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當代艺术异彩纷呈,世界各国涌现了许多有着自己独特话语权的流派、群体和艺术学。对于审美当代艺术给予了更多的宽容,不断涌现的艺术现象给了人们很大的冲击。超扁平风格与波普风格都蕴含和各自的时代特征,而这具有很大一部分相同的精神内核,但毫无疑问,超扁平风格也有超前于波普风格的部分。
关键词:当代艺术;超扁平风格;波普风格
超扁平这个符号是由日本艺术家村上隆提岀来的。2001 年艺术家村上隆在美国策划了超极扁平展览,在欧美得到了 肯定的声音。他追求不依靠任何固有的文化体系而创造出最本质的东西。超扁平符合平面绘画的基本特点,画面更加注重线条与面的结合,物象表现单纯化。色彩运用具有一定的”归纳性”和’"秩序性”。这种超扁平绘画艺术与古典文化 所追求的画:面形式是截然不同的。超扁平绘画更趋向于流行 文化和大众文化。现代文化中的流行文化并不是突然出现 的,而是在古典文化所包含的高级艺术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转化过来的。艺术发展的趋势一直是处在世俗化和通俗化的过程当中的。
日本艺术家村上隆受波普艺术和日本文化的影响,创作 出具有特色的超扁平绘画作品——用卡通等日本的流行文化 或次文化等作为表现工具,作品无不充斥着可爱文化,沿袭了日本的流行文化的凤格:幼稚力。
超扁平艺术形式源于日本的漫画和卡通,并且把漫画的原型作为主角,但又绝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原型的基础上夸张改造。比如印在 LV女包上的元素,有象征日本的樱花,有象征少女圆圆的大眼睛。村上隆用这些俏皮的动漫卡通元素诠释了主流文化,高纯度、高明度、色彩鲜艳使得作品幼稚可爱充满趣味性,但是幼稚可爱的外表下又蕴含着性感矛盾的灵魂。村上隆接受十多年日本传统绘画教育,所以在创作上,虽然艺术形式是漫 画卡通,但也可看到日本传统绘画的影子。日本浮世绘就是种平面式的绘画,不注重空间感和透视感,而是在平面化的手法上运用线条、颜色营造出一种简约明快感。所表达的情感既含蓄又直白,有别于西方绘画注重空间、透视、光影明暗等效果,浮世绘格与村上隆的超扁平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是超扁平艺术风格产生的本土文化所带来的不可磨灭的文化内涵。
那么,谈到波普风格,我们首先会想到安迪沃霍尔的丝网印刷作品,这可以说是波普艺术的一个标志性作品,甚至在几十年后,安迪沃霍尔的艺术风格也对不少艺术家、设计师以及相关艺术爱好者或者从业者产生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而当谈起当代的波普风格,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草间弥生,杰夫·昆斯,伊夫·克莱,以及超扁平之父村上隆。他们的展览风靡全世界。特别是在网红文化流行的今天,在世界各地都创造了流量庞大的打卡胜地。
要说当下最懂潮流门道、商业与艺术结合得最好的艺术家,村上隆无疑是业界公认的代表人物,年过五十的他,现在依然保持着一开始就想在艺术界变成超级明星的野心和行动力。当代艺术领域当中很少有人和村上隆一样,可以冲破艺术圈而在流行文化领域享有惊人的号召力。当然,这也和他的创作风格分不开,融合了日本动漫、御宅族等元素,在以日本为中心的潮流语境里更容易得到年轻人的追捧;创造出自己的超扁平理论,将日本艺术的观点扁平化,反射出在金钱和资本驱使下生活的时代特征,顺应了互联网社会的扁平化趋势,并以“幼稚力”模糊商业和艺术的界限。
波普艺术和流行文化对大众心理的投射。“波普POP” 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的作品《是什么使今天的生活如此不同、如此有吸引力 》中,Hamilton 给了这样的定义:流行的、转瞬即逝的、可随意消耗的、廉价的、批量生产的、年轻人的、诙谐风趣的、恶搞的、商业的,同时强调其平凡、普通、随处可见的价值。波普艺术直接借用流行文化符号、搬运大众图像,它的出现破坏了艺术界对高雅与通俗的分界传统,直接拓宽了大众的参与度。波普艺术产生时所面对和观察的是在战后商业世界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任何消费品图像通过解构拼贴的手法进行艺术创作,都可成为波普艺术的创作主题。譬如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金宝汤罐头、可口可乐等符号,代表的就是某个年代、现象的缩影,以及那个时代人的审美、视觉经验。
村上隆作为日本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二战后的现代艺术是由美国所主导的,想要混进西方主流艺术体系,首先需要得到他们的认可。所以村上隆选择了波普艺术为切入点,并结合日本御宅族文化和动漫符号,用波普艺术的形式创造出让西方人产生好奇的视觉语言。
他曾这么表示,“过去有达达主义或超现实主义之类的趋势,但是我们现在必须了解的是,如果要让全世界都看到自己的新东西,就得了解艺术界的结构,政治性地参与这个结构,或者掌握艺术界的弱点,然后顺势卡位。”直到现在,村上隆依然处在舆论的中心,一部分人认为他做的东西并不能
称为当代艺术,一部分人愿意为他在商业艺术领域的影响力而买单,而村上隆把必然引起争议与轰动的内容表现得非常直白。
当下,是一个自由的时代,后现代艺术蓬勃发展,涌现出许多新兴的艺术形式,以及一大批前卫并且个性鲜明的艺术家。他们的创作理念源于社会的各个角度,后现代艺术极强的包容性给了艺术家一个及其宽松的展示自我的空间。村上隆对于日本宅文化进行深度剖析作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来源,这正与浮世绘描绘世俗生活这一题材异曲同工。
作者简介:梁锴文(1997—),女,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关键词:当代艺术;超扁平风格;波普风格
超扁平这个符号是由日本艺术家村上隆提岀来的。2001 年艺术家村上隆在美国策划了超极扁平展览,在欧美得到了 肯定的声音。他追求不依靠任何固有的文化体系而创造出最本质的东西。超扁平符合平面绘画的基本特点,画面更加注重线条与面的结合,物象表现单纯化。色彩运用具有一定的”归纳性”和’"秩序性”。这种超扁平绘画艺术与古典文化 所追求的画:面形式是截然不同的。超扁平绘画更趋向于流行 文化和大众文化。现代文化中的流行文化并不是突然出现 的,而是在古典文化所包含的高级艺术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转化过来的。艺术发展的趋势一直是处在世俗化和通俗化的过程当中的。
日本艺术家村上隆受波普艺术和日本文化的影响,创作 出具有特色的超扁平绘画作品——用卡通等日本的流行文化 或次文化等作为表现工具,作品无不充斥着可爱文化,沿袭了日本的流行文化的凤格:幼稚力。
超扁平艺术形式源于日本的漫画和卡通,并且把漫画的原型作为主角,但又绝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原型的基础上夸张改造。比如印在 LV女包上的元素,有象征日本的樱花,有象征少女圆圆的大眼睛。村上隆用这些俏皮的动漫卡通元素诠释了主流文化,高纯度、高明度、色彩鲜艳使得作品幼稚可爱充满趣味性,但是幼稚可爱的外表下又蕴含着性感矛盾的灵魂。村上隆接受十多年日本传统绘画教育,所以在创作上,虽然艺术形式是漫 画卡通,但也可看到日本传统绘画的影子。日本浮世绘就是种平面式的绘画,不注重空间感和透视感,而是在平面化的手法上运用线条、颜色营造出一种简约明快感。所表达的情感既含蓄又直白,有别于西方绘画注重空间、透视、光影明暗等效果,浮世绘格与村上隆的超扁平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是超扁平艺术风格产生的本土文化所带来的不可磨灭的文化内涵。
那么,谈到波普风格,我们首先会想到安迪沃霍尔的丝网印刷作品,这可以说是波普艺术的一个标志性作品,甚至在几十年后,安迪沃霍尔的艺术风格也对不少艺术家、设计师以及相关艺术爱好者或者从业者产生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而当谈起当代的波普风格,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草间弥生,杰夫·昆斯,伊夫·克莱,以及超扁平之父村上隆。他们的展览风靡全世界。特别是在网红文化流行的今天,在世界各地都创造了流量庞大的打卡胜地。
要说当下最懂潮流门道、商业与艺术结合得最好的艺术家,村上隆无疑是业界公认的代表人物,年过五十的他,现在依然保持着一开始就想在艺术界变成超级明星的野心和行动力。当代艺术领域当中很少有人和村上隆一样,可以冲破艺术圈而在流行文化领域享有惊人的号召力。当然,这也和他的创作风格分不开,融合了日本动漫、御宅族等元素,在以日本为中心的潮流语境里更容易得到年轻人的追捧;创造出自己的超扁平理论,将日本艺术的观点扁平化,反射出在金钱和资本驱使下生活的时代特征,顺应了互联网社会的扁平化趋势,并以“幼稚力”模糊商业和艺术的界限。
波普艺术和流行文化对大众心理的投射。“波普POP” 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的作品《是什么使今天的生活如此不同、如此有吸引力 》中,Hamilton 给了这样的定义:流行的、转瞬即逝的、可随意消耗的、廉价的、批量生产的、年轻人的、诙谐风趣的、恶搞的、商业的,同时强调其平凡、普通、随处可见的价值。波普艺术直接借用流行文化符号、搬运大众图像,它的出现破坏了艺术界对高雅与通俗的分界传统,直接拓宽了大众的参与度。波普艺术产生时所面对和观察的是在战后商业世界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任何消费品图像通过解构拼贴的手法进行艺术创作,都可成为波普艺术的创作主题。譬如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金宝汤罐头、可口可乐等符号,代表的就是某个年代、现象的缩影,以及那个时代人的审美、视觉经验。
村上隆作为日本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二战后的现代艺术是由美国所主导的,想要混进西方主流艺术体系,首先需要得到他们的认可。所以村上隆选择了波普艺术为切入点,并结合日本御宅族文化和动漫符号,用波普艺术的形式创造出让西方人产生好奇的视觉语言。
他曾这么表示,“过去有达达主义或超现实主义之类的趋势,但是我们现在必须了解的是,如果要让全世界都看到自己的新东西,就得了解艺术界的结构,政治性地参与这个结构,或者掌握艺术界的弱点,然后顺势卡位。”直到现在,村上隆依然处在舆论的中心,一部分人认为他做的东西并不能
称为当代艺术,一部分人愿意为他在商业艺术领域的影响力而买单,而村上隆把必然引起争议与轰动的内容表现得非常直白。
当下,是一个自由的时代,后现代艺术蓬勃发展,涌现出许多新兴的艺术形式,以及一大批前卫并且个性鲜明的艺术家。他们的创作理念源于社会的各个角度,后现代艺术极强的包容性给了艺术家一个及其宽松的展示自我的空间。村上隆对于日本宅文化进行深度剖析作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来源,这正与浮世绘描绘世俗生活这一题材异曲同工。
作者简介:梁锴文(1997—),女,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