子”。
这句话,已经代表了陈忠实的历史观、人文观和所有的态度。这个态度,是经过深刻反思的。这部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历史的客观陈述,很难得。
【参考文献】
天涯论坛.http://bbs.tianya.cn/post-books-66471-1.shtml,2013.7.5.
【作者简介】任航:吉林大学文学院体育新闻专业2010级。
【关键词】白鹿原;重读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44-1.5
关于白嘉轩。对于这个小说中核心人物的描写,先请看《白鹿原》开篇的第一句: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笔者认为这句话是《白鹿原》非常失败的一个开始,因其是全书的第一句,所以非常刺眼,而且越向后看越刺眼。
之所以说这个句子刺眼,是因为整部小说塑造出来的白嘉轩是一个非常稳重内敛的人,一个保守持重的人,而这样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将一生中娶过七房女人这种事引为豪呢?本书写了白嘉轩的一生,但他一生都不曾有过说出这句话的语境。也许可以猜测为这是他的内心暗想,如果真的如此,那么,他就是个虚伪的人。但事实上本书中他并非如此,相反,他表里如一地真诚,无论对己还是及人。
所以,当白嘉轩这个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完整丰满起来的时候,笔者就越来越觉得这个句子与整本书格格不入。即使他在被黑娃的同党打折了腰之后还和家人说:
“原先的日子咋过从明天起还咋过,我嘛——好咧!”
多么刚强的一个硬汉子形象。也许,陈忠实需要一个惊艳的开头,但他没想到的是,开头之后一切却不受控制起来,这样重要的位置不会不引起作者的注意,执着的使用这样的开头,一定有其道理,但如果想用这样的描写来表现白嘉轩人格的多样性,一句话又未免太单薄了。如果这句话是放在文中除了开头之外的任何地方,或者只是作为某一个章节的起句,那问题也许并不大,但它真的承受不起作为全书起句的责任。
关于白灵。相信那些看电视剧喜欢预测下面情节的人一定不会忘记白灵的出场。从仙草第八次坐月子,也就是白灵出生开始,这个“灵灵儿娃”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特性,我觉得看这孩子一定会有什么特别之处,今后可能会是个人物的。但读到后面,有点被欺骗了的感觉,虽然白灵在和鹿兆鹏假扮夫妻取送情报时很生动,很扣人心弦,但想想她的出场,笔者觉得像是被人吊足了胃口,而最后又被温柔的告知其实没什么特别的一样让人失落。好在她牺牲时用了一个灵异的事件稍微呼应了一下这个“灵灵儿娃”的灵性。
关于黑娃。笔者认为如果说这部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的描写都像是一条直线的话,那么对于黑娃的描写则是一条曲线。黑娃具有一种反叛的性格,他不听父亲的劝告,作一个幸福的长工,而自己跳出白鹿原,到渭南一清末武举人家做了长工,却与武举人的小老婆田小娥相好上了。两人回到白鹿原后,真相被揭露,黑娃与田小娥住进了一口窑洞里,开始他们的简单而简陋的生活。按理说,写到这应该体现出黑娃为爱情献身,甘心和爱人一起简陋的生活,而大革命时,闹农协,鹿兆鹏鼓动黑娃出来革命而黑娃就真的革命了,把小娥抛在一边。革命失败了,黑娃进了习旅开始当兵。习旅暴动失败后,黑娃开始了土匪生涯。在土匪头目大拇指死后,作为二拇指的黑娃领着百十号土匪接受了县保安团的招安,当了第三营也就是炮营的营长。他还拜朱先生为师,改掉了原来的脾气,简直脱胎换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黑娃让手下的兵把自己绑在大炮筒上五天五夜戒掉了大烟,娶了知书达礼的小姐为妻,回到白鹿原拜了祖宗牌位,洗心革面,浪子回头。然而最后却和国民党的县长及总乡约田福贤一起被枪毙掉。笔者认为这个人物颇具传奇色彩,是小说中很有看头的人物之一。
关于朱先生,有人说他其实才是这部作品的“第一号”,我也觉得这个人物在这部作品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核心人物。但有人这样评价他:“说白鹿原后半部没有前半部写得好的原因是作者把封建儒家思想的核心当成了最好的思想,因此在朱先生死后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真正而且彻底的在白鹿原乃至中国消亡了;中国再也不能出现一种比其更优秀的文化内核。因为陈忠实作出了朱先生的死代表传统文化内核消亡的错误看法,而这些错误就严重影响了《白鹿原》一书所取得的成就。”这种说法未免过于绝对。笔者认为《白鹿原》除了在结构、语言等文学性方面表现的优秀以外,在思想上没有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或者说没有很明显的从意识形态出发,而是相对真实地给读者描绘出当时的情景,人物丰满,活动,情节感人。例如朱先生,放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无论农民还是地主,包括军阀土匪都敬重,白嘉轩说:
“白鹿原最好的一个先生谢世了……世上再也出不了这样好的先生了!”
那样的话是无可厚非的。即便站在阶级的立场上,因为白嘉轩是地主,他对儒家文化的代表朱先生去世的哀叹是符合人物特性的。革命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影响?老百姓怎么闹革命的?或许白鹿原给了我们更真实的画面。从现代革命的观点我们可以把白嘉轩当作一个地主阶级的代表,反面典型来看待,如果从当时普通农民的角度看待白嘉轩,他是值得同情的,尽管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他是明则保身的,或者说没有站对队,是反动阶级,但至少我不会认为他是个坏人,也不会认为这部小说因为没有明确表明对革命的热情而说他是赞扬儒家文化的。陈忠实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也不是单面的。有赞扬也有批判。笔者读过以后觉得批判的一面更深沉。主要体现在田小蛾的悲剧上。
关于革命。这部小说没有刻意去宣传什么,有人说其最大硬伤就是革命,这也是陈忠实作为党的干部必须遵守的原则,所以叫思想的局限性。好像这和党的干部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而且作者的角度也很客观,在写到当鹿兆鹏从朱先生处逃离的时候,白孝文持枪追杀,而朱先生只说了一句话:
“看来都不是君子”。
这句话,已经代表了陈忠实的历史观、人文观和所有的态度。这个态度,是经过深刻反思的。这部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历史的客观陈述,很难得。
【参考文献】
天涯论坛.http://bbs.tianya.cn/post-books-66471-1.shtml,2013.7.5.
【作者简介】任航:吉林大学文学院体育新闻专业2010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