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往,我们对学生学习生物的质量评价主要是以一张考卷来衡量,而这又是以知识再现的测定为基本内容,只能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极大束缚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代教育重要任务就要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才。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评价,是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就此提出以下几点粗浅认识。
一、评价观念的转变
(1)科学评价观念的树立。新的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对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以及成果给予评价。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获得有关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情况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学生可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促进自己更好地全面发展。以前仅凭一张试卷、一个分数,是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评价观念的改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新形势下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教师必须先转变自己的教学评价观,以适应时代要求。首先,评价内容改偏重考分为着眼于整体素质的提高,步出“考高分就是好学生”的观念误区,全面落实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把立足点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其次评价功能转为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确定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改变统一的模式化要求。注重形成性评价(即过程评价)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应通过多种途径引导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和创造潜能的开发。
(3)学生评价观念的改变。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发挥主人翁精神,在学习探究活动、实验操作及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中,适时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自评与互评。及时弥补知识缺漏,改进学习方式、态度,纠正不良情绪。促进自己主动、全面的发展。让学生认识到评价只是辅助自己成功的一种手段,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好的评价可激励自己继续保持发扬,不好的评价可提醒自己及时改正。另外评价如同教学一样是双向的,老师可评价学生,学生也可对老师课堂内容、形式、效果进行评价。目的就是互相改进,共同提高。
二、评价内容的调整
新一轮的生物课程标准的制订,主要是从学生发展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和生物科学的发展三方面综合考虑的,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具备多种技术能力和学习方法。故对学生的评价应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及价值观三方面的综合评价。
(1)知识的评价。生物学知识主要包含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知识;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应用和影响。对以上知识的评价,主要可通过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做作业和考试三方面来评价。在每节课上,我都会设计有关的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等,让学生举手回答,根据回答的情况给予激励性评价,如“你真行”、“你进步了”等激励性语言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后,更能增添上进信心。在作业本上,我不仅给他们作业打等级而且还写评语。等级符号使用,可让孩子有兴奋、亲切、新鲜感,从而提高做作业的积极性,使作业的质量大大提高。
(2)能力评价。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收集整理信息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其中特别强调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进行评价。我针对这些方面,在实验课上密切注意学生的操作,看他们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有分工合作,是否及时、是否如实填写实验报告?还常开展小组竞赛,对于完成较好的小组,让他们给大家做示范,并给小组加分。通过这样评价,可大大提高他们实验操作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及合作实践能力,探究活动是新教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新增设的内容,它的趣味性强、难度适中,易激发学生兴趣。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我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评价他们的探究能力的。①能否自己独立抓住土壤中的小动物?②设计影响大多数土壤动物生活环境方案是否具有科学性?③小组能否顺利利用老师提供器材完成实验?④小组能否通过实验结论得出相关结论?另外还鼓励学生多参与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如采集、制作标本、种植、饲养、撰写小论文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培养、锻炼了他们的探究、创造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的评价。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故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进步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在“认识保护生物圈的意义”的学习活动中,不仅对那皯知识技能掌握较好的同学了进行评价,同时也对那些表现出热爱家乡和祖国,保护环境,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保持勤奋踏实、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以上三个方面中,知识评价应占综合评价的主要方面,以能力评价和情感评价为辅。为了能够较客观准确地体现这三方面的评价,还可以设计表格进行记录。
三、评价形式的改进
(1)学生自评、互评与老师相结合。学习活动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在学习中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最了解自身的情况,故评价中也应该先由学生有针对性地、实事求是地先自评,再通过小组讨论进行互评,最后再由老师考评。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批评的能力,又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和他人,还可以发扬教学民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同时也避免了因片面,不公正的评价而挫伤学生自尊。
(2)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伴随教育活动而同时进行,它具有反馈及时,调控管理及时等优点。而终结性评价是用来总结一个较长时间的教学活动的评价。它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偶然性。我们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及价值观既有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又在考试中体现。故只有综合这两种评价才能较客观地体现学生的真实情况。在填学生成绩报告时,我注意先公开前面那张综合评价表,让学生先自评累分,再小组互评检查,最后我综合期末试卷成绩,如实填出了他们的成绩。这样操作取得良好效果,他们觉得很公正客观,从而更信任我,并增强了学习生物的信心。
目前,伴随新教材的使用,各校因地制宜,采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如:变闭卷考试为多种形式的开卷考试,主要有搜集资料写小论文、写实验报告、做社会调查等;变一次考试为多种考核相结合,主要有期末考试和实验考查、平时练习、课堂表现等相结合;变单纯知识考试为知识、能力的综合考试,另加每次活动的精神面貌、态度等……无论哪种形式的评价,我认为只有引入新的评价观念,评价内容和方式,才能体现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体现教学评价的公平合理性,也就可避免一纸定终身的悲剧。从而能更好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评价观念的转变
(1)科学评价观念的树立。新的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对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以及成果给予评价。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获得有关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情况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学生可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促进自己更好地全面发展。以前仅凭一张试卷、一个分数,是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评价观念的改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新形势下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教师必须先转变自己的教学评价观,以适应时代要求。首先,评价内容改偏重考分为着眼于整体素质的提高,步出“考高分就是好学生”的观念误区,全面落实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把立足点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其次评价功能转为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确定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改变统一的模式化要求。注重形成性评价(即过程评价)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应通过多种途径引导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和创造潜能的开发。
(3)学生评价观念的改变。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发挥主人翁精神,在学习探究活动、实验操作及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中,适时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自评与互评。及时弥补知识缺漏,改进学习方式、态度,纠正不良情绪。促进自己主动、全面的发展。让学生认识到评价只是辅助自己成功的一种手段,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好的评价可激励自己继续保持发扬,不好的评价可提醒自己及时改正。另外评价如同教学一样是双向的,老师可评价学生,学生也可对老师课堂内容、形式、效果进行评价。目的就是互相改进,共同提高。
二、评价内容的调整
新一轮的生物课程标准的制订,主要是从学生发展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和生物科学的发展三方面综合考虑的,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具备多种技术能力和学习方法。故对学生的评价应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及价值观三方面的综合评价。
(1)知识的评价。生物学知识主要包含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知识;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应用和影响。对以上知识的评价,主要可通过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做作业和考试三方面来评价。在每节课上,我都会设计有关的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等,让学生举手回答,根据回答的情况给予激励性评价,如“你真行”、“你进步了”等激励性语言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后,更能增添上进信心。在作业本上,我不仅给他们作业打等级而且还写评语。等级符号使用,可让孩子有兴奋、亲切、新鲜感,从而提高做作业的积极性,使作业的质量大大提高。
(2)能力评价。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收集整理信息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其中特别强调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进行评价。我针对这些方面,在实验课上密切注意学生的操作,看他们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有分工合作,是否及时、是否如实填写实验报告?还常开展小组竞赛,对于完成较好的小组,让他们给大家做示范,并给小组加分。通过这样评价,可大大提高他们实验操作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及合作实践能力,探究活动是新教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新增设的内容,它的趣味性强、难度适中,易激发学生兴趣。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我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评价他们的探究能力的。①能否自己独立抓住土壤中的小动物?②设计影响大多数土壤动物生活环境方案是否具有科学性?③小组能否顺利利用老师提供器材完成实验?④小组能否通过实验结论得出相关结论?另外还鼓励学生多参与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如采集、制作标本、种植、饲养、撰写小论文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培养、锻炼了他们的探究、创造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的评价。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故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进步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在“认识保护生物圈的意义”的学习活动中,不仅对那皯知识技能掌握较好的同学了进行评价,同时也对那些表现出热爱家乡和祖国,保护环境,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保持勤奋踏实、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以上三个方面中,知识评价应占综合评价的主要方面,以能力评价和情感评价为辅。为了能够较客观准确地体现这三方面的评价,还可以设计表格进行记录。
三、评价形式的改进
(1)学生自评、互评与老师相结合。学习活动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在学习中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最了解自身的情况,故评价中也应该先由学生有针对性地、实事求是地先自评,再通过小组讨论进行互评,最后再由老师考评。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批评的能力,又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和他人,还可以发扬教学民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同时也避免了因片面,不公正的评价而挫伤学生自尊。
(2)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伴随教育活动而同时进行,它具有反馈及时,调控管理及时等优点。而终结性评价是用来总结一个较长时间的教学活动的评价。它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偶然性。我们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及价值观既有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又在考试中体现。故只有综合这两种评价才能较客观地体现学生的真实情况。在填学生成绩报告时,我注意先公开前面那张综合评价表,让学生先自评累分,再小组互评检查,最后我综合期末试卷成绩,如实填出了他们的成绩。这样操作取得良好效果,他们觉得很公正客观,从而更信任我,并增强了学习生物的信心。
目前,伴随新教材的使用,各校因地制宜,采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如:变闭卷考试为多种形式的开卷考试,主要有搜集资料写小论文、写实验报告、做社会调查等;变一次考试为多种考核相结合,主要有期末考试和实验考查、平时练习、课堂表现等相结合;变单纯知识考试为知识、能力的综合考试,另加每次活动的精神面貌、态度等……无论哪种形式的评价,我认为只有引入新的评价观念,评价内容和方式,才能体现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体现教学评价的公平合理性,也就可避免一纸定终身的悲剧。从而能更好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