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学 到生活中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25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是纯粹的素养教育,教师必须将目标指向学生的实践,让学生真正理解、认同理念并体现到其生活学习的行为上。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策略,是落实教育目标的必要抓手,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保证其实践素养发展都具有积极价值。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62-01
  小学《道德与法治》与中学的区别是“不用考试”,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学科在小学阶段不重要,而是传递了一个信号:在小学阶段,这个学科的核心任务没有“应试”这个功利元素,是纯粹的素养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并真正使其将所学体现在生活学习的实际言行上。所以,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完全融合,以落实实践力培养目标。此外,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较弱,生活化教学结合了学生有限的生活经验,具有直观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一种客观需求。
  下面,就如何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进行几点探讨。
  一、观察生活感悟理念
  小学生本身接触社会生活的范围就有很大局限性,其生活阅历较少。这是影响生活化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但这并不是说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就少得无法组织生活化教学。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小学生本来接触的生活范围窄,而他们又缺少主动观察生活的意识。这样,其实错过了很多本来可以积累的生活经验和常识,使得在学习中缺少资源。
  因而,组织《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首先是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如二年级“学做快乐鸟”这节课,要让学生对“快乐”进行初步认知。教师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观察生活中你看到的快乐现象,想一想大家为什么快乐?看看哪些事物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教师不直接在课上罗列快乐现象,而是让学生在课前观察,再到课上来交流、提炼。这样组织教学,可使学生建立观察意识和习惯,能积累更多的生活。而且,基于自己的观察体验,对理念的认同度也会更高。
  二、构建情境直观理解
  观察和体验生活当然是最好的方式,但毕竟小学生所能接触的生活范围是有限的,而且基于安全、条件等因素,也不可能让学生去体验所有内容。在课上,过于多元的资源也不利于教师统一组织教学。所以,有些情况下,教师需要或只能在课堂上来组织教学。那么,在课上怎样避免单纯、枯燥的说教,而有效将生活融入教学,并使学生更直观地完成学习呢?除了在课上的一些小操作、小手工之外,最好的方式是采用情境教学法。特别是当下,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已经在教学中普及,为教师构建情境提供了很大便利。
  如讲“‘不同’让生活更精彩”这个内容,需要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世界。那么,仅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去发现“不同”,显然是视野上过于狭窄了。因而,教师可从网上找到世界上一些国家人们生活的场景视频、照片,整理成一个课件,播放给学生们看。让学生不出教室就可以看到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多样的风土人情。从而认识到这个世界因为“不同”而精彩。
  三、对话生活辨析领悟
  学生真正认同、接纳教师所传递的思想理念,需要经过自己消化理解。如果仅是听教师讲解,虽然道理是能明白的,但对内心没有触动,能够迁移到生活实践行为上的概率就不高。一个理念,必须是学生自己觉得应该如此,才会体现在言行上。所以,要想让学生接受理念,需要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辨析,甚至是经过一个质疑和争辩的过程,理念才能内化。因而,生活化的教学不仅是把生活的场景搬到教室里,而且要让学生亲自去辨析,与生活对话、与教师交流、与同学辩论。
  比如在学“我很诚实”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一起找到一些生活中“说谎”的现象,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这些现象是说谎吗?说谎的原因有哪些?有些谎言并没有伤害别人,是不是可以说?有些赞美、礼让他人的行为,算是说谎吗?……”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开放的讨论,经过引导之后,正确的认知从学生嘴里表达出来,才会对其内心产生有效触动。
  四、让学生们行动起来
  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既然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将理念落实到生活言行上,那么,如果有条件,当然最好是让学生去亲自落实。把学到的理念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应用,是一种最有效的深度教育方式。比如“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学过之后,教师给学生安排任务,“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把自己节约资源的行为记录下来,把从家长那学到的节能小技巧记录下来,下周我们在课上进行展示,看看谁做得好,谁学到的技巧实用,比一比谁是节能小标兵”。让学生不仅在课上学,而且真正在生活中去用、去践行。这可有效将理念转化为行为,而且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上,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和学情,就如何在教学中构建生活化模式、使生活化教育真正发挥教育作用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探讨。可知,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法治观念的教育,最终目标是指向实践,最优的方法是与生活整合。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学、去悟,到生活中去用,才能真正实现有质的思品教育。
  【参考文献】
  [1]郝耀東.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J]. 考试周刊, 000(088):81.
  [2]黄齐喜. 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v.15(6):201-202.
其他文献
【摘要】议题案例情境既是转变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手段和途径,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当前议题案例情境教学仍存在较多问题;要设计“一议贯通”,围绕议题遵循从 “案例情境→知识素养 ”教学过程。  【关键词】议题教学 案例情境 一议贯通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29-02  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
期刊
【摘要】高效的英语学习习惯不仅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还能伴随学生一生,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终身受益。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做学习上的主人。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让学生自觉养成高效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习习惯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占主导、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推进欠佳的现状,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何要开展德育渗透,如何开展德育渗透进行相关的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 德育渗透 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46-01  当前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占主导、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推进欠佳的现状,现结合小学英语学科
期刊
【摘要】西方音乐从近代20世纪以来打开了中国音乐的大门,并对中国音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西方音乐依然是我国需要不断学习的音乐领域,因此,在高中音乐课堂中教学西方古典音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就高中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课堂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行探究。  【关键词】西方古典音乐 课堂 欣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59
期刊
【摘要】课堂PK为什么要有“温度”也有“深度”?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所以要有温度;要让课堂成为发展学生思维,提升智慧的大舞台,所以要有深度。要想我们的课既有“温度”也有“深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如何提升课堂PK的“温度”第一,尊重学生,创设高效、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第二,将学生的妙解给以“专利”。 二、如何提升课堂PK的“深度”第一,指导学生做“姐妹题”和变式题。第二,指导学生逆
期刊
【摘要】通过把单元新闻知识要点与学生的校园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开展深入细致的校园新闻采访与撰写指导,逐步帮助学生构建校园新闻采写写作模式,实现课本知识与生活的迁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新闻教学 新闻采访 新闻撰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21-03  一、校园新闻采写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也有了更多的要求。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让高中生真正拥有美术鉴赏能力,高中美术鉴赏教师需要在深度学习的理念之下,使美术鉴赏教学内容不仅仅流于表层,加深对于学生的教学力度,且使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关联,让学生在积累更多的美术鉴赏知识的同时,能够拥有更加完备的艺术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达到全面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如何基于深度教学
期刊
【摘要】电影作为传达法律知识和思想的载体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据《青少年法治大纲》和道德与法治课对增强初中生宪法意识的要求,筛选适合初中生观看的电影,教师结合教学需要设计教学活动,将电影作为一个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的好载体。  【关键词】初中生宪法意识 电影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43-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
期刊
【摘要】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问题研究”栏目,经常会被教师选择忽略不讲或者简单的提一两句就草草结束。而这部分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让学生自发地成立研究小组,自主地搜集资料、进行问卷调查及实地观测,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锻炼他们的思维。因此,教师要切实用好“问题研究”模块,发挥教材更大的作用,从而达到对学生地理素质的全方位深入培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 问
期刊
【摘要】如今,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在稳步推行中,而这就要求教师能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能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高中体育的足球教学也是如此。教师需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提高足球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先介绍了因材施教的意义和原则,并提出几点因材施教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高中体育 足球教学 因材施教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