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序伦忆述歧途往事经我整理披载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ly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夏季某个周末,随家父拜望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的潘序伦先生时,他听说我在复旦大学新闻系读研究生,说了一句:“你一定很会写文章。”没过几天,他的助手丁苏民来访,说潘老开始忆述人生往事,想请我参与文字整理工作。那时从我家到岳阳路上的潘寓不过五分钟,便应允下来,隔三四天去对老人访谈一次。
  潘序伦先生其时虽年届九旬,但记忆力很好,口齿也清楚,谈起陈年旧事如数家珍。这年秋天,他回忆的青少年部分整理完毕。让我颇有感触的是,老人襟怀坦白,对青年时期走过的弯路毫不避讳地和盘托出。原来,他从中学毕业后,先后在海军巡洋舰、造币厂和中学任职,又因故离职回到宜兴蜀山故里。他百无聊赖下,“受了当时乡间坏风俗的影响,逐步陷入赌博、放浪的泥淖中,这样必然与一伙流氓分子为伍”。至1919年除夕,他听闻一位小学同学准备远赴法国勤工俭学,便上门了解。这位同学表达的宏大志向,于他如雷轰电击,震动很大。他回家后彻夜难眠,辗转思考。翌日是农历新年初一,他向妻子表明自己以往做了不少荒唐事,但前一晚深受刺激,决心改邪归正,此后与那些赌友一刀两断。他说到做到,过完年即打点行装赶赴上海,报读圣约翰大学,时年26岁,成了全校年龄最大的学生……
  我觉得,潘序伦先生这段迷途知返的经历罕为人知,而对青年人尤其失足青年却有教育作用,应该单独成文发表。他和丁苏民听了这建议表示赞同。于是,我另起一稿,除这部分回忆文字之外,添加了他在大学发愤苦读,毕业后考取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留美奖学金,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回上海开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补习学校等经历,以此说明:即使在年轻时由于无知而滑入歧途,只要痛改前非,自强不息,同样可以学到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真本領,成为有所成就的人才。
  稿子送潘序伦先生过目后没有改动,随后我去《青年一代》编辑部交给任编辑的周耀乐学长。翌年1月,该刊以《一个会计学家的自述》为题发表,外地《人物》《商业会计》《安徽财会》等杂志转载,后在《青年一代》创刊五周年好稿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作者为资深传媒人,文史作家)
其他文献
他是上海滩的名人,也是中国革命音乐人中的普通一兵。三年前,他走了,无声无息,只留给我们一个可亲可敬的名字:孟波。  鲁艺最后两对伉俪“相约”而去  周巍峙和王昆,孟波和严金萱,曾是延安“鲁艺”健在的最后两对伉俪。当年他们同在“鲁艺”工作或学习,又同是“以歌为媒”喜结良缘且忠诚相守一生的革命伴侣。由于工作关系,四位长辈中我同王昆、孟波、严金萱三位师长多有过从。从孟波的亲属那里我获知了让人堵心的那一百
期刊
1957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系读一年级时,“反右”运动开始了,那时我19岁不到。我在中学里入团较晚,在大学时是班级中年龄最小的,班上同学中有20名党员调干生,9名团员,1名来自印尼的华侨。班级领导班子组成,除党支部三个委员外,还有学生会主席,校、系、班三级的学习班长。那时我在政治上很幼稚、无知,懵懵懂懂,不知道当时的政治形势是怎么回事。那时上面提出要大鸣放,我们在课后开会,不少同学发言踊跃,
期刊
我是复旦分校的“窝窝头”  40年前上海有所大学叫“复旦大学分校”,简称“复旦分校”,或日“复分”,还有人戏称其为“福份”。我不是复旦分校的在编人员,是复旦分校的“窝窝头”。这是什么意思呢?  复旦分校是在1978年成立的。当时我看到一些高干子弟(后称“红二代”)中的不良现象。他们在“文革”的第一阶段大肆宣扬“老子英雄儿好汉”。大中小学校的红卫兵头头几乎都被大中小干部的子女承包了。“文革”的烈火可
期刊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的改革开放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还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利用工余休息时间,兼职社会服务,取得一些报酬,被视为大逆不道,轻者被指责“不务正业”,“搞私活捞外快”,资产阶级思想严重,受到批判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重者以贪污受贿罪,被追究刑事责任。韩琨案件就是一例。  工程师业余搞科研涉嫌贪污受贿  韩琨原是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助理工程师。1979年他应家乡奉贤县钱桥公社橡
期刊
我的父亲郭若愚生前珍藏一本小画册,他最珍爱这本画册,是他的老朋友程十发先生赠送的礼物。  父亲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长期从事文博研究,曾任上海历史博物馆保管部主任等职,著有《殷契拾遗》《模印砖画》等。1965年1月,中央下发《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的文件(即“二十三条”),将农村社教运动和城市社教运动一起发展为“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和清思想”的“四清”运动。时年6月,上海郊
期刊
编者按:高云龙先生系著名雕塑家、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其父金学成是1925年大革命时期就加入中共的老党员,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秘书长等领导职务,于雕塑艺术也颇有造诣。受父辈影响和熏陶,高云龙1948年考入北平国立艺专(中央美院前身)雕塑系,1955年研究生毕业后任中央美院雕塑研究所创作人员,参与创作朝鲜平仓南道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抗美援朝纪念碑浮雕等经典作品(本刊2
期刊
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汪熙先生于2016年12月26日凌晨逝世,享年97岁。汪熙先生毕生致力于跨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立足国际学术前沿,在中美关系史、国际关系史等研究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生于乱世,长于日寇蹂躏、国家山河破碎之时的一代人”,他的一生,著书丰硕、桃李天下,尽显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象和家国情怀。  斯人己逝,转眼汪熙先生离开我们已有一年。  汪先生是我的导师一一我攻读学位意
期刊
【引言】2018年2月6日凌晨,著名国学大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饶宗颐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i01岁。  笔者联系长住香港的国务院参事王国华,他发来信息说:“悲痛欲绝!昨天下午刚与他女儿约好,下周一下午四点与饶老见面,谁知昨夜12点45分仙逝,己成永别。实在接受不了!心痛如绞!好在他走得安详自在。”  王国华在香港《大公报》担任了17年董事长、社长,是资深传媒人。2008年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饶宗颐
期刊
宋庆龄与周恩来相识相知半个世纪。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们之间的过往是很多的。但在“文革”中,周恩来超乎寻常地忙碌,他的健康也亮起了红灯。所以,在这个阶段,宋庆龄与周恩来的接触越来越少。  互相牵挂的两人有两年未曾谋面  1972年9月5日,何香凝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宋庆龄亲致悼词,周恩来出席。这以后,周恩来曾多次打电话问候宋庆龄,对宋庆龄的医疗和日常起居中的问题也经常做出具体安排,但他们一直没有
期刊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定位和宣传的基础之上。近年来国内学术界讨论最多的是国学和国学的基础儒学,全国出现了学习国学热和儒学热。在这一学习宣传热潮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国学和儒学的学习和宣传中应如何正确定位,谈谈个人的看法。  中国古代从未有国学一名。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出现了儒、墨、道、法、名、阴阳、兵、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