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村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成为国家教育关注的重点,农村教育的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地处农村的局限性,因此在信息化发展推进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阻碍和问题。本文从目前陕西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出发,对当前陕西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参考价值。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农村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28-02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焦点。信息化水平成为各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教育信息化水平更是一个国家进行信息化的根基和依托。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对教育信息化给予巨大的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地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通过政策倾斜,加强了对教育信息化的导向。此外教育部在《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出“改善信息化环境建设”“推动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以区域为单位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等等一系列的重大举措,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做出了科学有力的规划。教育信息化可以拓宽人们获取资源的渠道,提升教学质量,增加人们受教育的机会,推进教育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由于我国城乡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教育信息化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性,数字应用的不均衡性愈演愈烈。
  二、陕西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在对农村的教育信息化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笔者通过走访了陕西地区的十几所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发现,农村教育信息化虽然相较以前刚起步阶段,有了较大的改善和进步。但是在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网络建设、学科应用与整合、教育信息技术和各方面管理机制等等,与城市地区相较,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1.硬件、软件的配置不齐,利用率不高。
  通过走访了解陕西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情况,发现学科教学教室只配有一体机,学生的学习终端配置严重欠缺。学生不能借助于学习终端开展优质资源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无法开展。多媒体教室的作用是用来播放课程有关的视频和演示文稿,利用率较低。优质资源只限于视频和光盘的播放,校园网络没用充分利用,很多学习资源学生获取不到,造成学习资源的浪费。
  2.教育教学信息化资源单一。
  数字教学资源是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为各类学习提供了依据,但是我们会发现,陕西农村很多教学点的教师数字资源的使用只限于现有存在极少量的资源。对于信息化教育数字资源的搜索和开发能力不够,与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料比较稀缺,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还有待提高。
  3.教育信息化的观念不强。
  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信息化一直得不到普遍的重视。在教师看来信息技术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副课,在适当的时候应为应试科目让课,学生更是把信息技术课当做一个游戏课。另外,在农村地区的很多年龄较大教师在思想和技能上对信息化教学认识存在不足,了解不透彻。
  4.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不够紧密。
  在走访观察陕西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课堂教学,并没有有效的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对与信息技术的界定仅限于简单地教学辅助。信息技术只是演示工具和播放媒体,其他模式运用较少,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上并不能依据学习者的特征或者教育内容进行赛选。只是将书本知识转化成多媒体课件作为另一种存在的形式。
  三、促进陕西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对策
  基于以上陕西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现实情况,笔者着眼于本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客观实际,结合一些已有的现实有效的经验和相关文献的阅读研究,对于陕西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推进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加强软硬件的配置,提高利用率。
  坚持以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为重点,加大本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项目,提高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建立完备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必须配备完善硬件和软件。
  2.加快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丰富教学资源。
  学校数字资源的应用关系学生的发展和学科课程的教学效果,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与教材、课堂充分结合,更能彰显资源的利用的优越性。针对农村教学点现有的条件和教师的信息能力。可以为农村地区的学校建立优质信息化资源库,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资源。
  3.加快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意識转变。
  对于信息化教学的了解和认识直接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教育信息化的观念是一种“大教育”的观念,要求我们放眼社会,培养的既不是“知识型”人才也不是“经验型”人才,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综合性素质的人才。以往应试教育的一套显然已经不适合时代的要求。农村地区的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备信息素养能力。提高自身对于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认知水平,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4.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升教学质量。
  农村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本质上是以知识为中心封闭式的课程整合,在信息技术引入课程教学中,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真正的信息化教学是要求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多元素的有机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目的在于产生各自独立时所不具备的新效果,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教学模式。学校可通过开展校际教学研讨会的形式,向信息化教学较好的学校进行取经。
  四、结束语
  本文笔者对陕西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参阅相关文献,提出了自己对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一些建议和意见。在笔者看来,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在软硬件的配置上、教育资源的建设上,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物化基础上的应用和理念的深入上。因而我们应继续以农村教育信息化为重点,努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熊政力,江娜.甘肃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18,33(09):137-140.
  [2]况姗芸,黄润梅,卢昀,何爽.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实践现状分析与推进建议——基于“部级优课”视频课例的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8(09):61-68.
  [3]胡珊珊,徐小双.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J].数字教育,2018,4(02):75-8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我国对汽车的使用日益增多,人们对汽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车轮是汽车行驶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驶过程中车轮的动态不平衡直接影响着汽车的综合性能,它是衡量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了解车轮动平衡和分析导致车轮动态不平衡的原因及其带來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汽车;车轮;动态;不平衡;原因;影响  【中图分类号】U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染色体不稳定性。方法 取2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常规培养、制片、GTG显带分析染色体畸变(CAR),Brdu法分化染色分析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微
【摘 要】高中物理作为高中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思维性,所以,物理学习不只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知识讲解,还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其能够通过独立的学习思考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就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其物理自主
目的 分析肝细胞癌(HGC)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的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并探讨APS的形成原因及相关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肝动脉造影证实为HCC合并APS患者
【摘要】《牧羊女》是一首三年级曾经学唱过的歌曲,四年级在竖笛练习中再次呈现。这是一首捷克民歌,大调式,四三拍曲调欢快明朗,充满了热爱美好生活的激情。乐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四个乐句组成,其中第一、第二、第四乐句用变化重复的手法创作而成,第三乐句中的保持音与跳音旋律变的轻快而活跃。  【关键词】竖笛教学 吹奏 气息 案例  【中图分类号】J6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走到了被淘汰的边缘,老师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对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关键的推动作用,应该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本文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
该文针对金川公司生产过程中不锈钢结构焊接存在导热率低、热膨胀系数大,焊接过程中产生焊变形和焊接应力的倾向较大现象进行分析,焊接时采取严格工艺措施,能有有效控制焊接变形
国家语言文字主管部门颁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塞"字的动作义文读sè,白读sāi。可是现行四部重要词书存在乱象:无一注为文读,却各自提示"旧读""又读"和"或读",或者把文
【摘 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要改变学生在英语课堂传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这也成为了当今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思维导图作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受到学生与教师的青睐。文章将通过思维导图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英语 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005
目的 探讨改良法输卵管再通术配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再通术配合中药治疗组100例,单纯再通术治疗组80例,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