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不断探究,才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汲取新鲜知识,增长才干,使学生的基本素养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质疑探究。
一、预设文本情境,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习的过程,只有在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后,预期的学习效果才会达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尝试、发现、探究、创造,意义重大。此时,需要教师以问引问,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产生探究欲望,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新的问号,提出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不断地预设文本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提出心中的疑问。这样,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例如,教学苏教版第十册《绝句》一诗时,我先用形象的语言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诗人的生活:“春光明媚,勾起了诗人的游兴,他乘着小船来到野外,将小篷船系在岸边的一棵古树下,拄着拐杖过了桥向东走去。杏花开得那样烂漫,花瓣像雨一样飘落,却不会打湿衣服,春风拂着杨柳吹在脸上,一点也不觉得寒冷……”这充满春天般气息的语言,使学生的思维不由自主地跟随教师一起踏上寻春的道路。接着,我又配上一曲欢快的音乐,启发学生:“这画面、这音乐,让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明快的音乐声中,学生的精神自由、愉悦,提出了很有新意的问题。有的问:第一句写“两个黄鹂”,为什么不用“两只”呢?有的问:这首诗是赞美春天的,那还写小船有什么用呢?还有的问:春天到了,冰雪都融化了,为什么还要写山上的雪呢?......这些问题是在学生的大胆想象中产生的,既丰富了诗的情境,又增强了学生对诗境的感受、理解,也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作好铺垫。
二、善用评价策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学会多元评价学生,一定能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评价的技巧,通过问题欲望和情感的诱发,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满足学生在提问中的自我成就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恰当适时地评价学生的提问,让提问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从而彰显出语文课程的无限魅力。
苏教版第十册《钱学森》一课中有这样一幅插图:钱学森克服了重重困难后,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他站在轮船的甲板上,眺望着远方……学完课文的前6小节后,我及时捕捉到这幅插图暗含的意义,适时地点拨学生看图想象并提问。有的学生问:“通过观察插图中钱学森的神情与动作,你能想象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样呢?”有的说:“钱学森此时此刻心里一定在想着什么?那他可能在想些什么呢?”……听了孩子们的提问,我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点评,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片刻后,他们个个都把手举得高高的。有的说:“看到前方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祖国,钱学森激动万分,他想:五年啦,我已经等了五年的漫长岁月了,现在我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了,我多年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在学生们的交流中,我不失时机地进行一些鼓励表扬,激励他们提出新的问题。此时此刻,想象的力量已不仅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更作用于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受到一次深刻的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把握探究思路,深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我们的课堂上,特别是低年级的课堂,学生往往表现得很害羞,他们不懂得如何提出心中的疑问。这时,要使学生提出个性化的问题,就需要我们教师授之以渔,帮助他们掌握提问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提出一些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逐步提高提问的数量与质量,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
如,教学苏教版第十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在分析到课文第一段时,我通过先提出问题给学生做示范的形式来引导学生。针对第一小节的内容我提了三个问题:(1)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这里赏春的人很多?(3)赏春的人群,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提出这三个问题后,学生进入自主探究阶段,不一会儿,很轻松地就把以上的问题解决了。此时,我提出这样的教学预设:“同学们,假如要你学着老师的方法来提问,行吗?”接着,就让学生模仿我的问题,紧扣教材第二段,深入思考。学生们在熟读深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问题:“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些词语告诉我们来知春亭春游的孩子也很多?”“从哪些词语可看出这些孩子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这些问题恰恰正是这一段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以上这些问题是多么富有思考性。学生们在自己的思考中,很自然就明白:说明人多的词——“座无隙地”“女孩子、男孩子,东一堆,西一簇……”说明孩子有朝气、有活力的词——“唧唧呱呱地”“闪着”“喷发”……学生们就在这样的读、问中,不自觉地把握住了文本蕴含的知识点和情感点,使自己的语文基本素养得到不断的提升。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学生一道探究文本中潜在的教学资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是语文课堂的应有之道。
一、预设文本情境,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习的过程,只有在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后,预期的学习效果才会达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尝试、发现、探究、创造,意义重大。此时,需要教师以问引问,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产生探究欲望,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新的问号,提出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不断地预设文本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提出心中的疑问。这样,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例如,教学苏教版第十册《绝句》一诗时,我先用形象的语言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诗人的生活:“春光明媚,勾起了诗人的游兴,他乘着小船来到野外,将小篷船系在岸边的一棵古树下,拄着拐杖过了桥向东走去。杏花开得那样烂漫,花瓣像雨一样飘落,却不会打湿衣服,春风拂着杨柳吹在脸上,一点也不觉得寒冷……”这充满春天般气息的语言,使学生的思维不由自主地跟随教师一起踏上寻春的道路。接着,我又配上一曲欢快的音乐,启发学生:“这画面、这音乐,让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明快的音乐声中,学生的精神自由、愉悦,提出了很有新意的问题。有的问:第一句写“两个黄鹂”,为什么不用“两只”呢?有的问:这首诗是赞美春天的,那还写小船有什么用呢?还有的问:春天到了,冰雪都融化了,为什么还要写山上的雪呢?......这些问题是在学生的大胆想象中产生的,既丰富了诗的情境,又增强了学生对诗境的感受、理解,也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作好铺垫。
二、善用评价策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学会多元评价学生,一定能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评价的技巧,通过问题欲望和情感的诱发,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满足学生在提问中的自我成就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恰当适时地评价学生的提问,让提问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从而彰显出语文课程的无限魅力。
苏教版第十册《钱学森》一课中有这样一幅插图:钱学森克服了重重困难后,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他站在轮船的甲板上,眺望着远方……学完课文的前6小节后,我及时捕捉到这幅插图暗含的意义,适时地点拨学生看图想象并提问。有的学生问:“通过观察插图中钱学森的神情与动作,你能想象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样呢?”有的说:“钱学森此时此刻心里一定在想着什么?那他可能在想些什么呢?”……听了孩子们的提问,我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点评,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片刻后,他们个个都把手举得高高的。有的说:“看到前方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祖国,钱学森激动万分,他想:五年啦,我已经等了五年的漫长岁月了,现在我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了,我多年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在学生们的交流中,我不失时机地进行一些鼓励表扬,激励他们提出新的问题。此时此刻,想象的力量已不仅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更作用于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受到一次深刻的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把握探究思路,深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我们的课堂上,特别是低年级的课堂,学生往往表现得很害羞,他们不懂得如何提出心中的疑问。这时,要使学生提出个性化的问题,就需要我们教师授之以渔,帮助他们掌握提问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提出一些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逐步提高提问的数量与质量,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
如,教学苏教版第十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在分析到课文第一段时,我通过先提出问题给学生做示范的形式来引导学生。针对第一小节的内容我提了三个问题:(1)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这里赏春的人很多?(3)赏春的人群,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提出这三个问题后,学生进入自主探究阶段,不一会儿,很轻松地就把以上的问题解决了。此时,我提出这样的教学预设:“同学们,假如要你学着老师的方法来提问,行吗?”接着,就让学生模仿我的问题,紧扣教材第二段,深入思考。学生们在熟读深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问题:“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些词语告诉我们来知春亭春游的孩子也很多?”“从哪些词语可看出这些孩子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这些问题恰恰正是这一段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以上这些问题是多么富有思考性。学生们在自己的思考中,很自然就明白:说明人多的词——“座无隙地”“女孩子、男孩子,东一堆,西一簇……”说明孩子有朝气、有活力的词——“唧唧呱呱地”“闪着”“喷发”……学生们就在这样的读、问中,不自觉地把握住了文本蕴含的知识点和情感点,使自己的语文基本素养得到不断的提升。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学生一道探究文本中潜在的教学资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是语文课堂的应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