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0
摘要:目的:探讨评价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到2013年9月收治的50例临床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脑外科手术治疗,对对照组采取传统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结经验。结果:两组组在血肿体积缩小程度及远期效果方面,观察组由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较传统治疗更好,并且操作简单,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值得推广。
关键字:高血压脑出血;脑外科手术;临床应用
目前高血压疾病已经越来越常见,其对于患者健康严重的危害性使其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二大杀手。[1]高血压之所以危害很大,原因之一便是高血压会导致许多其他疾病并发,比如脑出血、心力衰竭以及许多肾脏疾病等等。此外,高血压疾病一般没有十分明显的临床症状,不易被患者发觉,往往被发现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2]。因此对于高血压疾病需要充分认识其危害性,检测高血压相关的指标,对于高血压的早期预防以及治疗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探讨评价小骨窗开颅皮层小切口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我院专门成立研究小组,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到2013年9月收治的50例临床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39到67岁,平均(44.1±12.1)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并排除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引发的脑出血以及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情况,排除糖尿病、妊娠、甲状腺功能障碍等以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近期内均未服用叶酸、Vit B12或Vit B6。发病时间3到9小时。术前血压145到250/80到135mmHg。所有患者经CT检查进行确诊,血肿量为30到80毫升,手术前按意识状态不同分为Ⅱ到Ⅳ级。两组人员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脑外科手术治疗,对对照组采取传统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结经验。观察组根据术前CT诊断结果对不同情况患者采取不同部位造切口,选择直线型的头皮切口,骨窗直径控制在3厘米以内,沿十字剪开硬脑膜并将其悬吊,要注意操作避开患者脑部的功能区,用探针穿刺探查血肿情况,然后于穿刺点处做一皮层切口,切口长度最大为2厘米。沿穿刺通道分离直达血肿腔,缓慢抽吸血肿,清楚绝大部分的血肿,对不规则或处于较深的血肿清除60%以上,直视下对活动性出血予以电凝止血,用明胶海绵贴敷于血肿腔壁上,缝合硬脑膜,术中血肿腔常规留置引流管外接引流袋,在手术完成后第3天取出。对照组实行全麻下行弧形切口或马蹄形切口,进行创痛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后直视下对活动性出血予以电凝止血,适当给骨瓣减压。
1.3 疗效评定标准
评定标准按照日常生活恢复情况分为Ⅰ、Ⅱ、Ⅲ级。Ⅰ级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基本恢复健康;Ⅱ级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缓解,部分恢复或可以独立生活;Ⅲ级患者恢复情况一般,需要他人帮助,拄拐行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X?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组在血肿体积缩小程度及远期效果方面,观察组由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两组患者预后康复情况都较好,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二。
3. 讨论
作为一种自发性的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目前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都非常高,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目前对于采取微创的方法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是许多专家研究的课题,但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很急、病情恶化快、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目前的治疗还有很大难度。高血压性脑出血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如今很多医疗机构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手术治疗主要通过清除血肿以缓解脑组织的压迫,最大限度防止继发性的脑损伤。在手术治疗时需要注意避开脑部功能区,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在手术时机、手术操作以及手术技巧的选择上都非常重要。
总而言之,在临床实践中,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好,并且操作简单,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潘建华,陈臻,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4例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04):552-553.
[2] 冯毅,黄琦丹.脑出血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5):110.
[3] 徐东林.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6例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72-173.
摘要:目的:探讨评价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到2013年9月收治的50例临床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脑外科手术治疗,对对照组采取传统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结经验。结果:两组组在血肿体积缩小程度及远期效果方面,观察组由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较传统治疗更好,并且操作简单,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值得推广。
关键字:高血压脑出血;脑外科手术;临床应用
目前高血压疾病已经越来越常见,其对于患者健康严重的危害性使其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二大杀手。[1]高血压之所以危害很大,原因之一便是高血压会导致许多其他疾病并发,比如脑出血、心力衰竭以及许多肾脏疾病等等。此外,高血压疾病一般没有十分明显的临床症状,不易被患者发觉,往往被发现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2]。因此对于高血压疾病需要充分认识其危害性,检测高血压相关的指标,对于高血压的早期预防以及治疗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探讨评价小骨窗开颅皮层小切口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我院专门成立研究小组,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到2013年9月收治的50例临床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39到67岁,平均(44.1±12.1)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并排除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引发的脑出血以及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情况,排除糖尿病、妊娠、甲状腺功能障碍等以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近期内均未服用叶酸、Vit B12或Vit B6。发病时间3到9小时。术前血压145到250/80到135mmHg。所有患者经CT检查进行确诊,血肿量为30到80毫升,手术前按意识状态不同分为Ⅱ到Ⅳ级。两组人员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脑外科手术治疗,对对照组采取传统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结经验。观察组根据术前CT诊断结果对不同情况患者采取不同部位造切口,选择直线型的头皮切口,骨窗直径控制在3厘米以内,沿十字剪开硬脑膜并将其悬吊,要注意操作避开患者脑部的功能区,用探针穿刺探查血肿情况,然后于穿刺点处做一皮层切口,切口长度最大为2厘米。沿穿刺通道分离直达血肿腔,缓慢抽吸血肿,清楚绝大部分的血肿,对不规则或处于较深的血肿清除60%以上,直视下对活动性出血予以电凝止血,用明胶海绵贴敷于血肿腔壁上,缝合硬脑膜,术中血肿腔常规留置引流管外接引流袋,在手术完成后第3天取出。对照组实行全麻下行弧形切口或马蹄形切口,进行创痛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后直视下对活动性出血予以电凝止血,适当给骨瓣减压。
1.3 疗效评定标准
评定标准按照日常生活恢复情况分为Ⅰ、Ⅱ、Ⅲ级。Ⅰ级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基本恢复健康;Ⅱ级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缓解,部分恢复或可以独立生活;Ⅲ级患者恢复情况一般,需要他人帮助,拄拐行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X?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组在血肿体积缩小程度及远期效果方面,观察组由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两组患者预后康复情况都较好,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二。
3. 讨论
作为一种自发性的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目前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都非常高,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目前对于采取微创的方法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是许多专家研究的课题,但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很急、病情恶化快、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目前的治疗还有很大难度。高血压性脑出血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如今很多医疗机构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手术治疗主要通过清除血肿以缓解脑组织的压迫,最大限度防止继发性的脑损伤。在手术治疗时需要注意避开脑部功能区,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在手术时机、手术操作以及手术技巧的选择上都非常重要。
总而言之,在临床实践中,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好,并且操作简单,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潘建华,陈臻,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4例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04):552-553.
[2] 冯毅,黄琦丹.脑出血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5):110.
[3] 徐东林.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6例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