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训是一种提供和开发知识、技能和态度以满足要求的过程。ISOI0015培训标准作为ISO9000族的支持性文件,从培训的需求分析、培训的组织策划、培训的组织实施、培训后的评价及过程监视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见下图),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适宜培训的必要性,同时也是一个组织对其人力资源的承诺。本标准同样是质量体系良好运行的关键。经过全面导入10015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已在不同企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此标准对不同组织尤其大、中型企业的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有着明确、实际的指导作用。
ISO10015明确了企业培训的四个阶段,还对履行每项职责所涉及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指导性的要求,并在PDCA管理循环理论的基础上规范了培训管理的具体流程。如同企业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来保证产品质量一样,企业培训管理的每项职责,每项任务以及每个程序都是为了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对照ISO10015的要求,企业在作培训前期需求分析及策划上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 明确培训所能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各企业上广泛采用績效分析来确定培训需求,但在分析时一定要找到绩效不佳的真正原因,不能简单的把绩效不佳的所有原因归结为技能不高、知识不足等方面。培训不是万能的,因此在出现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分析能否通过培训来解决问题。
2 培训需求要十分清晰,培训目标要非常明确
在确定培训项目前,一定要经广泛的调查研究和严谨的分析,这是保证培训有效性的前提。需求分析要从工作环境、绩效要求、岗位要求出发,确定每个岗位员工的胜任力模型,通过多钟手段调查员工能力的现状,找出企业所需求的能力和员工现有能力之间的差距,进而确定通过培训途径来缩小以至消除能力差距。明确培训需求的同时还必须明确经培训后被培训者应达到的能力水平,培训目标随之确定。
3 制定培训具体计划的同时制定培训成果评估标准和程序
在明确培训需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和规划每一个培训项目,经过对实施培训的各种约束因素的分析,制定出翔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即项目实施计划。值得强调的是,培训计划不仅包括公司的要求、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方法、培训内容、时间安排、资源要求(人、财、物)等项内容,更重要是还要提出评估培训成果的标准和运作程序,我们要在以往评估体系的基础上按照重点项目实施三级、四级培训评估体系,提高培训的投资效益比。
在培训管理的理念上我们要深化和延伸培训管理范围和深度,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有所加强:
1 提供强有力的培训支持
在制定培训计划、选定培训公司、培训师资后,人力资源部还要在培训实施前,培训实施中以及培训实施后提供全面的培训支持和服务,这其中既包括对培训提供者的支持,也包括对被培训者支持;既包括培训资源方面的支持,也包括力被培训者争取机会发挥新开发的能力;既包括与培训者、被培训者等有关方面之间的良好沟通,也包括各方面对培训的意见的及时反馈并向公司领导及利益相关方反馈信息。
2 将培训管理延伸到培训后,全方位做好培训效果评估工作
培训效果评估按事先确定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估应是全方位的。既要了解被培训者的满意度,也要了解被培训者的管理者的满意度;既要考察被培训者的培训收获,更要在较长期间内跟踪考察其培训后的在岗业绩表现以及对提高生产力所发挥的作用。显然,评估既有短期的,又有长期的。我们应该加强培训后的长期的反映评估。
3 必须对培训的PDCA循环实施全过程监控
监控是指监督并不断改进培训。对培训需求的确定、培训设计和规划,培训支持及培训效果评估等各项职能及各个环节都要实施监控。同时,监控开展得如何也是培训效果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监控应由能力较强的培训管理者根据培训计划所确定的监控程序和方法进行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4 让被培训者参与培训管理的各个环节
被培训者是重要的培训资源,我们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不仅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做到双向互动,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参与培训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各个阶段内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这对于确保培训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 认真及时对培训全过程的原始纪录、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
培训项目的确定和实施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同生产过程一样,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实施,同样,培训过程也看成是一系列数据处理的过程。培训的每一个环节所形成的基础资料是下一个环节输入信息的来源,只有输入信息全面、准确、完整,输出才可能有效。而每一个培训项目所形成的基础资料又是另外一个培训项目的重要参考。基础资料工作是保证培训有效进行的基础性工作,绝对不可轻视,同时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为以后培训项目的开发提供依据。
从ISO10015标准看今后企业员工培训方向就是:以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为基础,在侧重培训的前期调研、充分策划的基础上,追求培训细节的管控,加强培训的效果评估,以增加培训的投资效益。
作者简介:
吴蕙卿(1982.08-),女,江苏常州人,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基础部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教育管理研究。
ISO10015明确了企业培训的四个阶段,还对履行每项职责所涉及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指导性的要求,并在PDCA管理循环理论的基础上规范了培训管理的具体流程。如同企业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来保证产品质量一样,企业培训管理的每项职责,每项任务以及每个程序都是为了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对照ISO10015的要求,企业在作培训前期需求分析及策划上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 明确培训所能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各企业上广泛采用績效分析来确定培训需求,但在分析时一定要找到绩效不佳的真正原因,不能简单的把绩效不佳的所有原因归结为技能不高、知识不足等方面。培训不是万能的,因此在出现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分析能否通过培训来解决问题。
2 培训需求要十分清晰,培训目标要非常明确
在确定培训项目前,一定要经广泛的调查研究和严谨的分析,这是保证培训有效性的前提。需求分析要从工作环境、绩效要求、岗位要求出发,确定每个岗位员工的胜任力模型,通过多钟手段调查员工能力的现状,找出企业所需求的能力和员工现有能力之间的差距,进而确定通过培训途径来缩小以至消除能力差距。明确培训需求的同时还必须明确经培训后被培训者应达到的能力水平,培训目标随之确定。
3 制定培训具体计划的同时制定培训成果评估标准和程序
在明确培训需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和规划每一个培训项目,经过对实施培训的各种约束因素的分析,制定出翔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即项目实施计划。值得强调的是,培训计划不仅包括公司的要求、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方法、培训内容、时间安排、资源要求(人、财、物)等项内容,更重要是还要提出评估培训成果的标准和运作程序,我们要在以往评估体系的基础上按照重点项目实施三级、四级培训评估体系,提高培训的投资效益比。
在培训管理的理念上我们要深化和延伸培训管理范围和深度,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有所加强:
1 提供强有力的培训支持
在制定培训计划、选定培训公司、培训师资后,人力资源部还要在培训实施前,培训实施中以及培训实施后提供全面的培训支持和服务,这其中既包括对培训提供者的支持,也包括对被培训者支持;既包括培训资源方面的支持,也包括力被培训者争取机会发挥新开发的能力;既包括与培训者、被培训者等有关方面之间的良好沟通,也包括各方面对培训的意见的及时反馈并向公司领导及利益相关方反馈信息。
2 将培训管理延伸到培训后,全方位做好培训效果评估工作
培训效果评估按事先确定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估应是全方位的。既要了解被培训者的满意度,也要了解被培训者的管理者的满意度;既要考察被培训者的培训收获,更要在较长期间内跟踪考察其培训后的在岗业绩表现以及对提高生产力所发挥的作用。显然,评估既有短期的,又有长期的。我们应该加强培训后的长期的反映评估。
3 必须对培训的PDCA循环实施全过程监控
监控是指监督并不断改进培训。对培训需求的确定、培训设计和规划,培训支持及培训效果评估等各项职能及各个环节都要实施监控。同时,监控开展得如何也是培训效果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监控应由能力较强的培训管理者根据培训计划所确定的监控程序和方法进行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4 让被培训者参与培训管理的各个环节
被培训者是重要的培训资源,我们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不仅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做到双向互动,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参与培训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各个阶段内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这对于确保培训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 认真及时对培训全过程的原始纪录、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
培训项目的确定和实施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同生产过程一样,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实施,同样,培训过程也看成是一系列数据处理的过程。培训的每一个环节所形成的基础资料是下一个环节输入信息的来源,只有输入信息全面、准确、完整,输出才可能有效。而每一个培训项目所形成的基础资料又是另外一个培训项目的重要参考。基础资料工作是保证培训有效进行的基础性工作,绝对不可轻视,同时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为以后培训项目的开发提供依据。
从ISO10015标准看今后企业员工培训方向就是:以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为基础,在侧重培训的前期调研、充分策划的基础上,追求培训细节的管控,加强培训的效果评估,以增加培训的投资效益。
作者简介:
吴蕙卿(1982.08-),女,江苏常州人,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基础部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