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芽处生长 于放手中彰显力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ua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计算课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计算课分为种子课和生长课。本文以《三位数加三位数》一课为例,呈现作为“生长课”的计算教学课思考,认为在发芽处再生长,新旧对比后自主探究,充分练习后再归纳总结,最后拓展延伸。
  【关键词】生长课 迁移 对比 练习 算理 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31-02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课所学知识通常是呈现螺旋式上升。也就是很多课的学习是在先前的“枝”“干”上生长出来的生长课。若后一环节蕴含于前一环节之中,前一环节必然会走到后一环节,生长的力量便得以实现,如同次第花开。笔者将以“三位数加三位数”一课为例,呈现对“生长课”计算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善用迁移,触类旁通
  “三位数加三位数”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基本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课始,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起点,呈现之前学过的“71+22”“71+19”两道笔算竖式的题目,让学生复习旧知。在此基础上,交流笔算两位数加法的算理算法。
  通过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充分复习,能唤起学生对先前知识的唤醒。将后一个环节与前一个环节的通道打开,以便先前的枝抽出新叶。
  二、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本课课本提供了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一个表格,让学生从表格中提取数学信息。数学信息可包含三个,鸟类271种、爬行类122种、哺乳类31种。根据这三个数学信息,学生可以提出4个加法6个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教师应充分做好生成的预设,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呈现出数学问题。在此基础上,将焦点集中在本节课要学习的“我國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这两个问题上。而其他的几个问题,可以在之后的课再进行解决。
  三、加强估算,培养数感
  在列出算式后,可组织学生对于算式计算结果进行估算。如例题2“271+31”的教学,在估算环节,学生会把271看成270,31看成30,最后估算出结果大约是300。实际计算中,学生可能会没有相同数位对齐,把271百位上的2和31十位上的3对齐而相加,计算的结果就会变成581。对比估算结果和实际结果相差较大,则计算结果必然存在错误。
  估算且不可走过场,为估而估。在之后计算出正确结果之后,一定要回过头来对比估算和计算的结果,以此来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体现出估算的作用与价值。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结果的时候,可以使用估算确定结果的范围;也可以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合理。
  四、关注对比,合作探究。
  教学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对比之前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今天的三位数加三位数,会发现都是列竖式计算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比,就能解决课本中的“想一想:竖式应怎么写”和小精灵所提出的“从哪一位加起”这两个问题。学生尝试练习之后,将学生所得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到黑板上充分发表自意见和看法。并针对学生在论述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意见充分生生互动。
  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又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生生互动过程中,能够帮助一些同学突破学习的难点。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会的孩子来教不会的孩子。
  五、充分练习,提炼算法
  在教学例1后,不着急归纳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而是马上练习。总共提供了4道练习题,同桌两人各做2道题,左边和右边同学要求完成的题目是不同的。在学生完成之后,让他们同桌互改,集体订正评讲之后再归纳算法。
  通过自我练习,与同学合作练习,这样每个人都有4道题的练习,再加上之前的例题一共五道题。有了5道题数量的练习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学生能水到渠成地总结出本节课学习的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六、再次对比,拓展延伸
  观察例1和例2,总结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要注意什么。对比交流:与“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法则,发现除了数位多少不同以外,方法是一样的。如果是四位数加四位数、五位数加五位数,或者更多位数的加法,也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虽然只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但是更高位的笔算加法相信学生也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总之,课前充分复习,课中关注对比、自主探究、充分练习、提炼算法、再次对比、拓展延伸。将计算的生长课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的呈现更加高效,也将无聊的计算教学课堂还给学生,有趣、有生成、有收获。
其他文献
【摘要】将数学思想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能够在帮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理解的同时,保证老师教学指导质量,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意义较大。为实现理想化数学思想渗透模式,本文将以青岛版数学教材为例,对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展开全面论述,旨在强化数学思想渗透效果,保证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水平。  【关键词】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核心概念,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并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关注细节,在细节中培养学生数感。  【关鍵词】细节 挖掘 预设 捕捉 数感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
期刊
【摘要】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不仅能够传授各类基础性的数学知识,还能促进小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成长。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就能够显著提高最终小学的效果。本文先探讨了使用信息技术的诸多优势和重要价值,接着从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使用信息技术来突破教学难点、通过信息技术来跟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三个方面,综合全面的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与信息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36-02  分层教学通常是按照学生自身的智力情况以及学习兴趣,将其进行合理分级的方式。之后再采取针对性策略,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做到共同进步。  一、课堂教学知识的分层  (一)具体实施策略  通常而言,小学数学知识为了能够适应大多数学生,因此其内容的难易程度是以中等生的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各领域也在跟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前行。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教育方面改革和创新。近几年,在改革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方面着重突出的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在这种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中开展“珍视童心、放飞想象以及口语支持”的尝试,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写作能力的效果。让这种教学模式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使全体学生朝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34;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02-02  “温故而知新”, 任何知识都需要在不断的再现和重复、不断的积累和运用中,才能得以巩固,实现内化,并延伸为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复习课,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构建知识系统,形成整体思维,发展语言能力,是每位英语教师必须直面的命题。  可是,长期以来,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反思笔者自身公开课的处理方法——从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知识的联系性出发,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辅助信息技术突破难点,得出“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类比 几何画板 学会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27-01  2017年12月14日,我参加了我校第十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21-02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数学生活化”这一提法大行其道。诚然,伴随着“数学生活化”,我们的数学课堂较之过去温馨多了、人文多了、学生也感兴趣多了,教师亦对此趋之若鹜。在经历了一段由不适应到习惯,由习惯到自然的痛苦经历后;慢慢的,这股生活化之风愈演愈烈,愈烈愈演,好像數学课如果不联系生活,也就没有了
期刊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保证幼儿自主阅读。”适宜的班级阅读环境,能不断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极大地调动幼儿主阅读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自主阅读的基本能力,推动阅读水平的发展。本文通过班级阅读环境的创设、实践研究,浅谈如何为幼儿打造一个适宜的、自主的班级阅读环境。  【关键词】幼儿 自主 “悦”读 班级 阅读环境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班班通技术也以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走进我们课堂;作为新一代的老师,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我们的基本要求。但如何在课堂中运用“班班通”进行教学,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运用,促进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多媒体教学 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