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情节,布鲁斯特在《小说鉴赏》里有比较详细的说明,“所谓情节,就是一篇小说中所表现的那个动作的结构,它代表了讲故事的人对他那个动作中的事件如何加以处理的一种方法。与历史学家心中所关注的,去发现这些事实所包含的那种模式(和旨趣)不同,小说家可以根据他心中想要表现的人的行动和价值方式,去选择或者创造出一些事实来。情节包含着某些自然阶段——开始,中间和结尾阶段。中间阶段叫做开展,结尾阶段就是矛盾产生的结果,问题的圆满解决,以及建立了一种新的稳定的基础”,“连贯性和逻辑性是一篇小说好还是不好的关键,也就是情节的旨趣。连贯性是一篇小说的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互相連接。连贯的真实性与一篇文学作品的内在连贯性相关。逻辑性即必然性,在小说里只是用来指对情节或者人物发展按照最符合逻辑的方向进行处理”。同时布鲁克斯对情节的分析也联系人物和主题,“情节是不是连贯的?它的意义在哪里?如果说它毫无意义的话那它又是哪一方面失败的?换句话说,我们一定要经常思考情节同人物和主题的关系。”关于结尾,他认为,一篇成功的小说的结尾,常常把一种可取的总的人生观留给了我们。这篇小说包含着对人的价值所做出的一种评价——亦即指出了人的品行方面的优劣之处——以及每个人最终可以选取的人生观”。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布鲁克斯对欧·亨利小说《带着家具出租的房间》持异议。而对于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我们也似乎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分析。
欧·亨利小说的特色之一在于结尾,对于他的小说结尾,人们惯用的一句评论就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然而问题是他的小说并非是在情理之中,有的时候,也会弄巧成拙,《带着家具出租的房间》结尾处就被指责为“所包含的嘲弄,是建立在牵强附会的偶然巧合之上,并不取决于女房东事实上说的是这个事情而不是那个事情”,“那种嘲弄,无非是在捉弄读者,而不是命运在捉弄那个年轻人”。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人们一般的理解是人性的光辉、舍己为人的精神、信念等,小说是否就是想表达这些呢?是否还有更深层的表达。我们不妨先从小说的情节找找答案。小说情节走的是两条线,一条是琼珊生病后痊愈,老布尔曼抱病画画后死去,明暗两线由那片叶子合二为一。小说的结尾,是琼珊活下来而老贝尔曼死了。布鲁斯特说,“每一篇小说一定要指明它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的主要实质,因为小说本身就是某一个作家在说明你如何才能理解人的经验的一种方式,原因和效果构成这种表达方式之一。情节就是行动中的人物,反映在小说上,就是作家对事实(可以虚构)做如何的选择安排。”按照此种思路思考《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结尾,我们不禁会问,“老贝尔曼死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往往会从前面的内容找答案,那就是,老贝尔曼很喜欢这两个年轻人,而且,老贝尔曼是个热心肠的。作为死的诱因,就是老贝尔曼爱喝酒,身体不好,要命的是,他是抱病去画那个长春藤叶的。所有这一切,都意在表明,老贝尔曼死出有因。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是,老贝尔曼就必须死吗?事实上,正如布鲁斯特分析《带着家具出租的房屋》一样,“事实上,这个谎言除了欺骗读者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目的——让读者幻想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结尾处所包含的嘲弄,是建立在牵强附会的偶然巧合之上,并不取决于女房东事实上说的是这个事情而不是那个事情”。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也把这个小说结尾改变一下,就是老贝尔曼没有死,是不是对小说主旨有什么影响呢?这又要要联系人物和背景去理解了。
小说开头在结构上可以说是个引子,也算是个背景介绍,交代的背景是贫民窟的生存环境,在这里,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营造了一种氛围。在这个环境里,生活着一群艺术家,一群病中的艺术家。我们从整个小说走向来看,小说是围绕着“病”进行组织构思的:“生病——绝望——战胜——病死”。在这个模式里,情节、人物由病而生,又因病而死。也就是病成了矛盾的焦点所在,由此焦点,我们去分析主题就是,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联系人物身份,小说的主题,大概应该是,那个时代对艺术的漠视。如果我们联系卡夫卡的《饥饿的艺术家》来理解,可能会有更有说服力的证明。也就是说,小说的主题,不仅是简单的舍己为人的人性光辉,而应该是一种关乎生活信仰,存在的被遗忘,生存空间的异化的表达。按照这个逻辑推理,老贝尔曼死得不是很恰当,他应该有另外一种接近荒诞的表达。欧·亨利以一种出生入死的方式结束了老贝尔曼的生命,其实可以说是一种不太符合逻辑推理的构思。让读者在阅读时,过多停留在对老贝尔曼的死的唏嘘感叹上,这本身就会削弱小说本身的内蕴,会遮蔽小说更深层次的阅读生成。比较理想的表达应该是,“惊人的结尾,毕竟是从过去引申出来的一种合乎逻辑推理、意味深长的故事发展,而不仅仅是作者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同样的原则也是用于所谓的巧合”,“小说中偶然发生的事件,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一定要根据和小说中其他要素的逻辑关系,并根据意义是否深刻,才能证明自己真实可信”。欧·亨利也许是为了加强一种悲怆的味道,但是这种悲怆在布鲁克斯看来,是一种来源于缺乏逻辑性——不管这个场合是不是合情合理,总是动不动就诉诸感情。
综上所述,《最后的长春藤叶》可从情节的逻辑连贯性上去探讨欧·亨利式的结尾,进而更加深入地认识人物和主旨。
欧·亨利小说的特色之一在于结尾,对于他的小说结尾,人们惯用的一句评论就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然而问题是他的小说并非是在情理之中,有的时候,也会弄巧成拙,《带着家具出租的房间》结尾处就被指责为“所包含的嘲弄,是建立在牵强附会的偶然巧合之上,并不取决于女房东事实上说的是这个事情而不是那个事情”,“那种嘲弄,无非是在捉弄读者,而不是命运在捉弄那个年轻人”。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人们一般的理解是人性的光辉、舍己为人的精神、信念等,小说是否就是想表达这些呢?是否还有更深层的表达。我们不妨先从小说的情节找找答案。小说情节走的是两条线,一条是琼珊生病后痊愈,老布尔曼抱病画画后死去,明暗两线由那片叶子合二为一。小说的结尾,是琼珊活下来而老贝尔曼死了。布鲁斯特说,“每一篇小说一定要指明它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的主要实质,因为小说本身就是某一个作家在说明你如何才能理解人的经验的一种方式,原因和效果构成这种表达方式之一。情节就是行动中的人物,反映在小说上,就是作家对事实(可以虚构)做如何的选择安排。”按照此种思路思考《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结尾,我们不禁会问,“老贝尔曼死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往往会从前面的内容找答案,那就是,老贝尔曼很喜欢这两个年轻人,而且,老贝尔曼是个热心肠的。作为死的诱因,就是老贝尔曼爱喝酒,身体不好,要命的是,他是抱病去画那个长春藤叶的。所有这一切,都意在表明,老贝尔曼死出有因。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是,老贝尔曼就必须死吗?事实上,正如布鲁斯特分析《带着家具出租的房屋》一样,“事实上,这个谎言除了欺骗读者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目的——让读者幻想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结尾处所包含的嘲弄,是建立在牵强附会的偶然巧合之上,并不取决于女房东事实上说的是这个事情而不是那个事情”。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也把这个小说结尾改变一下,就是老贝尔曼没有死,是不是对小说主旨有什么影响呢?这又要要联系人物和背景去理解了。
小说开头在结构上可以说是个引子,也算是个背景介绍,交代的背景是贫民窟的生存环境,在这里,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营造了一种氛围。在这个环境里,生活着一群艺术家,一群病中的艺术家。我们从整个小说走向来看,小说是围绕着“病”进行组织构思的:“生病——绝望——战胜——病死”。在这个模式里,情节、人物由病而生,又因病而死。也就是病成了矛盾的焦点所在,由此焦点,我们去分析主题就是,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联系人物身份,小说的主题,大概应该是,那个时代对艺术的漠视。如果我们联系卡夫卡的《饥饿的艺术家》来理解,可能会有更有说服力的证明。也就是说,小说的主题,不仅是简单的舍己为人的人性光辉,而应该是一种关乎生活信仰,存在的被遗忘,生存空间的异化的表达。按照这个逻辑推理,老贝尔曼死得不是很恰当,他应该有另外一种接近荒诞的表达。欧·亨利以一种出生入死的方式结束了老贝尔曼的生命,其实可以说是一种不太符合逻辑推理的构思。让读者在阅读时,过多停留在对老贝尔曼的死的唏嘘感叹上,这本身就会削弱小说本身的内蕴,会遮蔽小说更深层次的阅读生成。比较理想的表达应该是,“惊人的结尾,毕竟是从过去引申出来的一种合乎逻辑推理、意味深长的故事发展,而不仅仅是作者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同样的原则也是用于所谓的巧合”,“小说中偶然发生的事件,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一定要根据和小说中其他要素的逻辑关系,并根据意义是否深刻,才能证明自己真实可信”。欧·亨利也许是为了加强一种悲怆的味道,但是这种悲怆在布鲁克斯看来,是一种来源于缺乏逻辑性——不管这个场合是不是合情合理,总是动不动就诉诸感情。
综上所述,《最后的长春藤叶》可从情节的逻辑连贯性上去探讨欧·亨利式的结尾,进而更加深入地认识人物和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